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微课题目 说明文的“秩序”
对应教材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
对应篇目 第五单元第22课《梦回繁华》
单元要点 理清写作层次,梳理文章思路
微课目标 掌握几种说明文的顺序,学会分析说明文的结构
微课设计
微课结构 配音讲解 画面展示
引入 ①这是一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清明上河图》。 创作于800多年前,反映北宋都城东京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的市井场面。画有587个不同身份的人物浓缩在这张画卷上,也让我们与古人之间有了跨越时空的对话。这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这件现实主义的杰作,复杂的画面,经作者的笔端仔细梳理,读来条理清晰,仿佛图就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①作者用了怎样的写作结构呢? 这篇说明文在写作上有什么技巧呢? ②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说明文的“秩序”—说明顺序! ①播放视频 故宫博物院藏品—《清明上河图》 ①出示文字“创作于800多年前,反映北宋都城东京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的市井场面。让我们与古人之间有了跨越时空的对话。这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这件现实主义的杰作,复杂的画面,经作者的笔端仔细梳理,读来条理清晰,仿佛图就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①出示: 作者用了怎样的写作结构呢? 这篇说明文在写作上有什么技巧呢? ②出示题目:说明文的“秩序”。
解析 ①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让说明对象清晰准确,说明内容条理清楚的必要性条件。合理的说明顺序能够突出事物特点与特征,让人印象深刻。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①时间顺序: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说明展示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对象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时间顺序过程明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文中表示时间或先后等词语的出现是重要标志。 ①空间顺序:按照被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自上而下,、由前到后、从外到里、中心点向四面辐射的方式……对事物作介绍。 多用于建筑的构造,说明实体事物的形状。 多用表空间方位的词语,如:“东”、“西”、“南”、“北”、“里”、“外”、“左”、“右”等方位词。 ① 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规律来安排说明顺序。逻辑顺序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形式:现象到本质,抽象到具体,原因到结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顺序。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有“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②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不变,但是说明的内容是杂糅变化的,所以说明文常常要根据说明内容运用多种说明顺序。我们需要通过文章的结构、段落,寻找和归纳文章使用的说明顺序。 ②例: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卷本瑟瑟,纵25.5厘米,横525厘米。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城效、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 ②这段里有明显的空间词语:纵、横,从…到…,所以使用了空间顺序,将《清明上河图》的绘画范围做出了介绍。 ①出示文字: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让说明对象清晰准确,说明内容条理清楚的必要性条件。说明顺序有: ①时间顺序,文中表示时间或先后等词语的出现是重要标志 ①空间顺序,多用表空间方位的词语,如:“东”、“西”、“南”、“北”、“里”、“外”、“左”、“右”等方位词。 ①逻辑顺序,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有“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②出示文字:说明文常常要根据说明内容运用多种说明顺序 ②出示文字: 例: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卷本瑟瑟,纵25.5厘米,横525厘米。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城效、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 ②出示文字:这段里有明显的空间词语:纵、横,从…到…,所以使用了空间顺序,将《清明上河图》的绘画范围做出了介绍。
例证 ①1.文章整体上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分析:通过阅读我们对这副巨制图从懵懂到有了大体的了解,与作者的介绍是分不开的。 ①第1段介绍了历史背景,引出说明对象;这时,我们有了一幅画这是现象。 第2段介绍画作作者张择端及其创作动机;—画作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3段介绍了画作材质、尺幅等基本信息;—认识了画本身的信息。 第4段介绍了画作的详细内容;—走进了画作。 第5段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画作的价值本质。 ①因此,文章整体采用了逻辑说明顺序—由表及里。纵然画面内容纷繁复杂,画作历史悠久,但依然条理分明、层次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②2.课文第4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②分析:对画面开卷处近郊风光的描绘,中部汴河的描绘以及卷末尾,均使用了从右至左的画面空间顺序。在细节描写上,如河上的船、船工、拖船的纤夫,然后汴河上的拱桥,最后是详细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以及桥上与之呼应行人还使用了由次到主,有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①出示文字:1.文章整体上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分析:通过阅读我们对这副巨制图从懵懂到有了大体的了解,与作者的介绍是分不开的。 ①出示文字:第1段介绍了历史背景,引出说明对象; 第2段介绍画作作者张择端及其创作动机; 第3段介绍了画作材质、尺幅等基本信息; 第4段介绍了画作的详细内容; ①出示文字:逻辑说明顺序—由表及里。 ②出示文字:2.课文第4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②出示文字: 分析:总体均使用了从右至左的画面空间顺序,细节上由次到主,有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练习 ①同学们,阅读说明文就是要抓住其标志作用的语言,理清其说明顺序。而且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文的内容以及说明文结构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了说明文的严谨性、准确性、完整性。 ②例: 震级是测算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度量。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目前已测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两个震级仅相差一级的地震,其能量的差别可以达到30多倍。也就是说,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的能量是7级地震的30多倍,是6级地震的约1000倍。 ③分析: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是属于逻辑顺序的范畴,从震级的抽象定义到震级的具体现象进行了介绍 ①出示文字:阅读说明文就是要抓住其标志作用的语言,理清其说明顺序。而且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②出示文字: 示例: 震级是测算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度量。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目前已测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两个震级仅相差一级的地震,其能量的差别可以达到30多倍。也就是说,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的能量是7级地震的30多倍,是6级地震的约1000倍。 ③出示文字:属于逻辑顺序的范畴,从震级的抽象定义到震级的具体现象进行了介绍
小结 (总结) 同学们,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已经讲完,总得来说,我们可以归纳总结为三个方面,第一认清说明对象,第二把握说明顺序的语言标志,第三分清内容的主次,进行综合归纳评论! 好,本节课内容讲解完毕,同学们,再见。 出示图片:清明上河图一角 出示文字:第一认清说明对象,第二把握说明顺序的语言标志,第三分清内容的主次,进行综合归纳评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