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感知数据 课件 2022—2023学年浙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感知数据 课件 2022—2023学年浙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09-21 12:5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走进信息技术
技术学科简介
技术学科包含 信息技术 + 通用技术
技术总分100 = 信息50 + 通用50
学考:高二下学期(语文、数学、技术)
选考:高三下学期(七选三)
(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技术)
社会需求
学考科目
高考选考科目
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1、感知数据
2、数据、信息和知识
3、数据采集与编码
4、数据管理与安全
5、数据与大数据
数据及其演变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与数据打交道……
例如:小明同学的身高是170cm
校门口某奶茶的单价是15元
明天的气温是34℃
数据及其演变
数据的概念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例如:小明同学的身高是170cm
校门口某奶茶的单价是15元
明天的气温是34℃
数据只是数字吗?
除了数字,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形式的数据?
数据及其演变
可以使用文字“蓝色”和“红色”进行描述
数据可以表现为文字
数据及其演变
请思考:如何描述一个地方的景色?
数值
文字
山高1000米
水深20米……
蓝天、绿地……
绘画
照片
数据可以表现为图像
数据及其演变
想听一首歌
数据还可以表现为……
想看一场电影
音频
视频
数据表现形式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
注意与数字区分:数字是表现形式的一种。
数据及其演变
墙壁
绳子
泥板
人类对于数据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载体,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数据的记录与传输变得便捷高效,直至今日,这些技术还在发挥着作用。
数据及其演变
数据及其演变
数据的概念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总称,是计算机能够识别、存储、加工的对象。
单纯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数据的表现形式还不能完全表达其内
容,经过解释,数据才变得有意义,数据和关于数据的解释密不可分。
数据与生活/数据与科学
请同学们阅读1.1.2、1.1.3:
1.数据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数据是科学的基础,并为科学研究提供实证。
3.如何理解书本上,人们利用数据的同时,自身的行为也在产生数据?
2.数据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给人们生活习惯带来的改变?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数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机音乐播放器中的音乐是数据
B.远古时代石器或骨器上的图案是数据
C.古人“结绳记事”中的绳结数量是数据
D.在网上预定车票时,余票的数量不是数据,是数字
课堂练习
2.下列关于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技术可以让数据记录与传输变得更慢了
B.互联网成为数据产生的唯一方式,数据量也在不断增长
C.手工处理数据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数据处理的需求,已经过时了
D.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都是数据的载体,数据形式越来越丰富
课堂练习
3.支付宝中的( )是数据
①支付宝好友的聊天语音 ②付钱码 ③支付宝头像图片
④账户余额数字 ⑤每天的运动步数
A.①②③
B.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数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
数据的记录形式十分单一
人们在利用数据的同时,自身的行为也会产生数据
大多数数据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
数据无法人工处理
课堂练习
2.数据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因为数据具有( )
A. 普遍性 B. 语义性 C. 多样性和感知性 D.客观性
课堂小结
数据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
数据的概念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总称,是计算机能够识别、存储、加工的对象。
数据与生活/数据与科学。
课后作业
预习1.2节(P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