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神经调节(单元测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
C.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听不懂别人谈话
D.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2.当一个人过度紧张时,会出现手足发凉现象,此时( )
A.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引起皮肤血管收缩 B.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引起皮肤血管舒张
C.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引起皮肤血管收缩 D.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引起皮肤血管舒张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损伤会导致特有的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
B.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C.当言语区中H区受损时,患者将不会讲话
D.对某些信息进行反复重复可形成长时记忆
4.下列有关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
B.条件反射必须在大脑皮层参与下才能发生
C.条件反射是暂时的,可以消退,而非条件反射是永久的
D.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动物因为没有语言和文字所以无法完成条件反射
5.为研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分别测定狗在正常情况、阻断副交感神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处理 正常情况 阻断副交感神经 阻断交感神经
心率/(次/分) 90 180 70
A.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脏搏动减慢
B.对心脏支配占优势的是副交感神经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
D.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可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6.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颅腔内的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脊髓位于脊柱椎管内,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B.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非人类特有高级功能
D.H区发生障碍,看不懂文字,但是能写字
7.若在右图中c和d两处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记录仪(电流左进右出为+),当给b处施加适宜刺激,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时,则下列图示可表示检测结果的是( )
8.关于细胞内外K+、Na+和Cl-的叙述,错误的是( )
A.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
B.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
C.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
D.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9.将小鼠迷走神经元与“感觉肠道细胞”一起培养时,两者会形成突触(如图),同时“感觉肠道细胞”分泌的谷氨酸在 100 微秒内被神经元接收,阻断这些谷氨酸分泌会使得信号传递戛然而止。这里谷氨酸在突触传递中扮演的角色是( )
A.钠离子 B.神经递质
C.突触后膜受体 D.突触小泡
10.图甲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图乙表示突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B.a兴奋时一定会使b产生图甲所示的电位变化
C.处于④状态时的K+外流不需要消耗ATP
D.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液体环境中,③的位点将向下移
11.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用于供能
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
12.下图显示的是神经元正常状态下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
A.阻断了部分Na+通道 B.阻断了部分K+通道
C.阻断了神经递质的释放 D.阻断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
13.用连着微伏表的两个电极测试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已知该纤维静息电位为-70 mV,如果微伏表上发生一次持续约1 ms的电位差的变化:由-70 mV上升到0,再继续上升至+40 mV,然后再下降恢复到-70 mV。则刺激部位和微电极放置位置正确的是( )
14.如图为人体神经系统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①处受损则人体不能产生相应感觉,但是能够对图中刺激作出反应
B.脊髓缩手反射中枢受损时,刺激图中③处仍可产生正常的反射活动
C.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单向传递取决于轴突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D.被针刺后缩手和害怕被针刺而缩手都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非条件反射
15.甲图为动作电位在轴突上的传导示意图,乙图为轴突上某一位点的电位随时间变化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轴突膜上的点处于④状态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B.甲图和乙图都能判断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向
C.甲图中处于①③之间的轴突膜上的点正处于乙图中DF过程
D.甲图③⑤之间的轴突膜,K+通道大量开放,膜内K+大量涌入膜外,此过程不消耗能量
16.研究人员对突触a、b的突触前神经元给予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测量两突触前、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静息状态下膜两侧70 mV左右的电位差的原因是K+外流所致
B.刺激后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一个小的动作电位,但该动作电位不能传播
C.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类似,自身可产生动作电位却抑制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D.突触a、b的传递过程出现一定的延迟,与递质经胞吐出突触前膜、扩散到后膜有关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10分)下图表示高等动物体内的某些调节模式,A、B表示不同区域,C、D、E代表不同的物质或结构,a代表神经纤维上的一个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代表反射弧的__________,C最可能代表的是某种___________。
(2)a点处于静息状态时,其膜内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刺激D处,兴奋在a处以____________的形式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导。
(3)当膀胱贮尿达到一定程度时,刺激膀胱壁感受器,兴奋沿盆神经传入__________中低级排尿中枢,同时上行传导至某处产生尿意,产生尿意的过程为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的大写字母表示)。如果环境许可,大脑皮层发出的神经冲动沿盆神经传出,最终使膀胱壁的平滑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舒张,使尿排出;如果条件不许可,大脑皮层也可对低级中枢起抑制作用。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分)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N是感受器,其神经末梢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的②表示________,它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物质③对突触后膜的作用效果是兴奋或抑制。
(3)在乙图方框中用箭头画出兴奋传导的方向,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丙图中的Y来自甲图中的A,丙图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受到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作用;但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作用,导致效应器不产生相应反应,这又说明一个反射弧
19.(12分)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请分析回答:
(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中部施加单次强刺激,兴奋经神经纤维传导到__________________和突触前膜,并导致____________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
(2)据图分析,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进入胞内与____________共同作用,使C酶被激活。图示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谷氨酸的释放 ②Ca2+与N受体结合进入海马细胞 ③A受体的磷酸化
(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以HFS,休息30 min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如果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验证了图中的Ⅱ过程。
(4)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请完善以下实验设计:
步骤1: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 min并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是否磷酸化。
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检测并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分)下图为蟾蜍神经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主要提供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结构是[ ]_________;体现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2)该细胞能分泌神经肽,若向细胞质基质中注入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则之后放射性同位素集中出现的结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相关编号依次表示)。
(3)此时Na+、K+、葡萄糖都从胞外进入胞内,肯定属于主动运输方式的是________________。
(4)严重缺氧,神经细胞会出现水肿,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神经细胞将兴奋传递给下一个神经细胞,主要通过__________结构。
(6)河豚毒素能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结合。实验前先用河豚毒素处理神经细胞,一段时间后再将神经细胞移至高浓度NaCl溶液中,给予足够刺激,结果膜电位不出现波动。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2分)Ⅰ.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某同学将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分别浸入 0.5%硫酸溶液中,均出现屈肌反射(缩腿),之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除去蛙脑,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 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现屈肌反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浸过 0.5% 硫酸溶液的小纸片刺激脊蛙的腹部,其能出现搔扒反射,说明该反射的中枢可能是脊髓。为了探究这一观点的合理性,所需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如图为缩手反射受大脑皮层控制的反射弧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反射弧中的位点,Ⅰ、Ⅱ、Ⅲ表示三个电表(实验开始时,只连接电表Ⅰ、Ⅱ),甲、乙表示缩手反射高级和低级神经中枢。据图回答问题:
(1)若要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上是单向传导,可先刺激 A 点,发现电表Ⅰ、Ⅱ都发生偏转,D 点所在的肌肉收缩;再选择刺激 _______(填“B”“C”或“D”)点,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脑皮层发出的某些神经可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促进突触后膜发生 Na+的内流;另一些神经可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促进突触后膜发生 Cl-的内流。为探究由大脑皮层发出的 N 点所处的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类型,先按图示方式连接电表Ⅲ,此时电表发生如图所示的偏转;刺激 N 点,若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则 N 点所处神经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若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则 N 点所处神经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D 2.A 3.C 4.D 5.C 6.C 7.D 8.B
9.B 10.B 11.B 12.A 13.B 14.A 15.C 16.B
非选择题
17.答案:(1)感受器 激素 (2)负电位 电信号 单向
(3)脊髓 D→E→A 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大脑皮层的调控
18.答案:(1)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2)突触小泡
(3)←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兴奋 抑制
19.答案:(1)树突、细胞体 突触小泡 (2)钙调蛋白 ①③ (3)A受体总量不变,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增加 (4)将另一组未突变小鼠做同样处理并检测 两组小鼠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20.答案:(1)③线粒体 ⑤⑥⑦⑧ (2)②④①⑩ (3) K+和葡萄糖 (4)有氧呼吸受抑制,没有足够能量将大量钠离子主动转运出细胞,导致细胞中渗透压较高,吸水量增加 (5)突触 (6)Na+内流依靠细胞膜上的特殊通道(或河豚毒素与构成Na+通道的糖蛋白结合后导致蛋白质结构改变,影响Na+内流)
答案:Ⅰ.(1)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 (2)皮肤感受器遭到破坏,无法产生电信号
(3)破坏脊髓,再次实验,观察是否出现搔扒反射
Ⅱ.(1)C D点所在肌肉收缩,电表Ⅱ指针发生偏转,而电表Ⅰ指针不发生偏转
(2)电表指针向右偏转 电表指针向左偏转,且幅度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