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识源】(2013秋)高中地理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学案+学案+课件+练习(打包4套)新人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金识源】(2013秋)高中地理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学案+学案+课件+练习(打包4套)新人教版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10-18 13:04:33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掌握季风水田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2.理解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
3.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和特征。一、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 。
2.种植作物:以 为主。 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
3.特点
(1) 。
(2)单位面积产量 ,但商品率 。
(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 。
(4)水利工程量 。亚洲季风区水稻中国小农经营高低低大1.季风水田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是什么?
提示: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是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对策:一是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实施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业综合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向商品农业经济:三是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二、商品谷物农业
1.基本特征:是一种面向 的农业地域类型,生产规模 ,机械化水平高。
2.分布市场大美国加拿大东北和西北家庭国营3.作物:以 为主。
4.区位条件
(1)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土壤 ,气候温和,降水 等。
(2)社会经济条件: , 广阔,交通运输便利,机械化水平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小麦和玉米肥沃丰富地广人稀市场高2.我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在经营上与国外有何不同?
提示:我国是国营农场经营,国外是私营农场经营。一、季风水田农业
1.季风水田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又称为水稻种植业。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条件3.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的几个特点中,除水利工程量大是由水稻生产的特点和本地气候条件决定的以外,其他几个特点是相互依存的,而且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是形成这些特点(小农经营、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如下图所示: 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的机械化水平并非都很低
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的机械化水平一般较低,但日本的水稻种植已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普遍采用了适用于小地块、水田作业的小型农机具,投入的生产资料多,单位面积产量高。[典例1] (2012杭州质检)下图中M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人口约1.38亿,经济以农业为主,约8 001万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水稻是其种植面积最广(约占耕地面积的80%)的农作物,当地农民在长期的耕作过程中发展出三季栽培的稻株:冬稻、夏稻和秋稻。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分析M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2)为解决粮食的需求问题,M国拟扩大杂交高产冬稻的种植面积,并逐渐替代秋稻。指出M国推广杂交高产冬稻面临的最大障碍,并提出解决措施。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M国水稻种植业的特点。解析:本题以图文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等。考查点多,综合性强,关键要正确的获取有效信息并熟知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第(1)题,根据纬度位置可推知气候条件,根据河流的情况可推知水源条件,根据地貌类型可推知土壤条件,根据经纬网图可推知该国为孟加拉国,从而推断出劳动力、市场、种植历史等社会经济条件。 第(2)题,根据M国土地类型及其对应种植的水稻品种图可分析得出冬稻会遭遇洪涝灾害,因此需要修建排水设施。第(3)题,结合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和孟加拉国自身的条件综合分析。
答案:(1)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位于大河的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劳动力充足;市场需求量大;水稻种植历史悠久。
(2)季节性的洪水泛滥。建设排水设施(水利工程建设)。
(3)耕作历史悠久,精耕细作;自然条件优越,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人口众多,人均产量低,商品率低;河网密集,耕地破碎,机械化水平低;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水利工程量大。 季风水田农业水利工程量大的原因
水稻生长需大量耗水,而其所处气候区为季风气候区,季风的不稳定性使该地区旱涝灾害频繁,修建水利工程可旱时浇灌,涝时排水。二、商品谷物农业
1.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2.美国中部平原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
美国本土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这里有世界著名的玉米带和小麦区,其中小麦区又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部小麦区以种植冬小麦为主,北部小麦区种植的是春小麦。美国中部平原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如下表所示: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可以从经营主体、经营规模、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科技水平和专业化程度等方面进行总结,且要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推理法记忆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典例2]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①②③三个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①②③三个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3)上述地区发展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条件有哪些?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之相比较明显的劣势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地区为玉米带,②为春小麦区,③为冬小麦区。第(2)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点。第(3)题,我国东北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也是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区,但相比而言,科技落后是其最大的劣势。答案:(1)玉米 春小麦 冬小麦
(2)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科技水平高。
(3)有利条件:①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雨热同期);②交通便利;③地广人稀;④工业发达;⑤科技先进。我国东北地区劣势:科技落后。 我国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比较
我国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生产也属于商品谷物农业。与美国相比较:
相同点:①都是面向市场的农业生产;②分布地区地广人稀;③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④实行机械化生产,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⑤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借鉴的经验:①规模大的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占有区位优势,需要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水平。②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实现农业现代化。③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1.教材第48页读图思考
点拨:1.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地势平坦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的生长,地势平坦便于水田管理。
2.有。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因为这里劳动力资源丰富。
3.还受到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等因素影响。2.教材第48页活动
点拨:1.季风水田生产对水、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水田生产增加了水分的蒸发和下渗,灌溉需求导致大量修建水利工程,改变了水的时空分布。长期的水田作业改变了土壤的组成、结构和性状,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水田生产要求田地平缓、坡度小,需改造地形,如修筑梯田等。2.本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资料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所列的资料清单中应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资料,地形、土壤类型、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人口密度、稻谷单产和总产情况、商品率、机械化水平、劳动力状况、生产习惯和食物结构等方面。运用资料说明问题时应注意论点鲜明,论据充分,逻辑严密,条理清晰。3.教材第49页读图思考
点拨: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作物产量高和商品率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点,学习的重点应围绕这些特点分析主要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4.教材第50页活动
点拨: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与季风水田农业的差异,如下表所示:"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地理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
【学习目标】
读图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和发展措施。
【知识梳理】
一、农业地域类型:
以植物为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动物为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______区(主要是______、_______及_____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2、主要粮食作物:________
3、区位条件:
(1)、气候适宜:夏季高温多雨或全年 ;
(2)、地形:河流中下游________或河口____________,地势_________;
(3)、人口稠密,劳动力 ;
(4)、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
(5)、人们有食用 的爱好
4、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1)、小农经营,一般以 为单位,每户耕种田地_______。
(2)、单位面积产量_____,但___________。
(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_____。
(4)、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一:为什么季风水田农业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探究二: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有什么关系?
探究三: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气候有什么关系?
探究四:季风区水田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
特 点
原 因
发 展 措 施
【典题解悟】
例1.季风水田农业需要改进的主要问题是(   ) 
A.传统经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 B.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
C.人均耕地少,水热条件利用不充分 D.企业化种植规模大,农业生产商品率高
【解析】根据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分析哪些是应该改进,并且也是可以改进的,哪些是不易改进的,哪些是不应该改进的。例如A选项中单位面积产量高是优点,不应该改进,C选项中人均耕少不易改进,D选项不属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答案】B
"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地理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练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 "
1、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有(   )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2、东亚水稻种植区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其原因是(   )
①该区机械化水平低 ②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
③亚洲水稻种植区气候干旱 ④水稻生产需要大量的灌溉水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长期以来,上海市郊种植业以粮食、棉花、油菜为主,其中粮食作物占很大比重。2001年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调整后,全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之比达到1:1,产值之比达到1:3,农民增收4.2亿元。据此完成3~4题。
3、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工业发展水平 B.科学技术水平
C.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水平 D.商品经济发展水平
4、现在,上海市郊农业已形成了种苗、园艺作物、出口蔬菜、名特优新为主的小宗经济作物四大特色,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
A.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B.精耕细作,水平不断提高
C.商品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 D.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用地减少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挑战。根据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占世界相应指标关系图,回答5~7题。
5、我国受国际市场冲击最严重的农产品是(   )
A.油料 B.水产品
C.粮棉 D.水果
6、我国某些农产品受冲击严重是由于(   )
①投入的农药化肥、机械化设备过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价格偏高
②农业科技投入较少,产品品质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
③投入的农业劳动力过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④人口多,购买力太强,造成价格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近年来,北京冬季市场上出现大量反季节蔬菜和南方瓜果多来自北京郊区的塑料大棚。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去农民冬闲,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
B.冬季农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光照条件
C.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弱化了农业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D.反季节蔬菜投放市场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8、水稻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的根本原因是(  )
A.水稻地区适应性强 B.水稻种植技术简单
C.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D.水稻种植很适合于小农经营
9、“杂交水稻”的开发应用说明了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坚持(   )
A.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 B.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
C.贯彻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 D.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10、读我国北方某城市周围农业分布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拟发展优质高效粮食生产、乳畜业、
水果和蔬菜种植业,按照合理布局原则,I处应发展 ,
Ⅱ处应发展   ,Ⅲ处应发展 。
(2)其中乳畜业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现在在该城市市场上也同时能见到南方甚至国外的水果、蔬菜
和乳制品,这说明了 因素对农业区位影响在地域上扩大,而这只有在 条件改善和保鲜、冷藏等技术发展条件下,才得以实现。
(3)现在城郊蔬菜种植一年四季都可以供应城市居民新鲜的蔬菜了,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
辽宁省大连市四十四中高一地理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一 新人教版必修2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2、了解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3、以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为例,归纳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区位条件。
4、进一步加深对农业区为选择实质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1、加强对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训练。
2、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和对比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3、通过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选择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4、学会从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委因素入手来评价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和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在解决粮食问题上的巨大成就来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感。
了解我国“三农问题”的紧迫性及其我国农业的相关政策。
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
使学生树立科技兴农意识。
教学重点:
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
农业区为因素对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影响
教具、资料:
课本插图、课件、补充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区:亚洲季风区。
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
3、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中国
(阅读P47图3.10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重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完成P48读图思考题。)
4、本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读图思考
1.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2.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
3.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提示:从水稻的生长习性结合读图思考1、2引导学生分析图3.10,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是水稻生长的基础,丰富的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经营和发展。)
点拨:1.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的地势平坦地区。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地势平坦便于水田管理。
2.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这里劳动力丰富。
3.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本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约有7000年),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5、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
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少。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精耕细作,使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每户耕种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粮以及家畜、家禽的饲料用粮,到市场出售的很少。
机械化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农民凭自己劳动能够完成农活。日本机械化水平较高。
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
活动:
以中国为例,说明应该寻找和运用哪些资料,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
活动步骤: 1.列出资料清单。 2.运用这些资料说明问题。
说明:此活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在课下完成。
阅读
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主持的杂交水稻的发明和推广,为粮食生产开辟了广阔前景。
2、目前,我国生物技术育种居世界先进水平,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居国际领先地位。超级杂交水稻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1万多千克,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板书设计: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区:
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
3、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