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1.图判断下列防雷电的方法哪种是正确的( )
解析:雷电天气时,在野外游泳、划船,站在大树或高压线下都容易触电,在室内看电视易引雷电进入室内。
答案:C
2.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 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室内避震应用“伏而待定”法。在影剧院,应就地躲避在排椅下。室外避震要迅速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尽量到开阔的空地。
答案:D
3.前来说,最不可预知、且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洪水 C.水灾 D.风灾
答案:A
4.全球能够造成破坏的地震,每年约有( )
A.500万次 B.1 000次
C.5 000次 D.10 000次
答案:B
5.人从感觉晃动到意识地震发生往往需要( )
A.十几秒 B.3—7秒 C. 7—9秒 D.3—5秒
答案:D
6.防洪准备的三个方面是( )
①关注汛期天气预报 ②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或探险? ③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 ④准备逃生物资 ⑤训练爬高能力、快跑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答案:C
7.风灾主要包括( )
①龙卷风 ②沙尘暴 ③台风 ④飓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8.地震和洪水灾害的共同点是( )
A.都具有可预报性 B.都是在灾后进行救助
C.都是以自救为重点 D.都可以准备一个避难袋
答案:D
9.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先救近,后救远 ②先救老人、小孩,再救其他人 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先救近,后救远;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先救“生”,后救“人”;抢救时不要盲目乱挖、乱刨,注意保护支撑物,以防意外。
答案:C
10.对洪水危险区和多发区的灾情大小,特别是对人员伤亡多少有决定性作用的是( )
A.有无防洪准备 B.有无正确的洪水应急方法
C.有无准确的洪水预报 D.有无正确的救助方法
答案:A
我综合 我发展
11.关于震后自救与互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震时的建筑物倒塌会把人埋压和砸伤,所以要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B.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援救
C.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
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
解析: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保护好呼吸系统,不要盲目地大喊大叫,以减少体力消耗,另外还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
答案:B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洪水中的救助,主要在洪水发生过程中进行,并以自救为主
B.做人工呼吸时,应拉直喉管
C.洪水一般与其他地质灾害有关联性
D.大雾和沙暴会使大气能见度下降,但不影响人们的健康
答案:B
13.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的自救方法,错误的是( )
A.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
B.山区扎营,应选择在避风的谷底
C.要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跑
D.不要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解析:谷底是泥石流易发区,应该远离。
答案:B
14.有关龙卷风的自救防护措施,错误的是( )
A.在家时,务必远离门窗和围墙
B.在家时,应该躲到小房间内抱头蹲下
C.在野外,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D.在野外,可以躲在大树后
解析: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要远离大树、电线杆,以免被砸、被压和触电。
答案:D
冀东地区某中学组织学生到所示地区野外考察。读图完成15—16题。
15.在a、b、c、d四处中,学生们发现林木最茂密的地方是( )
A.a B.b C.c D.d
16.夜晚,学生们宿营最为安全的地点是( )
A.a B.b C.c D.d
15—16.解析:本组题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能力。第15题,冀东地区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地形平缓的丘陵一般都开垦为耕地。图中只有c处地势陡峭又靠近河流,林木茂密又不易被人类破坏。第16题,a处等高线稀疏,地形比b、c两地平坦开阔,方便学生宿营。
答案:15.C 16.A
17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中的A、B、C是泥石流自救中跑的方向,请判断出其中哪种方向是对的,哪种方向是错的。
(2)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应该怎么做?
解析: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切勿惊慌,更不能盲目地顺着泥石流方向跑,泥石流前进的速度很快,顺着滚石方向跑大多会出意外。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中,且一般不会很宽,所以我们可以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尤其是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跑。
答案:(1)往A、B方向跑是对的,往C方向跑是错的。
(2)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教案
课程标准
1.以一二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与应急措施。
2.结合实际,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突发性灾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家庭防震避震方案内容、应急避震措施和震后自救与互救的方法。
(2)了解防洪准备事项、洪水应急措施和洪水中的救助要点。
2.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地震后基本的自救与互救技能。
(2)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技能。
3.情感目标
(1)提高防灾意识,重视生命价值。
(2)居安思危,在特定时刻,生命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教学重点:认识并掌握地震和洪水灾害中的逃生常识
教 具:自制挂图、图片
教学方法:图示法、实践演练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新课导入
杞人忧天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说从前杞国有个人,整天胡思乱想,担心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他越想越害怕,整天不开心。现在我们要重新审视一下杞人的行为,其实杞人的这种忧患意识还是值得肯定的。世界上自然灾害每天都在发生,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遇到自然灾害的可能,关键是面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当然不能像杞人那样,整天闷闷不乐,无所作为,而应该是在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发生规律的基础上,熟悉自然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识,这样才能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读“图3.16 灾害来了怎么办?”
教师总结
图中问号显示了几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滑坡、海啸、地震、洪水和台风。就是说,面对这些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教师讲解
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地震是最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是最猛烈、最突然和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种类,也是人们最为恐惧的自然巨变。这在现代社会尤为如此,而且减少人员伤亡的最有效手段——地震预报至今尚未达到十分准确、足以完全信赖的地步。因而普通民众只有在灾前提高防灾意识,掌握救助常识,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震中生存的机会。
在突然发生的地震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己及其周围人在地震中的伤亡?
师生共同完成
1.防震准备
地区
地震危险区
单元
以家庭为单元
方法
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防震会
内容和目的
①制定防震避震对策;②树立防震意识;③清楚地震时逃生的途径;④掌握自救和互救的方法
阅读“家庭防震避震方案” (分全班同学为四个大组,请每个大组的一位同学讲述两条内容)
阅读材料介绍了家庭防震避震方案的主要内容,看看是从哪些方面对防震避震作了布置?
家庭防震避震方案的内容包括:
(1)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订出最快捷、最安全的路径;
(2)加固并合理布置室内家具;桌下、床下不放杂物;
(3)清楚室外环境条件;
(4)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家庭每个成员都应准备防震袋(或避难袋);(5)准备一些简单的营救工具,放在震后能随手拿到的位置上;
(6)学会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
(7)每人身上装一个小急救卡片,便于他人营救时参考;
(8)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以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
阅读“避难袋”
通过材料的学习,了解避难袋中装有的常备物品、重量、体积要求等。
过渡
地震是最不可预知的一种自然灾害,似乎在突然之间就发生了。如果遇到了强烈的地震,我们应该如何躲避地震的危险呢?
师生共同完成
2.震中——避震
地震发生时,纵波先到达地表,横波后到达地表。所以,人们首先感到的是上下颠簸,但这时地震造成的破坏并不大。然后,横波到达,房屋前后晃动并倒塌。人们从开始感觉到晃动到房屋倒塌一般有十几秒的时间,这是最宝贵的自救机会。
(1)瞬间抉择
人从感觉晃动到意识到地震发生往往需要3~5秒,所以,留给人躲避的时间只有7~9秒。如果能在横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我们就获得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我们必须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做出避险抉择——“跑”还是“躲”。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2)避震方法
思考并讨论
想一想,如果发生地震使你在家里、或在车上、在学校、在商店、在公共场所、在剧院、在体育馆,你应该怎么办?
点拨:(1)地震发生时,如果此时你恰好在家里,那么要视情况而定是躲还是逃。如果你家是平房或一楼,可迅速到达院内开阔地的话,则迅速跑到室外;如果你家是位于高层楼房,那么还是应该“伏而待定”,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同时注意保护好头颈、眼睛,掩住口鼻。等地震过后,迅速离开房间到达安全的开阔地;倘若无法离开,则积极地等待救援。
(2)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3)在学校,如果正在上课,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等地震平息后再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如果恰巧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4)在商店、书店、展览馆等公共场所,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物或悬挂物。
(5)在影剧院、体育场馆、候车室等处,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利用所处的条件,就地躲避,千万不要乱跑。如果距应急出口很近,可迅速夺门而出。如果不能快速离开的话,最好的办法是躲在排椅下。在大运动场内,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先向运动场中央空旷处撤退,然后再选择合适时机撤离。但撤离时一定要注意避开人流,避免拥挤跌倒。总之,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不要乱喊乱叫,更不要乱挤乱拥。
通过思考讨论,增强人们的防震意识,掌握正确的避震方法。
学生阅读,教师总结
3.震后自救与互救
1、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说明: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2、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3、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最重要的一点。
阅读“震后互救”
通过对材料的阅读,了解以下知识:
震后互救的应遵循的原则:①先救近,后救远。②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③)先救“生”,后救“人”;④ 听仔细(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⑤要仔细确定被困人的位置,不要盲目乱挖、乱刨,以防止意外伤亡。
过渡
洪水也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在遇到洪水时,人们应该如何应急并且逃生呢?
师生共同完成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1.防洪准备
思考:在洪水危险区和多发区,有无防洪准备对于灾情大小,特别是对人员伤亡的多少有决定性作用。防洪准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哪三个方面呢?
总结:一是关注汛期天气预报;二是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三是准备逃生物资。
读“图3.21 洪水前期准备”
洪水前期准备有:(1)听汛期天气预报;(2)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或探险;(3)学习救生演习的知识;(4)学会游泳、划船;(5)准备救生包、预备木制家具;(6)训练爬高能力、快跑能力。
师生共同完成
2.洪水应急
思考:当遭遇突然发生的洪水时,人们应该如何逃生呢?
总结:如果能够逃脱,应该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以获得逃生的机会。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师生共同完成
3.洪水中的救助
思考:为什么说洪水中的自救和互救与地震不同?
总结:地震的救助主要是在震后进行的,并且以自救为重点。洪水的救助主要是在洪水发生过程中进行的,其中互救更为重要。
措施:
①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常见的方式有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或划船、游泳去救人。
②抢救溺水人员,最主要的方法是科学地控水和进行人工呼吸。
阅读教材“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三、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1.龙卷风中的自救
思考:龙卷风中的自救措施有哪些?
总结:在接到龙卷风警报时,要立即躲进地下室或坚固的混凝土建筑物中隐蔽起来。在家里,可适当将窗户留一些空隙,并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蹬下。如果在野外开阔地,可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阅读教材“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2.台风中的自救
思考:台风中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总结:不要启程远足或到海滩游泳,不要驾船出海;在海上行驶的船只应尽快靠岸;外出的人应尽快回家,呆在室内,不要接近向风的窗户;台风眼在上空掠过时,会平静一段时间,但切勿以为风暴已经结束。
阅读教材“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3.滑坡、泥石流中的自救
思考:滑坡、泥石流中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总结:暴雨过后如有滑坡迹象,则应马上转移疏散,待形势稳定后应设法同外界联系,求得救助。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景的方向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阅读教材“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4.大雾和沙暴灾害的预防
思考:大雾和沙暴灾害中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总结:大雾和沙暴都属于能见度低的灾害性天气。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如果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常识。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如果自然灾害不幸降临到我们身边时,这些知识可能会使我们摆脱险境,获得重生。
板书设计
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1.震前——防震准备——通常以家庭为单元
2.震中——避震
3.震后自救与互救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1.防洪准备
2.洪水应急
3.洪水中的救助
三、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防灾与减灾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学案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并掌握地震和洪水灾害中的逃生常识。
【基础知识】
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1.震前——防震准备——通常以 为单元。
2.震中——避震
(1)黄金12秒预警时间:
(2)室内避震——“ ”: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3)室外避震——尽量到开阔的空地, , 。?
3.震后自救与互救
(1)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 ,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2)保护好 ,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3)要有 和旺盛的求生意识——最重要的一点。????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1.防洪准备
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 ;[
二是 ;
三是 。
2.洪水应急
措施:[来源:学科网ZXXK]
(1)尽量逃向 ,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
(2)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 ,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3)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 。?
3.洪水中的救助
洪水中救助的重点在于 ,因为洪水的发生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转移过程中的互救显得尤为重要。?
措施:
(1)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常见的方式有 、 等,或划船、 去救人。
(2)抢救溺水人员,最主要的方法是 和
三、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1.龙卷风中的自救
在接到龙卷风警报时,要立即躲进 或 中隐蔽起来。在家里,可适当将窗户留一些 ,并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蹬下。如果在野外开阔地,可就近寻找 伏于地面。
2.台风中的自救
不要启程远足或到海滩游泳,不要驾船出海;在海上行驶的船只应尽快 ;外出的人应尽快回家,呆在室内,不要接近 的窗户; 在上空掠过时,会平静一段时间,但切勿以为风暴已经结束。
3.滑坡、泥石流中的自救
暴雨过后如有 迹象,则应马上转移疏散,待形势稳定后应设法同外界联系,求得救助。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 的方向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 ,以及 。
4.大雾和沙暴灾害的预防
大雾和沙暴都属于能见度低的灾害性天气。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 ;如果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 、 等,用以保护 。
参考答案
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1.家庭
2.(1)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
(2)伏而待定
(3)降低重心 护好头部
3.(1)埋压和砸伤
(2)呼吸系统
(3)顽强的毅力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1.关注汛期天气预报
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
准备逃生物资
2.(1)高处
(2)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
(3)倒塌电杆上电线的电击
3.互救
(1)抛救生圈 救生衣 游泳
(2)科学地控水 进行人工呼吸
三、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1.地下室 坚固的混凝土建筑物 空隙 低洼地
2.靠岸 向风 台风眼
3.滑坡 垂直于泥石流前进 谷底排洪的通道 河道弯曲、汇合处
4.减速慢行 风镜 口罩 眼睛和口鼻
课件51张PPT。快问快答1.地震发生时()
A B C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核心内容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一)震前——防震准备(二)震中——避震(三)震后——自救与互救 地震是最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是最猛烈、最突然和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种类,也是人们最为恐惧的自然巨变。这在现代社会尤为如此,而且减少人员伤亡的最有效手段——地震预报至今尚未达到十分准确、足以完全信赖的地步。因而普通民众只有在灾前提高防灾意识,掌握救助常识,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震中生存的机会。地震前兆 宏观前兆:由人的感觉器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前兆? 微观前兆:不能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需用仪器
才能测出的地震前兆 天旱井水冒
反常升降天雨水变浑,变色变味又难闻 喷气又发响
翻花冒气泡 地震发生明显的感觉防震准备一.制定家庭防震避难方案
二.准备避难包 震前都需要做哪些防震准备? 通常以家庭为单元,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防震准备
(应急预案)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
加固并合理布置室内家具
清楚室外环境条件
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
准备简单营救工具
学会基本医疗救护技能
准备个人急救卡片
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
……检查和加固住房 看一看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 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 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 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
。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 阳台护墙要清理,花盆杂物拿下来。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加固睡床 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进行家庭防震演练 练习“一分钟紧急避险”。 进行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 家庭防震避震方案主要内容 (1)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订出最快捷、最安全的路径;
(2)加固并合理布置室内家具,如大件家具摆在墙体薄弱处;桌下、床下不放杂物;
(3)清楚室外环境条件;
(4)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家庭每个成员都应准备防震袋(或避难袋);
(5)准备一些简单的营救工具,如撬棍、锤子、斧子、小钢锯等,放在震后能随手拿到的位置上;
(6) 学会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7) 每人身上装一个小急救卡片,注明姓名、住址、电话号码、血型,紧急联系人姓名等内容,便于他人营救时参考;
(8) 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以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 小结避 震室内
室外在野外怎样避震 (1)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 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 (2)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1)燃气泄漏时: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2)遇到火灾时:
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4)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 生产危险品的工厂; 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3)毒气泄漏时:
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1)地震发生时,如果此时你恰好在家里,那么要视情况而定是躲还是逃。如果你家是平房或一楼,可迅速到达院内开阔地的话,则迅速跑到室外;如果你家是位于高层楼房,那么还是应该“伏而待定”,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同时注意保护好头颈、眼睛,掩住口鼻。等地震过后,迅速离开房间到达安全的开阔地;倘若无法离开,则积极地等待救援。
(2)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小结探究二、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有效避震?(3)在学校,如果正在上课,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等地震平息后再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如果恰巧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4)在商店、书店、展览馆等公共场所,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物或悬挂物。
(5)在影剧院、体育场馆、候车室等处,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利用所处的条件,就地躲避,千万不要乱跑。如果距应急出口很近,可迅速夺门而出。如果不能快速离开的话,最好的办法是躲在排椅下。在大运动场内,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先向运动场中央空旷处撤退,然后再选择合适时机撤离。但撤离时一定要注意避开人流,避免拥挤跌倒。总之,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不要乱喊乱叫,更不要乱挤乱拥。 小结(二)震中——避震抓住黄金12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室内避震 室外避震 “伏而待定” 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或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 小结震后自救与互救救人方法: 挖掘被埋压人员应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 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脊椎损伤者,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震后互救的应遵循的原则 ①先救近,后救远。
②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
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 听仔细(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
⑤要仔细确定被困人的位置,不要盲目乱挖、乱刨,以防止意外伤亡。 小结在灾后特殊环境下怎样生活 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
搭建和居住防震棚要注意防火 。
积极投入恢复重建工作。
按规定服用预防药物,增强身体抵抗力,防疫灭病 防震守则
保持镇静勿慌张,切断电源关煤气。
身在高楼勿近窗,坚固家具好避处。
检查依据保生命,危楼勿近先离开。
公共场所要注意,争先恐后最危险。
震后电梯勿搭乘,上下楼梯要小心。
听从教师避桌下,顺序离室到空地。
室外行走避来车,慎防坠物和电线。
行车勿慌减车速,注意四方靠边停。
收听广播防余震,自助救人勿围观。
防震演习要确实,时时防震最安全。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怎么做防洪准备?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如何做好洪水应急?尽量逃向高处(坚固建筑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
如不能逃脱,借助漂浮物,等待救援
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上电线的电击
其他:舍财不舍命、离开住处时关门…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怎么做好救助?主要在洪水发生过程中进行(不同于地震)
互救更为重要
救助落水人员
抛救生圈或救生衣、游泳或划船…
抢救溺水人员
科学控水及人工呼吸…①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②抢救溺水人员
方法: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或划船、游泳去救人。最主要的方法:科学地控水和进行人工呼吸。洪水中的救助(三)洪水中的救助规律方法
顺口溜记忆应对洪水灾害的方法步骤
洪水无情,吞财噬命,掌握方法,从容应对;
洪水来袭,有序转移,护好水源,消病防疫;
发生险情,及时报警,统一组织,救灾抢险;
洪水来临,高处转移,原地避水,备好物品;
若在室外,躲雷避电,洪水涨包(围),趋高发号;
汛期旅游,避开山洪,岩下谷中,最为不宜;
抢救溺者,登船着地,排水去异,助吸送医。 ①风灾自救的重点是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
②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山区、半山区的村庄,在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③大雾和沙暴均属于大气能见度低的灾害性天气。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如果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