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头朝下疾驰时,不少人感到心怦怦直跳,并狂呼乱叫。如果此时检测血液,发现能使心跳和呼吸加快的肾上腺素含量也会明显升高。
思考:人体所作出的反应,哪些与神经调节有关?哪些与激素调节有关?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呢?
第三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激素调节的作用方式
体液中有没有其他非激素物质也参与调节机体活动呢?
阅读资料:
动脉血中一定水平的CO2与维持呼吸和呼吸中枢兴奋性有关。当吸入气体中国CO2含量增加到2%时,呼吸加深;增至4%时,呼吸频率也增快,肺通气量可增加1倍以上;超过7%时,肺通气量不能相应增加,动脉血CO2徒升,使呼吸中枢等活动受抑制而出现呼吸困难,头痛甚至昏迷。
通过这则资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血液中的CO2可以调节呼吸运动
体液中有没有其他非激素物质也参与调节机体活动呢?
体液中具调节作用的物质
激素:如甲状腺激素
非激素物质:CO2、组胺、CO、NO等
化学物质(如激素、组胺、CO、NO、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
主要的
资料一:某人右手不小心碰到仙人掌上,右手立刻缩回,随后很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资料二:吃完饭半个小时,血糖浓度上升,过一段时间后,随着胰岛素的作用,血糖浓度回落到正常水平。
思考:
①两则资料中所列举的实例分别为什么调节方式?
②二者有什么区别?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及其原因
作用范围 及其原因
作用时间 及其原因
反射弧
体液运输
迅速
兴奋传导速度快
较缓慢
激素通过体液运输
准确、局限
神经元和效应器分布位置固定
较广泛
有相应受体细胞都可受调控
神经递质作用后立即被分解或被转移走
作用(持续)时间比较长
激素被靶细胞接受起作用后被灭活;但血液中各激素活性可以保持一段时间
作用(持续)时间短暂
汉水丑生侯伟作品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
实例一 体温调节
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
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
产
热
≈
散
热
主要的散热器官:皮肤.
散热方式:辐射、传导、
对流、蒸发
主要来源:代谢产热
安静状态:肝、脑等
运动状态:骨骼肌
热觉感受器
冷觉感受器
感知温度
实例一 体温调节
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寒冷刺激
垂 体
甲状腺
反馈
反馈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冷觉感受器
骨骼肌战栗
皮肤血管收缩
汗腺分泌减少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传出神经
传入神经
增加产热
减少散热
大脑皮层
产生感觉
增加衣服
寒冷条件
实例一 体温调节
炎热刺激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热觉感受器
皮肤血管舒张
血流量增多
汗腺分泌增多
传入神经
增加散热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肾上腺等腺体的分泌
炎热条件
大脑皮层
产生感觉
吹空调、喝水
实例一 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的概念模型
减少散热量
增加产热
寒冷
皮肤冷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下丘脑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垂体
肾上腺素分泌
骨骼肌颤栗
皮肤血管收缩
汗腺分泌减少
传出神经
传入神经
皮肤热觉感受器
炎热
传出神经
增加散热
皮肤血管舒张
汗腺分泌增加
大脑皮层
产生感觉
行为性调节
当局部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
正常体温37OC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
内分泌
血液循环
肌肉和肝等产热增多
皮肤血管收缩,
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散热减少
体温回升
当局部体温高于正常体温时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内分泌
血液循环
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
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汗腺分泌增多,散热增加
体温下降
人体的体温调节是有限的
实例一 体温调节
水
摄入
排出
饮水
食物
代谢产生
尿液
汗液
呼吸
粪便
思考:一般情况下,冬天人的尿较多,夏天较少。这是为什么?
实例二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水
饮水
食物
代谢
尿液
汗液
呼吸
粪便
1 500 mL
500 mL
400 mL
100 mL
1 200 mL
1 000 mL
300 mL
实例二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排出
摄入
肾
输尿管
膀胱
肾小管
肾小囊
肾小球
集合管
重吸收作用
尿液
(排出体外)
尿道
肾单位
滤过作用
原尿
150 L
1.5 L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渗透压感受器
下丘脑
大脑皮层
垂体
产生渴觉
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重吸收水分
尿量
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
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
减少
(-)
(+)
刺激
(-)
释放
实例二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吸收钠
肾上腺皮质
醛固酮
细胞外液量减少及血钠降低
血钠含量平衡
+
-
实例二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其他无机盐:K+对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维持心肌正常兴奋性有重要作用。
醛固酮: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Na+,分泌K+。
同时排出钾
细 胞 外 液 渗 透 压 下 降
大脑皮层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肾小管、集合管
抗利尿激素
垂 体
尿 量
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
(-)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
释放
(+)
重吸收水
(-)
产生渴觉
主动饮水
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肾上腺皮质
醛固酮
分泌
Na+
调节方式:
实例二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维持稳态起重要作用,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水盐平衡的意义:
剧烈运动、在高温条件下工作或患某些疾病(如剧烈呕吐、严重腹泻)时,都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钠盐)。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下降,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昏迷。及时补充生理盐水可以缓解症状。
实例二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总结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
人体内环境
感知变化
恢复稳定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一致
各项生命活动正常
调节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