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列夫.托尔斯泰》
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它是根据各种书面的调查、口述的回忆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描写与说明等编写而成的。一般由别人记叙。
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
1.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
①记言记行并重 ②大节细节并重
③优点缺点并重 ④客观主观并重
2.如何写传记?
①忌恩怨,感情用事 ②忌用无根材料
③忌轻易给活人立传 ④忌作者直接表态
1928年茨威格访问俄国,正值列夫·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称其坟墓为“世间最美的坟墓”。感受到了托尔斯泰的伟大,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
重点:
生字词和人物形象分析。
难点:
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
考点:
人物形象分析、刻画人物方法。
目标:
1.我能识记生字词,并把握传主独特的形象特征。
2.我会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3.我可以揣摩精彩的语句,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感受课文典雅优美、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学法指导:
1.结合课下注释,识记胡髭、长髯、黝黑、一绺、粗糙、滞留、可憎、尴尬、屏住、锃亮等生字词,了解作者以及列夫.托尔斯泰基本知识。
2.疏通文章的思路,简述每部分内容。
3.默读《列夫 托尔斯泰》,找出文中对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语句圈画出来,抓住文中一些关键词,说出托尔斯泰给自己留下的整体印象。
4.跳读《列夫 托尔斯泰》,找出对其眼睛描写的句子,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其妙处。
深邃( ) 胡髭( ) 长髯( )
黝黑( ) 一绺( ) 鬈发( )
粗糙( ) 滞留( ) 禁锢( ) 可憎( ) 酒肆( ) 侏儒( )
尴尬( )屏住( )犀利( )
锃亮( ) 愚钝( ) 器宇( )
轩昂( )
gān gà
zèng
quán
rán
zhì
yǒu
jìn gù
xī
yú dùn
qì yǔ
xuān áng
zhū rú
sì
suì
zī
liǔ
cāo
zēng
bǐng
课文主要可分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5段):主要刻画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第二部分(6~9段):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的那双非同寻常的眼睛。
1.第一部分具体刻画了托尔斯泰怎样的外貌特征?
2.第一部分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突出了他的什么特点?
小组合作
1.这一部分具体刻画了托尔斯泰怎样的外貌特征?
须发特点:
面部轮廓:
面容表情:
穿戴方面: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
“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没有一点儿光彩可言”;“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
“对他来说,穿这件大衣,还是那件大衣,戴这顶帽子,还是那顶帽子,都没什么不合适”。
总之,托尔斯泰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2.本部分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突出了他的什么特点?
突出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写他相貌平庸既是对他外貌作真实的刻画,也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阅读第二部分思考:
1.本部分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1)犀利目光;
(2)目光蕴情丰富;
(3)眼睛有威力;
(4)赞美目光犀利,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2.品析下列语句。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引用了高尔基的话,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的观察力、敏锐性和丰富性。同时引用的句子又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托尔斯泰的眼睛具有人类面部最丰富的情感,可以观察世相,抒发各种各样的情感。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极其深刻而准确,对自我的反省及其严厉和苛刻。
(4)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写出托尔斯泰目光犀利深刻,具有准确的洞察力。
3.在描写过程中,为什么重点描写他的眼睛?
因为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精神世界,通过眼睛充分地表现出来。作者对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已经不再限于肖像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4.本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联系全文看,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的精美绝伦。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思考: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
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说的智者的痛苦。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
1.妙用比喻、夸张表现人物形象。
2.抓住外貌和眼睛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3.运用欲扬先抑手法突出人物形象。
写作特色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列夫·托尔斯泰肖像的刻画,不仅展示了其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
眼睛:敏锐、深刻——后扬
反 衬
思想深
邃、卓越
列夫·托尔斯泰
外貌:平庸、丑陋——先抑
文章结构
精彩人生,
处处皆是风景!
基础题:
1.选择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胡髭(zì) 长髯(rán) 一绺(liǔ) 鬈发(quán)
B、黝黑(yǒu) 粗劣(liè) 滞留(zhì) 穹顶(qióng)
C、可憎(zēng) 蒙昧(mèi) 貂皮(diāo) 酒肆(sì)
D、掠过(lüè) 颔首(hàn) 锃亮(zèng) 轩昂(xuān)
2.下面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粗织滥造 藏污纳垢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B、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 诚惶诚恐 无可致疑
C、暗然失色 广袤无垠 气宇轩昂 引人注目
D、平淡无奇 能工巧匠 小巧玲珑 入木三分
A
D
拓展题:
1.找出下列语句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改在后面的括号内:
⑴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原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涛涛白浪的大胡子。( )
⑵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蓬来好不了多少。( )
⑶它像枪弹穿透了武装的甲胃,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
源
篷
胄
2.写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
⑴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
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
⑵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
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
⑶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
揭开隐藏的秘密。( )
比喻
比喻
比喻
文中引用了高尔基的一句话来描述托尔斯泰的眼睛,这句
话是“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对这句话理解正
确的一项是 ( )。
A、运用夸张的修辞,道出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B、运用夸张的修辞,说明托尔斯泰眼界很宽,能一下看见许多事物。
C、高尔基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托尔斯泰的眼光很灵活。
D、这句话是高尔基对托尔斯泰的调侃之语,没有实在意义。
链接题: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