部编版语文八上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A卷 知识通关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A卷 知识通关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6 16:01:4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______
第一单元 (A卷·知识通关练)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
1.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塞(sè) 顽强(wán) 锐不可当(dāng)
B.芜湖(wú) 签订(qiān) 摧枯拉朽(xiǔ)
C.歼灭(qiān) 督战(dū) 毫无斗志(dòu)
D.荻港(dí) 横渡(hèng) 风平浪静(píng)
2. 选择一组正确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横线上( )
(1)我军前锋,业已 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2)1896年诺贝尔逝世,这笔巨款用来 诺贝尔奖金。
(3)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 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
(4)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 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
A.切断 设立 镇定自如 一丝不苟
B.隔断 建设 亭亭玉立 兢兢业业
C.隔绝 建立 从容不迫 无微不至
D.切断 设立 从容不迫 一丝不苟
3.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颁发:发布(命令、指示、政策等)。]
B.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C.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卓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绩。)
D.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建树:建立的功绩。)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5.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
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6. 下面选项中对文学常识的阐述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消息的结构必须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这五个部分组成,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概括性)是它的基本特征。
B.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C.新闻六要素指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它与记叙文的六要素完全相同,因此,新闻属于记叙文的一种。
D.《一着惊海天》这篇消息报道了我国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新闻事件。
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外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通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 , , , , 。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
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
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
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族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
A. ①⑤④②③ B. ②①⑤④③ C. ⑤③②④① D. ④⑤③①②
二、语言表达。(4分)
8.(2022·广西·中考真题)请用一句话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4分)(不超过25个字)
新华社日内瓦5月19日电(记者刘曲)世界卫生组织19日宣布,由中国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菌克威莎正式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这是继国药和科兴疫菌后,第三款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的中国新冠疫菌。
答: 。
三、综合性学习。(15分)
9.(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真题)综合性学习。(7分)
班级开展新闻素材搜集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伴随着奋进激昂的会歌《青春的赛场》,4月30日上午,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以下简称“省十四运会”)开幕式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在乐山市奥林匹克中心篮球馆举行。省十四运会将于今年8月8日在乐山市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开幕,本届省运会主题口号为“激情省运多彩乐山”,赛会规模、竞赛项目、参与人数将成为历届之最。
当天,现场还通过视频的方式发布了本届省运会吉祥物、会徽、会歌等,播放了全省各界人士喜迎省运的专题片。
(1)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2分)
答: 。
(2)下面两幅图片是运动会的会徽和吉祥物,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幅,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80字左右)(5分)
答: 。
10.(2022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语文真题)综合性学习。(8分)
为推广张家界的品牌产业,展现张家界市新时代新青年敢闯敢干的精神风貌,同学们作为电视台的特约小记者去采访七星村的海哥。海哥曾是村里的低保户,身患疾病,4级残疾。脱贫攻坚,他种植莓茶,成为村里首个“脱贫示范户”;乡村振兴,他创办莓茶合作社,带动村民致富。
请结合语境,补写采访时提的问题及受访人回答的关键信息。
小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哥:莓茶被称为张家界的神草,是我们张家界的特产。我们村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莓茶,在自家地里做这个产业很方便。
小记者:您身体有疾病,也在享受国家最低保障,吃、住不愁,为什么还要这样努力?
海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理解。(共30分)
(一)(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真题)报刊浏览。(14分)
传统课堂做“减法” 特长培养做“加法”
①在松滋市划子嘴初级中学,孩子们不仅会读书,而且“煎煮炖炸都不怕,人人都把锅铲拿”。10套厨灶依次排开,9个小组分工合作,择、洗、切,煎、炸、焖,人人上场,个个操刀。5月7日下午,在松滋市划子嘴初级中学,记者亲眼目睹了该校八(1)班孩子们的娴熟厨技。
②“这是一堂有味道的生活技能课。三年后,人人都会做至少30个家乡菜,”学校校长李春涛自豪地说,“我们就是要把传统课减下来,把素质培养加上去,学生动起来,学校就有了灵气。”
(摘编自《荆州日报》2022年5月13日)
不能忽视“劳”的作用
①一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才能真正理解劳动的本质和价值。美好品德的陶冶,智慧潜能的激发,健康体魄的养成,审美水平的提升,往往都离不开特定的劳动场景和劳动实践。
②劳以树德,劳动能传递“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价值观;劳以增智,劳动有助于启发思考科学原理、探索事物奥秘;劳以强体,动动手、流流汗,强健了体魄、增强了体能;劳以育美,发挥聪明才智去设计创造,本身就是在提高美育素养。劳动教育并不是孤立的教育形态,而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
(摘自《人民日报》2022年5月1日)
11. 读报要学会欣赏。请阅读第一则材料,说说这则新闻标题的妙处。(6分)
答: 。
12. 读报要学会比较。请说说以上两则材料不同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8分)
答: 。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6分)
“飞絮季”将至,治理需坚持标本兼顾
①梨花淡白柳深青, 。
②春季是杨柳、悬铃木等树木繁殖的时节,随之而来的果毛飘絮给一些公众的生活带来影响-这些树絮会飘到人的眼睛或鼻腔里,让身体产生不适。
③媒体调查显示,多地明显的果毛飘絮一般会持续约1个月,受天气等因素影响,今年南方地区“飞絮季”可能比去年提早10天左右。
④“飞絮季”将至,但是北京的市民今年应该会明显感到杨柳飞絮减少。北京的飞絮主要来自杨树、柳树的雌株。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北京市因地施策,有的放矢地开展杨柳飞絮精准治理,到“十三五”末杨柳飞絮将明显改善。
⑤“杨柳飞絮虽然对市民生活有一定影响,但杨柳树作为北京的乡土树种,在生态作用上有诸多优点,不能因为飞絮就否认它们巨大的生态贡献。”针对有些市民提出把产生飞絮的杨柳雌株砍掉的建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志翔认为,一砍了之要不得。
⑥“杨柳树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大功臣。”张志翔说。
⑦研究表明,一株胸径20厘米的杨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72千克,释放氧气125千克,滞尘16千克;一株胸径20厘米的柳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281千克,释放氧气204千克,滞尘36千克。
⑧“毛白杨是我国的乡土树种,适应性强、树体高大、遮阳作用明显,同时还起到降尘、降噪等作用。”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康向阳说。
⑨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相关人士表示,飞絮治理是个长期过程,不要因为一时的飞絮问题,就对默默为北京生态做贡献的杨柳树产生偏见。
⑩不能“一砍了之”,那应该如何治理飞絮?
“去年,飞絮治理的主要方式:一是疏枝,控制花序数量;二是用高压水枪冲洗树冠,及时清理地面积絮;三是对老、残、病的杨柳树雌株逐步进行更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巡视员王小平说。其中,疏枝、冲洗树冠、清理地面,是“治标”;更换老化杨柳树是“治本”。
北京飞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的高度硬化。“在自然环境下很多飞絮会被树下植被粘住,但水泥地、裸露地不会有这个效果,飞絮会翻滚成团,形成恼人的“二次飞絮”。”王小平说。
为了拖拽住飞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从2019年起启动裸露地专项治理,即在林下种植二月兰、板蓝根、苔草等乡土地被植物,覆盖住裸露的土壤,在美化环境、丰富林地生态系统的同时,预计会滞留两成到三成的飞絮。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3. 通读全文,说说北京市治理飞絮采取的措施有哪些。(4分)
答: 。
14. 根据上下文,填入文章第①段横线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春梦又还随柳絮
C.柳絮飞时花满城 D.柳絮打残连夜雨
15.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答: 。
16. 假如你作为记者,准备去采访张志翔、王小平,请结合文章语境,分别设计一个采访问题。(3分)
答: 。
17. 本文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本文依托的新闻事实是什么?阅读文章后,你认为作者对这一新闻事实的评价是什么?(3分)
答: 。
五、作文。(共50分)
18. 文题一:我们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我们的青春激情飞扬。请你就学校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写一则300字左右的消息。(10分)
19. 文题二:请以《感动在心中荡漾》为题,写一篇作文。(40分)
要求:
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______
第一单元 (A卷·知识通关练)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
1.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塞(sè) 顽强(wán) 锐不可当(dāng)
B.芜湖(wú) 签订(qiān) 摧枯拉朽(xiǔ)
C.歼灭(qiān) 督战(dū) 毫无斗志(dòu)
D.荻港(dí) 横渡(hèng) 风平浪静(píng)
【答案】B
【解析】A.sè——sài;C.qiān——jiān;D.hèng——héng;故选B。
2. 选择一组正确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横线上( )
(1)我军前锋,业已 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2)1896年诺贝尔逝世,这笔巨款用来 诺贝尔奖金。
(3)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 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
(4)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 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
A.切断 设立 镇定自如 一丝不苟
B.隔断 建设 亭亭玉立 兢兢业业
C.隔绝 建立 从容不迫 无微不至
D.切断 设立 从容不迫 一丝不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选词填空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切断”意思是断绝敌人的退路,符合语境;“设立”意思是“成立、建立”,符合语境;“从容不迫”意思是不慌不忙,沉着镇定,符合语境;“一丝不苟”形容做什么事都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符合语境。故选D。
3.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颁发:发布(命令、指示、政策等)。]
B.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C.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卓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绩。)
D.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建树:建立的功绩。)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颁发,在这里是授予的意思。不是“发布(命令、指示、政策等)”。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答案】A
【解析】B.成分残缺,缺主语,删除“使”;C.搭配不当,“突破”与“跨越”搭配不当,将“突破”改为“实现”;D.否定不当,去掉“不再”;故选A。
5.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
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答案】B
【解析】B.中“十七、八”中不用顿号。故选B。
6. 下面选项中对文学常识的阐述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消息的结构必须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这五个部分组成,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概括性)是它的基本特征。
B.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C.新闻六要素指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它与记叙文的六要素完全相同,因此,新闻属于记叙文的一种。
D.《一着惊海天》这篇消息报道了我国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新闻事件。
【答案】B
【解析】在A项中,消息的结构中背景和结语是辅助部分,不是必须具备的部分;在 C项中,消息不能等同于记叙文,消息是文学体裁,记叙文是文章体裁,而且,像新闻中的新闻评论是议论文而不是记叙文;在D项中《一着惊海天》是新闻通讯而不是消息。故选B。
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外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通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 , , , , 。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
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
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
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族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
A. ①⑤④②③ B. ②①⑤④③ C. ⑤③②④① D. ④⑤③①②
【答案】C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做该题时,要先了解文段的内容,找出写作的顺序,并弄清楚句子之间的关系,方可得出答案。我们可以采用找到总结性或是概括性的句子,领起这个语段,整体读完这几个句子之后,我们发现第⑤句就是这样一个句子,决定了……关系着……根据语段的意思,用排除法就可以得出答案了。故选:C。
二、语言表达。(4分)
8.(2022·广西·中考真题)请用一句话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4分)(不超过25个字)
新华社日内瓦5月19日电(记者刘曲)世界卫生组织19日宣布,由中国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菌克威莎正式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这是继国药和科兴疫菌后,第三款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的中国新冠疫菌。
答: 。
【答案】重组新冠疫苗克威莎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答题时,首先抓住导语“世界卫生组织19日宣布,由中国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克威莎正式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在此基础上,按照“什么时候+什么人(物)+什么事情”的格式进行压缩,提炼即可得到:对象“重组新冠疫苗克威莎”+事件“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故新闻标题可以是“重组新冠疫苗克威莎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
三、综合性学习。(15分)
9.(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真题)综合性学习。(7分)
班级开展新闻素材搜集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伴随着奋进激昂的会歌《青春的赛场》,4月30日上午,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以下简称“省十四运会”)开幕式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在乐山市奥林匹克中心篮球馆举行。省十四运会将于今年8月8日在乐山市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开幕,本届省运会主题口号为“激情省运多彩乐山”,赛会规模、竞赛项目、参与人数将成为历届之最。
当天,现场还通过视频的方式发布了本届省运会吉祥物、会徽、会歌等,播放了全省各界人士喜迎省运的专题片。
(1)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2分)
答: 。
【答案】省十四运会开幕式倒计时100天活动在乐山举行。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也是新闻内容的精髓所在。好的标题,不仅能够反映出新闻的内容,还能把其中的神采传达出来。因此,新闻标题具有简单明了、吸引读者的特点。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但一般需具备两个要素:主体(人物或事物单位)、事件。
根据材料“4月30日上午,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以下简称“省十四运会”)开幕式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在乐山市奥林匹克中心篮球馆举行”可提炼出主体和事件即:省十四运会开幕式倒计时100天活动在乐山举行。
(2)下面两幅图片是运动会的会徽和吉祥物,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幅,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80字左右)(5分)
答: 。
【答案】图甲(会徽)①(要素)融合“乐”字与数字“14”;标示“2022乐山”“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融“运动员、山水、圣火”等元素于一体。②(寓意)省十四运会圣火在乐山点燃;象征运动员奋勇拼搏;凸显竞技体育的无限活力。
图乙(吉祥物)①(要素)以灵猴为原型,取乐山之“乐”,结合云纹、水纹及三江环绕的元素。②(寓意)灵猴跑跳的姿态与体育精神呼应;“乐乐”竖起的大拇指点赞新时代;展示乐山以积极开放的城市态度喜迎八方来客。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作答此题,要仔细观察图片内容、文字,捕捉构图元素,按一定顺序对图片进行说明,结合活动主题阐述图片寓意。
示例1:我喜欢图甲。图中醒目的毛笔字融合了“乐”与数字“14”,既像奔跑的运动员,又像山水和圣火。会徽下方为“2022乐山”以及“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
寓意: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圣火在山清水秀的乐山点燃;会徽中潇洒俊逸的字符饱含着竞技之美,代表运动健儿的拼搏精神。
示例2:我喜欢图乙。吉祥物原型为乐山灵猴,灵猴俏皮可爱,呈欢快跳跃之势,吉祥物以“乐乐”命名,与省运会地点“乐山”相得益彰。
寓意:灵猴“乐乐”奔跑跳跃,寓意运动员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乐乐”竖起的大拇指既为运动健儿点赞,也为美好新时代点赞。
10.(2022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语文真题)综合性学习。(8分)
为推广张家界的品牌产业,展现张家界市新时代新青年敢闯敢干的精神风貌,同学们作为电视台的特约小记者去采访七星村的海哥。海哥曾是村里的低保户,身患疾病,4级残疾。脱贫攻坚,他种植莓茶,成为村里首个“脱贫示范户”;乡村振兴,他创办莓茶合作社,带动村民致富。
请结合语境,补写采访时提的问题及受访人回答的关键信息。
小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哥:莓茶被称为张家界的神草,是我们张家界的特产。我们村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莓茶,在自家地里做这个产业很方便。
小记者:您身体有疾病,也在享受国家最低保障,吃、住不愁,为什么还要这样努力?
海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您为什么选择莓茶作为种植对象?
(2)我真心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扶持!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真的很幸运。我虽然残疾了,但是还没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只要能动就要拼一拼,不能指望国家的救助过日子,那不和一个废物一样了吗?现在我不仅自己脱了贫,还能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我很高兴,我还有用!
【解析】本题考查补写语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分析,根据要求补填相应的内容作答即可。
(1)根据“我们村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莓茶,在自家地里做这个产业很方便”的提示,小记者的提问应该是“您为什么选择莓茶作为种植对象?”
(2)根据“展现张家界市新时代新青年敢闯敢干的精神风貌”的提示,可以围绕“自强不息,共同富裕”来拟写海哥的回答,答案是多元的,符合语境和人物的身份即可。如:这得要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扶持!我虽身患疾病,是村里的低保户,在享受国家最低保障,吃、住都不愁。但我也不能全靠国家的救助生活呀,那不真正成了一个废人了吗?你看,我种植莓茶,不仅自己脱了贫,还能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这说明我还是个有用之人吗?
四、阅读理解。(共30分)
(一)(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真题)报刊浏览。(14分)
传统课堂做“减法” 特长培养做“加法”
①在松滋市划子嘴初级中学,孩子们不仅会读书,而且“煎煮炖炸都不怕,人人都把锅铲拿”。10套厨灶依次排开,9个小组分工合作,择、洗、切,煎、炸、焖,人人上场,个个操刀。5月7日下午,在松滋市划子嘴初级中学,记者亲眼目睹了该校八(1)班孩子们的娴熟厨技。
②“这是一堂有味道的生活技能课。三年后,人人都会做至少30个家乡菜,”学校校长李春涛自豪地说,“我们就是要把传统课减下来,把素质培养加上去,学生动起来,学校就有了灵气。”
(摘编自《荆州日报》2022年5月13日)
不能忽视“劳”的作用
①一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才能真正理解劳动的本质和价值。美好品德的陶冶,智慧潜能的激发,健康体魄的养成,审美水平的提升,往往都离不开特定的劳动场景和劳动实践。
②劳以树德,劳动能传递“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价值观;劳以增智,劳动有助于启发思考科学原理、探索事物奥秘;劳以强体,动动手、流流汗,强健了体魄、增强了体能;劳以育美,发挥聪明才智去设计创造,本身就是在提高美育素养。劳动教育并不是孤立的教育形态,而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
(摘自《人民日报》2022年5月1日)
11. 读报要学会欣赏。请阅读第一则材料,说说这则新闻标题的妙处。(6分)
答: 。
【答案】①采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对比鲜明;②采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贴切,有趣味。
【解析】此题考查赏析标题的妙处。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把文章标题和文章内容联系起来,还要注意使用的修辞手法。这个标题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将对待“传统课堂”和“特长培养”的不同措施进行了对比,并且句式工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做‘减法’”和“做‘加法’”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活泼,风趣幽默,形象地写出了学校“减负”的决心和对素质培养的重视。
12. 读报要学会比较。请说说以上两则材料不同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8分)
答: 。
【答案】示例:材料一是一则消息,主要用记叙的表达方式,报道了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具体做法,叙述具体,语言生动:材料二是一段时事评论,主要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从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阐明了“不能忽视‘劳’的作用”的观点,条理清晰,观点鲜明。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体裁和表达方式的掌握。
阅读材料一,从第①段中“5月7日下午,在松滋市划子嘴初级中学,记者亲眼目睹了该校八(1)班孩子们的娴熟厨技”可知,这是一则消息,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煎煮炖炸都不怕,人人都把锅铲拿”语言形象并且富有表现力,用生动的语言报道了松滋市划子嘴初级中学生活技能课的开展情况,“10套厨灶依次排开,9个小组分工合作,择、洗、切,煎、炸、焖,人人上场,个个操刀”使人仿佛身临其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阅读材料二,从第①段中“美好品德的陶冶,智慧潜能的激发,健康体魄的养成,审美水平的提升,往往都离不开特定的劳动场景和劳动实践”,第②段中“劳以树德”“劳以增智”“劳以强体”“劳以育美”等句子可知,材料二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是一篇时事评论。题目“不能忽视‘劳’的作用”鲜明地提出了作者的观点,第②段从“劳以树德”“劳以增智”“劳以强体”“劳以育美”四个角度论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并且用“劳动教育并不是孤立的教育形态,而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进行概括总结,说服力很强。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6分)
“飞絮季”将至,治理需坚持标本兼顾
①梨花淡白柳深青, 。
②春季是杨柳、悬铃木等树木繁殖的时节,随之而来的果毛飘絮给一些公众的生活带来影响-这些树絮会飘到人的眼睛或鼻腔里,让身体产生不适。
③媒体调查显示,多地明显的果毛飘絮一般会持续约1个月,受天气等因素影响,今年南方地区“飞絮季”可能比去年提早10天左右。
④“飞絮季”将至,但是北京的市民今年应该会明显感到杨柳飞絮减少。北京的飞絮主要来自杨树、柳树的雌株。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北京市因地施策,有的放矢地开展杨柳飞絮精准治理,到“十三五”末杨柳飞絮将明显改善。
⑤“杨柳飞絮虽然对市民生活有一定影响,但杨柳树作为北京的乡土树种,在生态作用上有诸多优点,不能因为飞絮就否认它们巨大的生态贡献。”针对有些市民提出把产生飞絮的杨柳雌株砍掉的建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志翔认为,一砍了之要不得。
⑥“杨柳树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大功臣。”张志翔说。
⑦研究表明,一株胸径20厘米的杨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72千克,释放氧气125千克,滞尘16千克;一株胸径20厘米的柳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281千克,释放氧气204千克,滞尘36千克。
⑧“毛白杨是我国的乡土树种,适应性强、树体高大、遮阳作用明显,同时还起到降尘、降噪等作用。”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康向阳说。
⑨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相关人士表示,飞絮治理是个长期过程,不要因为一时的飞絮问题,就对默默为北京生态做贡献的杨柳树产生偏见。
⑩不能“一砍了之”,那应该如何治理飞絮?
“去年,飞絮治理的主要方式:一是疏枝,控制花序数量;二是用高压水枪冲洗树冠,及时清理地面积絮;三是对老、残、病的杨柳树雌株逐步进行更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巡视员王小平说。其中,疏枝、冲洗树冠、清理地面,是“治标”;更换老化杨柳树是“治本”。
北京飞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的高度硬化。“在自然环境下很多飞絮会被树下植被粘住,但水泥地、裸露地不会有这个效果,飞絮会翻滚成团,形成恼人的“二次飞絮”。”王小平说。
为了拖拽住飞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从2019年起启动裸露地专项治理,即在林下种植二月兰、板蓝根、苔草等乡土地被植物,覆盖住裸露的土壤,在美化环境、丰富林地生态系统的同时,预计会滞留两成到三成的飞絮。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3. 通读全文,说说北京市治理飞絮采取的措施有哪些。(4分)
答: 。
【答案】①疏枝,控制花序数量;②用高压水枪冲洗树冠,及时清理地面积絮;③对老、残、病的杨柳树雌株逐步进行更换;④在林下种植二月兰、板蓝根、苔草等乡土地被植物。
【解析】此题考查信息的筛选。由第 段“‘去年,飞絮治理的主要方式:一是疏枝,控制花序数量;二是用高压水枪冲洗树冠,及时清理地面积絮;三是对老、残、病的杨柳树雌株逐步进行更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巡视员王小平说。”可归纳出①疏枝,控制花序数量;②用高压水枪冲洗树冠,及时清理地面积絮;③对老、残、病的杨柳树雌株逐步进行更换;由第 段“为了拖拽住飞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从2019年起启动裸露地专项治理,即在林下种植二月兰、板蓝根、苔草等乡土地被植物,覆盖住裸露的土壤,在美化环境、丰富林地生态系统的同时,预计会滞留两成到三成的飞絮”可归纳出:在林下种植二月兰、板蓝根、苔草等乡土地被植物。
14. 根据上下文,填入文章第①段横线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春梦又还随柳絮
C.柳絮飞时花满城 D.柳絮打残连夜雨
【答案】C
【解析】结合第②段中“随之而来的果毛飘絮给一些公众的生活带来影响”这句话,可知诗句的后半句应写柳絮飘飞的情景。C项诗句的意思与其吻合。故选C。
15.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答: 。
【答案】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不能”一砍了之'”承接第⑤一⑨段所写的杨柳树的生态贡献,是在其基础上得出的结论;“那应该如何治理飞絮”引出了下文关于科学治理杨柳飞絮的具体措施。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段落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联系上下文,可知第⑩段是过渡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应明确这一段与上文第⑤一⑨段的内容相关,是对上文的总结,也与下文写飞絮治理措施相关,引出了下文。
16. 假如你作为记者,准备去采访张志翔、王小平,请结合文章语境,分别设计一个采访问题。(3分)
答: 。
【答案】示例:张教授,您好。又到了杨柳飞絮的季节,针对有些市民提出将杨柳雌株砍掉的建议,您对此是怎样看的?
您好,王巡视员。就科学治理飞絮这一方面,北京市目前采取了哪些措施?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解析】本题考查设计采访问题。模拟采访是一项情境性、互动性很强的口语交际活动。问题设计要巧妙、具体;针对材料(语境)提问要看清对象,语言得体、称呼适当。针对张志翔的采访问题,可以结合第⑤⑥段的内容,就杨柳树为什么不能一砍了之设计问题。针对王小平的采访问题,可以结合第①- 段的内容,就飞絮治理措施加以提问。
17. 本文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本文依托的新闻事实是什么?阅读文章后,你认为作者对这一新闻事实的评价是什么?(3分)
答: 。
【答案】依托的新闻事实: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北京市因地施策,有的放矢地开展杨柳飞絮精准治理,到“十三五”末杨柳飞絮将明显改善。作者的评价: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采取的措施科学有效。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以及把握作者观点的能力。解答第一问,应锁定相关段落,筛选信息。第④段中第三句为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的相关信息,即本文依托的新闻事实。第二问,作者的观点应从文中记者采访到的新闻材料中加以分析,从张志翔“一砍了之要不得”的看法以及王小平介绍的措施可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对飞絮治理的措施是讲究科学而且有助于改善生态的。据此,加以表述即可,注意语言要高度概括。
五、作文。(共50分)
18. 文题一:我们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我们的青春激情飞扬。请你就学校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写一则300字左右的消息。(10分)
【解析】
此题考查新闻稿的拟写。答题时注意:
(1)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2)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3)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4)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最后,解答此题,还需注意字数的要求。
【答案】【例文】
我校男篮女篮勇创佳绩
本社8月22日电 8月21日上午,从本市中小学篮球联赛上传来喜讯,代表我校参加初中组决赛的男子篮球队和女子篮球队,经过一番鏖战,分获初中组篮球联赛的第一名和第二名。
决赛现场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参赛双方的比分始终交替上升,不分伯仲,两队都打进了加时赛。加时赛中的最后几分钟,男子篮球队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毫不气馁,沉着应战,打出了4:0的小高潮,最终以两分的优势反超,让对手臣服马下,获得初中组男子篮球赛冠军。女队则在最后的加时赛中,由于体力不支,客场败于对手。
此次篮球比赛是对我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一次检阅,队员们在比赛中为集体的荣誉而战,精神饱满,斗志昂扬,顽强拼搏,表现了我校师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出色的团队合作精神,充分体现了阳光学子的精神风貌。
【点评】标题精要地点明了本则消息报道的主要内容。导语部分清楚地交代了本校男子篮球队和女子篮球队在市中小学篮球联赛上分获一、二名佳绩的新闻事实。主体部分着重介绍了两支球队在决赛现场的比赛情况,其中详写男队艰苦夺冠,略写女队惜败与冠军失之交臂。结语交代了本次篮球联赛的意义所在。消息正文严格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科学合理。行文用语准确、简练而又不失生动,堪称一篇校园新闻佳作。
19. 文题二:请以《感动在心中荡漾》为题,写一篇作文。(40分)
要求:
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解析】
本题是命题作文。
抓住关键词“感动”“荡漾”。“感动”指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是一种心理活动;“荡漾”指思想、情绪等起伏波动。要考虑,自己被什么人或事感动,为什么在心中荡漾?文章主要讲述的感动你、给你留下美好印象的人或事。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讲述自己人生的“暖流”,或者谈一谈自己对生活中感动的认识。
参考立意:(1)那一份留在记忆深处的感动。(2)留意身边的感动,让心灵更加美好。
【答案】【例文】
感动在心中荡漾
时光的流逝冲淡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岁月的流沙沉淀出璀璨的珍珠。我每每回想起那幅画面,感动就在在心中荡漾。
记得那是仲秋时节,一个星期天的夜晚,天还没有黑下来,南边的天空突然飘过来一团乌云,只一会儿功夫就铺满了整个天空,隐隐约约还能听到轰隆隆的雷声。要下雨了!爸爸妈妈赶紧到外边,把忙碌了一天才挤出来的枣皮(山萸肉)和掰下来的香菇往家里拿。我知道,为了不使这些堆积在一起的、湿漉漉的枣皮和香菇变色而卖不上价,就必须今晚把它们全部烘干。好在我家有一台烘干机。烘干的责任就责无旁贷的落在了爸爸的肩上。我本以为要不了多久就能烘干了,劳累了一天的爸爸也能睡个好觉了。于是我便没有过问,早早就进入我的房间入睡了。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的时候,我起来上厕所。打开堂屋门,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借着晨曦的微光发现院子里的地面已是湿漉漉的。正要踏出大门,突然我看到放烘干机的厢房内的灯还亮着。是爸爸忘了关灯吗?不会的!难道烘干那些东西需要这么长时间吗?那爸爸岂不是累坏了吗!
我走过去,轻轻推开虚掩的门。那情景使我心头一热--爸爸靠在椅子上,似睡非睡的样子,炉子里的火苗照着他那古铜色的慈祥和蔼的面孔,他的嘴里还噙着一根吸了一半但已熄了火的烟头;右手拿着一根柴禾,已耷拉下去,但那只手似乎还在用劲往炉子里填,可他实在已是疲惫不堪了。我含着泪慢慢走到他面前,正想把他手中的柴禾取下,他醒了,把柴填了进去,回头看看我,立刻装出一幅精神饱满的样子说:“这天多冷呀,快去睡觉,小心着凉,你爸爸我呀还结实着呢!”他脸上充满了笑容。我哽咽着说:“爸,你快去休息吧!别累着了。我来照护吧?”爸爸却用命令的口吻说:“这怎么行!快去睡!”“爸!”“快去吧!”我只好离开了烘干室。
爸爸呀!请你关心一下你自己吧!
感动在心中荡漾,心中荡漾着感动!
【点评】开篇一段与文章主题相得益彰的文字,确定了本文的情感基调,也会增加评卷老师对本文的好评度。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几段以细节描写为主的记叙文字,生动传神,结尾一段采用抒情的表达方式,与题目相照应,浑然天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