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2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2 16:2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 第2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以我国为例,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掌握我国“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北煤南运”的线路及影响。
【梳理教材,夯基固源】
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我国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 差异和资源配置差别。
(2)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城镇和产业密集,但 、能源明显不足,且面临着沉重的 压力。
(3)我国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相当一部分地区资源、能源 。
3.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案例
(1)“南水北调”
路线 规划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把长江、淮河、 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
影响 实现我国水资源的 和东西互济。
线路 东线 中线 西线
从 引水,输水到华北地区 从 水库引水, 输水到北京、天津 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
优缺点 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小 可 供水 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大
(2)“西气东输”
①线路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 铺设管线到 。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外连土库曼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我国霍尔果斯,南至 、深圳和香港。
②影响
改善 地区的能源结构,有效防止大气污染;提高 地区及沿海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拉动 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 团结和 稳定。
(3)“西电东送”
①概念:是指开发 、贵州、云南、广西、四川、 、山西、陕西等省(自治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 、江苏、浙江和 、天津等地区。
②三大通道
南部通道 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 、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贵州和云南两省坑口火电站的电能,送往
中部通道 将长江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
北部通道 将黄河上中游和 、内蒙古坑口火电站的电能送往京津唐地区
(4)“北煤南运”
①概念:将我国北方出产的煤炭运往南方,主要运往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
②原因: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集中于 ,山西、陕西、内蒙古尤为丰富。
而 、 地区经济发达,但煤炭资源明显不足。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资源跨区域调配重点考虑的因素
可靠的 ,资源调配线路 ,沿线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经济状况,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调出区 有利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 和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优势 和大型产业基地
不利 面临资源减少、 破坏、原材料经济占比高、产业 等问题
调入区 有利 解决了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发展提供了 支撑
不利 引发一些 问题
沿线区 一般而言,运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地貌类型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 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非常重要
问题探究1:“南水北调”
微山湖与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合称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的“大水缸”。作为重要调蓄水库和调水通道的南四湖,湖区水质必须稳定达到Ⅲ类水标准。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山东省环保厅提出了“治、用、保”并举的流域治污策略,并发布了一系列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污染排放标准,以环环相扣的治污举措解决流域污染问题。
问题1:“南水北调”分哪几个路线?
问题2:为什么南四湖水质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影响重大?
问题3:为什么说治污环保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败的关键?
问题探究2:“西气东输”
中新网2019年10月8日电 截至10月5日,“西气东输”管道16年间向上海市累计供气超过439亿立方米,在加快上海“两个中心”绿色发展步伐、推进其能源结构变革、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问题1:结合日常生产生活所用的能源,判断“西气东输”前后上海市所用能源有何不同?
问题2 :分析“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问题探究3:“西电东送”
2019年11月20日,南方电网公司宣布,南方五省区“西电东送”电量突破2 000亿千瓦时,这是“西电东送”连续三年突破2 000亿千瓦时。随着昆柳龙多端直流等工程建成,明年“西电东送”的送电能力将大幅提高。
问题1:我国“西电东送”有哪几个通道?
问题2:以火电为主的“西电东送”通道是哪个?“西电东送”对西部地区有哪些影响?
问题探究4:“北煤南运”
下图为晋、陕、内蒙古地区煤炭南运通道。
问题1:分析图中煤炭运输终点地区的能源输入与该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问题2:为煤产区的发展提出两条既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又能将资源优势转变
为经济优势的具体措施。
【配套训练】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以后,京杭运河又被赋予向北方输送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功能。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是内河水运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南水北调”东线输水水质安全的重要措施。右图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由于南北地势差异,东线工程在黄河以南需建泵站抽水提升,
但东线工程的建设有许多有利条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
①利用京杭运河,不用开挖新河道 
②线路短,短于其他两条输水线路 
③沿途众多湖泊,既减少了工程量,又对调水起调节作用 
④沿途水能丰富,为抽水提供充足的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南水北调”东线能实现自流的是(  )
A.a、b段 B.b、c段 C.a段 D.a、b、c段
福建“北水南调”工程以引用大樟溪水源为主,从闽江竹岐水源点建抽水泵站引水补充,向福清、平潭、长乐等地输水。下图示意福建“北水南调”线路。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福建“北水南调”工程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北高南低,全程可以自流引水
B.闽江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C.沿线多水库、河流,水源比较稳定
D.主要经过武夷山区,工程造价高
4.平潭需要大量引入水源的主要原因有(  )
①降水少,季节分配不均 ②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需水量大增
③岛屿集水面积小 ④地势陡峻,取水困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我国能源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且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为实现区域发展与能源资源的供给平衡,就必须进行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地区中,能源资源最为短缺的是(  )
A.华北地区、东北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华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D.华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
6.下列有关“西气东输”工程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带动了新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B.缓解了新疆能源紧张问题
C.可把上海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D.加剧了上海的大气污染
“银东直流输电工程”西起宁夏宁武坑口电站,东至山东胶州,全长1 333千米,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读图,完成7~8题。
7.宁夏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来自(  )
A.水能发电 B.风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核能发电
8.“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B.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彻底解决东部地区的环境问题
C.促进东部地区高耗能企业的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D.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锦屏二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雅砻江锦屏大河弯上(下图),装机规模480万千瓦,是我国“西电东送”“川电东送”战略性关键工程,水电站通过截弯取直开挖隧洞引水发电,首部拦河闸仅高37m。据此,完成9~10题。
9.影响锦屏二级水电站选址的主导因素是(  )
A.径流季节变化小 B.地质基础稳定
C.人口密度小 D.地势落差大
10.与“川气东输”相比,“川电东送”对华东沿海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
A.提高新能源利用比重 B.减少能源输送损耗
C.带动化工等产业发展 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川气东送”工程是我国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条能源大动脉。该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6省2市,管道总长2 170千米,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下图示意“川气东送”管道线路方案。
(1)说出影响“川气东送”工程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
(2)从输入地和输出地两方面,简要分析“川气东送”工程建设的原因。
(3)简述“川气东送”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
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易错题)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我国东北地区① B.我国华北地区②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 D.我国西北地区—④
13.(易错题)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
A.①→② B.④→① C.③→④ D.②→③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14~15题。
14.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16.读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
的_________________自治区,东到B所表示的_________________,
C处的________盆地、D处的________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
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2)指出进一步开发天然气资源,对西部地区开发的重要意义。
(3)指出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2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答案
【梳理教材,夯基固源】
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我国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经济发展差异和资源配置差别。
(2)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城镇和产业密集,但资源、能源明显不足,且面临着沉重的环境压力。
(3)我国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相当一部分地区资源、能源供过于求。
3.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案例
(1)“南水北调”
路线 规划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把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
影响 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线路 东线 中线 西线
从长江引水,输水到华北地区 从丹江口水库引水, 输水到北京、天津 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优缺点 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小 可自流供水 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大
(2)“西气东输”
①线路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铺设管线到上海。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外连土库曼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我国霍尔果斯,南至广州、深圳和香港。
②影响
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有效防止大气污染;提高沿线地区及沿海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3)“西电东送”
①概念:是指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自治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
②三大通道
南部通道 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贵州和云南两省坑口火电站的电能,送往广东
中部通道 将长江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北部通道 将黄河上中游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站的电能送往京津唐地区
(4)“北煤南运”
①概念:将我国北方出产的煤炭运往南方,主要运往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
②原因: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集中于 北方 ,山西、陕西、内蒙古尤为丰富。
而 华东 、 华南 地区经济发达,但煤炭资源明显不足。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资源跨区域调配重点考虑的因素
可靠的资源供给,资源调配线路造价,沿线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经济状况,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调出区 有利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和大型产业基地
不利 面临资源减少、环境破坏、原材料经济占比高、产业层次偏低等问题
调入区 有利 解决了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发展提供了资源支撑
不利 引发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沿线区 一般而言,运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地貌类型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非常重要
问题探究1:“南水北调”
问题1:东线工程、中线工程和西线工程,共三条路线。
问题2: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必经之路。
问题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多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污水排放会导致水污染从而影响供水水质。
问题探究2:“西气东输”
问题1:以前所用能源以煤炭、石油为主,“西气东输”后天然气的消费量比重提高,能源消费多元化。
问题2:西部地区通过资源的输出换来资金、技术,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效益,同时扩大了就业,提高了收入。
问题探究3:“西电东送”
问题1:南部通道、中部通道和北部通道,共三个。
问题2: 北部通道。“西电东送”促进了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效益。
问题探究4:“北煤南运”
问题1:上述通道主要到达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海南经济特区等,这些地区工业发达,但能源短缺,为了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需要从能源产区输入大量能源,以满足当地工业发展的需求。
问题2:科技创新,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延长煤炭产业链);建设坑口电站,输出火电。
【配套训练】
1.B 2.C [第1题,东线工程沿京杭运河调水,避免了开挖新河道,同时沿途湖泊众多,一方面减少了工程量;另一方面湖泊对调水起到调节作用。该线路长于西线,沿途水能缺乏,主要依靠火电。第2题,东线工程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黄河以北地势南高北低可实现自流。]
3.C 4.B [第3题,由题意可知,该调水工程从闽江竹岐水源点建抽水泵引水补充,要经过泵站提水,A项错误;闽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B项错误;由图示可知沿线多水库、河流,水源比较稳定,C项正确;该调水线路主要在福建境内,没有跨过武夷山脉,D项错误。第4题,平潭位于岛屿,岛屿上河流短小,集水面积小,淡水资源缺乏;由于经济的发展,需水量大,因此需要调水。]
5.B 6.A [第5题,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常规能源比较贫乏,且经济比较发达,能源需求量比较大,因此能源资源最为短缺。第6题,“西气东输”工程带动了新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7.C 8.D [第7题,宁夏煤炭资源较为丰富,材料中所说的宁武坑口电站,指的是火电,所以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来自火力发电。第8题,将宁夏的火电输往东部,有利于减轻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9.D 10.D [第9题,锦屏二级水电站选址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故径流季节变化大,A项错误;该地处于板块交界部位,地质基础不稳定,B项错误;水电站选址主要考虑修建条件,与区域人口密度关联度不大,C项错误;该地位于高原山地向盆地过渡部位,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成为选址的主要因素,D项正确。第10题,与“川气东输”相比,“川电东送”主要输送水电,清洁无污染,可以减少华东地区因使用天然气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11.[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川气东送”工程线路经过宜昌、武汉、宜城、上海等很多城市,所以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为城市分布;从自然条件来看,“川气东送”工程经过地区的地形较为平坦,施工难度较小。第(2)题,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主要从需求和生产之间的关系来分析,结合“长三角”地区作为天然气资源的输入地和四川盆地作为天然气资源的输出地分析回答。第(3)题,从能源供给、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和环境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城市分布(消费市场);地形;地质条件。
(2)输入地:能源相对贫乏;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输出地:天然气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人口密度小,对能源的需求量小,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3)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大气质量。
12.C 13.D [不理解我国资源分布与资源需求是错答的主要原因。第12题,我国东北地区能源储量大;华北地区储量和需求量都较大;西北地区储量大而需求量小;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当地能源资源贫乏,符合图中③所示特征。第13题,②地资源丰富但需求量小,资源供大于求,③地资源贫乏但需求量大,资源供不应求,因此就产生了资源由②运往③的跨区域调配现象。]
14.B 15.D [第14题,结合题干和图示可判断出该地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该地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第15题,北水南调主要由于南部需求量大,而当年该工程没有运作,说明中南部的水资源较充足,故判断为中南部降水较充足。]
16.[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能从图中获取足够准确的信息。分析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一般要从三个方面思考:一是对调出地区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二是对调入地区的有利影响,三是对沿线地区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答案] (1)新疆维吾尔 上海 塔里木 柴达木
(2)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开发和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等。
(3)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上海经济优势的进一步发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