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 线段、射线和直线 课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 线段、射线和直线 课时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18 21:4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年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
《线段、射线和直线》课时练习
一 、选择题
1.下列各图中直线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2.根据”反向延长线段MN”这句话,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直线有无数个端点 B.线段有2个端点
C.射线没有端点 D.以上都不对
4.如图,在直线l上有A,B,C三点,则图中线段共有(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画直线AB,使AB=2cm
B.画直线AB的中点C
C.在射线AB上截取AC,使AC=1cm
D.延长射线AB到点C
6.如图,线段AD上有两点B,C,则图中共有线段( )
A.三条 B.四条 C.五条 D.六条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一点只能作一条直线
B.射线、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C.延长线段AB到点C使AC=BC
D.画直线AB=5 cm
8.如图,点A、点B、点C在直线l上,则直线、线段、射线的条数分别为( )
A.3,3,3 B.1,2,3 C.1,3,6 D.3,2,6
9.下图中共有线段( )条
A.7 B.8 C.9 D.10
10.如图所示,某公司有三个住宅区可看作一点,A,B,C各区分别住有职工30人、15人、10人,且这三个住宅区在一条大道上(A,B,C三点共线),已知AB=100米,BC=200米.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该公司的接送车打算在此间只设一个停靠点,为使所有的人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之和最小,那么该停靠点的位置应设在( )
A.点A B.点B C.A,B之间 D.B,C之间
二 、填空题
11.如图,点A、B、C在直线l上,则图中共有________条线段,有________条射线.
12.直线上的点有____个,射线上的点有____个,线段上的点有____个.
13.在图中已有的线段中,能用大写字母表示不同线段共有 条.
14.看图填空:
(1)点C在直线AB   ;
(2)点O在直线BD   ,点O是直线   与直线   的交点;
(3)过点A的直线共有   条,它们是  .
15.如图所示,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则这条直线上共有线段 条.
16.如图,由泰山到青岛的某一次列车,运行途中停靠的车站依次是:泰山﹣济南﹣淄博﹣潍坊﹣青岛,那么要为这次列车制作的火车票有________种.
三 、作图题
17.作图:如图,平面内有A,B,C,D四点.按下列语句画图:
(1)画射线AB,直线BC,线段AC;
(2)连接AD与BC相交于点E.
四 、解答题
18.如图,已知数轴的原点为O,点A所表示的数为3,点B所表示的数为-2.
(1)数轴的原点左边的部分(包括原点)是什么图形?怎样表示?
(2)射线OA上的点所表示的数是什么数?端点O表示什么数?
(3)数轴上表示不小于-2,且不大于3的部分是什么几何图形?怎样表示?
19.3个篮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总的比赛场次是多少 4个球队呢 5个球队呢
20.握手是社交常见的礼节,与人初次见面,往往以握手示礼.新学期开学,老师为了让新同学相互认识,要求全班同学互相握手为礼,并同时彼此介绍自己.试解答下列问题:
(1)如果全班有40人,那么一共握手多少次?
(2)如果全班有n人,那么一共握手多少次?
(3)你能不能从(1)(2)两题中得到启示,如果平面上有n个点,且其中任意三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经过其中任意两点画直线,一共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21.如图,在直线上任取1个点,2个点,3个点,4个点,
(1)填写下表:
(2)在直线上取n个点,可以得到__________条线段,________条射线.
参考答案
1.C
2.A
3.B;
4.C.
5.C
6.D
7.B.
8.C.
9.B
10.A.
11.答案为:3,6;
12.答案为:无数,无数,无数.
13.答案为:18;
14.答案为:(1)外 (2)上 AC BD (3)3 直线AD、直线AB、直线AC.
15.答案为:6;
16.答案为:20.
17.解:如图,
18.解:(1)射线 射线OB
(2)非负数 0
(3)线段 线段AB
19.解:用直线上的点代表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可用线段来表示.
3个球队共比赛用线段AB,BC,AC表示,共有3场;
4个球队比赛用线段AB,AC,AD,BC,BD,CD表示,共有6场;
5个球队比赛用线段AB,AC,AD,AE,BC,BD,BE,CD,CE,DE表示,共有10场.
20.解:(1)780次
(2)次
(3)条
21.解:(1)表格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