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第24课 愚公移山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第24课 愚公移山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9 14:3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4课 愚 公 移 山
【教学目标】
1.掌握“且、惩、迂、许、易、惠、厝”等文言词语的意思,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情境导入】
(播放《愚公移山》歌曲)同学们,歌中唱的愚公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愚公移山》一文的主人公。历经千百年了,但愚公精神还被人们广为传唱,当然也有人认为:“愚公精神可佳,但是做法很蠢。出入不方便,为什么不修路,不搬家,而一定要移山呢 ”你认为哪种做法好 带着问题我们走进文本。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甚矣,汝之不惠 通假字为  ,同   ,   
始一反焉 通假字为  ,同   ,   
(2)选择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B.警戒 C.苦于 (  )
出入之迂也 A.曲折,绕远 B.迂腐 C.困难 (  )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直 (  )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同 C.答应 (  )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  )
(3)一词多义。
①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②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益其所不能
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吾义固不杀人
④其如土石何 惧其不已也
⑤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段。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第二幅:家庭会议图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二、深入探究——人物形象
1.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 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明确:分歧在于智叟认为“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认为“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
愚公的观点正确,因为他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智叟安于现状,只看到眼前愚公个人的势单力薄,显然看问题片面、死板。
2.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明确:愚公是一位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拼搏的令人尊敬的老人。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3.作者把歌颂的人物称为“愚公”,把批判的人物称为“智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明确:这儿的“愚”,没有讽刺意味,他看似“愚”,实则不愚,而是“大智”。就像社会上有些人说“雷锋傻”,雷锋在“智叟式”的人物眼里是“傻”,实际上他是崇高伟大,愚公也是如此。这儿的“愚”不但没有讽刺意味,还有“贬词褒用”的作用,从“愚”字中透露出顽强、坚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拼劲。至于“智叟”的“智”,那是所谓的“小聪明”,自以为“智”,实则是“愚”,他没有克服困难的智慧,目光短浅,“智叟”的“智”有讽刺意味,是“褒词贬用”。
  三、研读课文——揭示文意
1.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2.什么是愚公精神 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明确: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怕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拼搏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所以我们需要愚公精神。
四、品读课文——赏析技法
1.说说文中关于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与智叟、愚公之妻与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子孙万代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而智叟态度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的艰苦,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2.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3.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何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
明确:这两句话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山”的高大,意在衬托愚公形象的高大,越显出愚公敢于移山的决心和勇气。文章一开头写两座山的情况,实际是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写出了存在的困难,为写愚公做了铺垫。
五、拓展延伸
1.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学生2:这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局限性。
学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同自然做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愚公是该搬家还是该移山
示例:“愚公移山”的目的是造福千千万万人和子孙后代,他明知山高路险,人老将少,工具简陋,困难重重,仍去移山,看似愚不可及,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可谓站得高,看得远,实则不愚。
  而搬家或绕道似乎是明智之举,实则是就事论事,从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自然不可改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可智叟在愚公的驳斥下哑口无言,可知他是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的人。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那溃堤面前人往高处走便是了,大可不必“严防死守”。如果遇事怕难退却,何来“三峡工程” “高峡出平湖”也永远只能是诗人笔下的蓝图,更不要说“南水北调”了。其实,今天我们可以不移山也不搬家——打隧道,而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这种精神接力。苦干加巧干才是成功之路!
六、本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愚公移山》中的愚公是一位面对巨大困难敢于挑战敢于战胜的勇者,学习愚公,尤其学习愚公那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我相信我们每一位都会实现人生既定的目标。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