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谈美丽山川。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tuí
yuè
yù
夕日欲
颓
沉鳞竞
跃
其奇者
与
字音字形
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 南朝齐梁时思想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曾于句曲山华阳洞隐居多年。隐居期间,“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南史·陶弘景传》),有《陶隐居集》。
隐居茅山时,搜集整理道经,创立茅山派。底佛释道三教合流。
写作背景一
当时谢征奉梁王之命请陶弘景还朝为官,辅佐朝廷政事,谢征当时和陶弘景是好友,但陶弘景留恋山中美景,已经看透人世沧桑,早就决定隐居山中。所以他写下答谢中书书一文来回应谢征。
写作背景二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以示志趣,并以此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就是陶弘景隐居句曲山时回复谢中书的一封信。
解题
答复
谢征,作者的朋友。中书,是谢征的官职。
信
答谢中书书
文体知识——书
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我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始于书信。汉魏六朝文人的尺牍重在实用。唐宋以后,在一些文人的笔下,尺牍的实用功能明显淡化,审美性能日益强化,有些尺牍刻意写成纯粹的文学作品。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四季
消散
坠落
指水中潜游的鱼。
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树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可听到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领悟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总写——
分写——
总写——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
抒情、议论
以感慨收束
以感慨发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结合本节课知识,梳理课文结构
如何理解“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美:是山川风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风物的审美感受——愉悦。
“共谈”者:有高雅情趣的人。
作者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为了表现山川之“美”,作者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 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 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 竞跃。
为了表现山川之“美”,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写的这些秀美的山川景色?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
仰视
平远
高远
静景
动景
听觉
视觉
俯瞰
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林和五彩的山石互相映衬,呈现出绚烂辉煌的气象,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通过描写朝夕变化、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组合,多角度描写,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天刚麻麻亮,“晓雾将歇”,花叶上露珠还未照上太阳时,山林就开始了欢唱,“猿鸟乱鸣”。这“乱”字有声繁悦耳,使人迷惑,动人心魄的意思。而到了“夕日欲颓”、金乌西栖之后,鱼儿避开了“鹰嶙鹗视”的威胁,此际竞跃腾欢,尽情享受空气中弥漫的芳馨。总之,从早到晚,山林中正是由于猿的柔声啼唤,鸟的恣意鸣哄和鱼的欢腾竞跃而显得格外静谧幽美。
表达效果:这一句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如何理解“实是欲界之仙都”?
欲界: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以此为誉,深刻表达了对山川的赞美,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康乐:谢灵运
知识链接: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瑍之子,母为王羲之的外孙女刘氏。
一般文章,往往在结尾处收束全文,卒章显志。“答谢中书书”结尾提及谢灵运,并非闲笔,而是有其用意。对山水的审美古已有之,但在六朝时人看来,好游山水、善营园林的谢灵运无疑是最值得效仿的对象。他出身高门,容貌出众,可至高位而多次归隐田园、畅游山泽,这一切都使他成为六朝文人心目中“雅好自然”的典范。加上他长于赋诗,将自然美景引入诗歌创作,细致描摹,开创了-代诗风,堪称山水诗的宗匠。陶弘景于文中称引谢灵运,有追慕前贤之意,兼有自己也能得山水之妙的自矜意味。
主旨
《答谢中书书》中,作者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论今,强调了山川之美,表达了他与自然相融合的愉悦,以及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艺术独特,意境优美。
陶弘景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饱含感情的语言,再现了江南山水的美丽风光,激起了读者审美的兴致。作者从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和动静相衬之美四个方面泼墨染彩,熔裁营构,使文章清幽隽雅,像诗一般优美动人。
写作特色
抒情绘景,语言凝练。
这篇小品文只用了68个字,就把大自然的山川、河流、青林、翠竹、晓雾、猿鸣、夕日、沉鳞等景物描写得淋漓尽致。本文语言极富特色,言简意赅,无一句之虚,无一字之冗。
写作特色
句式整齐,音律和谐。
以骈文的主要特征来看,《答谢中书书》或许不是很严饬的。四四四四的句式对属虽工,但基本上不用典藻饰。音律上平节和仄节的交替,也不完全合律。但它好就好在骈散兼行,散文的疏宕流畅之美和骈文的整炼之美结合得很好。谋篇见巧思,用语清丽含蓄,诗化了意境。
写作特色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古义:季节。今义:指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古义:坠落。今义:萎靡。
古今异义
夕日欲颓( )
欲穷其林(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念无与为乐者( )
副词,将要
动词,想要
动词,参与,文中指置身其中
动词,和
欲
与
一词多义
五色交辉
夕日欲颓
名词用作动词,辉映。
形容词用作动词,坠落。
词类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