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节 区域及其类型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的概念,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结合实例,掌握区域的划分指标。
2.结合当地实际,掌握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区域类型。
【梳理教材,夯基固源】
一、区域的特征
1.含义:是地球表面一定的 。
2.基本特性
基本特性 含义 特征
区域整体性 区域内各要素 、 构成的一个整体 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包括 、 、水文、生物、土壤等;区域人文地理要素包括 、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
区域差异性 区域之间的差异,每个区域都有自身的 区域之间的差异是 的,而区域之间的共性则是 的
区域开放性 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发生的各种 现代社会,区域的 不断提高,与外界的交流联系日益广泛
区域动态性 区域的 是可以变动的 区域种类日益丰富,区域的范围和边界亦可随之发生变化
二、区域的类型
区域概念中具有根本意义的,是一个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间在特征上存在的 。划分区域的指标可以是 的,也可以是 的。
1.按照自然特征划分的区域有 、 、 等,按照人文特征划分的区域有 、
、 等。
2.按照某种 划分,如国际自由贸易区、大都市等。
3.按照尺度大小划分, 和 是大尺度的区域,市、县、乡、村属于 不同层次的区域。
4.按照区域性质划分
类型 概念
自然区域 指一定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具有相对 的区域
行政区域 指国家为了进行 管理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
经济区域 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 的地域经济单元
文化区域 指文化事物、 、 所覆盖或呈现的区域,由具有某种共同 的人群所创造,在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
问题探究1:区域的特征
河北雄安新区位于京津冀地区核心腹地,由河北省保定市所辖雄县、容城、安新3县组成。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千米,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千米,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 000平方千米。设立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下图为雄安新区位置图。
问题1:雄安新区的边界是明确边界还是过渡性边界?
问题2:雄安新区的范围是固定不变的吗?体现了区域的哪个特点?
问题3: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及其位置图体现了区域的哪些特点?
问题探究2:区域的类型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
问题1:图甲区域的划分是按照单一指标还是多重指标划分的?是按自然特征还是人文特征划分的?
问题2:按照空间尺度大小划分,图甲、图乙属于哪类区域?
问题3:按照区域性质划分,图甲、图乙属于哪类区域?
图甲 图乙
【配套训练】
2019年8月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我国西气东输累计供气超过4 92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工程横跨我国边疆、内地和沿海共计十省(区)。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天然气东西分布不均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动态性
2.“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动态性
下图为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和新三大经济带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 新三大经济带
3.新三大经济带中的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与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中的东部地带相比( )
①增加了黑龙江省和吉林省 ②减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③增加了辽宁省 ④减少了福建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到新三大经济带的变化,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动态性
读我国四大自然分区图,完成5~6题。
5.图中的箭头反映出区域之间(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动态性
6.导致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输出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环境不同 B.人口多少不同 C.文化习惯不同 D.经济水平不同
区域的类型按照不同分类方法可分为不同类型,根据下列我国几个区域性质,回答7~8题。
①我国北方方言区 ②南方的水稻种植区 ③上海自由贸易区 ④西部经济地带 ⑤四川盆地
7.上述区域属于文化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上述区域中尺度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9~10题。
9.图中甲、乙、丙、丁、戊五个区域( )
A.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 B.区域间的边界有实有虚 C.属于不同层次的区域 D.区域间特征差异较大
10.图中甲、乙、丙、丁、戊五个区域按照区域性质属于( )
A.自然区域 B.行政区域 C.经济区域 D.文化区域
11.读我国某省区干湿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年降水量由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我们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其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地区,四个干湿地区按照区域性质属于________区域。
(2)A、B、C三处的天然植被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________。
(3)干旱区分布于该省区的西南部,这说明该区域有明确的________特征。
(4)C区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沙漠广布。这体现了区域的________特征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2~14题。
12.(易错题)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13.(易错题)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14.(易错题)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
A.利用单一指标 B.利用多重指标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16.按照区域的性质,黄河流域属于( )
A.自然区域 B.行政区域 C.经济区域 D.文化区域
地坑院也叫地窖,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6~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结合下图,完成17~19题。
17.地坑院反映的当地环境是( )
A.土层深厚 B.冬暖夏凉 C.降水稀少 D.木材短缺
18.右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的主要作用是( )
A.挡风 B.防水 C.阻沙 D.遮阳
19.该地可能位于( )
A.陕西 B.黑龙江 C.新疆 D.福建
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 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下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
(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
(3)说明尼罗河鲈鱼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第1节 区域及其类型 答案
【梳理教材,夯基固源】
一、区域的特征
1.含义:是地球表面一定的 空间范围 。
2.基本特性
基本特性 含义 特征
区域整体性 区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构成的一个整体 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包括 地质地貌 、 气候 、水文、生物、土壤等;区域人文地理要素包括 人口 、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
区域差异性 区域之间的差异,每个区域都有自身的 特性 区域之间的差异是 绝对 的,而区域之间的共性则是 相对 的
区域开放性 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发生的各种 联系 现代社会,区域的 开放性 不断提高,与外界的交流联系日益广泛
区域动态性 区域的类型和范围是可以变动的 区域种类日益丰富,区域的范围和边界亦可随之发生变化
二、区域的类型
区域概念中具有根本意义的,是一个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间在特征上存在的 高度相关性 。划分区域的指标可以是 单一 的,也可以是 多重 的。
1.按照自然特征划分的区域有 高原区 、 雨林区 、 季风区 等,按照人文特征划分的区域有人口密集区 、
经济发达区 、 稻作农业区 等。
2.按照某种 内在关联特点 划分,如国际自由贸易区、大都市等。
3.按照尺度大小划分, 大洲 和 大洋 是大尺度的区域,市、县、乡、村属于 中小尺度 不同层次的区域。
4.按照区域性质划分
类型 概念
自然区域 指一定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行政区域 指国家为了进行行政分级管理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
经济区域 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单元
文化区域 指文化事物、文化现象、文化体系所覆盖或呈现的区域,由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创造,在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
问题探究1:区域的特征
问题1:明确边界。
问题2:不是固定不变的。区域动态性。
问题3:区域整体性、区域差异性、区域开放性、区域动态性。
问题探究2:区域的类型
问题1:单一指标。自然特征。
问题2:都属于大尺度的区域。
问题3:图甲属于自然区域,图乙属于行政区域。
【配套训练】
1.B 2.C [第1题,能源资源在我国分布的不均衡性,即区域的差异性。第2题,“西气东输”反映了我国西部落后地区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体现了区域的开放性特征。]
3.A 4.D [第3题,对比两图可知,新三大经济带中的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与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中的东部地带相比增加了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减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第4题,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到新三大经济带的变化,体现了区域动态性特征。]
5.C 6.D [读图可知,南方的资金、技术和产品流向北方,北方的劳动力、自然资源流向南方,体现了区域之间的开放性,是由于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产生的。]
7.A 8.C [第7题,语言属于文化现象,我国北方方言区属于文化区。第8题,上海自由贸易区为上海市的一个区域,属于小尺度的区域。]
9.D 10.A [第9题,图示为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自然带是由气候、植被、土壤等多种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区域,是按多个指标划分的区域,其边界具有过渡性的特点,各个自然带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第10题,自然带是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属于自然区域。]
11.[解析] 第(1)题,由东向西随着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干湿地区是按照自然地理要素划分的,属于自然区域。第(2)题,A处距海洋近,降水多,为温带森林;B处降水少,为温带草原;C处地处内陆,距海远,降水最少,为温带荒漠。第(3)题,干旱区分布于该省区的西南部,这说明区域有明确的区位特征。第(4)题,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体,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 (1)东 西 自然 (2)森林 草原 荒漠草原 差异性 (3)区位(位置、边界) (4)整体性
12.D 13.B 14.D [不理解我国各地的地域文化是错答的主要原因。第12题,图示反映了一派“小桥流水”的水乡景色,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水网稠密,是该景观的主要分布区;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海拔相对较高,河流水量大、水流急,没有该景观分布;华北平原降水较少,地表河流稀少,无该景观的分布;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河流水量较大,不是该景观的主要分布区。故选D项。第13题,由上题可知,该景观主要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势低平,降水丰沛;沟壑纵横,降水集中,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特征;地形封闭与三角洲的地形特点不符;山河相间是横断山区的典型特征,降水均匀与长江三角洲降水季节变化大的特点不符。故选B项。第14题,越剧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等地,是该地区的代表性地方剧种;川剧流行于四川全境和云南、贵州等部分地区;豫剧主要流行于河南等省区;粤剧主要流行于广东等省区。故选D项。]
15.A 16.A [流域是指河流集水的区域,因此凡是黄河集水的区域都属于黄河流域,黄河流域划分利用的是单一指标。按照区域的性质,黄河流域属于自然区域。]
17.A 18.B 19.A [第17题,“地下四合院”是人民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发明的传统民居,首要条件是土层深厚,A正确。这种建筑冬暖夏凉,但不是当地冬暖夏凉,B错误;虽然当地降水较少,但这并不是“地下四合院”修建的基本条件,C错误;这种建筑也不能体现当地木材的丰缺程度,D错误。第18题,虽然当地降水较少,但是降水强度大,多暴雨,为了阻挡雨水通过门洞流进家中,人们在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修建了砖墙。第19题,陕西地处黄土高原,土层深厚且土壤的直立性好,适宜开挖地坑院,A正确。]
20.[解析] 第(1)题,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且尼罗河与维多利亚湖之间有瀑布,由于河流落差大,水流急,阻碍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第(2)题,从维多利亚湖的面积和生物资源两方面分析回答。第(3)题,引进尼罗河鲈鱼对维多利亚湖沿岸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由于尼罗河鲈鱼品质优良、产量大、价格高,有利于出口创汇,可带动捕捞、加工、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
[答案] (1)(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北部唯一出口通向尼罗河);湖泊海拔高,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
(2)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鱼类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充足的饵料。
(3)产量大,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有利于出口创汇;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发展,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