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白杨礼赞
基础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婆娑(suō) 主宰(zǎi) 倔强挺立(juè)
B.倦怠(dài) 虬枝(qiú) 无边无垠(yíng)
C.秀颀(qí) 参天(cān) 恹恹欲睡(yàn)
D.毯子(tǎn) 泛出(fàn) 坦荡如砥(dǐ)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傲然 开垦 精华 妙手偶得
B锤炼 贱视 挺拔 积雪初溶
C.靠拢 行驶 刹那 潜滋暗长
D.宛然 耸立 佩服 纵横决荡
3.下列红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旁逸斜出 以逸待劳 名人逸事
B.视野 旷野 野蛮
C.参天 参赛 参拜
D.潜滋暗长 滋蔓 滋芽
4.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人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
(2)它(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 )
(3)它(白杨树)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 ( )
(4)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 )
5.下列对课文品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篇点题,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B.本文赞树的目的是赞人。
C.作者用一大段文字描写高原的景象,主要是为了表现高原的辽阔平坦以及给人的单调的感觉。
D.作者一唱三叹,反复咏叹白杨树的“不平凡”。这“不平凡”既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用来结构文章的线索。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棵小白杨
朱金平
①“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②一路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我们的越野吉普车向着西北边陲的小白杨哨所奔去。那个在歌声中被传唱了多年的北疆哨所,最标准的名称是:塔斯提边防连。
③远远望去,矗立在一座山岗上的小白杨哨所,在逶迤高耸的雪山映衬下显得那么不起眼。
④身着迷彩服的哨所四班长王克怀,见面就给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⑤十八岁那年,新兵训练刚结束,他就和十八位新战友乘坐一辆卡车,唱着那首脍炙人口的《小白杨》,向边境线上的小白杨哨所驶去。哨所矗立在一座陡峭的山顶上,四周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卡车喘着气怎么也上不去。大家下车使劲去推,车子还是爬不动,无奈中他们又返回了营部。三天后,他们再次出发,谁知融化的冰雪在山下通往哨所的小路上划出一道七八米宽的口子,冰块和着泥水汹涌奔流,载着他们的卡车又打道回府了。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此时,连队在冬天里已被冻裂的水管还没来得及维修,他们上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十里外的河里挑水回来用。洗脸、洗衣服,都是冰凉的雪水,小伙子们的手很快就被冻肿了。大雪封山,连队官兵吃不上新鲜蔬菜。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王克怀起初一颗火热的心似乎被冰水浇凉了。
⑥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
⑦打枪,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个精武的兵。2014年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随着一阵枪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1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人打出过五十环。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领导当即给王克怀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
⑧作为一个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考核中也一次次名列前茅。
⑨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靠爱人更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就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
⑩三队多的儿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然的亲密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地一下跳下床,光着一双小脚就冲出门,要跟着爸爸出操,妈妈再拉也不行。于是,在连队出操的队伍后面,跟着一根“小尾巴”,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
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没想到这娃子,在部队里变得那么能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部队锻炼人、出息人啊!”
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1982年,连里一个战士探亲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了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其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
这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那棵白杨树根上冒出来的子母树。
看着眼前普通而实在是不平凡的小白杨,《小白杨》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耳边再次响起,“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克怀是中国千千万万不畏艰难、忠于祖国的边防军人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
B.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带领的四班在射击比赛中一次次名列前茅。
C.文章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如,妻子的事迹详写,战士探亲带回小白杨的是略写。
D.受到小白杨精神的触动,“我们”被深深地感染,离别前专门去参观那颗小白杨。
7.王克怀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班长,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
8.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9.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0.文章以“一棵小白杨”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萧萧白杨
许冬林
①白杨树是我见过的生长得最专注的树了。树干挺拔向上,像毛笔的中锋,笔直指向天空。那些丫枝里,没有一个逃兵,哪怕一点异心都没有。看着那样统一步调的丫枝,在主干的统领下,奔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
②和白杨相比,感觉南方的树木是娇生惯养的。南方有佳木,它们枝叶蓊郁,八方伸展,是一副柔媚多情的姿态。而白杨呢,它大约是乔木中的君子,行坐端庄,穆穆临风。
③以前读到“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萧萧”是白杨在风里落叶的声音——长风浩荡,秋色肃杀,和落叶一起沉寂于大地的,还有永不复返的生命。《古诗十九首》里,白杨就这么萧条冷落,似乎一直在很悲剧地落叶。
④后来做中学老师,给学生上《白杨礼赞》,依旧将信将疑,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偏见,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直到亲眼看见,才惊觉白杨原来不那么萧索。
⑤在新疆,秋日朗照的天空下,看到水渠边的一排白杨树,我竟然也和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的茅盾先生一样,惊奇地叫了一声。
⑥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
⑦“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风吹白杨,万叶翻动,萧萧有声。西北地区的树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叶子要稀一点。叶子的间隙里,风可以张开膀子穿过去。不像南方的树,叶子太密太厚,永远是荷尔蒙旺盛的青春期,风一吹,声音模糊得没有重点。
⑧我喜欢白杨,喜欢它的这种疏朗与简洁,就像难得一遇的谦谦君子,儒雅、低调,懂得节制欲望,与攘攘①尘世总是保持一段距离,可又是有力量的。我站在白杨下,听风吹白杨,感觉像是站在楼兰遗址的颓墙前,虔诚地倾听古人浑厚庄严的歌谣。
⑨白杨入画。但不是中国水墨,而是西洋油画。西北无边无际的阳光下,白杨被照得通体明亮,气宇轩昂。叶子翠绿,树干纯白,色彩饱和度强。而西洋油画,用色饱满,适宜画白杨。在油画框里,白杨用枝干和茂盛的叶子,来表达阳光醇厚,表达天空高远。
⑩去交河故城时,我在吐鲁番的一条路边停下,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了一棵白杨。
交河故城是唐朝安西都护府遗址,在吐鲁番。安西都护府是唐代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首任都护是乔师望,他是唐朝将领,庐陵公主的驸马。后来接任的郭孝恪击败龟兹后,把安西都护府从交河城迁到了龟兹,即今天的新疆库车县。此后,都护府在唐蕃战火中几失几守,最后府衙基本稳定在龟兹。王维有《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诗里的安西,已经是位于龟兹的安西都护府了。
在唐代,从长安望向安西都护府,那是山长水阔,黄沙漫天。那些远赴西北镇守边塞的文武官员,那些鞍马风尘夜夜望乡的中原士兵,一定在不遇故人的孤独中,用白杨的葱茏喂养着乡思和希望。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边塞诗人岑参写出了边地苦寒却也雄奇的大观。那时,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岑参第二次出塞任职。新的守边人来了,老的守边人回去,一拨拨人马轮换,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岑参来给他的前任武判官送行,“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那时,西北的白杨一定落光了叶子,在漫天风雪中伫立成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样子。
当春天来临,交河故城的城墙下桃花盛开。一千多年前的春天,白杨也在春风里萌发新叶。我想,那些一拨拨来过西北、驻守过西北、穿越过古丝绸之路的人们,是否在深深孤独中,慢慢就散发出白杨的气质?
如果有白杨,又何惧大地空旷。
【注释】①攘攘:世人追名逐利的样子。
11. 下面选项中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说白杨的形象让人想起“忠诚”,也照应了后文那些忠诚的守边人。
B. 第⑥~⑨段作者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来刻画白杨之美。
C. 第 段“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一句中“长安”具体指的是唐代的都城长安。
D. 作者对白杨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从认为它一贯萧索到喜爱感佩。
12. 请谈谈作者认为西洋油画比中国水墨更适合画白杨的原因。
13. 作者和茅盾看到白杨树都“惊奇地叫了一声”,茅盾是因为恹恹欲睡之感被傲然挺立的白杨惊醒,而作者是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原因。
14.请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⑩段我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一棵白杨时的心理。
15. 第 段作者为什么要引用王维的诗?
16. 请结合文本分析第 段画线句中“白杨的气质”的内涵,并联系当今一则事例谈谈你的感想。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1.D
【解析】A.倔强(jué) B.无边无垠(yín) C. 恹恹欲睡(yān)
2.B
【解析】“积雪初溶”应为“积雪初融”
3.D
【解析】D滋:生长
4.(1)比喻(2)比喻(3)拟人(4)对比
【解析】(1)把“高原”比作“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2)把“白杨树”比作“树中的伟丈夫”(3)运用拟人的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4)“楠木”与“白杨树”对比。
5.C
【解析】写黄土高原是为了展现了白杨树不寻常的生长环境,衬托出它傲然挺立的形象
二、6.C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与概括.C项.从文中的描述来看,妻子和战士带回小白杨都是略写,对王克怀的儿子受父亲的熏陶,对啃所有种天然亲密感的事描写的较为详细.故选 C.
7.刚到哨所,面对艰苦环境,火热的心变凉了;在小白杨树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后,感到充满力量;射击考核获得优异成绩,心怀喜悦。
【解析】题考查人物情感的梳理。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事情的发展过程,找出文中对人物情感描写的相关语句,即可概括出人物情感变化的过程
文章在第5段,写王克怀刚到啃所,“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王克怀起初一颗火热的心似乎被冰水浇凉了”;接着第6段写王克怀在小白杨树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后,“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特别是在射击考核获得优异成绩后,“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就这样王克怀逐渐适应了这里,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班长。
8.(1)“才”和“终于”两个词(副词)连用,强化了他们路程的不易和艰难,突出了驻守塔斯提哨所边防军人的感人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在句子中作用的分析,“才”和“终于”两个词,都表现了他们来到啃所的不容易,二者连用更是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为后文赞美驻守边防的军人作铺垫。
(2)“反复”是一遍又一遍的意思。这一射击成绩是哨所从未有过的,难以相信,因此多次验证,加以确认。
【解析】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在理解词语本意的基础上分析出其语境义.“反复”指的是一遍又一逼的意思。在句子指王克怀的射击成绩经过了一逼又一逼的测试,侧面表现了他射击技术的优秀。
9.儿子的举动是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侧面表现部队能锻炼人,出息人。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文章中写王克怀儿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啃所有种天然的亲密感,表现是表现孩子对军队的喜爱,实则侧面表现父亲对他的影响力大,“部队能锻炼人,出息人”。
10.答案要点:①指塔斯提哨所②既指优秀战士王克怀,又指普通而不平凡的中国军人③象征边防战士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牢记嘱托的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标题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从表现来看,“一棵小白杨”指的就是塔斯提啃所生长的那棵白杨树:结合全文的写作内容来看,“白杨树象征着王克怀这样的驻守在边疆的优秀战士:象征着边防战士们所具有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11.C
【解析】C.有误,“长安”应指国家的“长治久安”;
12.因为阳光下,白杨被照得通体明亮,叶子翠绿,树干纯白,色彩饱和度强。而西洋油画,用色饱满,所以适宜画白杨。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根据第⑨段“西北无边无际的阳光下,白杨被照得通体明亮,气宇轩昂。叶子翠绿,树干纯白,色彩饱和度强”可知白杨树特点;“西洋油画,用色饱满”,可知西洋油画的特点;两者相合,所以西洋油画比中国水墨更适合画白杨。
13.因为终于亲眼见到了喜欢的白杨,看到了它的挺拔高俊,见证了它毫无晦暗苍凉之色,且它的“疏朗与简洁”深深吸引了“我”。一声惊叫,完全是兴奋喜悦之声。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概括。因为一直喜欢白杨,终于在如此广袤的大地上亲见了白杨,所以非常兴奋;再者,根据第③段“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和第④段“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偏见,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可知作者对白杨一直心存误解,如今疑云散尽,所以兴奋地惊叫;再者,终于亲见了白杨的“疏朗与简洁”,如谦谦君子的风格,深深吸引了“我”。
14.此刻的心情,当是喜悦与兴奋并存。亲眼看到无比崇敬的白杨,自然喜悦;消除了对白杨“晦暗苍凉”的误解,自然喜悦;看到白杨的疏朗与简洁,联想到谦谦君子,自然兴奋。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分析自己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一棵白杨时的心理,应当是喜悦与兴奋并存。亲眼看到无比崇敬的白杨,消除了对白杨“晦暗苍凉”的误解,看到白杨的疏朗与简洁,联想到谦谦君子,这一切都让自己喜不自胜,于是激动兴奋,下车抚摸白杨,亲近白杨。
15.引用王维的诗,证明“此时的安西,已经是位于龟兹的安西都护府了”;引用诗句,增强了文章的文学韵味。
【解析】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引用王维的诗,根据“王维诗里的安西,已经是位于龟兹的安西都护府了”证明历史变迁;同时,引用古诗,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文学韵味,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16.“白杨气质”指的是:忠诚,耐得住寂寞,傲岸挺拔,坚强不屈,默默奉献;
示例:袁隆平院士扎根农田,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农田与科研一线。他不为名利,不求热闹,只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坚强不屈。他种的是“稻子”,可谁又能说他的形象不像一棵参天的白杨呢?
【解析】本题考查词句理解。“白杨的气质”,根据第①段“在主干的统领下,奔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可以概括出“忠诚”二字;根据第 段“一定在不遇故人的孤独中,用白杨的葱茏喂养着乡思和希望”,可以概括出“耐得住寂寞”;根据第⑥段“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可概括出“傲岸挺拔”;根据第 段“新的守边人来了,老的守边人回去,一拨拨人马轮换,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可知“坚强不屈,默默奉献”。拥有“白杨的气质”,是无数为国奉献的人的写照。结合当今事例,可以选择疫情中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可以选择中印边境,为国捐躯的英雄,还可以选择神舟十二号上的航天英雄,总之,结合时事,并与“白杨忠诚奉献气质”相关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