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9 10:2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南京大屠杀
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 ,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 )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国家公祭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并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到国家层面。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人民日报》发表此文,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中的无辜死难者,并警示世人铭记历史,勿忘伤痛,共同捍卫世界和平!
宝鼎( ) 国殇( ) 初衷( )
杀戮( ) 篡改( ) 呓语( )
遁形( ) 矢志( ) 铭记( )
缅怀( ) 彰显( ) 磅礴( )
惨绝人寰( ) 振聋发聩( )
dǐnɡ
shānɡ
zhōnɡ
huán

cuàn
kuì

dùn
shǐ
mínɡ
miǎn
zhānɡ
pánɡ bó
国殇:为国牺牲的人。文中泛指死难的军民。
惨绝人寰: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人寰,人间。
杀戮:杀害(多指大量地),屠杀。
篡改: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
呓语:梦话。
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聩,聋。
辱没:玷污,使不光彩。
遁形:隐藏形体。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
一以贯之:泛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
缅怀: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
彰显:鲜明地显示。
磅礴:(气势)盛大。
钟声简介
"钟声"是《人民日报》以此为笔名的国际评论,是"中国之声"的简称,把"中"字改成"钟",取"警世钟声"的寓意。自2008年11月此笔名推出后产生了较大影响。作为国家官方媒体,阐述中国对一些涉华问题和国际问题的立场和主张。
究竟谁在推翻现有规则体系
挥舞制裁大棒,威胁全球经济安全
-----美方威胁全球安全的真面目
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正告美方务必恪守承诺慎重行事
公然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立陶宛要承担一切后果
公然挑战一个中国原则是台海和平最大威胁
以强权践踏人权,必须对美国进行"战争溯源"
横加干涉香港事务的霸权行径将成为历史笑柄
《美式民主的局限与弊病》研究报告
筑起坚强防疫壁垒 捍卫人民生命健康
文体知识
时评 是新闻评论文体的一种,就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新闻中的事实或者新闻中表现出的乃至隐藏的问题,发表作者自己的见解,或者归纳、整理出新的结论或者观点。简单地说,就是针对一件事情、一个问题或几件事情、几个问题进行评说。一般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和思想性的特点及导向正确、就事论理、新闻性强、有的放矢、科学合理和便于传播的特征。
任务一 浏览课文,明确论述思路
问题1:本文是一篇在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刊发的新闻评论,阐述
了国家怎样的立场呢?
活动:请大声朗读第一段文字后,画出表明观点的词语或句子,并进行提炼成为观点。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国家公祭鼎铭文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80年前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我们要
牢记历史,
维护和平
问题2 本文围绕“国家公祭日”这一新闻事件,紧扣“牢记历史,维护和平”的观点,引述大量的新闻事实,又是如何阐述观点的呢?
牢记历史,维护和平
呼应开头
明确立场
(呈现观点)
(阐述观点)
(强化观点)
揭露日本右翼“扭曲历史”的丑行
阐述牢记历史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强调历史不应该被扭曲,
宣布南京成为和平之城
(正)
(反)
活动:勾画每一段的中心句,并根据已有的思维导图,梳理全文的思路,完成下表
开篇简述公祭仪式的基本情况,同时提出观点: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历史,共同维护和平;然后从正反面展开论述,正面以美国、加拿大等全世界正义之士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纪念为例,反面以日本右翼势力妄图否认历史的丑态为例,说明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历史事实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最后以南京命运的变迁收束,表明中国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信念和力量。
全文思想深刻,针对性强,有“警钟”和“宣言”的双重作用。
论述思路:
①加拿大通过“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
②美国举办活动,讲述大屠杀史实;摆满鲜花纪念第一证人罗伯特·威尔逊
③日本研究会建议将“南京大屠杀”列入教科书。
活动 撰写新闻评论时虽然具有极其的主观性,但也不能随意评价,请结合第2、3段加以说明。
问题3 笔者又用了哪些新闻事件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呢?
2、阐述牢记历史为国际社会所公认。(正义之士)
①美化侵略战争,篡改历史教材。
②解除大阪市与旧金山市的姐妹城市关系。
3、揭露日本右翼“扭曲历史”的丑行(右翼分子)
举例论证
(大量的新闻事实都是国际公认的,并非随意得出的)
对比论证
问题4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有哪些新发现?
1、新闻性强,始终围绕新闻事件进行评述,引导社会舆论,彰显国家立场。
2、思路清晰,结构工稳。
3、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4、旁征博引,善用大量的新闻事实。
任务二 聚焦段落,形象体会时评的持论严正的特点
问题:习总书记在第一个南京大屠杀公祭日仪式上说:“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
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本文
是如何避免这一点的呢?
活动 细读第三段,请以具体的例子说明本文所表达的情感态度。
但人们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
作者用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揭露和批判右翼歪曲历史的丑恶行径,表达了严厉立场和强烈的感情,但又不失偏颇或偏激,不用情感的宣泄替代理性的表达,立场鲜明而论述客观,造语犀利又以理服人,实属可贵。
“谩骂不是战斗”,仇恨没有未来
任务三 精读语句,体会评论的用词讲究的特点
但人们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长却表示,要解除大阪市与旧金山市的姐妹城市关系……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
分析:“仍然”,准确地表现出日本右翼否认、歪曲历史并非一时之举,而是长期行为;“却”字,暗含“莫名其妙”“不可思议”之意,点出大阪市长此举不仅与人类的共识、良知背道而驰,也无视城市间平等、自由交往的基本准则;“企图”与“妄图”,前者主要陈述日本右翼分子的行为,后者则突出其行为意图的狂妄性,语气更重,批判力度也更大。
问题:新闻评论讲究用词准确不仅词语本身使用要准确,对词的修饰也要准确,请你举例说明。
今年11月,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讲的资格;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应努力向后代讲述真实的历史”。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语。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分析:“狠批”“要求”,体现出人权理事会的严
正态度,如果用“批评”“希望”,就难
以准确传达这种态度。
唯有”一词则略带嘲讽地表现出右翼分子
们“失道寡助”的可悲可耻。
“那些”,在语气上拉开右翼分子与作者、
读者的距离,颇有将“表演”远置于聚光
灯下彰显其“丑态”的意味。
“装睡”一语,道出右翼分子并非真在梦中的
事实,揭破他们并非不知道日军南京大屠杀
的罪恶,只是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不去承
认,不敢正视而已。
问题: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更是最好的见证者。阅读本文后,你
有怎样的体会?
任务四 缅怀先烈,畅谈阅读体会
铭记历史,才能继往开来。遗忘历史的民族不可能有凝聚力,也不可能真正从灾难中吸取教训,并开启崭新的时代。在黑暗的南京大屠杀中,我们有30万同胞惨遭杀戮,只有铭记这样血的历史和教训,我们才能有志气不让历史重演。
和平才是人间正道。今天的繁荣不代表永久繁荣,今天的和平更不代表永久和平。面对日本右翼势力丑态百出的表演,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站在国家的高度,从灾难中吸取教训,积淀民族记忆,团结全世界维护和平的正义之士,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资料补充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 。仁风远播,大化周行 。
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
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
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
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乙酉既捷,家国维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