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六 单 元
第23课 《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目标】
1.掌握“郭”“委”“域”“亲戚”“畔”等文言实词的意思,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运用对比,逐层深入论证的写法。
3.强调“人和”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
【情境导入】
同学们,中国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历史上,对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能列举出几位呢 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了解一种能够克敌制胜的方法。
【新课解读】
一、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读出停顿和语气,学生在听读过程中画出疑难字词。
师生共同明确读准的句子停顿:
(1)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学生自由诵读。
(1)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
(2)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学生根据字音、停顿、抑扬顿挫的美感三个方面评价同学的朗读。)
(3)对照注释,运用已掌握的古文词句知识,也可以查阅工具书等,疏通文章大意,勾画出重点词句,并画出疑难字词句。
(4)小组内解决疑难,同桌相互提问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疏通文意。
3.应掌握的重点句子如下: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译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6)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译文: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都背叛他的人。
4.全班解决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教师适当点拨。
5.理清文章结构思路。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请给课文分层并归纳层意。
学生明确:
第一部分(1~4句):论述天时、地利和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的作用大小不同。
第一层(第1句)总论。摆出观点,提挈全文。
第二层(2、3句):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三层(第4句):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部分(5—8句):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明确: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结论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学生明确:
3.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明确:
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争事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三、拓展延伸
1.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
(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
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只有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2.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四、本课小结
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文中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 ,从中可反映出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附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富贵不能淫》
【教学目标】
1.熟读本文,朗读成诵。
2.积累文言词汇,能用现代汉语流利地翻译文章。
3.深入讨论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并举例说明。
【情境导入】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 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读音障碍。
2.全班齐读全文。
3.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词、句)可以勾画出来,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勾画出来,准备进行交流。
4.小组交流合作翻译全文。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 你没有学过礼吗 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最大准则,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下,行走在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下;得志的时候,就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迷惑他的思想,贫贱不能动摇他的操守,权势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是大丈夫。”
二、研读课文——领会文本
孟子在与弟子景春谈论“何为大丈夫”的问题中,提到了著名的三句话。在孟子看来,真正的“大丈夫”,就是他那流传千古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怎样做到 那就得“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还是回到儒学所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上去了。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那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话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
三、小组讨论——探究文本
深入讨论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并举例说明。学生分小组讨论。
示例: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四、微型竞赛——诵读文本
开展5分钟竞赛,看谁背得多,背得快。
五、本课小结
“大丈夫”不在于性别,而在于他高尚的道德品质。
附板书设计:
富贵不能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掌握“畎亩”“举”“空乏”“拂”“衡”“作”等文言词语的意思,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2.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情境导入】
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炼,才能使人的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样论述这个问题的。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读出停顿和语气,学生在听读过程中画出疑难字词。
(1)师生共同明确,读准字音:
畎亩(quǎn) 傅说(yuè) 百里奚(xī)
胶鬲(ɡé) 拂士(bì) 拂乱(fú)
(2)师生共同明确,读准句子的停顿:
A.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学生自由诵读。
(1)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
(2)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学生根据字音、停顿、抑扬顿挫的美感三个方面评价同学的朗读。)
(3)对照注释,运用已掌握的古文词句知识,也可以查阅工具书等,疏通文章大意,勾画出重点词句,并画出疑难字词句。
(4)小组内解决疑难,同桌相互提问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疏通文意。
3.应掌握的重点句子如下: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译文: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工匠中被选拔。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译文: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文:(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文: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国家常常会灭亡。
(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这样以后才知道,常处忧愁患害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4.全班解决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教师适当点拨。
5.概括段意,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朗读课文,归纳段意。
学生明确:
第一段:举例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第二段:正反两面论证经受艰苦磨难的必要性,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归纳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 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学生明确: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是从个人、国家两个方面论证的。
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个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文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学生明确:
这篇短文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把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把成就名人与国家灭亡对比等。
三、拓展延伸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炼。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示例: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受腐刑而作《史记》;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
2.你还知道哪些与课文观点相似的名言 试写一两句。
示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请同学们联系现实生活,联系实际。谈谈对艰苦奋斗、忧患意识的认识,搜集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全班交流。
示例: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便没有雄才大略。 ——巴尔扎克
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查尔斯·比亚德
在获得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那我们将失去一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无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达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 ——海伦·凯勒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带领起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
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
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
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
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
张海迪高位截瘫自学了四国外语。
四、本课小结
同学们,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他的观点。当我们遇到挫折,身处困境之时,不要埋怨,不要气馁,你应该感谢生活给了你一个磨炼自己的机会,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努力锻造自己的品格和学识才干,你就会走出逆境,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