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检测卷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检测卷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2 10:1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检测卷
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国家开展东北解放战争革命烈士信息调研工作,通过对采集的信息重新梳理、订( dīng ) 正 、 补 充 , 在 原 有 5 4 4 7 7 位 烈 士 信息基础上新增了4338位烈士信息。
B.毛泽东的一生是矢志不渝追求共产主义的一生,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造福、艰 苦 奋 斗 、 检 ( jiǎn ) 朴 生 活 、 永 葆 劳 动 人民本色的一生。
C.网络直播卖货不能成为藏污纳垢( hòu ) 、 违 法 犯 罪 分 子 的 “ 避 难 所 ” 。 想要取得消费者的认可与信赖,必须用品质来说话。
D.如今,故宫已经从厚重的历史符号成为热门的大IP。到故宫去旅游,不再只是意 味 着 正 襟 ( jīn ) 危 坐 地 接 受 历 史 教 育 ,更是潮范儿十足的休闲活动。
2.请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句子中的横线处。(3分)
(1)习惯性拖延的人常常也是制造诸多借口与 (托辞 推辞 推脱)的专家。如果你存心拖延,你自己就会找出成千上万个理由来辩解为什么不能够把事情完成。
(2)回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这种制作 (粗犷 粗劣 粗陋)的电视机在当时却是一项颇为受人瞩目的新奇发明,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
(3)一声哨响,终于结束了今天上午的训练,所有人都累得汗流浃背, (心力交瘁 筋疲力尽 萎靡不振),只想倒在地上,好好地睡上一觉。
3.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5分)
新闻报道中提到,市场上不少少儿读物 (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不利于提升青少年的语言水平和审美能力。要在少年儿童的大脑中勾勒出最美的蓝图,阅读是最好的工具。但是,当少儿读物不合格时,会严重冲击孩子的阅读积极性,甚至会危害终身。莫让儿童读物成有害或不合格读物,有关部门做到严格把关,少儿读物能真正成为对少年儿童有益的精神食粮。
(1)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在语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1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空白处。(2分)
请在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加入适当的关联词,使其表达更加完整连贯,将完整的句子书写在下面的空白处。(2分)
4.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需放在特定的场景、情景中才会凸显韵味。下面是你在生活中见到的两副对联,请你判断其使用的地方是否正确。(2分)
(1)遍地蕙兰思化雨,满园桃李谢春风。(花店) ( )
(2)妙手回春医百病,灵丹救世乐万家。(医馆) ( )
5.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4日死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她多年来在工作中受到辐射的结果。即使在今天,她的一些书籍和论文仍具有强烈放射性,必须放在铅盒中保存。 ,其所具有的放射性还将持续1500年。
A.她的一个笔记本曾在诺贝尔奖上展示过
B.诺贝尔奖上曾经展览过她的一个笔记本
C.曾经有人在诺贝尔奖上展示过她的一个笔记本
D.她曾经在诺贝尔奖上展示过她的一个笔记本
6. 真实任务情境 班级开展“赏书法”活动,以下是书法大家怀素的著名作品《自叙帖》(选帖)和柳公权的著名作品《玄秘塔碑》(选帖),同学们围绕两幅作品展开了讨论。请你加入。(2分)
《自叙帖》(选帖) 《玄秘塔碑》(选帖)
晓峰:《自叙帖》的字体是草书,而《玄秘塔碑》的字体为楷书。
亮亮:是的,我更喜欢草书一点,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你:在日常使用中,我们还是使用 更好一点,因为 。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学习古代礼仪,传承中华文化”主题活动,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100字左右。(2分)
8.(传统美德)学校准备开展以“尊师重道,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6分)
(1)请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分)
①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孟夏纪·劝学》)
②师道既尊,学风自善。(《政论集》)
③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今世说》)
(2)为了营造氛围,学校准备为此次活动拟写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补写下联。(2分)
上联:心血育桃李
下联:
(3)你所在的八年级(1)班拟于9月16日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感恩教师”主题班会,身为语文课代表,你受班主任委托写一则邀请函,邀请语文老师刘老师参加此次班会,请你拟写。(2分)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7分)
替父亲录入回忆录
明前茶
①父亲今年已经73岁。有一天,我回家,母亲找出了二三十本笔记本来,说这是父亲写于50到60岁之间的回忆录。母亲跟我商量,要把父亲的回忆录整理、打印出来。
②将父亲的回忆录背回家让我出了一身汗。我没有想到,十年间,父亲留下的字迹有这么沉重的分量。回忆录写在各式各样的笔记本上,硬面本,软面本,外孙女没用完的田字格本,单位印多了的工作日历本。为了顺应本子的书写规范,父亲的字迹忽大忽小,但大体上清楚,每一竖都向左侧微微飘摇,如新发的柳丝,与他谨慎、自得其乐的性格十分相称。
③我没有想到,自从开始录入父亲的回忆录,我得以沉浸在父亲珍贵的壮年时光中,沉浸在他骑自行车载着我四处郊游与学习的往事中,沉浸在他没有对任何人表述过的“我们再也回不去了”的微微怅惘中。
④那时候的父亲记忆力还很好,因此他没有急于写眼前的事,而是从我5岁那年,母亲被一纸调令调到他身边,夫妻终于结束两地分居写起。我看到父亲买下第一台海鸥相机的欣喜。那时候的两个黑白胶卷要花掉他一周的工资,但父亲依旧在春日,毫不吝惜地带我和母亲去玄武湖和白鹭洲拍照。春和景明,花红柳绿,假山亭台,古桥流水,父亲心甘情愿当母亲的御用摄影师。为了节省胶卷,父亲决定每拍20张,自己才用延迟拍摄的快门,参与合影一次;为了节省洗照片的费用,父亲在家里用黑绒布窗帘,自搭了一个暗房。
⑤他那台老海鸥相机,记录了两个女儿的成长。在他的回忆录中,我终于找到自己是何时学会了在煤炉上扇火做饭,何时学会了写大字,承包家里的春联,何时学会了骑脚踏车,父亲在回忆录里洋洋自得地写道:“1985年11月26日,把着书包架奔跑,勉力维持脚踏车平衡的日子终于结束了,大女儿学会了骑脚踏车,不会见到别人晾晒的煤基和棉被就惊惶失措。她自如地避让任何障碍,像鱼游在了水中。”
⑥喜欢吃糯米食品,也是父亲留在我身上的印记。在父亲的回忆录中,我还发现,自己何时学会了做八宝饭。小时候,每逢过年,父亲都要带着我一起做八宝饭。熬炼雪白的猪油,红豆蒸烂后用饭勺压碎,和以猪油,做成油润绵密的红豆沙。准备八个大号饭碗。碗底抹上少许猪油,铺上蜜枣、去核果脯、葡萄干和枸杞,拼排出漂亮的图案。夹心八宝饭做好后,要反复上笼蒸透,直到食材浑然一体。因此,这种费柴火的节日食品,理应多做一些分送邻居。
⑦与父亲一同端着八宝饭前往邻居家拜年的日子,是我小时候最盼望的荣耀时刻。父亲和我一样穿着崭新的衣服。邻居们会鉴赏我们的八宝饭,并留我们喝茶。那是我小时被当作大人郑重招待的难忘时刻。奇妙的是,父亲的大衣袋里还卷插着我的作文本,在邻居家里,他总要三拐两弯,扯到我布满了红圈的作文本,并毫不脸红地拿给人传看。他以老派人的谦逊提起:孩子学习很用功,作文被别班的老师借去当范文。父亲又不无担忧地说:他宁可孩子皮实又钝感,因为敏感的小孩容易受伤害。我记得,邻居们还没有来得及表达对父亲的羡慕,就得使劲儿宽慰他了。差不多年纪的邻居,都对父亲那种“巴望孩子长大,又怕孩子长得太快”的心态感同身受。
⑧我那时还是懵懂初中生,尚不能理解那句话。父亲自信豁达,闪闪发光的盛年很快就过去了,回忆录里几乎没有写他年老以后的事。
⑨我敲击着键盘,录入父亲记下的文字,喉头突然哽住了。
(选自《文汇报》2021年11月23日,有删改)
作者在替父亲录入回忆录时,都回忆了哪些往事 请简要概括。(3分)
2.按要求赏析下面句子。(4分)
(1)父亲的字迹忽大忽小,但大体上清楚,每一竖都向左侧微微飘摇,如新发的柳丝。(修辞手法角度)
邻居们会鉴赏我们的八宝饭,并留我们喝茶。(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文章第③段连用三个“沉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
第⑨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4分)
文章结尾说父亲的“回忆录里几乎没有写他年老以后的事”,为什么 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合理猜测。(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7分)
阅读景阅读量:1323字
诗人走了,诗魂长青
——纪念徐志摩逝世九十周年
魏建
①90年前的11月19日,诗人徐志摩在济南结束了他34岁的生命。
②出事后,梁思成来了,沈从文来了,张奚若来了······那些天,中国人的注意力一下子都汇集在这里,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学者、记者、编辑、教育家、艺术家……甚至还有附庸风雅的贪官和奸商,都在议论着徐志摩在济南罹难。只有他们当中的少数人才会思考:徐志摩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他的死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③今年也是徐志摩新诗创作100周年。徐志摩是中国新诗历史上又一个伟大的名字。如果说胡适的《尝试集》主要是以白话入诗完成了新诗的草创,郭沫若的《女神》以“内在律”的发现为新诗提供了新的诗美规范,那么,徐志摩和戴望舒的诗歌则是以提高诗的形式美和艺术感染力体现了中国新诗的趋于成熟。若不是90年前的意外遇难,不知徐志摩还会写出多少动人的经典之作。
④徐志摩诗歌长于构思,巧于旋律,工于情、意、象三者之间的浑然贯通,以经久不衰的艺术力量赢得一代又一代新诗读者的喜爱。徐志摩对于语言有着敏锐的感觉和把握能力,对语言文字声音、节奏的诗感,具有天才的发现和创造能力。他能让普普通通的大白话,如“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道一声珍重”……谱写成脍炙人口的优美华章;他能让普普通通的自然景物,如一阵风、一片雪花、一缕阳光,获得精灵般的生命,大放意象的光彩;他能让普普通通的生活节奏,如船桨的摆动、火车的震感、劳工的吆喝,演化为优美的诗的旋律。在徐志摩每一次特有情感的表达中,这一切幻化成多姿多彩的组合方式,不同于别人,也不同于他自己。回溯百年新诗史,能领一代风骚的诗人极少,能连续征服几代读者的诗人更是凤毛麟角,徐志摩竟能九十多年拥趸不衰至今,方兴未艾。
⑤徐志摩的生命很短,还不到35年。但他的诗魂留下了,仅仅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上就出现了许多延续徐志摩生命的诗人,创作了众多蕴含着徐志摩诗魂的诗篇。例如,后来有一个叫孔孚的诗人,用诗的眼睛看济南,歌唱这里的山,歌唱这里的泉,歌唱这里的人和美。他从这里走向泰山、崂山,他从这里走向江南、西南。他歌唱风和海,歌唱日和月,尤其爱歌唱山和水。孔孚从这里走向峨眉山、庐山,从东海走向西域,走向帕米尔、伊犁河……他像徐志摩那样,无论走到哪里,都为人性歌唱,为自由歌唱,为爱情歌唱,为生命歌唱。正是这个诗人孔孚,在1979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大声疾呼,为徐志摩正名,并用诗人的表达方式告诉与会者:假如徐志摩还活着……
⑥是的,徐志摩还在无数人的心里活着。90年前发生空难的地方一经确定就成了“摩丝”们的打卡之地,还有许多人经常到这里来凭吊。我知道有这样一个人,每年的这天到这里献花,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为了纪念徐志摩逝世90周年,11月19日也就是徐志摩遇难日,上午,杭州举行了纪念座谈会;中午,济南开启了系列纪念活动。几个小时以后,在太平洋的另一边,纽约华美人文学会举办了在线徐志摩诗歌朗诵演唱会。这一天,在中国肯定还有很多地方,不知有多少人,都在纪念这位“大众的情人”。
⑦90年了,徐志摩的名字随着他的诗篇早已传遍了中华大地。也许,在地球上,在有中国人的地方,你都有可能听到这样的朗读和朗诵:“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⑧90年前,诗人走了;90年来,诗魂长青!
(选自《齐鲁晚报》2021年11月23日,有删改)
结合文章谈谈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徐志摩的“诗魂长青”。(3分)
文章为悼念徐志摩而作,却在第⑤段写诗人孔孚,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3分)
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文章为什么不用“纪念徐志摩逝世九十周年”直接作为文章标题,而是作为文章副标题,这样设置有什么作用 (4分)
[挑战题]2022年是徐志摩逝世九十一周年。班级准备举办以“纪念徐志摩”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为徐志摩写一份追悼词。(要求:语言精练,富有情感,不少于80字)(3分)
参考答案
单元自测
基础知识
1.(2分)D 2.(3分)(1)托辞 (2)粗劣 (3)筋疲力尽【解析】(1)“托辞”的意思是找借口;借口。“推辞”的意思是表示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推脱”的意思是推卸。结合句子意思可知,此处用“托辞”更为合适。(2)“粗犷”的意思是粗野,粗鲁;粗豪,豪放。“粗劣”的意思是粗糙低劣。“粗陋”的意思是粗糙简陋;粗俗丑陋。结合横线前后的“制作”“电视机”可知,此处用“粗劣”更为合适。(3)“心力交瘁”的意思是精神和体力都极度疲劳。“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萎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结合横线前后的“累得汗流浃背”“只想倒在地上,好好地睡上一觉”可知,此处用“筋疲力尽”更为合适。
3.(5分)(1)(1分)粗制滥造
(2)(2分)将“冲击”改为“打击”
【解析】动词“冲击”与宾语“积极性”搭配不当,应将“冲击”改为“打击”。
7(3)(2分)示例:只有有关部门做到严格把关,少儿读物才能真正成为对少年儿童有益的精神食粮。
【解析】前一个分句是后一个分句的条件,应在句子中加入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例如“只有 才”“只要 就”等,符合句意即可。
4.(2分)(1)×(2)√
【解析】由“蕙兰”“桃李”可知,该对联形容的是老师与学生,放在花店门口不适合。
5.(2分)A 【解析】横线后的句子“其所具有的放射性还将持续1500年”中的“其”指的是居里夫人的笔记本,故横线处所填句子的主语应为居里夫人的笔记本。A选项的主语为“笔记本”,B选项的主语为“诺贝尔奖”,C选项的主语为“有人”,D选项的主语为“她”。故选A项。
6.(2分)楷书 示例:楷书笔画更平正,结构更整齐,便于辨认,也有利于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7.(2分)示例: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学习传统礼仪,能够让我们知是非、知荣辱、知进退、懂礼貌。传统礼仪就像一曲曲悦耳动听的交响乐,感染陶冶着我们的情操,让我们循着先贤的足迹,去倾听古人的教诲,弘扬君子之风。
8.(6分)(1)(2分)尊师重道对学习、学风建设十分重要。
【解析】①句的意思是一个人要想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重老师,②句的意思是大家都尊重老师的话,学风自然就好了,③句的意思是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有作为,却不知道重视老师的作用,这就好比想保养自己的身体,但又不穿衣,不吃饭。这三句话都说明了尊师重道对学习、学风建设十分重要。
(2)(2分)示例:辛勤扶栋梁
【解析】补写对联时,要谨记:学写对联并不难,六大要素记心间。上下字数要相等,书写内容要相关。词性相当应一致,上下对应不可偏。动名形容数量词,位置对正细钻研。主谓动宾和偏正,句式结构应一般。声律节奏要相应,强弱长短同步换。仄对平来平对仄,平仄相谐句脚严。
(3)(2分)示例:
邀请函
敬爱的刘老师:
您好!
我班拟定于9月16日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感恩教师”主题班会,表达我们对老师们的敬意和感恩。届时恭请您莅临现场。
八年级(1)班全体同学
2022年9月14日
【解析】拟写邀请函时,要有标题、称呼、问候语、正文、署名和日期,正文部分要写清楚邀请的目的,即“表达我们对老师们的敬意和感恩”,活动举办的时间和地点“9月16日下午3点”“本班教室”。此外,落款日期应在活动日期之前。据此拟写即可。
现代文阅读·人物品格
一、1.(3分)①父亲用相机记录了家人外出旅游的情景和两个女儿的成长过程;②父亲带“我”一起做八宝饭,并把做好的八宝饭送给邻居;③父亲拿着“我”的作文本给邻居看,向邻居炫耀。
【解析】由题干“替父亲录入回忆录时”可定位在文章第④~⑧段。文章第④⑤段写父亲用照相机记录下一家人外出的情景,“我”学自行车的事情以及父亲记录两个女儿的成长过程;第⑥段写父亲在过年的时候带“我”一起做八宝饭,并将做好的八宝饭送给邻居;第⑦段写父亲把“我”的作文本给邻居看,向邻居炫耀。据此分点概括即可。
2.(4分)(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的字迹既规整而又飘逸洒脱的特点,也体现出了父亲谨慎而又自得其乐的性格特点。
(2)“鉴赏”的意思是“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这里说父亲和“我”做的八宝饭就像一个艺术品,侧面表现出父亲做八宝饭的认真仔细。
3.(3分)对父亲壮年时光的赞颂;对父亲骑自行车载“我”出游和学习的感恩;对父亲年事已高的怅惘。
【解析】第一个“沉浸在父亲珍贵的壮年时光中”,结合全文内容,父亲壮年时很有作为,这句话体现了对父亲壮年时光的赞颂;第二个“沉浸在他骑自行车载着我四处郊游与学习的往事中”是对父亲的感恩;第三个“沉浸在他没有对任何人表述过的‘我们再也回不去了’的微微怅惘中”是对父亲慢慢老去的不舍和怅惘。
4.(4分)内容上,卒章显志,暗示作者对父亲的赞颂和感激之情,同时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结构上,总结全篇,与文章标题“替父亲录入回忆录”相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5.(3分)示例:文章中提到父亲“巴望孩子长大,又怕孩子长得太快”,表现出父亲既希望孩子能尽快成长又希望孩子能多陪伴自己的矛盾心态,揭示了孩子对于父亲的重要性。而父亲年老以后身边缺少孩子陪伴,所以“回忆录里几乎没有写他年老以后的事”。
二、1.(3分)①许多诗人创作出了具有浓厚的徐志摩风格的诗歌;②很多地方都举行了悼念活动;③徐志摩留下了很多经典作品。
【解析】由题干“徐志摩的‘诗魂长青’”可定位到文章第⑤~⑦段。从文章第⑤段“但他的诗魂留下了……创作了众多蕴含着徐志摩诗魂的诗篇”,第⑥段“是的,徐志摩还在无数人的心里活着”可以概括出“许多诗人创作出了具有浓厚的徐志摩风格的诗歌”。从文章第⑥段“90年前发生空难的地方一经确定就成了‘摩丝’们的打卡之地 纽约华美人文学会举办了在线徐志摩诗歌朗诵演唱会”可概括出“很多地方都举行了悼念活动”。从文章第⑦段的内容可以概括出“徐志摩留下了很多经典作品”。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2.(3分)作者在第⑤段运用了大量的篇幅写诗人孔孚,目的在于表现徐志摩对后代诗人的影响深刻,以此来表达对徐志摩的怀念之情。
3.(4分)①选材典型、切题。选取了徐志摩罹难后人们对他的议论、徐志摩诗歌的特点、徐志摩对后人的影响等典型材料,有力地表现了主题;②选材真实,饱含真实情感。文章所选的材料都是真实事件,具有真情实感。
4.(4分)①文章以“诗人走了,诗魂长青”为主标题,“诗人走了”指诗人已经离开人世,“诗魂长青”指诗人的精神永留天地之间,文学性更强,更能吸引读者。②以“纪念徐志摩逝世九十周年”作为副标题,解释了写作的目的,突出了文章怀念徐志摩的情感,是对主标题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