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测试卷(3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测试卷(3份,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6 22:40:14

文档简介

八上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测试卷1(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请帮助斯诺完成他的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1937年的某几个晚上 毛泽东的住所
采访对象 毛泽东
采访目的 了解毛泽东的成长经历、(1)___________、了解红军的发展历程
采访方式 (2)______________、照片拍摄
采访器材 纸、笔、相机
采访问题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是如何成为共产主义者的?◎为什么说红军西北长征,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军为什么能在山西苏区得到发展?
2.(方法我推荐)《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________;最终目的则是要从中获得_______,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3.美国记者_______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______,此书又名_______。
4.阅读下面的语句,按要求作答。
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章“战争与和平”)
上面语句中的“他们”被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_________”。“他们”在书中表现出怎样的特点?____________
5.《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______,这部著作被美誉为“__________”的杰出作品。
6.小柯与小乔正拿着这学期所读的名著热烈讨论呢,让我们加入其中,一起来个思维碰撞吧!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小柯:我发现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介绍人物时叙事角度有点奇怪,大部分用第三人称讲述,但介绍①________________时(《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讲述他自己的生平,看起来不像新闻,倒像一篇人物自传呢!(填一个相应的人物)
我:这样子让被采访的人物自述生平,确实符合传记②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小乔:这样既有第一手的新闻事实,也有传主自身对事件的思考,使读者对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实有更清楚的了解,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纪实佳作呢!
7.给下列三部名著选择合适的腰封推介。
(1)《红星照耀中国》选(_____) (2)《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选(_____) (3)《飞向太空港》选(_____)
A.仰望星空的浪漫情怀,立足大地的悲壮求索。
B.震撼世界的通俗读物,坚毅奋勇的纪实作品。
C.今日人人皆知环保重要,但你听,城市的春天越来越安静。
D.知识与趣味并存的天文名著,神奇与浪漫交织的科普之旅。
8.名著阅读。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
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文中的“A”是 _____________(人名)。
9.根据下列描述,写出《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相应人物。
(1)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离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①___
(2)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②___
(3)他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蒋介石曾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后又曾悬赏8万元要他的首级。③___
10.《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文学常识及名著的相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英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30年时间写成的科普巨著。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写《记承天寺夜游》时,作者正贬官黄州期间。
D.《藤野先生》一文的作者是鲁迅,在鲁迅的人生中,有几位老师令他终生难忘,其中就包括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和本文所写的藤野先生。
12.在《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活动中,你参与完成其中一份“红军将领参加革命的原因”专题探究卡,请你从下列所给的选项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书中的相关内容完成表格。
A.贺龙 B.彭德怀 C.朱德
“红军将领参加革命的原因”专题探究卡
红军将领 成长过程中的相关事件 参加革命的原因
毛泽东 ①看到因饥荒“造反”的百姓被害。②阅读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小册子。 ①经受过苦难;同情百姓疾苦,不满社会黑暗;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②接受进步教育,受到进步书籍、人物的影响。
我选择_____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13.请说出红军长征途中有哪些重要会议?
14.阅读《昆虫记》《红星照耀中国》,选出下列说法中有错的一项( )
A.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武装宣传”是指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B.《红星照耀中国》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1935年6月到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C.法布尔称赞黄蜂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黄蜂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D.蟹蛛不会织网,只等猎物跑近才去捉。它横着走路。
15.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B.埃德加·斯诺说彭德怀生活简朴,而且吃苦耐劳。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一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迟睡早起,每天总是很忙碌。
C.《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作者法布尔是法国昆虫学家,书中处处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和对生命的尊重。
D.《昆虫记》中描述:金步甲是毛虫的天敌,是凶狠的吞食者,它们在交配后雄性金步甲会将雌性金步甲开膛破肚,吃光它的内脏,雌性金步甲不做任何抵抗,任由自己被杀害。
16.下列有关《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共产党北上抗日。
B.全书共十二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C.书名的寓意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D.“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这是斯诺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的印象。
17.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中,有误的两项是( )
A.《昆虫记》通过描绘各种昆虫的外部形态和生物习性,记录各种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
B.埃德加·斯诺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深入井冈山根据地,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以及红军战士和根据地的老百姓。
C.《红星照耀中国》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D.《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美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文学巨著。
E.《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
18.(4)语文老师在班级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了两道从互联网上搜到的选择题,请你来完成。
①《红星照耀中国》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这一“军事壮举”指的是( )
A.红军长征 B.西安事变 C.抗日战争 D.五次反围剿
19.下列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B.1936年,斯诺带着好奇和种种疑问,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北,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并搜集到了大量关于长征的第一手资料。
C.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徙”是指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D.“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是朱德。
20.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___》,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______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2)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法布尔,他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在这本书中,____在地下“潜伏”四年;蜘蛛在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___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二、名著阅读题
21.名著
(1)《红星照耀中国》是什么体裁?
(2)《红星照耀中国》中谁是你心中那颗照耀中国的闪亮红星呢?请说说原因。
2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锡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结果没有能出席。
文中的“我”是谁(人名)?文中提到的“三本书”对“我”有什么影响?请简述。
23.斯诺采访“红小鬼”后,在采访记录中写道:“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就会感到任何国家有了青少年就不会没有希望。”请结合作品的相关内容,说说斯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你从“红小鬼”的身上获得的启示是什么?
24.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桀骜不驯的彝族从来没有被住在周围的汉人征服过、同化过,他们好几百年以来就一直占据着四川境内这片林深树密的荒山野岭……汉人军队经过他们境内很少有不遭到惨重损失或全部歼灭的。
红军怎样顺利通过彝族区?请简要概括。
25.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和执行的经过,可谓高明之极。它比蒋介石在南京或上海发动的政变,或者共产党占据广州的情况,其流血和笨拙程度都不知要低多少。起事计划事先一点也没有泄露给敌方。到十二月十二日早晨六点钟,整个事件就已经结束了。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选文中所说的“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指的是什么事件?是谁发动的?
(2)联系原著,简述发动这一事件的原因。
26.名著阅读。
(1)在“不忘历史,牢记使命”的读书交流活动上,请你为大家推荐《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书,说出推荐理由。(可以从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来写)
(2)阅读《昆虫记》片段,说说母蛛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最后,这个庞大的大家庭消失了,这些小蛛纷纷被飘浮的丝带到各个地方,原来背着一群孩子的荣耀的母蛛变成了孤老,一下子失去那么多孩子,它看来似乎并不悲痛,它更加精神焕发地到处觅食,因为这时候它背上再也没有厚厚的负担了,轻松了不少,反而显得年轻了,不久以后它就要做祖母,以后还要做曾祖母,因为一只狼蛛可以活上好几年呢。
27.名著阅读。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 ”他是用英语讲的!
这段文字选自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完成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___________》,又名《__________》。节选文字中的这个大胡子青年军官是____________,斯诺在书中称他为“______________”。
28.名著阅读
在他们西北方向的远远的山区里,另外一个黄埔军校生A当时正在为目前陕西、甘肃、宁夏的苏区打基础。A是个现代侠盗罗宾汉,对有钱人怀有山区人民的一贯仇恨。在穷人中间,他的名字带来了希望,可是在地主和老财中间,他成了惩奸除恶的天鞭。
  这个乱世的豪杰生于陕西北部群山环抱的保安,是个中农的儿子。他到榆林去上中学,榆林位于长城南面,是陕西同蒙古商队进行兴旺贸易的中心。A离开榆林以后就进了广州的黄埔军校,一九二六年在那里结业,就成了一个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军队的青年军官。
请说出上面选段中A的姓名?他就读过黄埔军校,按理说应该有很好的前程,他为什么要在大西北的陕西、甘肃和宁夏的农村为苏区打基础?请简述。
29.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读书卡片,请你帮忙完成相关任务。
(辨人物)◆“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人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 “他”指的是(1)_______(填人名)。◆“他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的作风。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他很喜欢孩子,他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 “他”指的是(2)_______(填人名)。
(忆历史)◆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3)_____________A、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B、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红军长征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作者认为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描写了两次战役,一次是“巧渡金沙江”,另一次是(4)_______________。
(讲故事)◆作者在书中说:“我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蓬勃精神,让人看到希望。”请用书中一个关于“红小鬼”的故事来印证这句话。(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名著阅读。
(1)请根据你读《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积累,在下面人物栏序号处填写相应的人物。
人物 内容
① 一九二九年在沈阳第一次见到这位少帅时,他是全世界最年轻的独裁者。他是公开激烈反日的。
② 他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蒋介石曾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后又曾悬赏8万元要他的首级。
③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头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颧骨高出。南京虽然悬赏25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④ “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清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2)请从上述四位人物中任选一位,谈谈他在作者笔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1.名著阅读。
在学校组织的名著阅读交流会上,针对八年级上册所涉及的《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两本书,八一班张浩同学谈了自己的阅读体会:“初读《红星照耀中国》,如偶遇一位风尘仆仆的长者,虽交流有些困难,待深谙其身世后会愈加敬重;随意翻开《昆虫记》,就像一下子闯进了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邂逅了不少自然界的朋友,找回了几多童年的奇趣。”
请从《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两本书中任选一部,简析张浩同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体会。
32.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对党内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了精准的点评,请根据作者的点评说说以下的“他”分别指谁,并简要说说他们各自的性格。(任选一个作答)
A.他是“东方和西方的军事权威机构公认的现代最有才华的军事战略家之一”。
B.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2)《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说说“蟋蟀”给你较大触动的有哪些方面?
33.小诚准备根据纪实作品撰写主题为“厉害了,我的榜样”的纪录片脚本,请你从《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中任选一部,仿照示例完成下面表格。
知识卡片:拍摄内容即纪录片镜头要展示的内容,可以是事件、场景、物品等。
主题 厉害了,我的榜样
序号 出处 拍摄内容 选择原因
镜头一 《飞向太空港》 全体将士在泥石流后,夜以继日地对遭受毁坏的“亚洲一号”卫星发射基地进行重建。 因为这一场景呈现了基地将士齐心协力,同大自然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的过程,他们只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就恢复了发射准备。将士们顽强不屈的精神值得学习。
镜头二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34.请你根据下面的阅读材料,并结合整本书阅读体验,简析《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在写作上的特点。
目录(节选) 内容摘录
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第三篇 在保安第五篇 长征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第十二篇 再回白色世界 (一)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1938年作者序(节选)(二)在这次“围剿的第一场战斗中,国民党军队就有2个师被缴械,2个师长被俘虏。敌军第59师一部被歼灭,第52师被全歼。”(三)斯诺问:“共产党对于这样合作的交换条件是什么?”毛泽东答:“那就是坚决地、断然地坚持对日本侵略进行抗战。”(四)更多红军战士一窝蜂地爬上铁索,赶来帮助扑灭火焰,铺上新木板。白军部队全逃跑了……一两个小时内,红军全军欢欣鼓舞,唱着歌渡过大渡河,开进了四川,在他们的上空,蒋介石部队的飞机怒气冲冲却无能为力地咆哮着,红军极度兴奋地朝他们叫喊,向他们挑战。(五)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
35.名著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她能给人力量,催人奋进。面对今年的新冠疫情,有人哀叹,有人悲观,有人恐惧。请你从下面备选名著中任选一部,提炼一种精神,并结合名著相关内容劝慰这些消极悲观的人,让他们重新燃起生活的激情。
备选名著:《红星照耀中国》 《长征》 《飞向太空港》
36.根据《红星照耀中国》,完成下列问题。
(1)“离开红色中国,去了白色世界”的“红色中国”是指___________;“白色世界”是指______________。
(2)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补充埃德加·斯诺的“星路”历程:北京——西安府——_______——安塞——保安——吴起镇——预旺堡-——甘肃——延安——西安府——________
37.名著
(1)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其中“大迁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法国有一个人耗尽毕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这个人是_________,这本书是_________。他常用拟人手法来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如在他笔下,_________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_______“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3)有人评价林冲既“忍”又“狠”。“风雪山神庙”的故事表现了他在一再的“忍”之后的“狠”。请结合相关故事情节,简要谈谈这个人物在“雪夜上梁山”之后“忍”与“狠”的又一次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 。
(2)如果把这本书推荐给身边的人,请你写一段推荐语。
39.“红星为什么能照耀中国”?请结合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简要说出三点理由。
40.《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书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请你结合书中有关这一壮举的报道用自己的语言谈一谈“长征中面临的困难”。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无
2.事实 启迪
【详解】
纪实作品是指对事情或事件所作的现场报道的作品。 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纪实”,是对事实的记录,所以在阅读时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而阅读纪实作品,会了解当时当地发生的真实,但这个“当时当地”在读者阅读时已经过去了,所以了解过去不是根本目的,了解过去是为了借鉴经验、指导未来,所以最终目的则是要从中获得启迪,指导自己的生活。
3.埃德加 斯诺 长征 《西行漫记》
【详解】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 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1936.6﹣1936.10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文中的“大迁移”是指长征。
4.红小鬼 信念坚定、乐观坚强,勤劳聪明、好学上进
【详解】
题空一:红小鬼:是《红星照耀中国》里的少年先锋队队员,年龄在十二岁到十七岁的少年,他们是红军。斯诺亲切地称为“红小鬼”。
题空二:考查人物性格特点。这些“红小鬼”们年龄都很小,因为家里贫困或自己生活的环境条件恶劣,又听说红军帮助穷人,于是便都纷纷从家中走出来参加了红军,看出他们都非常有主见,敢于抗争;他们信念坚定,热爱红军,都懂得红军是自己的军队,他们凭这一点加入红军,这充分表现出了他们有正义感与很强的爱国情怀信念坚定;这些“红小鬼”们在红军中担任许多职务,有许多都因做过侦探或宣传工作而被捕或被杀掉,但他们却依然能勇敢的胜任这些工作,可以看出他们的乐观坚强;他们对自己的岗位,尽职尽责,不因为对方是领导就放宽、偏袒;他们为红军、革命拼命地学习,不怕牺牲,有强烈的求知欲。
5.埃德加·斯诺(斯诺) 用事实说话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识记。《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被美誉为“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
6.毛泽东 真实性
【详解】
考查对名著的了解。《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主要介绍了毛泽东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等内容。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让被采访的人物自述生平,充分体现了真实性的特点。
7.B
解析:B D A
【详解】
(1)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及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并根据采访梳理了长征的脉络。刚刚出版,就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与震惊。故选B。
(2)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一部科普作品,作者把历代天文学家创造量天尺的过程娓娓道来,介绍了从近处的月亮到极远处的类星体的距离的量、估,包含了大量的天文知识和历史知识。作品文笔流畅,故事性强,富有趣味,神奇的星空,浪漫的情怀充溢其中,是难得的天文科普佳作。故选D。
(3) 《飞向太空港》是连载于网络的人文社科类小说,整部作品节奏紧凑、张弛有度,以全景式的书写完整再现了中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的全过程,展现了中华民族勇于进取、不断攻坚克难的智慧与决心,也以地球人的眼光和气魄俯仰天地、穿越古今,展现出人类探索宇宙、憧憬未来的博大胸襟。故选A。
8.A
解析:《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 周恩来
【详解】
根据选段中“清瘦的青年军官”“温和文雅”“用英语讲的”“红军指挥员”“教会学校的高材生”等可以判断出A为周恩来,文段出自埃德加 斯诺的不朽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周恩来先读南开中学,后又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他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
9.毛泽东 贺龙 周恩来
【详解】
(1)根据“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离出一般的中国人”可判断出这是毛泽东。《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章《在保安》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给作者的初步印象,第四章《一个共产党人的由来》本章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人生经历、思想变改以及成长为红军领导人的过程。毛泽东: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孩子气地笑)。他是一个有相当深邃感情的人。说话平易,生活简朴,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天真质朴同锐利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对于工作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2)根据“他是个大个子”“他已年过半百”可知是贺龙。《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去红都的道路》介绍了贺龙的人生经历以及独特的个人魅力。贺龙: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土匪头子;被国民党报纸称为“劣迹昭著”;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一把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武装。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他的口才很好;有很强的个人感召力。生活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性格很急躁,但是很谦虚。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贺龙除了在军事方面以外,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是他并不是个无知的人。对有钱人仇视。
(3)根据“他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蒋介石曾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可判断出这是周恩来。周恩来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是个博览群书的妇女,甚至真的喜爱现代文学)。他先读南开中学,后又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他在南开的三年因成绩优异都靠奖学金维持。26岁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到南昌,参加组织著名的八一起义:后又去广州,组织著名的广州公社:长征中,身患重病,九死一生,最终到达西北的红色新根据地。他个人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信仰忠诚。
10.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详解】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红星照耀中国”的含义就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11.B
解析:B
【详解】
B错误,法布尔的国籍是法国,不是英国。
故选B。
12.示例一:贺龙, 事件:①任八一南昌起义的总指挥; ②贺龙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苏区等。 原因:①备受黑暗社会的压迫,为寻求生活的自由。 ②为了推翻黑暗的社会,投身于革命。
示例二:彭德怀,事件:①童年时母亲去世,不受祖母、父亲疼爱,九岁离家闯荡社会。②带领农民攻打饥荒时不肯平价卖米给农民的地主,之后只得逃命,后去参军。 原因:①饱尝生活的艰辛。②有强烈的反抗意识。
示例三:朱德,事件:①进入云南讲武堂,后被任命为讲武堂学生队长,教授战术学、野战术、射击术和步枪实习。②在上海和北京寻找共产党未果,一直到德国柏林才找到共产党。 原因:①受蔡锷将军很大的影响。②对共产主义抱有坚定的信念。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情节内容积累能力。选择任一人物,把其经历的典型革命事件及参加革命原因概述清楚即可。
示例:贺龙。
事件:①参加八一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②一九二八年,同哥老会的兄弟们策划起义。
原因:①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进行斗争;②反对黑暗社会的压迫,为寻求生活的自由,为了推翻黑暗的社会。
13.通道会议、改变战略方向的黎平会议、遵义会议、巩固和发展遵义会议成果的扎西会议、争论最激烈的苟坝会议、毛泽东严厉批评林彪的会理会议,此后还有两河口会议,沙窝会议、芦花会议、俄界会议、哈达铺会议、榜罗镇会议等。(答出两点即可)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红军长征有关知识。结合自己的识记,说出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会议即可。
如通道会议: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在湖南通道召开临时紧急会议。会议听取了毛泽东的意见,改变了原定的去湘西同二、六军团会合的路线,而取西入贵州。
黎平会议: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县召开会议,再次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放弃了北上与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而改向黔北的遵义进军。
猴场会议:1934年12月31日至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瓮安县猴场镇召开会议,通过了在川黔边展开战略反攻,建立新的苏区的决定。
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的错误军事路线,毛泽东重新回到了中央领导岗位上。
鸡鸣三省会议:1935年2月4日至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贵州、云南三省交界处的一个村庄召开会议,决定反攻遵义,并且博古向张闻天正式交出中央领导权。
扎西会议:1935年2月6日至9日,中共中央在云南扎西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了遵义会议决议,决定恢复白区工作,总结了土城战役的失利原因,重新整编了红军并确定了回师遵义的战略方针。
白沙会议:1935年2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在四川古蔺白沙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央红军二渡赤水。
苟坝会议:1935年3月10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县苟坝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了是否进行打鼓新场战役,并确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军事决策三人团,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会理会议:1935年5月12日,中共中央在四川会理县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批评了部队中的“右倾情绪”,并点名批评了彭德怀、林彪、刘少奇、黄克诚等人。
泸定会议:1935年5月31日,中共中央在四川泸定县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中央红军过雪山与四方面军会合,并且由陈云去上海恢复白区地下党组织。1
两河口会议:1935年6月26日,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央政治局在四川小金县城两河口召开会议,决定红军北上陕甘建立根据地,准备实行松潘战役。
黑水芦花会议:1935年7月18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黑水县(亦称芦花县)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委,并集中讨论了四方面军的工作问题。
沙窝会议:1935年8月4日至6日,中共中央在四川毛儿盖地区的血洛寨(藏语叫作沙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增补了几位四方面军将领进政治局,同时决定执行《夏洮战役计划》。
毛儿盖会议:1935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毛儿盖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左右两路军迅速执行北上东进的发展计划。
牙弄会议:1935年9月8日,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和徐向前、陈昌浩在四川阿西牙弄召开非正式会议,决定联名催促张国焘及左路军尽快北上。
巴西会议:1935年9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巴西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红三军团和军委纵队单独北上。
俄界会议:193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在四川迭部县高吉村(亦称俄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
榜罗镇会议:1935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在甘肃通渭榜罗镇召开会议,决定红军长征的最终落脚点为陕北。
吴起镇会议:1935年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在陕西省赤安县吴起镇召开会议,总结俄界会议后红军的行动,确定新形势下陕甘支队的行动方针,决定党和红军今后的战略任务是建立西北苏区,以领导全国革命,从而宣告了中央红军长征的结束,开创了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的新的历史时期。
14.B
解析:B
【详解】
“1935年”错,应是作者1936年6月到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故B错误,选B。
15.D
解析:D
【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知识的掌握。
D.雌金步甲却会像雌螳螂一样,吃掉雄性的同伴,雄金步甲也同样不反击,而是消极地躲闪。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6.A
解析:A
【详解】
A.“大迁移”是指红军长征。故选A。
17.B
解析:BD
【详解】
B.埃德加·斯诺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穿越重重封锁,曾多次深入延安地区,实地采访和考察,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选项中“井冈山根据地”表述错误;
D.《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选项中作家国别表述错误;
故选BD。
18.A
解析:A
【详解】
本题考查《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内容。长征,是一次惊天动地的军事壮举,一部恢宏壮丽的伟大诗篇,一步永不磨灭的巍峨丰碑,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群体记忆之一。斯诺收集了大量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在作品中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长征》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过程,着重记叙了第五次大围剿,以及长征中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原等艰难英勇的事迹。故选A。
19.D
解析:D
【详解】
D.依据原著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中“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周恩来”可知题干中提到的人物是“周恩来”,选项中“朱德”表述错误;
故选D。
20.《西行漫记》 延安 蝉 螳螂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有一定的了解和识记,尤其是对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牢记。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为顺利在国统区出版曾改名《西行漫记》。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在地下“潜伏”四年的是蝉,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是螳螂。
二、名著阅读题
21.(1)纪实文学(或:报告文学)
(2)示例:我认为朱德是闪亮的红星,因为他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听取意见,具有谦虚的美好品质。
【详解】
(1)《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
解析:(1)纪实文学(或:报告文学)
(2)示例:我认为朱德是闪亮的红星,因为他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听取意见,具有谦虚的美好品质。
【详解】
(1)《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斯诺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观察和描述,把枯燥的红区党组织、各种文件、会议等内容转变为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的文字。故可知,《红星照耀中国》的体裁是纪实文学,或报告文学。
纪实文学是一种迅速反映客观真实的现实生活的新兴文学样式,亦称“报告小说”,是报告文学化的小说,也是小说化的报告文学。它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可以有一定的虚构性,但对虚构还有一定的限制。
(2)答题思路:在《红星照耀中国》中选择一个人物,解释其是自己心中那颗照耀中国的闪亮红星的原因。
示例:我认为周恩来是我心中那颗照耀中国的闪亮红星,因为他出身大官僚家庭,但是他却为贫苦百姓而参加革命,一生忠于革命、忠于民族、忠于党,吃苦耐劳、平易近人,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学识丰富,温文尔雅。
22.(1)毛泽东 (2)使“我”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考查。仔细阅读文段可判断,这是出自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 斯诺的不朽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一段话。《红星照耀中国》
解析:(1)毛泽东 (2)使“我”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考查。仔细阅读文段可判断,这是出自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 斯诺的不朽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一段话。《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这段文字片段中的“我”是毛泽东,片段阐述的是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他的心中,这三本书就是《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史》,使他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原文: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
23.示例:尽管“红小鬼”在长征途中整天疲乏,尝遍艰苦,但他们仍然愉快而乐观。启示:红小鬼对革命充满热情,坚强勇敢;对红军忠贞不二,坚定如一。他们身上体现了红军的精神。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珍惜优越的条件,继
解析:示例:尽管“红小鬼”在长征途中整天疲乏,尝遍艰苦,但他们仍然愉快而乐观。启示:红小鬼对革命充满热情,坚强勇敢;对红军忠贞不二,坚定如一。他们身上体现了红军的精神。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珍惜优越的条件,继承红小鬼的品质。以积极的状态学习,生活。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名著内容并谈出启示的能力。要认真阅读名著,了解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理解。示例:尽管“红小鬼”在长征途中面对重重困难,但他也不气馁,虽年幼仍然奋勇作战,不惧牺牲,以其矮小的身躯参加实际战斗,以刺刀与敌人肉搏,体现了英勇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启示:红小鬼有坚定的革命信念,不畏艰难,坚强勇敢,他身上体现的红色精神仍要不断传承下去,今天的我们应该珍惜优越的幸福生活,继承红色传统。以积极乐观的状态去奋斗。
24.红军给彝族人武器和弹药,刘伯承与彝族总首领结为兄弟,消除彝族人对汉人的仇恨。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知识。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要
解析:红军给彝族人武器和弹药,刘伯承与彝族总首领结为兄弟,消除彝族人对汉人的仇恨。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知识。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内容,并反复阅读书中的精彩片段,以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相关小说内容如下:
这位朋友,红军有办法。他们已经安全地通过了贵州和云南的土著民族苗族和掸族的地区,赢得了他们的友谊,甚至还吸收了一些部族的人参军。现在他们派使者前去同彝族谈判。他们在一路上攻占了独立的彝族区边界上的一些市镇,发现有一些彝族首领被省里的军阀当作人质监禁着。这些首领获释回去后,自然大力称颂红军。
率领红军先锋部队的是指挥员刘伯承,他曾在四川一个军阀的军队里当过军官。刘伯承熟悉这个部落民族,熟悉他们的内争和不满。他特别熟悉他们仇恨汉人,而且他能够说几句彝族话。他奉命前去谈判友好联盟,进入了彝族的境内,同彝族的首领进行谈判。
他说,彝族人反对军阀刘湘、刘文辉和国民党;红军也反对他们。彝族人要保持独立;红军的政策主张中国各少数民族都自治。彝族人仇恨汉人是因为他们受到汉人的压迫,但是汉人有“白”汉和“红”汉,正如彝族人有“白”彝和“黑”彝,老是杀彝族人,压迫彝族人的是白汉。
红汉和黑彝应该团结起来反对他们的共同敌人白汉。彝族人很有兴趣地听着。他们狡黠地要武器和弹药好保卫独立,帮助红汉打白汉。结果红军都给了他们,使他们感到很意外。于是红军不仅迅速地而且安然无事地高高兴兴过了境。好几百个彝族人参加了“红”汉,一起到大渡河去打共同的敌人。这些彝族人中还有一些还一直走到了西北。
【点睛】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其他的还有很多。
25.(1)指的是“西安事变”;是由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
(2)1936年,张学良的家乡东北已经沦陷,日本加大侵略中国力度;国内“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声越来越高;蒋介石不允许张学良、杨虎城抗日,反而
解析:(1)指的是“西安事变”;是由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
(2)1936年,张学良的家乡东北已经沦陷,日本加大侵略中国力度;国内“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声越来越高;蒋介石不允许张学良、杨虎城抗日,反而要他们打红军。(意对即可)
【详解】
(1)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名著内容的能力。学习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到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埃德加 斯诺提到此事件是“西安演出的”,“起事计划事先一点也没有泄露给敌方”,时间是 “十二月十二”,可知斯诺所说的“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是指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的一次“兵谏”。
(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能力。平时要注意对作者、背景、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的积累。要了解西安事变的具体内容:日军侵占了东北三省后又准备侵占华北,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中共的主张,停止进攻红军,并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26.①《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 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
解析:①《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 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是一部畅销八十年的长征经典,并配有十余幅珍贵历史照片。是我们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读本。(说明: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谈,言之有理即可)②抚养孩子体贴入微。
【详解】
(1)本题考查名著的掌握。要求写一段推荐《红星照耀中国》的文字,以“不忘历史,牢记使命”为主旨,先简要介绍《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再说明该书的意义。示例:《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本书1937年10月第一次出版就在世界引起巨大轰动,直至今日仍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它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是我们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地经典读本。
(2)本题考查对名著的分析。根据文段中的“纷纷被飘浮的丝带到各个地方”和“更加精神焕发地到处觅食”可以看出狼蛛平实过着游猎生活;而“背着一群孩子的荣耀”,“它看来似乎并不悲痛,它更加精神焕发地到处觅食”,“厚厚的负担”等可以看出母蛛抚养孩子时体贴入微。
27.《红星照耀中国》 《西行漫记》 周恩来 造反者
【详解】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
解析:《红星照耀中国》 《西行漫记》 周恩来 造反者
【详解】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在《红星照耀中国》第3篇里介绍周恩来形象,他个人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
28.刘志丹,听从党的安排或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谋求更好的生活或为了消灭剥削建立新中国
【详解】
(1)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第六章的文学常识,结合“是个现代侠盗罗宾汉”可知,A是刘志丹。第六章《红星在西北》:
解析:刘志丹,听从党的安排或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谋求更好的生活或为了消灭剥削建立新中国
【详解】
(1)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第六章的文学常识,结合“是个现代侠盗罗宾汉”可知,A是刘志丹。第六章《红星在西北》:讲述了刘志丹开创西北苏区的历程。
(2)刘志丹可以有更好的前程,但是他选择了去偏远的省份山区为苏区打基础,这是他的理想、信仰决定的,“在穷人中间,他的名字带来了希望,可是在地主和老财中间,他成了惩奸除恶的天鞭”表明他是为了广大的人民群众谋求更好的生活,为了消灭剥削建立新中国,因为这样的信仰,他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听从党的安排。
【点睛】
29.⑴贺龙 ⑵彭德怀 ⑶B ⑷强渡大渡河或飞夺泸定桥。 ⑸示例一:斯诺刚进入根据地时,碰到两个端饭菜的“小鬼”。两“小鬼”面对毫无礼貌的斯诺不理不睬,但当斯诺经别人提醒道谢时,他
解析:⑴贺龙 ⑵彭德怀 ⑶B ⑷强渡大渡河或飞夺泸定桥。 ⑸示例一:斯诺刚进入根据地时,碰到两个端饭菜的“小鬼”。两“小鬼”面对毫无礼貌的斯诺不理不睬,但当斯诺经别人提醒道谢时,他俩才有礼貌地回答:不用道谢,这都是革命工作。这样有原则的红小鬼,正是中国的希望。示例二:红军队伍中有许多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活跃在部队里,充当号手、勤务兵……他们尽管出身不同,但是身上的坚毅令人叹服,他们对红军忠贞不二,坚定如一,他们高扬着革命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示例三:作者在苏区碰到一个叫季邦的小鬼,郑重的请求作者不要把他的名字写错,以免给外国人留下坏印象。这样一个爱惜自己和民族声誉的少年,不正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吗?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以及故事情节。
1)结合“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判断这是贺龙。贺龙的马被敌军俘获了,贺龙又去打仗夺回来;
2)“他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的作风”,描写了这个人的直爽率真。这是写彭德怀。
3)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可知是对红军长征的描述。结合所学可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红军进行了长征。选B。
4)“金沙水拍云崖暖”描写了“巧渡金沙江”战役;“大渡桥横铁索寒”描写了“飞夺泸定桥”战役。
5)示例一:“红小鬼”在红军队伍里担任着很多工作:通讯员、勤务员、号手、侦察员、无线电报务员、挑水员、宣传员、演员、马夫、护士、秘书甚至教员等。在红军长征队伍中,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尽管都还是些娃娃,却跟随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在跋涉中渐渐成长,在战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寻常的童年谱写出一曲生命的壮歌。
示例二:“红小鬼”是少年先锋队队员,是年龄在十二岁到十七岁的少年。他们是红军。从衣着上来看,“红小鬼们”的衣服大多只有灰色,他们的军服都太大了,不合身。但“红小鬼”没有一个人抱怨,仿佛只要有缀着红星的帽子,就是完美的军服了。“有革命的地方都是好地方!”“和同志们在一起什么都不苦。”有了心中的信仰,就很满足,他们很乐观。
示例三:他们都热爱红军,就像作者说的,“没有一个十三岁的孩子,会跟自己所憎恶的军队走六千英里路的”。他们都懂得,红军是自己的军队,是一支为穷人作战,为无产阶级作战和抗日的军队,他们凭这一点加入红军。这充分表现出了他们的有担当,有正义感与很强的爱国情怀。而且,由于红军中人人平等,他们第一次受到人的待遇。这些“红小鬼”们在红军中担任许多职务。传令兵,甚至教员等等。有许多都因做过侦探或宣传工作而被捕关或被杀掉。但他们却依然能勇敢的胜任这些工作。这需要惊人的勇气,而且,他们也对红军有着无可置疑的,绝对的忠诚。并且他们非常受上级的重视,有很多命令从最高当局一直传到少年先锋队。他们对自己的岗位,尽职尽责。
30.(1)张学良,周恩来,毛泽东,朱德(2)如毛泽东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生活简朴,廉洁奉公,有幽默感,吃苦耐劳等,没有官架子,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详解】
(1)本题考查把握名
解析:(1)张学良,周恩来,毛泽东,朱德(2)如毛泽东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生活简朴,廉洁奉公,有幽默感,吃苦耐劳等,没有官架子,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详解】
(1)本题考查把握名著人物形象的能力。要认真阅读名著,了解名著内容,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从“少帅”“最年轻的独裁者”“公开激烈反日”可知,此人是张学良。张学良十分相信蒋介石,但也有着自己的主见,他号召所有抗日的学生,一致抗日,把红军当作天然的盟友而不是敌人,张学良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他是一位少见的杰出领袖,是全世界最杰出的独裁者。从“南开中学”“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可知,此人是周恩来。在中国,周恩来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似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物。他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从“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头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颧骨高出”可知,此人为毛泽东。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目标的信念。他说话平易,讲柔和的南方方言,生活简朴,他爱吃辣椒,甚用辣椒夹着馒头吃。“他的妻子康克清”“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可知,此人是朱德。他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要认真阅读名著,把握人物形象。简洁准确表述。示例1:周恩来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示例2:朱德具备的自发精神和坚定目标,他貌不惊人,沉默谦虚,眼光和蔼,他的生活和穿着都和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示例3:张学良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虽然他忠于蒋介石,但他与蒋介石完全不同,他的目的不是成为统一中国的“皇帝”,只是为了收复家乡,他很开放,他是一位少见的杰出领袖,是全世界最杰出的独裁者。
31.答案示例1:《红星照耀中国》是纪实作品,用纪实手法忠实地描绘了红色中国的真实情况。所写内容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阅读时须清楚把握作品所写事实,最终获得启迪。答案示例2:《昆虫记》是科普作品,真实、有趣
解析:答案示例1:《红星照耀中国》是纪实作品,用纪实手法忠实地描绘了红色中国的真实情况。所写内容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阅读时须清楚把握作品所写事实,最终获得启迪。答案示例2:《昆虫记》是科普作品,真实、有趣地再现了昆虫世界。其行文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深受青少年读者的青睐(喜欢)。
【详解】
考查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及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并根据采访梳理了长征的脉络。因为这是一部由外国作家写的作品,且报道的长征等事件、毛泽东等革命伟人都早已故去,所以可能读起来会有困难,这就是张浩产生“交流有些困难”的原因。但深入作品,会感受到那些革命领袖坚定的革命意志和非凡的人格魅力,为红军战士们不惧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而感动,这正是张浩产生“待深谙其身世后会愈加敬重”的原因。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尊敬与热爱。这正是张浩“找回了几多童年的奇趣”的原因。
32.(1)A.朱德:沉默谦虚,爱惜部下,天性极端温和,说话朴实,喜欢运动和读书。
B.周恩来:平易近人,温和文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细心热情,善于计划等。
(2)①聪明,如:把住宅建
解析:(1)A.朱德:沉默谦虚,爱惜部下,天性极端温和,说话朴实,喜欢运动和读书。
B.周恩来:平易近人,温和文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细心热情,善于计划等。
(2)①聪明,如:把住宅建在隐秘的地方。②勤劳,如:钻在下面一呆就是两个小时。③能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如:它的洞随天气的变冷和身体的长大而加大加深。④善于管理家务,如:改良和装饰的工作,总是经常地不停歇地在做着。
【详解】
(1)A.“东方和西方的军事权威机构公认的现代最有才华的军事战略家之一”这句话是作者斯诺对朱德的评价。结合原文“但是大家都告诉我,朱德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朱德对弟兄们说话非常朴实,他们都能听得懂”“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象毛泽东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等可概括出朱德的性格特点。
B.“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是作者斯诺对周恩来的评价。结合原文“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诬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把胳膊爱护地搭在‘红小鬼’的肩上,与他同行”等可概括出周恩来的性格特点。
(2)法布尔的《昆虫记》,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姻、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万物的赞美之情。仔细回顾《昆虫记》中关于“蟋蟀”的内容,将蟋蟀似人化,从蟋蟀身上得到启示,理解人的精神品质。
示例:①结合原文“蟋蟀则要比它们中的任何一位更聪明得多。在选择住所时,它常常轻视那些偶然碰到的以天然的隐避场所为家的种类。它总是非常慎重地为自己选择一个最佳的家庭住址。它们很愿意挑选那些排水条件优良,并且有充足而温暖的阳光照射的地方。凡是这样的地方。都被视为佳地,要优先考虑选取”可知蟋蟀很聪明;结合原文②“蟋蟀要求自己的别墅每一点都必须是自己亲手挖掘而成的,从它的大厅一直到卧室,无一例外”可知蟋蟀很勤劳;③结合原文“寒气开始袭人时,蟋蟀才开始动手建造自己的巢穴”“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蟋蟀身体的长大而加大加深。如果冬天的天气比较暖和,太阳照射到住宅的门口,仍然还可以看见蟋蟀从洞穴里面抛散出泥土来。在春天尽情享乐的天气里,这住宅的修理工作仍然继续不已。改良和装饰的工作,总是经常地不停歇地在做着,直到主人死去”可知蟋蟀有建筑才能,也善于管理家务。
33.《长征》 红军战士过草地时,暴雨无情的下着,远方的天空阴沉沉的,整片整片的黑云直压人的头顶,让人喘不过气来。一眼望不到头的草地上,一群人在相互的扶持着,连马儿也低着头慢慢的朝前进。 这个
解析:《长征》 红军战士过草地时,暴雨无情的下着,远方的天空阴沉沉的,整片整片的黑云直压人的头顶,让人喘不过气来。一眼望不到头的草地上,一群人在相互的扶持着,连马儿也低着头慢慢的朝前进。 这个场面塑造的是过草地时红军与困难不屈斗争的壮丽场面。环境恶劣,人困马乏,他们毫不畏惧,表现了红军战士战天斗地的信心和勇气。他们这种大无畏精神、敢于与困难作斗争的自信值得我们学习和赞美。
【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阅读理解。从《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中任选一部,把里面让你有深刻印象的“事件、场景、物品”等以“拍摄内容”形式写出来,再阐述选择的原因。根据要求,原因一定要围绕“是我学习榜样”展开,写出值得你的地方,表现其“厉害了”。
示例:
出处:《红星照耀中国》;
拍摄内容:斯诺刚进入根据地时,碰到两个端饭菜的“小鬼”。两“小鬼”面对亳无礼貌的斯诺,不理不睬,但当斯诺经别人提醒道谢时,他俩才有礼貌地回答:不用道谢,都是革命工作;
选择原因:这样有原则的红小鬼正是中国的希望。这些“红小鬼”们年龄都很小,但他们都有主见,敢于抗争。他们都热爱红军。他们都懂得,红军是自己的军队,是一支为穷人作战,为无产阶级作战和抗日的军队。他们对红军忠贞不二,对未来充满希望,有担当,有责任感,这些都值得我们这些与当时的他们年龄相仿的人去学习。
34.示例一:①真实性:作者亲自冒险进入红色区域,“探寻红色中国”,与书写对象生活在一起,通过拍摄照片收集具体丰富的资料,或从老百姓评价等侧面客观收集资料,以亲身经历的见闻,或直接引用人物的语言,甚至相关
解析:示例一:①真实性:作者亲自冒险进入红色区域,“探寻红色中国”,与书写对象生活在一起,通过拍摄照片收集具体丰富的资料,或从老百姓评价等侧面客观收集资料,以亲身经历的见闻,或直接引用人物的语言,甚至相关人物亲笔文稿入文,实事求是地报道了红色中国的真相。
②文学性:作者善于捕捉细节,巧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对人物、战斗场面等进行生动细腻描写,体现了纪实性报告文学文学性的一面。
示例二:①真实性,是纪实作品,真实的记录事实的真相。作者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核对,以求获得新闻第一手资料。
②文学性,故事情节十分的突出,注重对人物的刻画,以及关注事件背后的个人魅力。
【详解】
考查名著的写作特点。这需要对这本名著有大概的了解。《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地记录了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本书的写作手法是记录式写作,作者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做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因此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性。斯诺是记者,又是天赋的作家,他的报道“很文学”,可读性很强,在他的笔下有精力过人、一丝不苟的毛泽东,也有头脑冷静、不屈不挠的周恩来,有让地主乡绅闻风丧胆的贺龙,也有吃苦耐劳、真诚坦率的彭德怀,有沉默谦虚、与士兵同甘共苦的朱德,也有尽职尽责、认真传授知识的徐特立等等。这些人物有理想有情怀有非凡的魅力,但又有人间的味道。
35.示例:
面对疫情,没必要消极悲观,有党的正确领导,有全国人民的支持,疫情有什么可怕的呢?《红星照耀中国》里红军战士们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在后有追捕,前有堵截的情况下,爬雪山,过草地,克服了种种难以想
解析:示例:
面对疫情,没必要消极悲观,有党的正确领导,有全国人民的支持,疫情有什么可怕的呢?《红星照耀中国》里红军战士们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在后有追捕,前有堵截的情况下,爬雪山,过草地,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征。他们靠的就是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和积极乐观的革命意志。长征我们尚且取得了胜利,这次的疫情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详解】
考查名著阅读和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符合原著内容和主旨,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及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并根据采访梳理了长征的脉络。拟写答案时,可围绕着红军战士们大无畏的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那些消极悲观的人进行劝慰。
《长征》是作家王树增历时六年、精心打造的巨著。王树增的《长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的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可围绕着作品中反映的中国共产党人大无畏的战斗意志和百折不挠的不朽信念对那些消极悲观的人进行劝慰。
《飞向太空港》记录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美国“亚洲一号”的故事,以全景式的书写完整再现了中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的全过程,展现了中华民族勇于进取、不断攻坚克难的智慧与决心,也以地球人的眼光和气魄俯仰天地、穿越古今,展现出人类探索宇宙、憧憬未来的博大胸襟。可围绕着作品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不断攻坚克难的智慧与决心,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为国无私奉献的豪情来对那些消极悲观的人进行劝慰。
36.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 国民党领导下的世界。 ②延安; 北京。
【详解】
考查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相关知识的掌握。
(1)1936年,埃德加·斯诺穿越重重封锁,
解析: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 国民党领导下的世界。 ②延安; 北京。
【详解】
考查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相关知识的掌握。
(1)1936年,埃德加·斯诺穿越重重封锁,深入保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据此可知“红色中国”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
根据作品第十二章“又是白色世界”的描述:我从红色中国出来后,发现张学良少帅的东北军与蒋介石总司令之同的紧张关系越来越尖锐了。蒋介石现在不仅是中国武装部队的总司令,而且还是行政院院长——相当于总理的职位。据此可知“白色世界”是指国民党领导下的世界。
(2) 一九三六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性的一年。斯诺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第一章“探寻红色中国”写六月间斯诺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了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他达到了目的地——延安。第二章“去红都的道路”写道“‘我是来见毛泽东的’我说。‘我知道他在安塞。我们还得走多远’”“两小时后,我们到了安塞,它位于黄河支流区水的对岸”。第三章“在保安”,写他冲破了国民党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的新闻封锁。他到了当时苏区的临时首都保安(即志丹县),和毛泽东同志进行长时间的对话,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访问了一下吴起镇。后经过长途跋涉,他到达了宁夏南部的预旺堡。第十一章“回到保安”中写“我从宁夏又南下到甘肃”,最后他冒着炮火,重新折回保安,由保安顺利地到了西安。当他回到北平时,正是西安事变爆发前夕。他在北平首先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据此可填写出两个地名“延安”“北京(北平)”。
37.(1)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2)法布尔 《昆虫记》 杨柳天牛 小甲虫 (3)答案示例:上梁山后,面对“投名状”的刁难,林冲隐忍不发,直至大战青面兽杨志,从而得到王伦的入
解析:(1)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2)法布尔 《昆虫记》 杨柳天牛 小甲虫 (3)答案示例:上梁山后,面对“投名状”的刁难,林冲隐忍不发,直至大战青面兽杨志,从而得到王伦的入伙许可,表现出他的“忍”;等到晁盖等人梁山入伙受阻时,林冲火并王伦,表现出他的“狠”。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积累。
(1)《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由于王明、李德等错倾错误的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大转移,总的行程两万五千里,是历史上最大的转移。在长征中,革命的精干力量得到保存,同时在沿线宣传了革命的思想,扩大了红军的影响。可知这次“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
(2)“耗尽毕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的是法布尔,这本书是《昆虫记》。根据对《昆虫记》的阅读积累,根据“短身燕尾礼服”这个特征可知描写的是杨柳天牛,把天牛的羽翼说成是“缺了布料”;为子女作出“无私的奉献”的可知是小甲虫,它为其后代或自己储备食物的第一步是选料,剔除杂质,收拢成堆,然后清理一块场地,制作、储藏粪球。接着,它要把储备的食物运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3)根据《水浒传》中相关情节谈人物“忍”与“狠”的表现,注意在“雪夜上梁山”之后。如:林冲于风雪夜火烧山神庙之后投奔梁山,王伦嫉贤妒能,怕他对自己的地位产生威胁,对其百般刁难,索要什么投名状,林冲无法,只得下山劫道,遇到了杨志。从这一情节里,可以看出他的忍。晁盖等人来投梁山,林冲欣喜,王伦却不打算让几人入伙,只给一些银两想要把他们打发走,吴用用计激怒了林冲,林冲杀死了王伦,迎晁盖入伙。可以看出他的狠。
38.(1)斯诺(音译可有错字)(2)合理通顺即可。
【详解】
(1)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于1937年10月在伦敦
解析:(1)斯诺(音译可有错字)(2)合理通顺即可。
【详解】
(1)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于1937年10月在伦敦首次出版,于1938年2月首次出版中文版 。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2)此题考查的是对名著的理解和推荐语的书写。首先要对名著内容有一个准确地把握,然后结合自己对该书的理解将它推荐给身边人。注意语言要通顺。示例:我推荐《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外国记者斯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的实际情况,读了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那段历史,还走近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伟人,这些都激发了我对先辈的敬爱、对祖国的热爱,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也要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39.(1)因为这颗红星引领了中国的道路,从诞生到反围则的失败与胜利,到抗战统一战线的建立,红星成了“宣传队”、“播种机”,把革命的种子撒向全中国。
(2)因为这颗红星召集了众多的伟人、革命者,有毛泽东、
解析:(1)因为这颗红星引领了中国的道路,从诞生到反围则的失败与胜利,到抗战统一战线的建立,红星成了“宣传队”、“播种机”,把革命的种子撒向全中国。
(2)因为这颗红星召集了众多的伟人、革命者,有毛泽东、朱德、无数的不知名的先辈,他们的奉献牺牲精神,永照史册。
(3)因为这颗红星得到了工农大众的拥护,衣民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参加红军,为天下穷苦人打天下。
(4)因为这颗红星诠释了革命的精神,如周恩来坚定的信仰,贺龙死都不怕的乐观精神,毛泽东一心为民的大爱精神。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故事情节。埃德加·斯诺的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于1937年一经问世,便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1)因为这颗红星指引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红军四次击败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在第五次反围失败后,红军又完成了被毛泽东喻为“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伟大迁移;“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赴西安促成事变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开始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并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因为这颗红星召集了许多伟大的共产党领袖和红军领袖:有爱唱《红辣椒》的毛泽东,有在田埂走过时把胳膊爱护地搭在“红小鬼”身上的周恩来,有四处寻找并最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朱德,有下令保存国民党悬赏缉拿传单来印红军宣传品的彭德怀……
3)他们身上无一不具有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4)因为这颗红星还得到了中国工农大众的拥护,他们把红军看做穷人的部队,把中国用共产党看作为亲人。
40.从自然环境恶劣、物质条件匮乏、敌军的围追堵截等方面来答。
【详解】
答题要点:根据《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谈谈“长征中面临的困难”,有外界的,有自身的;有物质上的,有精神上的等等,语
解析:从自然环境恶劣、物质条件匮乏、敌军的围追堵截等方面来答。
【详解】
答题要点:根据《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谈谈“长征中面临的困难”,有外界的,有自身的;有物质上的,有精神上的等等,语言要流畅,扣住某一个方面即可。示范: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第四节“红军在大渡河以北爬上了一万六千英尺高的大雪山,在空气稀薄的山顶向西望去,只见一片白雪皑皑的山顶——西藏。这是已是六月了。在平原地带天气很热,可是在过大雪山时,这些衣衫单薄、气血不旺的南方战士不习惯于高原气候,冻死不少。更难的是爬荒凉的炮铜岗,他们可以说是自己铺出一条路出来的,一路砍伐长竹,在齐胸深的泥淖上铺出一条曲折的路来。毛泽东告诉我,‘在这个山峰上,有一个军团死掉了三分之二的驮畜。成百上千的战士倒下去就没有再起来。’”等句子可知,红军在长征中面临的直接困难就是恶劣的自然环境,爬雪山、过草地,每个地方都是生死的考验,他们在和敌人战斗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和大自然搏斗,面对大自然的强大和残酷,他们能做的就是坚持、坚韧,用顽强的毅力去迎接挑战。
【点睛】八上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测试卷2(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___》,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______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2)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法布尔,他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在这本书中,____在地下“潜伏”四年;蜘蛛在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___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2.阅读下面的语句,按要求作答。
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章“战争与和平”)
上面语句中的“他们”被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_________”。“他们”在书中表现出怎样的特点?____________
3.填空题。
《红星照耀中国》书中展示了一大批红军主要领导人物形象,如:令地主士绅闻风逃跑,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的_____;大公无私,个性率真,个人服装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背心”的统帅大军的指挥员______;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能用英语和斯诺交谈,斯诺眼中的“狂热分子”______。
4.《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国人_____(作者)写的,曾易名为《_____》。
5.《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它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是_______(国名)人。作为新闻记者,他在中国大陆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____________。
6.《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______,这部著作被美誉为“__________”的杰出作品。
7.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是指国民革命军北伐。(_____)
②书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如一家被灭口66人、让作者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_____)
③一位外国武官曾经说,单单是一件事情就可以说明红军同拥有极大优势的敌人作战的能力了。这就是红军军官习惯说:“兄弟们,向前冲!”而不是说:“兄弟们,跟我来!”(_____)
8.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____的作品,它首次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这一举世无双的“____________”,这部作品是按照“____________”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1973年在__________首次出版,几个星期内就连续再版7次,销售10万册以上。
9.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红军领袖的评价,请根据描述选择相应的人物:①朱德②贺龙③徐特立④彭德怀⑤毛泽东⑥周恩来(只填序号)。
A.______________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有着“神怪生活”的名誉。
B.______________是“三军”统帅,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C.______________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
10.名著阅读。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
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文中的“A”是 _____________(人名)。
11.下列文学常识及名著的相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英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30年时间写成的科普巨著。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写《记承天寺夜游》时,作者正贬官黄州期间。
D.《藤野先生》一文的作者是鲁迅,在鲁迅的人生中,有几位老师令他终生难忘,其中就包括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和本文所写的藤野先生。
12.请写出《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中你最喜欢(敬佩)的红军,并简要说说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示、感受。
最喜欢(敬佩)的红军:
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示、感受:
13.《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
14.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是阅读纪实作品的最基本要求,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某个真实人物故事或真实事件的概括,谈谈你运用“把握纪实作品事实”方法读书的收获。
15.下列对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真实地记录了自1936年6月到10月在中国西北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的情况。
B.《红星照耀中国》中对毛泽东的描述最为详尽,文中写到,他在生话上是一个很随意很幽默的人。他甚至当着作者的面抓虱子,让人实在为他的不拘小节而感到惊叹!
C.《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刘备和曹操,其中有一个细节是:操以手指玄德,然后自指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D.“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如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与这段人物描写的主人公相关的情节有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单骑救主。
16.请选出下列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
A.《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宋地理学家,撰写《水经注》。
B.白居易,字乐天,号华阳隐居。《钱塘湖春行》是他写的七言律诗。
C.《红星照耀中国》通过埃德加·斯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D.《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创作的回忆性散文集,范爱农、藤野先生、虎妞都是其中的人物。
17.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三位红军领袖的评价,不匹配的一项是( )
A.朱德——他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B.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十分诚恳。
C.彭德怀———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
18.有关《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在斯诺眼中周恩来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
D.斯诺眼中的朱德愉快爱笑,率直爽朗,才智过人,爱惜部下,大公无私,乐观豁达。国民党空投传单悬赏捉拿他,他却命令将传单保存起来,用背面印红军的宣传品。
19.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为解开萦绕在心头的谜,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
B.“为什么红军没有任何大工业基地,没有大炮,没有毒气,没有飞机,没有金钱……但是赢得了革命?”《红星照耀中国》为全世界解答了这样的疑问。
C.法布尔为了更好地观察昆虫,把昆虫装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睁大眼睛观察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花三十年时间写就了科普巨著《昆虫记》。
D.《昆虫记》为我们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螳螂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
20.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的作品,是一部“______”的杰出作品,就像胡愈之所说的——它是忠实描绘_______的第一本著作。在这部名著中,作者深入分析和探究了_______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二、名著阅读题
21.班级组织“重温经典,走近伟人”之《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会。小文制作了一张读书卡片,请你帮她一起完成。
人物 事件 性格特征
朱德 担任全军统帅后,生活和吃穿都跟普通士兵一样,赤脚走路,南瓜充饥。 ①
② 住的窑洞,四面简陋,所有财物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 艰苦朴素不搞特殊化
贺龙 ③ 勇敢无畏沉着大气
阅读启示:伟人的成就,除了受时代潮流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也是自身性格品行决定的。
22.名著阅读
他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以外没有别的吃,而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纯属领导人物的罕见人品。至少我个人是不可能想象蒋介石、白崇禧、宋哲元或者中国任何其他一个国民党将领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保全一支军队的,更不能说还能够在这样的考验结束时真的做到卷土重来,发动一场大进攻,在敌军为了防止它突破而从从容容地构筑了好几个月的防线,打入了一个楔子。
(1)上述语段选自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语段中的“他”是_________。
(3)概括文中“他”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23.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____________。《红星照耀中国》书名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
“他的部队失败后,他和朱德转移到汕头。他们又吃了败仗。他的残部去了内地,但是他却逃到香港。后来他又偷偷地去了上海,从那里化了装回到湖南。”
“传说他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
“他是个大个子,像一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了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
文中的“他”是____________。作者认为“我开始有一点点懂得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这样长期地、这样毫不妥协地、这样不像中国人地进行战斗。”从选文“他”的身上,请概括这位美国记者眼中的共产党人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
24.斯诺采访“红小鬼”后,在采访记录中写道:“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就会感到任何国家有了青少年就不会没有希望。”请结合作品的相关内容,说说斯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你从“红小鬼”的身上获得的启示是什么?
25.名著阅读。
(1)在“不忘历史,牢记使命”的读书交流活动上,请你为大家推荐《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书,说出推荐理由。(可以从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来写)
(2)阅读《昆虫记》片段,说说母蛛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最后,这个庞大的大家庭消失了,这些小蛛纷纷被飘浮的丝带到各个地方,原来背着一群孩子的荣耀的母蛛变成了孤老,一下子失去那么多孩子,它看来似乎并不悲痛,它更加精神焕发地到处觅食,因为这时候它背上再也没有厚厚的负担了,轻松了不少,反而显得年轻了,不久以后它就要做祖母,以后还要做曾祖母,因为一只狼蛛可以活上好几年呢。
26.天姥山语文社团开展了《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下列小题。
[读摘录] [猜人名]
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1)他是__________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顴骨突出 (2)他是__________
他打仗十年,负伤八次。他的每条腿、每条胳膊,他的胸口、肩膀、屁股都受过伤。有一颗子弹从他跟下穿过他的脑袋又从耳后穿出。 (3)他是__________
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过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 (4)他是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名新闻记者的经典纪实作品。它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
B.《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很多红军领袖的情况。
C.《红星照耀中国》所记录的是经过作者筛选的事实,还有作者对于事实的感受和印象,所以作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主观的评价。
D.斯诺拍摄了大量苏区生活的照片,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如毛泽东头戴八角帽的半身像,一直广为流传。
27.《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书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请你结合书中有关这一壮举的报道用自己的语言谈一谈“长征中面临的困难”。
28.名著阅读。
我们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走了四个小时,一路没有见着一个人影。那里根本没有路,只有小溪的溪床,两边岩壁高耸,溪水就在中间湍急地流过,在岩壁上面就是险峻的黄土山。要结果掉一个过分好奇的洋鬼子,这是个好去处。使我惴惴不安的一个因素,是那个骡夫对我的牛皮鞋子多次表示羡慕。
“到啦!”他突然转过头来大声说。这里,岩壁终于消失,一个狭小的山谷展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一片绿油油的麦苗。“我们到啦!”
……
一个年轻的农民,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腰间插着一支左轮手枪,从村里走出来,惊愕的望着我,问我是谁,到那里去干什么?“我是个美国记者,”我说。“我要见这里的贫民会主席。”他面无表情地看着我,回答说:“Hai p'a!”
……
“我就是你要见的人,”他说。“我就是主席。请进来喝口热茶吧。”
上面文字出自_______(国籍)作家_______的《红星照耀中国》片段。这部纪实作品为了当时出版的方便,还曾经易名为《_______》,选文中的“年轻的农民”的名字叫_______。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如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结果如何?
30.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的阅读,进行思考探究。
王涛同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后感慨道:“凭借简陋的装备,却能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实现伟大的胜利,它告诉我们,决定历史进程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为此,他决定围绕“人”设计一份手抄报。
下面是他摘抄的三则材料:
(材料一)他和他的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军服,而且都不佩戴军衔领章。他还有1件自己的衣服,让他感到孩子般的自豪。这是在长征途中击落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
(材料二)我刚好路过他家,就停下来看农民们的示威。我看见有好多人都已经饿得快昏了过去,我知道他的粮仓里还有1万担大米,但他却完全不肯帮助饥民。我义愤填膺,于是领着农民们攻打他家,并且冲了进去,搬走了大部分存粮。
(材料三)我每天要经受约1个小时的各种各样的严刑拷打。有一天晚上,他们把我手脚反绑,用一根绳子捆住我的手腕,把我吊在梁上。狱卒们将大石头堆在我的后背上,站在周围不停地踢我,要我交代——因为他们一直没有得到对我不利的证据。有好多次,我都晕过去了。这种严刑拷打持续了1个月之久。每次受刑之后,我常常会想,下一次得交代了,因为实在忍受不了。但下次我又决定还是不招供,再坚持到第二天。最后,他们从我口中什么也没有得到。
请你根据提示,填写表格。
主题 学了《孟子》三章后,王涛发现其中有一句名言可以用作手抄报的主题:(1)______,______。
人物类别 推荐人物 推荐理由
红军领袖 彭德怀 推荐理由:(2)______(可参考王涛摘抄的三则材料内容,进行填写。)
红军战士 (3)______ 推荐理由:他们的演出生机勃勃,充满幽默感,传播了许多革命思想,平息了民众的恐惧,赢得了人民的信任。
(4)______ 张学良 推荐理由:他对蒋介石忠心耿耿,却和杨虎城一起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这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合乎人心,顺应民意的。
人民群众 回族老乡 推荐理由:他们自发地帮忙抬伤员,给战士们送来白茶,让我们看到了人民群众对红军的拥护。
31.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⑴(甲)选自《 》,文中的“他”是 。
⑵(乙)文是斯诺采访毛泽东时引用的一首诗,请写出此诗提及的与长征有关的两个重大事件。
32.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斯诺向我们展现了红军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红小鬼”,请概述两个反映“红小鬼”优秀品质的情节。
(2)鲁迅说《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请简要说说其“有趣”和“有益”分别体现在哪里。
33.名著阅读。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1)以上文字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他”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他具有的优秀品质(至少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小诚准备根据纪实作品撰写主题为“厉害了,我的榜样”的纪录片脚本,请你从《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中任选一部,仿照示例完成下面表格。
知识卡片:拍摄内容即纪录片镜头要展示的内容,可以是事件、场景、物品等。
主题 厉害了,我的榜样
序号 出处 拍摄内容 选择原因
镜头一 《飞向太空港》 全体将士在泥石流后,夜以继日地对遭受毁坏的“亚洲一号”卫星发射基地进行重建。 因为这一场景呈现了基地将士齐心协力,同大自然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的过程,他们只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就恢复了发射准备。将士们顽强不屈的精神值得学习。
镜头二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35.为助力非遗宣传周活动,学生会计划开展“古诗与名著联读”研讨会,下面是他们搜集的部分资料,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沿途又损失了许多人员和牲口。许多人在一望无际的一些水草中失足陷入沼泽之中而没了顶,同志们无从援手。沿途没有柴火,他们只好生吃青稞和野菜。没有树木遮荫,轻装的红军也没有带帐篷。到了夜里他们就蜷缩在捆扎在一起的灌木枝下面,挡不了什么雨。——《红星照耀中国》
(1)《红星星照中国》这个片段描写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梁甫行》和这个片段都体现了人民艰苦的条件、困苦的生活,可以放到同一主题中。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根据《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结合具体内容,发表你的看法。
______
36.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 。
(2)如果把这本书推荐给身边的人,请你写一段推荐语。
37.阅读过《红星照耀中国》后,你最敬佩的红军将领是哪一位?请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其性格特征。
38.《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对毛泽东的印象有哪些?请至少写出三个方面。
39.“红星为什么能照耀中国”?请结合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简要说出三点理由。
40.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⑴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他评价,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
⑵《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就其中一个方面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西行漫记》 延安 蝉 螳螂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有一定的了解和识记,尤其是对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牢记。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为顺利在国统区出版曾改名《西行漫记》。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在地下“潜伏”四年的是蝉,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是螳螂。
2.红小鬼 信念坚定、乐观坚强,勤劳聪明、好学上进
【详解】
题空一:红小鬼:是《红星照耀中国》里的少年先锋队队员,年龄在十二岁到十七岁的少年,他们是红军。斯诺亲切地称为“红小鬼”。
题空二:考查人物性格特点。这些“红小鬼”们年龄都很小,因为家里贫困或自己生活的环境条件恶劣,又听说红军帮助穷人,于是便都纷纷从家中走出来参加了红军,看出他们都非常有主见,敢于抗争;他们信念坚定,热爱红军,都懂得红军是自己的军队,他们凭这一点加入红军,这充分表现出了他们有正义感与很强的爱国情怀信念坚定;这些“红小鬼”们在红军中担任许多职务,有许多都因做过侦探或宣传工作而被捕或被杀掉,但他们却依然能勇敢的胜任这些工作,可以看出他们的乐观坚强;他们对自己的岗位,尽职尽责,不因为对方是领导就放宽、偏袒;他们为红军、革命拼命地学习,不怕牺牲,有强烈的求知欲。
3.贺龙 彭德怀 周恩来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红星照耀中国》的贺龙曾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一把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武装,且以“行军神出鬼没”而著称。彭德怀是住处是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周恩来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具有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无私的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在斯诺眼中是一个“狂热分子”。
4.美 埃德加·斯诺(斯诺) 《西行漫记》
【详解】
考查对名著文学常识的把握。《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斯诺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观察和描述,把枯燥的红区党组织、各种文件、会议等内容转变为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的文字。
5.《西行漫记》 美国 延安
【详解】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题空一:《西行散记》;题空二:美国;题空三:延安。
6.埃德加·斯诺(斯诺) 用事实说话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识记。《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被美誉为“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
7.× √ ×
【详解】
考查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内容的判断。
①错误,“这次大迁移”是指红军长征。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
②正确。徐海东成为红军指挥员后,他的家族中有66人被国民党杀死,许多红军指挥员家里都发生了这样的事,他家损失最大。
徐特立原来是一个极受敬重的教授,但是到了五十岁那一年,他投身到共产党中来。毛泽东是他在长沙的学生。他的学生中还有许多青年后来成了共产党。
在调整渡河方案后,他们决定集结精锐装备,挑选战斗骨干作为强渡奋勇队。时任第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团长杨得志、一营营长孙继先接受了这个重要命令后,从一营二连挑选了17名勇士进行强渡任务。当时,这17位年轻战士的平均年龄不过20岁左右。
③错误,应是:这就是红军军官习惯说的:“弟兄们,跟我来!”而不是说:“弟兄们,向前冲!”
8.埃德加·斯诺 军事壮举 探寻红色中国 伦敦
【详解】
《红星照耀中国》曾译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文学作品。1973年在英国伦敦首次出版,甫一面世,就产生了巨大影响,连续七次再版。作者按“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及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并根据采访梳理了长征的脉络,将长征称之为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毛泽东、周恩来是作者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9.A
解析:A.⑤ B.① C.⑥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的识记能力。
根据A中的“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可以知道,他是指毛泽东;毛泽东博览群书,涉猎广泛,一丝不苟,不知疲倦,果决有魄力,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同时他又是一个爱军爱民的共产党人领导。
根据B中的“‘三军’统帅”,可以知道他是朱德。他勤奋踏实,心胸宽厚,是红军稳定的象征。
根据C中的“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可知他是周恩来。原著中内容: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
10.A
解析:《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 周恩来
【详解】
根据选段中“清瘦的青年军官”“温和文雅”“用英语讲的”“红军指挥员”“教会学校的高材生”等可以判断出A为周恩来,文段出自埃德加 斯诺的不朽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周恩来先读南开中学,后又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他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
11.B
解析:B
【详解】
B错误,法布尔的国籍是法国,不是英国。
故选B。
12.例:周恩来 在他身上我学到了无私奉献、永不言败、不屈不挠的精神。
【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人物的及特点的把握。《红星照耀中国》记述了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即后来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邓发、徐海东等。斯诺描述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示例:毛泽东;在反围剿最艰难的时刻,他带领红军虎口脱险,爬雪山过草地,最终带领工农红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他不但是军事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这是我最敬佩的地方。
13.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详解】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红星照耀中国”的含义就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14.《红星照耀中国》中详细记录了彭德怀的一些事迹。在长征中,彭德怀把棉衣披给小号手,经常步行,把马让给其他同志骑,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关心群众的人;彭德怀的司令部陈设简陋,伙食也很一般,与部下一样,可看出他是一个生活节俭、严于律己的人。告诉我们:良好的品格才能成就壮丽的人生。
【详解】
答题思路:在《红星照耀中国》中选择一个人物,然后结合这个人物的相关事件,分析其形象,写出自己通过读他的相关内容的收获。
示例:《红星照耀中国》中详细记录了周恩来的一些事迹。他平易近人,待人亲切,无论是对待斯诺,还是对待“红小鬼”们,能够把胳膊亲切地搭在“红小鬼”身上,和他们聊天;对革命极其忠诚,他出身大地主家庭,为了革命,抛弃了富贵的生活,毫不留恋;具有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在巴黎时就组织建立了中国共产党,26岁时成为广州政治生活的领袖人物。他的经历让我知道:坚定的信仰、良好的品格是有价值人生的根基。
15.D
解析:D
【详解】
D.单骑救主情节的主人公是赵云,因此D错误,选D。
16.C
解析:C
【详解】
A.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故A错误。
B.陶弘景,号华阳隐居(自号华阳隐居),故B错误。
D.虎妞是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人物,故D错误。
故选C。
17.B
解析:B
【详解】
从“自傲和热烈”可以看出写的不是周恩来,而是徐海东。周恩来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故选B。
18.B
解析:B
【详解】
A.“用事实说话”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而不是“及时”;
C.这个人是毛泽东,不是周恩来;
D.这是彭德怀,不是朱德的事迹;
故选B。
19.C
解析:C
【详解】
C项,“把昆虫装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睁大眼睛观察昆虫的本能与习性”有误。法布尔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
20.埃德加·斯诺 “用事实说话” 中国红色区域 “红色中国”产生、发展
【详解】
《红星照耀中国》曾译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用事实说话”,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深入分析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及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并根据采访梳理了长征的脉络。胡愈之说:“它在全世界有亿万的读者,这是并不奇怪的。它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毛泽东、周恩来是作者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二、名著阅读题
21.①艰苦朴素,生活坚毅,与士兵同甘共苦;②毛泽东;―③例:与父亲赴宴,有人想试探贺龙,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他面不改色,眼睛都不眨一下。
【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名著人物形象的能力。要认真阅读名著,了解内
解析:①艰苦朴素,生活坚毅,与士兵同甘共苦;②毛泽东;―③例:与父亲赴宴,有人想试探贺龙,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他面不改色,眼睛都不眨一下。
【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名著人物形象的能力。要认真阅读名著,了解内容,梳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①在《红星照耀中国》第10篇里介绍朱德形象,他貌不惊人,沉默谦虚,他的生活和穿着都和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生活坚毅。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平易近人。
②在《红星照耀中国》第1篇里介绍毛泽东形象,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生活节俭,不搞特殊化,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对于吃的东西很随便,有着南方人爱吃辣的癖好。
③在《红星照耀中国》第2篇里介绍贺龙形象,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仇视有钱人,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一把菜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武装,他生活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
22.埃德加·斯诺 朱德 他率领部队在艰难的环境里不仅得以保全,还发动了一场大进攻。
【详解】
(1) 《红星照耀中国》曾译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
解析:埃德加·斯诺 朱德 他率领部队在艰难的环境里不仅得以保全,还发动了一场大进攻。
【详解】
(1) 《红星照耀中国》曾译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及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并根据采访梳理了长征的脉络。毛泽东、周恩来是作者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2)根据选段中的“他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纯属领导人物的罕见人品”“做到卷土重来,发动一场大进攻”等细节可知语段中的“他”是朱德。
(3)考查概括事件。选段记叙的是他带领部队在西藏恶劣的环境里,食物缺少,又有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他不但带领部队成功突围,而且还卷土重来,发动了一场大进攻,在敌军的防线上打了一个楔子。可概括为:他率领部队在艰难的环境里不仅得以保全,还发动了一场大进攻。
23.埃德加·斯诺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必将照耀全中国。 贺龙 英勇无畏,生活简朴,体恤下属
【详解】
(1)题空一:《红星照耀
解析:埃德加·斯诺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必将照耀全中国。 贺龙 英勇无畏,生活简朴,体恤下属
【详解】
(1)题空一:《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题目中的“红星”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照耀”指照射,带来光明。
题空二:“红星照耀中国”含义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犹如一颗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必将照耀全中国,为人民带来光明。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贺龙:红军领袖之一。外貌特点:个大个子,像一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经历: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没有多少文化,曾经一把菜刀闹革命,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南昌起义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文段中外貌“大个子,像一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经历“传说他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判断“他”是贺龙。
人物形象:根据“传说他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概括为:英勇无畏;根据“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了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概括为:关爱、体恤下属;根据“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概括为:生活简朴。
24.示例:尽管“红小鬼”在长征途中整天疲乏,尝遍艰苦,但他们仍然愉快而乐观。启示:红小鬼对革命充满热情,坚强勇敢;对红军忠贞不二,坚定如一。他们身上体现了红军的精神。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珍惜优越的条件,继
解析:示例:尽管“红小鬼”在长征途中整天疲乏,尝遍艰苦,但他们仍然愉快而乐观。启示:红小鬼对革命充满热情,坚强勇敢;对红军忠贞不二,坚定如一。他们身上体现了红军的精神。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珍惜优越的条件,继承红小鬼的品质。以积极的状态学习,生活。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名著内容并谈出启示的能力。要认真阅读名著,了解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理解。示例:尽管“红小鬼”在长征途中面对重重困难,但他也不气馁,虽年幼仍然奋勇作战,不惧牺牲,以其矮小的身躯参加实际战斗,以刺刀与敌人肉搏,体现了英勇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启示:红小鬼有坚定的革命信念,不畏艰难,坚强勇敢,他身上体现的红色精神仍要不断传承下去,今天的我们应该珍惜优越的幸福生活,继承红色传统。以积极乐观的状态去奋斗。
25.①《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 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
解析:①《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 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是一部畅销八十年的长征经典,并配有十余幅珍贵历史照片。是我们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读本。(说明: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谈,言之有理即可)②抚养孩子体贴入微。
【详解】
(1)本题考查名著的掌握。要求写一段推荐《红星照耀中国》的文字,以“不忘历史,牢记使命”为主旨,先简要介绍《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再说明该书的意义。示例:《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本书1937年10月第一次出版就在世界引起巨大轰动,直至今日仍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它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是我们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地经典读本。
(2)本题考查对名著的分析。根据文段中的“纷纷被飘浮的丝带到各个地方”和“更加精神焕发地到处觅食”可以看出狼蛛平实过着游猎生活;而“背着一群孩子的荣耀”,“它看来似乎并不悲痛,它更加精神焕发地到处觅食”,“厚厚的负担”等可以看出母蛛抚养孩子时体贴入微。
26.(1)周恩来 (2)毛泽东 (3)徐海东 (4)贺龙 (5)C
【详解】
(1)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注意对重要人物特征的把握。(1)根据“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
解析:(1)周恩来 (2)毛泽东 (3)徐海东 (4)贺龙 (5)C
【详解】
(1)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注意对重要人物特征的把握。(1)根据“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分析,是周恩来;(2)根据“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顴骨突出”分析,是毛泽东;(3)根据“有一颗子弹从他跟下穿过他的脑袋又从耳后穿出”分析,是徐海东;(4)根据“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分析,是贺龙。
(5)C.“作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主观的评价”有误,改为“客观的评价”。故选C。
27.从自然环境恶劣、物质条件匮乏、敌军的围追堵截等方面来答。
【详解】
答题要点:根据《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谈谈“长征中面临的困难”,有外界的,有自身的;有物质上的,有精神上的等等,语
解析:从自然环境恶劣、物质条件匮乏、敌军的围追堵截等方面来答。
【详解】
答题要点:根据《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谈谈“长征中面临的困难”,有外界的,有自身的;有物质上的,有精神上的等等,语言要流畅,扣住某一个方面即可。示范: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第四节“红军在大渡河以北爬上了一万六千英尺高的大雪山,在空气稀薄的山顶向西望去,只见一片白雪皑皑的山顶——西藏。这是已是六月了。在平原地带天气很热,可是在过大雪山时,这些衣衫单薄、气血不旺的南方战士不习惯于高原气候,冻死不少。更难的是爬荒凉的炮铜岗,他们可以说是自己铺出一条路出来的,一路砍伐长竹,在齐胸深的泥淖上铺出一条曲折的路来。毛泽东告诉我,‘在这个山峰上,有一个军团死掉了三分之二的驮畜。成百上千的战士倒下去就没有再起来。’”等句子可知,红军在长征中面临的直接困难就是恶劣的自然环境,爬雪山、过草地,每个地方都是生死的考验,他们在和敌人战斗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和大自然搏斗,面对大自然的强大和残酷,他们能做的就是坚持、坚韧,用顽强的毅力去迎接挑战。
【点睛】
28.美国 埃德加·斯诺(斯诺) 西行漫记 刘龙火
【详解】
根据“一个年轻的农民,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腰间插着一支左轮手枪,从村里走出来,惊愕的望着我,问我是谁,到那里去干什么
解析:美国 埃德加·斯诺(斯诺) 西行漫记 刘龙火
【详解】
根据“一个年轻的农民,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腰间插着一支左轮手枪,从村里走出来,惊愕的望着我,问我是谁,到那里去干什么?我是个美国记者,我说。我要见这里的贫民会主席。他面无表情地看着我,回答说: Hai p'a!。我就是你要见的人,我就是主席。请进来喝口热茶吧”,这是斯诺见到了该地的贫民会主席刘龙火的场景。这个场景选自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斯诺在中国的七年间,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人们提出过很多很多问题,可是一直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所以当1936年6月斯诺得到一个能够亲身进入红区、打破持续9年的新闻封锁的机会时,为了探明事情的真相,他义无反顾地决定这次冒险。斯诺岔入一条据说是商贩偷运货物出入苏区的山道进入了无人地带,最后顺利到达延安附近的一个村落,正式进入了红色大门。在那里,斯诺见到了该地的贫民会主席刘龙火,刘龙火热情款待了他,给他找了一位年轻的向导和一个骡夫前往安塞,并给了他苏区的纸币以便使用。文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经典名著,于1937年10月在伦敦首次出版。1938年,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让世界第一次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真实面貌。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29.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和平解决,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名著知识的掌握。根据选文中的“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等提示可知,“
解析: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和平解决,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名著知识的掌握。根据选文中的“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等提示可知,“这场军事政变”指的是发生在西安,由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所以又称“双十二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同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30.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或: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推荐理由:他生活简朴,能与部下同甘共苦;对农民充满同情,富有反抗精神;他是一个勇敢无畏、意志坚强的人。 红军剧社的同志
解析: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或: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推荐理由:他生活简朴,能与部下同甘共苦;对农民充满同情,富有反抗精神;他是一个勇敢无畏、意志坚强的人。 红军剧社的同志 国民党代表
【详解】
题空一:由王涛同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感慨“决定历史进程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可知,中国红军最终实现伟大的胜利是因为得民心,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符合《孟子》三章中的“得道者多助”或“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即施行“仁政”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有利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故以此作为手抄报的主题。
题空二:考查推荐语。结合三则材料。根据材料一“他和他的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军服,而且都不佩戴军衔领章。他还有1件自己的衣服,让他感到孩子般的自豪”可知,他和部下一样,生活简朴。作为红军领袖,他做到了与士兵同甘共苦;根据材料二“我义愤填膺,于是领着农民们攻打他家,并且冲了进去,搬走了大部分存粮”可知,他对农民充满同情,富有反抗精神;根据材料三他经受严刑拷打坚决不招供,可以看出他勇敢无畏、意志坚强、信念坚定。推荐理由围绕这些作答即可。
题空三:根据推荐理由“他们的演出生机勃勃,充满幽默感,传播了许多革命思想”判断为:红军剧社的同志。
题空四:张学良:是蒋介石的部下,对蒋介石忠心耿耿。他曾三次救蒋介石的政权免于崩溃,认真对待蒋介石所说的要收复满洲,为人民雪耻这一句话。因此人物类别为:国民党代表。
31.⑴《红星照耀中国》、周恩来;⑵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大草地等
【详解】
(1)考查对名著内容的了解。根据“他个子清瘦……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解析:⑴《红星照耀中国》、周恩来;⑵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大草地等
【详解】
(1)考查对名著内容的了解。根据“他个子清瘦……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可知,选文中的“他”是小说《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周恩来。《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 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主要讲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其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2)考查对名著故事情节的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意思是: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由此可以概括出长征事件“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意思是:强渡大渡河后,红军又翻过了几座大雪山,走过人迹罕至、遍布沼泽的大草地。现在又跨过终年积雪的岷山,眼看就要完成最艰苦的行程。由此可以概括出长征事件“爬雪山”,“过大草地”。也可以概括“四渡赤水”等内容。
32.示例:我选(1)。①“红小鬼”中的“少年先锋队员”同成年游击队并肩作战,面对白军毫不退缩,英勇无畏。②检查路条的“红小鬼”不让没有路条的彭德怀过关,即使路条是彭德怀开的也不行。这反映了红小鬼的认真负
解析:示例:我选(1)。①“红小鬼”中的“少年先锋队员”同成年游击队并肩作战,面对白军毫不退缩,英勇无畏。②检查路条的“红小鬼”不让没有路条的彭德怀过关,即使路条是彭德怀开的也不行。这反映了红小鬼的认真负责。我选(2)。“有趣”体现在法布尔用幽默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许多昆虫的生活习性,向我们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奥秘;“有益”表现在全书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万物的赞美,培养我们敬畏生命的情怀。
【详解】
(1)本题考查对《红星照耀中国》情节的识记能力。
示例:我学习到了红小鬼自尊心强、肯于吃苦、认真负责、英勇无畏的优秀品质。比如,一位通讯员小鬼专门找到斯诺,担心他写错自己的名字,给外国同志留下不好的印象。这反映了红小鬼的自尊自爱。比如,检查路条的红小鬼,不让没有路条的彭德怀过关,即使路条就是彭德怀开的也不行。这反映了红小鬼的认真负责。
(2) 本题考查对《昆虫记》的了解和概括总结能力。
《昆虫记》趣在用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昆虫的外貌特征和各种习性。益在让我们能获得很多关于昆虫的知识。比如文中对于螳螂描写,写道:对于螳螂奇怪的姿态,蝗虫过于害怕,竟稀里糊涂往前移动到螳螂可以攻击到它的范围以内,螳螂就毫不客气的,用自己的“掌”击打蝗虫,再用两条锯子用力把它压紧。本文段让我们知道了螳螂捕食的方法,让我们获得了科普知识。采用了拟人手法,语言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不仅惟妙惟肖地将螳螂捕食的样子写得活泼生动,盎然多趣,同时也凸显了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以及对昆虫痴迷。
33.(1)《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 (2)毛泽东 质朴纯真、生活简朴、锐利机智、天生精明、专心致志、对工作事无巨细一丝不苟等
【详解】
(1)考查对名著的了解。《红星照耀
解析:(1)《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 (2)毛泽东 质朴纯真、生活简朴、锐利机智、天生精明、专心致志、对工作事无巨细一丝不苟等
【详解】
(1)考查对名著的了解。《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 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主要讲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2)考查对名著人物的了解。根据“他是个面容清瘦,看上去很像林肯式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可知,“他”指的是毛泽东。毛泽东的特点一“生活简朴”,表现在:身为最高领导人,主要奢侈品是一顶蚊帐。除此之外,毛泽东的生活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毛泽东的特点二“天生精明”,表现在: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毛泽东的特点三“质朴纯真”,表现在:喜欢憨笑,说话真诚老实,经常毫不惹眼地坐在群众大会和红色剧院的观众中间,玩得很高兴。毛泽东的特点四“对工作事无巨细一丝不苟”,表现在: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常常工作到深夜,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34.《长征》 红军战士过草地时,暴雨无情的下着,远方的天空阴沉沉的,整片整片的黑云直压人的头顶,让人喘不过气来。一眼望不到头的草地上,一群人在相互的扶持着,连马儿也低着头慢慢的朝前进。 这个
解析:《长征》 红军战士过草地时,暴雨无情的下着,远方的天空阴沉沉的,整片整片的黑云直压人的头顶,让人喘不过气来。一眼望不到头的草地上,一群人在相互的扶持着,连马儿也低着头慢慢的朝前进。 这个场面塑造的是过草地时红军与困难不屈斗争的壮丽场面。环境恶劣,人困马乏,他们毫不畏惧,表现了红军战士战天斗地的信心和勇气。他们这种大无畏精神、敢于与困难作斗争的自信值得我们学习和赞美。
【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阅读理解。从《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中任选一部,把里面让你有深刻印象的“事件、场景、物品”等以“拍摄内容”形式写出来,再阐述选择的原因。根据要求,原因一定要围绕“是我学习榜样”展开,写出值得你的地方,表现其“厉害了”。
示例:
出处:《红星照耀中国》;
拍摄内容:斯诺刚进入根据地时,碰到两个端饭菜的“小鬼”。两“小鬼”面对亳无礼貌的斯诺,不理不睬,但当斯诺经别人提醒道谢时,他俩才有礼貌地回答:不用道谢,都是革命工作;
选择原因:这样有原则的红小鬼正是中国的希望。这些“红小鬼”们年龄都很小,但他们都有主见,敢于抗争。他们都热爱红军。他们都懂得,红军是自己的军队,是一支为穷人作战,为无产阶级作战和抗日的军队。他们对红军忠贞不二,对未来充满希望,有担当,有责任感,这些都值得我们这些与当时的他们年龄相仿的人去学习。
35.过草地 不同意。《梁甫行》描写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这个片断是写红军战士们在草地上行军的艰苦,表现的是他们不怕艰难、不惧牺牲的精神,表达的是作者对他们的赞美
解析:过草地 不同意。《梁甫行》描写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这个片断是写红军战士们在草地上行军的艰苦,表现的是他们不怕艰难、不惧牺牲的精神,表达的是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无论是内容还是主旨,都不一致,因此不能放在同一主题中。
【详解】
(1)结合“许多人在一望无际的一些水草中失足陷入沼泽之中”可知,这段文字描写的是长征途中过草地的场景。
(2)首先明确态度:不同意。然后结合内容分析原因。《梁甫行》是曹植借用旧题写荒远地区贫民的困苦生活的诗篇。诗中具体形象地描写了海边贫民的艰苦穷困生活。他们寄身于草野,过着如同禽兽一般的野人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灾难深重的人民深切的同情之情。《红星照耀中国》的片断中,从“沿途没有柴火,他们只好生吃青稞和野菜……挡不了什么雨”可以看出长征途中,红军生活艰难、自然环境恶劣,表现的是他们不畏艰难的精神,字里行间透露出了作者的赞颂之情。两者内容不一致,反映的主旨不一致,故不能放在同一主题中。
36.(1)斯诺(音译可有错字)(2)合理通顺即可。
【详解】
(1)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于1937年10月在伦敦
解析:(1)斯诺(音译可有错字)(2)合理通顺即可。
【详解】
(1)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于1937年10月在伦敦首次出版,于1938年2月首次出版中文版 。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2)此题考查的是对名著的理解和推荐语的书写。首先要对名著内容有一个准确地把握,然后结合自己对该书的理解将它推荐给身边人。注意语言要通顺。示例:我推荐《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外国记者斯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的实际情况,读了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那段历史,还走近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伟人,这些都激发了我对先辈的敬爱、对祖国的热爱,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也要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37.示例:(人物,性格特点,具体分析)
毛泽东
生活简朴:他的财物只是一条毛毯、几件个人的用品,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
平易近人、关心部下:他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一位在前线受伤的弟兄穿。
博览群书、涉猎广
解析:示例:(人物,性格特点,具体分析)
毛泽东
生活简朴:他的财物只是一条毛毯、几件个人的用品,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
平易近人、关心部下:他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一位在前线受伤的弟兄穿。
博览群书、涉猎广泛:他博览群书,阅读的范围很广,哲学历史政治都有涉猎。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需要结合具体情节来作答。
如:周恩来
细心热情,善于计划:周恩来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开列为时共需九十二天的旅程中的各个项目。
大胆无畏,生活简朴:面对蒋介石八万元的首级悬赏,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而住屋陈设非常简单。
认真细致,极端负责:周恩来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每做一件事,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甚至是一个很微小的细节他都考虑得很周到、很周全。
38.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没有官架子,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有幽默感,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等等。
【详解】
1.斯诺认为毛泽东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
解析: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没有官架子,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有幽默感,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等等。
【详解】
1.斯诺认为毛泽东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好学上进、博取众长的精神惊人。
斯诺在苏区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毛泽东博学多才,对历史和哲学更有深入的研究。《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章《在保安》中,斯诺说:“我有一阵子每天晚上都去见他(指毛泽东),向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党史。有一次,一个客人带了几本哲学新书来给他,于是他就要求我改期再谈。他花了三四夜的工夫专心读了这几本书,在这期间,他似乎是什么都不管了。他读书的范围不仅限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而且也读过一些古希腊哲学家如斯宾诺莎、康德、歌德、黑格尔、卢梭等人的著作。”“毛泽东不论走到哪里,那两只装着文件和书籍的铁箱子总是不离身,即使在紧张的长征途中也不例外。一有空隙他就博览群书,对中外历史和古今哲学更是爱不释手。”
2.毛泽东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章《在保安》中,虽是初次接触,斯诺很快就发现毛泽东“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他是中国现有的最有才干的战略家,这是令人很感兴趣的事。”“我发现他对于当前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甚至在长征途上,红军似乎也收到无线电新闻广播,在西北,他们还出版着自己的报纸。毛泽东熟读世界历史,对于欧洲社会和政治的情形,也有实际的了解。他对英国的工党很感兴趣,详尽地问我关于工党目前的政策,很快就使我答不上来了。”
3.毛泽东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
关于毛泽东的日常生活,《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章《在保安》中,斯诺具体描述道:“毛泽东和他的夫人(指贺子珍)住在两间窑洞里,四壁简陋,空无所有,只挂了一些地图。毛氏夫妇的主要奢侈品是一顶蚊帐。除此之外,毛泽东的生活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地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包括两套布制服。”“毛泽东的伙食也同每一个人一样,但因为是湖南人,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他甚至用馒头夹着辣椒吃。除了这种癖好之外,他对于吃的东西就很随便。” “毛泽东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两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
4. 有幽默感,平易近人。
《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章《在保安》中,斯诺写到,“我曾几次同毛泽东一起去参加过村民和红军学员的群众大会,去过红色剧院。他(指毛泽东)毫不惹眼地坐在观众的中间,玩得很高兴。”“在我看来,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甚至在说到自己的时候和苏维埃的缺点的时候他也笑得厉害——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他说话平易,生活简朴,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然而他把天真质朴的奇怪品质同锐利的机智和老练的世故。”
39.(1)因为这颗红星引领了中国的道路,从诞生到反围则的失败与胜利,到抗战统一战线的建立,红星成了“宣传队”、“播种机”,把革命的种子撒向全中国。
(2)因为这颗红星召集了众多的伟人、革命者,有毛泽东、
解析:(1)因为这颗红星引领了中国的道路,从诞生到反围则的失败与胜利,到抗战统一战线的建立,红星成了“宣传队”、“播种机”,把革命的种子撒向全中国。
(2)因为这颗红星召集了众多的伟人、革命者,有毛泽东、朱德、无数的不知名的先辈,他们的奉献牺牲精神,永照史册。
(3)因为这颗红星得到了工农大众的拥护,衣民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参加红军,为天下穷苦人打天下。
(4)因为这颗红星诠释了革命的精神,如周恩来坚定的信仰,贺龙死都不怕的乐观精神,毛泽东一心为民的大爱精神。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故事情节。埃德加·斯诺的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于1937年一经问世,便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1)因为这颗红星指引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红军四次击败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在第五次反围失败后,红军又完成了被毛泽东喻为“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伟大迁移;“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赴西安促成事变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开始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并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因为这颗红星召集了许多伟大的共产党领袖和红军领袖:有爱唱《红辣椒》的毛泽东,有在田埂走过时把胳膊爱护地搭在“红小鬼”身上的周恩来,有四处寻找并最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朱德,有下令保存国民党悬赏缉拿传单来印红军宣传品的彭德怀……
3)他们身上无一不具有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4)因为这颗红星还得到了中国工农大众的拥护,他们把红军看做穷人的部队,把中国用共产党看作为亲人。
40.⑴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没有官架子,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有幽默感,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等等。
⑵“人”的角度 示例:我认为红军是人,是平常人,有平常人的
解析:⑴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没有官架子,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有幽默感,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等等。
⑵“人”的角度 示例:我认为红军是人,是平常人,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也有平常人的爱好。如有的红军战士喜欢打乒乓球,有的喜欢唱歌,有的特别爱马。
“疯子”的角度 示例:我认为红军是“疯子”,他们面对困难,坚定不移,有时采取异乎寻常的甚至极端的方式,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如在“飞夺泸定桥”一役中,泸定桥上面一半木板被撬走,下面是湍急的河流,对面是敌军的机枪阵地,没人会想到红军竟然在这样雄县的情形下过桥。
“神”的角度 示例:我认为红军是神,红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们翻越数座大雪山,渡过几十条河流,穿过遍布沼泽的草地,徒步二万五千里,最终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真是神奇!(只选择期中一点回答即可)
【详解】
(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把握能力。题干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在《第三篇 在保安——苏维埃掌权人物》中,斯诺对毛泽东主席是这样评价的:“在我看来,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他说话平易,生活俭朴”“然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他似乎一点也没有自大狂的征象,但个人自尊心极强,他的态度使人感到他有着一种在必要时候当机立断的魄力”“毛泽东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有相当深邃感情的人”,综上可以看出在斯诺眼中毛泽东还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追切要求,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
(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时,要扣住对名著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及主旨的理解谈自己的看法,注意观点明确,语言通畅。如果认为是“疯子”或“神”,需要从比喻义方面进行分析。
示例一:我认为红军是人。因为他们都是平常人,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和好恶。比如,毛泽东接受斯诺采访时,翻找衣服里面的虱子;彭德怀是一个愉快爱笑的人;李克农是一个爱开玩笑的人。
示例二:我认为红军是疯子。他们面对困难坚定不移,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如在飞夺泸定桥时,红军战士攀着铁索,脚下是湍急的河流,对面有敌军阻截,空中有敌机轰炸,但他们竟能在这种情形下夺取了泸定桥。
示例三:我认为红军是神。因为红军无论在怎样极其险恶和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都不畏强敌,不怕牺牲,英勇顽强,无坚不摧,一往无前。他们总是以胜利为目标而坚决完成任务,例如所有的指挥官和士兵在接受命令时,都会在行一个标准的军礼的同时坚定地说:“保证完成任务!”正因为这种红军精神,他们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八上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测试卷3(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根据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积累,完成下表。
人物 情节 性格
毛泽东 谈及已死的同志和饥荒的死人事件,他眼睛湿润。 ①
周恩来 搭着“红小鬼”的肩在乡间散步。 ②
彭德怀 童年在私塾奋起反抗欺负他的老师。 ③
2.填空
我一边和他谈着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选文中“他”是_____,请列举与“他”有关的主要事件(写一件即可)___________。
3.名著导读
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A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
“我是A,”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
“即使你是朱总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
该段文字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文中的“A”_________ (填人物名字)。
4.阅读下面的语句,按要求作答。
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章“战争与和平”)
上面语句中的“他们”被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_________”。“他们”在书中表现出怎样的特点?____________
5.《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国人_____(作者)写的,曾易名为《_____》。
6.填空
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他们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响;也许他们故意开乱枪不想打死他们;也许有些人暗中祈祷对方冒险成功!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
(《红星照耀中国》节选)
选文叙述的是长征中一次有名的战斗,此次战斗我们通常称之为“_____________”;文中的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因为他们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7.请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简报,完成下列问题。
《红星照耀中国》目录速览
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 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
第三篇在保安 第九篇同红军在一起(续)
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十篇战争与和平
第五篇长征 第十一篇回到保安
第六篇红星在西北 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
批注:作品是按照(1)___________顺序来记录见闻的。主要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2)__________________。
《红星照耀中国》人物摘录
人物图片 人物剪影 人物姓名
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传说他能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他的口才很好,说起话来能够“叫死人活过来打仗”。 (3)_________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具有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4)_________
8.请写出《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中你最喜欢(敬佩)的红军,并简要说说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示、感受。
最喜欢(敬佩)的红军:
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示、感受:
9.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相关内容的叙述,按要求填空。
(1)《红星照耀中国》是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书,引发了巨大轰动,是一部____________(纪实性、抒情性、哲理性)很强的作品。(选择填空)
(2)____________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组织了上海罢工、八一南昌起义,是党的创建人;加拿大医生____________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在一次战役中因感染细菌而献出了生命。(填写人物姓名)。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请问文中的“他”是谁?作者对他有怎样的印象?(至少写出两点)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
B.《昆虫记》中描写了许多昆虫,如象鼻虫、蜘蛛、螳螂、蜜蜂等。
C.《西游记》是吴承恩的长篇章回小说,共100回,记叙了唐僧师徒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的故事。
D.《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等。
12.请选出下列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
A.《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宋地理学家,撰写《水经注》。
B.白居易,字乐天,号华阳隐居。《钱塘湖春行》是他写的七言律诗。
C.《红星照耀中国》通过埃德加·斯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D.《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创作的回忆性散文集,范爱农、藤野先生、虎妞都是其中的人物。
13.有关《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在斯诺眼中周恩来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
D.斯诺眼中的朱德愉快爱笑,率直爽朗,才智过人,爱惜部下,大公无私,乐观豁达。国民党空投传单悬赏捉拿他,他却命令将传单保存起来,用背面印红军的宣传品。
14.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书名的寓意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该书当时为了方便出版,曾命名《西行漫记》。
B.就中美两国关系来说,《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是第一个报春的燕子。斯诺弥留之际,用生命的最后力量,说了一句话“我热爱中国。”
C.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蒋介石曾悬赏八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在他的司令部的门前,只有一个哨兵。文段中“他”是朱德。
D.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他,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文段中的“他”是毛泽东。
15.下列有关《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杰作,是一本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这本书堪称文学与科学的完美结合的典范,语言诙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现昆虫的世界。
B.《昆虫记》中蜘蛛知道蜘蛛网上猎物的方法是用嗅觉感知到的。
C.《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 斯诺,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他真实记录了自1937年6月至10月在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D.《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该书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书中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
1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中,有误的两项是( )
A.《昆虫记》通过描绘各种昆虫的外部形态和生物习性,记录各种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
B.埃德加·斯诺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深入井冈山根据地,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以及红军战士和根据地的老百姓。
C.《红星照耀中国》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D.《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美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文学巨著。
E.《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
17.下面对名著语段的出处及“他”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他和他的士兵们一样,只有两身军装,而且在军装上并没有等级的标志。一件私人的衣服,这件衣服使他孩子气地高兴骄傲着,这是一件背心,是用在长征中射下来的敌人飞机上所得到的一把降落伞所做的。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朱赫来 B.《红星照耀中国》 彭德怀
C.《骆驼祥子》 孙侦探 D.《红岩》 许云峰
18.下列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B.1936年,斯诺带着好奇和种种疑问,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北,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并搜集到了大量关于长征的第一手资料。
C.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徙”是指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D.“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是朱德。
19.选出下列关于名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红军北上抗日。
C.《红星照耀中国》书名的含义,是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D.《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20.某班级开展名著阅读交流会,邀你参加,完成相应空格。
小明说:“在1954年至1957年的书信中,傅雷提到最多的外国作曲家是A________。”
小华说:“《红星照耀中国》中有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用温和文雅的英语和作者打招呼,他就是鼎鼎大名的B_______。”
二、名著阅读题
21.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中国根据地,根据实地采访和考察得来第一手资料写了《红星照耀中国》一文,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这本书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请根据你对全文的阅读,说说哪一个书名更好。
22.课外阅读积累。
①《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如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文段中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________________。
③在《红星照耀中国》的描述中,红军给战士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____________。《红星照耀中国》书名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
“他的部队失败后,他和朱德转移到汕头。他们又吃了败仗。他的残部去了内地,但是他却逃到香港。后来他又偷偷地去了上海,从那里化了装回到湖南。”
“传说他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
“他是个大个子,像一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了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
文中的“他”是____________。作者认为“我开始有一点点懂得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这样长期地、这样毫不妥协地、这样不像中国人地进行战斗。”从选文“他”的身上,请概括这位美国记者眼中的共产党人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
24.在《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活动中,你参与完成其中一份“红军将领参加革命的原因”专题探究卡,请你从下列所给的选项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书中的相关内容完成表格。
A.贺龙 B.彭德怀 C.朱德
“红军将领参加革命的原因”专题探究卡
红军将领 成长过程中的相关事件 参加革命的原因
毛泽东 ①看到因饥荒“造反”的百姓被害。②阅读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小册子。 ①经受过苦难;同情百姓疾苦,不满社会黑暗;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②接受进步教育,受到进步书籍、人物的影响。
我选择_____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5.(1)70年前,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并取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的总司令员,就是____________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赫赫有名的指挥员:____________。
(2)在作者笔下,他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请你结合作品分析。(不少于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斯诺采访“红小鬼”后,在采访记录中写道:“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就会感到任何国家有了青少年就不会没有希望。”请结合作品的相关内容,说说斯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你从“红小鬼”的身上获得的启示是什么?
27.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和执行的经过,可谓高明之极。它比蒋介石在南京或上海发动的政变,或者共产党占据广州的情况,其流血和笨拙程度都不知要低多少。起事计划事先一点也没有泄露给敌方。到十二月十二日早晨六点钟,整个事件就已经结束了。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选文中所说的“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指的是什么事件?是谁发动的?
(2)联系原著,简述发动这一事件的原因。
28.名著阅读。
(1)请根据你读《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积累,在下面人物栏序号处填写相应的人物。
人物 内容
① 一九二九年在沈阳第一次见到这位少帅时,他是全世界最年轻的独裁者。他是公开激烈反日的。
② 他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蒋介石曾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后又曾悬赏8万元要他的首级。
③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头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颧骨高出。南京虽然悬赏25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④ “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清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2)请从上述四位人物中任选一位,谈谈他在作者笔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9.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读书卡片,请你帮忙完成相关任务。
(辨人物)◆“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人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 “他”指的是(1)_______(填人名)。◆“他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的作风。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他很喜欢孩子,他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 “他”指的是(2)_______(填人名)。
(忆历史)◆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3)_____________A、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B、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红军长征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作者认为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描写了两次战役,一次是“巧渡金沙江”,另一次是(4)_______________。
(讲故事)◆作者在书中说:“我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蓬勃精神,让人看到希望。”请用书中一个关于“红小鬼”的故事来印证这句话。(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名著
(1)《红星照耀中国》是什么体裁?
(2)《红星照耀中国》中谁是你心中那颗照耀中国的闪亮红星呢?请说说原因。
31.“红星为什么能照耀中国”?请结合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简要说出三点理由。
32.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对党内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了精准的点评,请根据作者的点评说说以下的“他”分别指谁,并简要说说他们各自的性格。(任选一个作答)
A.他是“东方和西方的军事权威机构公认的现代最有才华的军事战略家之一”。
B.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2)《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说说“蟋蟀”给你较大触动的有哪些方面?
33.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完成下面表格。
人物 性格特征 相关事迹
周恩来 A______________ ①把胳膊爱护地搭在“红小鬼”的肩膀上,走过乡间田埂;②第一次与斯诺见面时用英语打招呼,为其规划采访行程。
B___________ 意志坚定,爱惜部下 ①长途跋涉,到上海、北京、柏林找寻共产党。②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与他们一起娱乐、运动。
彭德怀 生活节俭,性格刚烈 ①同部下一样,只有两件衣服。②从事谋报工作被抓后不屈服,坚决不招供。
贺龙 英勇无畏,善于用兵 C.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4.请你根据下面的阅读材料,并结合整本书阅读体验,简析《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在写作上的特点。
目录(节选) 内容摘录
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第三篇 在保安第五篇 长征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第十二篇 再回白色世界 (一)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1938年作者序(节选)(二)在这次“围剿的第一场战斗中,国民党军队就有2个师被缴械,2个师长被俘虏。敌军第59师一部被歼灭,第52师被全歼。”(三)斯诺问:“共产党对于这样合作的交换条件是什么?”毛泽东答:“那就是坚决地、断然地坚持对日本侵略进行抗战。”(四)更多红军战士一窝蜂地爬上铁索,赶来帮助扑灭火焰,铺上新木板。白军部队全逃跑了……一两个小时内,红军全军欢欣鼓舞,唱着歌渡过大渡河,开进了四川,在他们的上空,蒋介石部队的飞机怒气冲冲却无能为力地咆哮着,红军极度兴奋地朝他们叫喊,向他们挑战。(五)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
35.名著阅读
(1)填空题
法国昆虫学家①_______的《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被誉为②________;著名新闻记者白修德在对《红星照耀中国》的书评中说:“③_________(人名)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2)有同学发现:读《红星照耀中国》就像从平面镜中看客观世界,读《昆虫记》就像从显微镜中看微观世界,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就像从哈哈镜中看变形的世界。请从《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中任选一部,结合内容,参考示例,说说该同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
(示例)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就像从哈哈镜中看变形的世界,因为作者用夸张手法表现出一个畸形的社会。例如,作者在叙述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时,不厌其烦地描写了他的变化,让读者看到了他扭曲的灵魂,看到了当时黑暗腐败的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我看到有许多人都已饿得半死,我知道那个人的米仓里有一万担大米,可是他却一点也不肯帮穷人的忙。我生气起来,便带领农民攻打他的家,他们把他的存粮都运走了,我事后想起来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我只知道,他应该把米卖给穷人,要是不卖,我们把米拿走是应该的。
(《红星照耀中国》)
选文中的“我”是谁?经过这一事件后,“我”的人生发生了什么样的大转折?请简要概括。
37.名著阅读。
①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顴骨凸出。
②他是湖南“富”农的儿子,但主要奢侈品是一顶蚊帐。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地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一包括两套布制服。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他甚至用辣椒夹着馒头吃。除此,对于吃的东西就很随便。
以上内容皆出自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文段中的“他”是_______(人名),从第②选段中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
38.阅读过《红星照耀中国》后,你最敬佩的红军将领是哪一位?请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其性格特征。
39.文学名著阅读
(1)“它们扇动双翅,四足高高跷起,黑黑的肚子卷起触到黄色的足,用大颚仔细搜索,从闪亮的淤泥表面挑选出精华。”这是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描写① 垒建巢穴时的情景。这部科普作品介绍了许多有“个性”的动物:如被毒蜘蛛咬伤的② 会“愉快的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③ 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2)有人说:“人生需要不停地在每个岔路口作出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将通往另一条截然不同的命运之路。”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朱德的选择谈谈你对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
40.本学期我们阅读了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请完成以下练习。
(识书名)美国人埃德加·斯诺是较早向世界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外国记者。1937年10月,其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录《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出版,引起世界轰动。题目中的“红星”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1938年12月,该书在上海发行的中文版却更名为《____________》。
(论英雄)“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是_______。(填人名)
(忆历史)第五篇讲述了红军_____的艰难过程,重点记叙了“第五次反围剿”,以及被看作中国革命的一次战略大转移的远征中______________、通过大草地等艰难英勇的事迹。
(选方法)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我们可以采用“精读”与“跳读”并用的读书方法。跳读可以跳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①爱民爱军 ②平易近人 ③敢于反抗
【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根据“毛泽东谈及死去的同志和饥荒的死人事件,他眼睛湿润”可知:毛泽东心中装的是人民的安危,战士的生死,面对他们的离世毛泽东心中内心触动,表现了毛泽东爱民爱军的人物形象;
根据“周恩来搭着‘红小鬼’的肩在乡间散步”可知:身为领导的周恩来亲切地搭住“红小鬼”的肩,说明周恩来和人民走得近和战士走得近,表现了周恩来平易近人的人物形象;
根据“彭德怀童年在私塾奋起反抗欺负他的老师”可知:孩童时的彭德怀就敢于反抗势利眼的、欺负自己的老师,表现了彭德怀敢于反抗的精神。
2.周恩来 组织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组织领导南昌起义;同朱德、毛泽东一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等。
【详解】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 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根据外貌“红军领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可以明确人物是周恩来。通读名著,明确周恩来所做的主要事件有:与一些著名的上海工人领袖赵世炎、顾顺章、罗亦农等组织了工人纠察队;成功组织了上海工人总罢工:组织了著名的广州公社;突破封锁,到了江西和福建的苏区,任政府副主席。
3.彭德怀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结合文段内容“通行证就是我写的”可知此人是彭德怀。后来彭德怀不得不写了一张通行证,自己签了字,他们才放行。这体现了他们工作中忠于职守、一视同仁的形象特点。
4.红小鬼 信念坚定、乐观坚强,勤劳聪明、好学上进
【详解】
题空一:红小鬼:是《红星照耀中国》里的少年先锋队队员,年龄在十二岁到十七岁的少年,他们是红军。斯诺亲切地称为“红小鬼”。
题空二:考查人物性格特点。这些“红小鬼”们年龄都很小,因为家里贫困或自己生活的环境条件恶劣,又听说红军帮助穷人,于是便都纷纷从家中走出来参加了红军,看出他们都非常有主见,敢于抗争;他们信念坚定,热爱红军,都懂得红军是自己的军队,他们凭这一点加入红军,这充分表现出了他们有正义感与很强的爱国情怀信念坚定;这些“红小鬼”们在红军中担任许多职务,有许多都因做过侦探或宣传工作而被捕或被杀掉,但他们却依然能勇敢的胜任这些工作,可以看出他们的乐观坚强;他们对自己的岗位,尽职尽责,不因为对方是领导就放宽、偏袒;他们为红军、革命拼命地学习,不怕牺牲,有强烈的求知欲。
5.美 埃德加·斯诺(斯诺) 《西行漫记》
【详解】
考查对名著文学常识的把握。《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斯诺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观察和描述,把枯燥的红区党组织、各种文件、会议等内容转变为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的文字。
6.飞夺泸定桥 为革命理想奋斗牺牲(意对即可)
【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由文段中的“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等信息可知,写的是红军“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可知红军战士为了渡过河去,为了革命能够成功,具有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具有为革命理想奋斗牺牲的精神。
7.时间; “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贺龙; 周恩来
【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1)《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可见作品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2)结合原著内容可知,书中实际上存在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作者重点关注了两个问题:一是共产党及红军是如何绝地求生的。其生存、发展靠的是什么。二是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成长历程,他们的信仰和他们对中国命运的思考。
(3)联系原著第二篇《去红都路上·贺龙二三事》中“‘贺龙的外表怎么样?’我问李。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可知,横线上应填“贺龙”。
(4)结合原著第二篇《去红都路上·造反者》中“我一边和周恩来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可知,横线上应填“周恩来”。
8.例:周恩来 在他身上我学到了无私奉献、永不言败、不屈不挠的精神。
【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人物的及特点的把握。《红星照耀中国》记述了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即后来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邓发、徐海东等。斯诺描述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示例:毛泽东;在反围剿最艰难的时刻,他带领红军虎口脱险,爬雪山过草地,最终带领工农红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他不但是军事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这是我最敬佩的地方。
9.纪实性 周恩来 白求恩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掌握。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 斯诺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第(2)小题中,根据“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八一南昌起义”“是党的创建人”等提示可知,人物是“周恩来”;根据“加拿大医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提示可知,人物是“白求恩”。据此分析填空作答即可。
10.毛泽东。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有幽默感。毛泽东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详解】
第一问: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根据原文作答即可。
这段文字出自《红星照耀中国》根据原文“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可知人物是:毛泽东。
第二问: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人物形象,根据原文相关语句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原文“我在一霎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知:作者认为毛泽东是位精明的知识分子;
根据原文“在我看来,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甚至在说到自己的时候和苏维埃的缺点的时候他也笑得厉害,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他说话平易,生活俭朴,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然而他把天真质朴的奇怪品质同锐利的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了起来”,可知:作者认为毛泽东是质朴纯真的,平易近人的,生活简朴的;
根据原文“然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他是中国现有的最有才干的战略家,这是令人很感到兴趣的事”,可知:作者认为毛泽东是博览群书的,是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11.D
解析:D
【详解】
D.《社戏》出自小说集《呐喊》,故选D。
12.C
解析:C
【详解】
A.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故A错误。
B.陶弘景,号华阳隐居(自号华阳隐居),故B错误。
D.虎妞是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人物,故D错误。
故选C。
13.B
解析:B
【详解】
A.“用事实说话”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而不是“及时”;
C.这个人是毛泽东,不是周恩来;
D.这是彭德怀,不是朱德的事迹;
故选B。
14.C
解析:C
【详解】
C.“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这段中的“他”是贺龙;“蒋介石曾悬赏八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在他的司令部的门前,只有一个哨兵。”这段中的“他”是周恩来。故选C。
15.D
解析:D
【详解】
A.“比喻的手法”有误。《昆虫记》这部书,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
B.“用嗅觉感知到”有误。《昆虫记》中蜘蛛知道蜘蛛网上猎物的方法是:通过猎物在网上振动感觉到的。
C.“1937年”有误。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故选D。
16.B
解析:BD
【详解】
B.埃德加·斯诺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穿越重重封锁,曾多次深入延安地区,实地采访和考察,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选项中“井冈山根据地”表述错误;
D.《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选项中作家国别表述错误;
故选BD。
17.B
解析:B
【详解】
B. 根据“一件私人的衣服,这件衣服使他孩子气地高兴骄傲着,这是一件背心,是用在长征中射下来的敌人飞机上所得到的一把降落伞所做的”可知这个人物是彭德怀,这部名著是《红星照耀中国》。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
故选B。
18.D
解析:D
【详解】
D.依据原著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中“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周恩来”可知题干中提到的人物是“周恩来”,选项中“朱德”表述错误;
故选D。
19.B
解析:B
【详解】
B.文中的“大迁移”是指红军长征。故选B。
20.A
解析:A:莫扎特 B:周恩来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傅聪是位音乐家,在1954年至1957年的书信中,傅雷多次提及莫扎特这位音乐史上的巨匠是为了给儿子普及更多音乐方面的知识,使儿子在音乐事业方面有更大的成就,循循善琇望子成龙的深厚父爱体现得淋漓尽致。《红星照耀中国》中有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用温和文雅的英语和作者打招呼,他就是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周恩来,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据此理解作答。
二、名著阅读题
21.《红星照耀中国》更好。红军头上带的八角帽上有颗红五角星,红星即借代红军。作者以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陕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西行漫记》
解析:《红星照耀中国》更好。红军头上带的八角帽上有颗红五角星,红星即借代红军。作者以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陕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西行漫记》只是为了方便在国民党统治区发表才临时易名的,它更像是一个普通的旅游札记,没有前者鲜亮夺目,主题鲜明。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名著的能力。要了解名著内容,结合主题简洁准确表述。示例:《红星照耀中国》更好。《红星照耀中国》不仅记录了作者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 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作者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书中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陕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这个题目蕴含丰富,鲜亮夺目。而《西行漫记》只是为了方便在国民党统治区发表才临时易名的,感觉如一般游记,没有深刻的意蕴。
22.无常 五猖会 西安事变 行动听指挥 不拿贫农一点东西 打土豪要归公
【详解】
①考查对名著《朝花夕拾》内容的理解。根据提示“迎神赛会、看戏”可知出自《朝花夕拾》
解析:无常 五猖会 西安事变 行动听指挥 不拿贫农一点东西 打土豪要归公
【详解】
①考查对名著《朝花夕拾》内容的理解。根据提示“迎神赛会、看戏”可知出自《朝花夕拾》中的《无常》和《五猖会》。
《无常》这篇散文描述鲁迅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深受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五猖会》中写到: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
②此题考查对西安事变基本知识的识记。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西安”与“军事政变”,即可判断此军事政变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是张学良、杨虎城于1936年发动,因为蒋介石拒不抗日,所以张、杨二人实行“兵谏”。
③在井冈山时期,红军给战士规定的三条简明的纪律:一是行动听指挥;二是不拿贫农一点东西;三是打土豪要归公。后来在上述三条之外,又添了八项,这八项是: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对老百姓要和气,随时帮助他们;四、借东西要还;五、损坏东西要赔;六、和农民买卖要公平;七、买东西要付钱;八、要讲卫生,盖厕所离住家要远。
23.埃德加·斯诺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必将照耀全中国。 贺龙 英勇无畏,生活简朴,体恤下属
【详解】
(1)题空一:《红星照耀
解析:埃德加·斯诺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必将照耀全中国。 贺龙 英勇无畏,生活简朴,体恤下属
【详解】
(1)题空一:《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题目中的“红星”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照耀”指照射,带来光明。
题空二:“红星照耀中国”含义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犹如一颗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必将照耀全中国,为人民带来光明。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贺龙:红军领袖之一。外貌特点:个大个子,像一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经历: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没有多少文化,曾经一把菜刀闹革命,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南昌起义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文段中外貌“大个子,像一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经历“传说他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判断“他”是贺龙。
人物形象:根据“传说他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概括为:英勇无畏;根据“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了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概括为:关爱、体恤下属;根据“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概括为:生活简朴。
24.示例一:贺龙, 事件:①任八一南昌起义的总指挥; ②贺龙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苏区等。 原因:①备受黑暗社会的压迫,为寻求生活的自由。 ②为了推翻黑暗的社会,投身于革命。

解析:示例一:贺龙, 事件:①任八一南昌起义的总指挥; ②贺龙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苏区等。 原因:①备受黑暗社会的压迫,为寻求生活的自由。 ②为了推翻黑暗的社会,投身于革命。
示例二:彭德怀,事件:①童年时母亲去世,不受祖母、父亲疼爱,九岁离家闯荡社会。②带领农民攻打饥荒时不肯平价卖米给农民的地主,之后只得逃命,后去参军。 原因:①饱尝生活的艰辛。②有强烈的反抗意识。
示例三:朱德,事件:①进入云南讲武堂,后被任命为讲武堂学生队长,教授战术学、野战术、射击术和步枪实习。②在上海和北京寻找共产党未果,一直到德国柏林才找到共产党。 原因:①受蔡锷将军很大的影响。②对共产主义抱有坚定的信念。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情节内容积累能力。选择任一人物,把其经历的典型革命事件及参加革命原因概述清楚即可。
示例:贺龙。
事件:①参加八一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②一九二八年,同哥老会的兄弟们策划起义。
原因:①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进行斗争;②反对黑暗社会的压迫,为寻求生活的自由,为了推翻黑暗的社会。
25.(1)斯诺 彭德怀 (2)①彭德怀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背心,并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大公无私和率真的个性;②他 “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他身体健康、动作敏
解析:(1)斯诺 彭德怀 (2)①彭德怀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背心,并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大公无私和率真的个性;②他 “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他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③当红一军团接受命令,前进二百里到海原敌人的区域里时,他好像是到郊外做短旅行一样,表现了他的镇定从容,不慌张;④悬赏逮捕彭德怀时,他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上街从不带卫队,表现他勇敢无畏;⑤常常和儿童坐在一起,很认真地讨论政治问题或私人困难,用很大的尊敬对待他们,表现他喜欢儿童;⑥看“抗日剧社”演戏时,天气变冷,他把自己的棉袍脱下来围在一个坐在他旁边的小号兵身上,表现他关爱部下。综上所述,彭德怀是一个大公无私、活泼率真、爽快正直、乐观豁达、勇敢无畏、关爱部下的赫赫有名的红军总指挥。(答出3点即可)
【详解】
(1)本题考查名著积累。《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由“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并取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的总司令员”可知此人是彭德怀。
(2)本题涉及学生对必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结合内容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可知彭德怀的形象:他性格刚烈,具有反抗精神。童年时在私塾奋起反抗欺负她的地主孩子、老师,将祖母的鸦片烟踢掉。他坚强不屈,勇敢坚毅。从事谍报工作被抓时不屈服,坚决不招供。他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赏的。“虽然政府军飞机常常在红军前线扔传单,悬赏五万到十万元要缉拿彭德怀,不论死擒活捉,但是他的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可见他的乐观、勇敢;“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司令部陈设简单,伙食很一般。他善于作战,爱惜部下,能与部下同甘共苦。长征途中,经常步行,把自己的马让给其它同志骑。能总结战术经验,巧妙运用游击战术取得胜利。还可以从豁达、勤俭、勇敢、平易近人、活泼风趣、大公无私等方面来介绍。
26.示例:尽管“红小鬼”在长征途中整天疲乏,尝遍艰苦,但他们仍然愉快而乐观。启示:红小鬼对革命充满热情,坚强勇敢;对红军忠贞不二,坚定如一。他们身上体现了红军的精神。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珍惜优越的条件,继
解析:示例:尽管“红小鬼”在长征途中整天疲乏,尝遍艰苦,但他们仍然愉快而乐观。启示:红小鬼对革命充满热情,坚强勇敢;对红军忠贞不二,坚定如一。他们身上体现了红军的精神。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珍惜优越的条件,继承红小鬼的品质。以积极的状态学习,生活。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名著内容并谈出启示的能力。要认真阅读名著,了解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理解。示例:尽管“红小鬼”在长征途中面对重重困难,但他也不气馁,虽年幼仍然奋勇作战,不惧牺牲,以其矮小的身躯参加实际战斗,以刺刀与敌人肉搏,体现了英勇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启示:红小鬼有坚定的革命信念,不畏艰难,坚强勇敢,他身上体现的红色精神仍要不断传承下去,今天的我们应该珍惜优越的幸福生活,继承红色传统。以积极乐观的状态去奋斗。
27.(1)指的是“西安事变”;是由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
(2)1936年,张学良的家乡东北已经沦陷,日本加大侵略中国力度;国内“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声越来越高;蒋介石不允许张学良、杨虎城抗日,反而
解析:(1)指的是“西安事变”;是由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
(2)1936年,张学良的家乡东北已经沦陷,日本加大侵略中国力度;国内“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声越来越高;蒋介石不允许张学良、杨虎城抗日,反而要他们打红军。(意对即可)
【详解】
(1)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名著内容的能力。学习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到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埃德加 斯诺提到此事件是“西安演出的”,“起事计划事先一点也没有泄露给敌方”,时间是 “十二月十二”,可知斯诺所说的“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是指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的一次“兵谏”。
(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能力。平时要注意对作者、背景、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的积累。要了解西安事变的具体内容:日军侵占了东北三省后又准备侵占华北,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中共的主张,停止进攻红军,并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28.(1)张学良,周恩来,毛泽东,朱德(2)如毛泽东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生活简朴,廉洁奉公,有幽默感,吃苦耐劳等,没有官架子,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详解】
(1)本题考查把握名
解析:(1)张学良,周恩来,毛泽东,朱德(2)如毛泽东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生活简朴,廉洁奉公,有幽默感,吃苦耐劳等,没有官架子,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详解】
(1)本题考查把握名著人物形象的能力。要认真阅读名著,了解名著内容,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从“少帅”“最年轻的独裁者”“公开激烈反日”可知,此人是张学良。张学良十分相信蒋介石,但也有着自己的主见,他号召所有抗日的学生,一致抗日,把红军当作天然的盟友而不是敌人,张学良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他是一位少见的杰出领袖,是全世界最杰出的独裁者。从“南开中学”“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可知,此人是周恩来。在中国,周恩来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似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物。他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从“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头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颧骨高出”可知,此人为毛泽东。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目标的信念。他说话平易,讲柔和的南方方言,生活简朴,他爱吃辣椒,甚用辣椒夹着馒头吃。“他的妻子康克清”“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可知,此人是朱德。他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要认真阅读名著,把握人物形象。简洁准确表述。示例1:周恩来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示例2:朱德具备的自发精神和坚定目标,他貌不惊人,沉默谦虚,眼光和蔼,他的生活和穿着都和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示例3:张学良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虽然他忠于蒋介石,但他与蒋介石完全不同,他的目的不是成为统一中国的“皇帝”,只是为了收复家乡,他很开放,他是一位少见的杰出领袖,是全世界最杰出的独裁者。
29.⑴贺龙 ⑵彭德怀 ⑶B ⑷强渡大渡河或飞夺泸定桥。 ⑸示例一:斯诺刚进入根据地时,碰到两个端饭菜的“小鬼”。两“小鬼”面对毫无礼貌的斯诺不理不睬,但当斯诺经别人提醒道谢时,他
解析:⑴贺龙 ⑵彭德怀 ⑶B ⑷强渡大渡河或飞夺泸定桥。 ⑸示例一:斯诺刚进入根据地时,碰到两个端饭菜的“小鬼”。两“小鬼”面对毫无礼貌的斯诺不理不睬,但当斯诺经别人提醒道谢时,他俩才有礼貌地回答:不用道谢,这都是革命工作。这样有原则的红小鬼,正是中国的希望。示例二:红军队伍中有许多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活跃在部队里,充当号手、勤务兵……他们尽管出身不同,但是身上的坚毅令人叹服,他们对红军忠贞不二,坚定如一,他们高扬着革命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示例三:作者在苏区碰到一个叫季邦的小鬼,郑重的请求作者不要把他的名字写错,以免给外国人留下坏印象。这样一个爱惜自己和民族声誉的少年,不正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吗?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以及故事情节。
1)结合“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判断这是贺龙。贺龙的马被敌军俘获了,贺龙又去打仗夺回来;
2)“他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的作风”,描写了这个人的直爽率真。这是写彭德怀。
3)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可知是对红军长征的描述。结合所学可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红军进行了长征。选B。
4)“金沙水拍云崖暖”描写了“巧渡金沙江”战役;“大渡桥横铁索寒”描写了“飞夺泸定桥”战役。
5)示例一:“红小鬼”在红军队伍里担任着很多工作:通讯员、勤务员、号手、侦察员、无线电报务员、挑水员、宣传员、演员、马夫、护士、秘书甚至教员等。在红军长征队伍中,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尽管都还是些娃娃,却跟随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在跋涉中渐渐成长,在战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寻常的童年谱写出一曲生命的壮歌。
示例二:“红小鬼”是少年先锋队队员,是年龄在十二岁到十七岁的少年。他们是红军。从衣着上来看,“红小鬼们”的衣服大多只有灰色,他们的军服都太大了,不合身。但“红小鬼”没有一个人抱怨,仿佛只要有缀着红星的帽子,就是完美的军服了。“有革命的地方都是好地方!”“和同志们在一起什么都不苦。”有了心中的信仰,就很满足,他们很乐观。
示例三:他们都热爱红军,就像作者说的,“没有一个十三岁的孩子,会跟自己所憎恶的军队走六千英里路的”。他们都懂得,红军是自己的军队,是一支为穷人作战,为无产阶级作战和抗日的军队,他们凭这一点加入红军。这充分表现出了他们的有担当,有正义感与很强的爱国情怀。而且,由于红军中人人平等,他们第一次受到人的待遇。这些“红小鬼”们在红军中担任许多职务。传令兵,甚至教员等等。有许多都因做过侦探或宣传工作而被捕关或被杀掉。但他们却依然能勇敢的胜任这些工作。这需要惊人的勇气,而且,他们也对红军有着无可置疑的,绝对的忠诚。并且他们非常受上级的重视,有很多命令从最高当局一直传到少年先锋队。他们对自己的岗位,尽职尽责。
30.(1)纪实文学(或:报告文学)
(2)示例:我认为朱德是闪亮的红星,因为他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听取意见,具有谦虚的美好品质。
【详解】
(1)《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
解析:(1)纪实文学(或:报告文学)
(2)示例:我认为朱德是闪亮的红星,因为他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听取意见,具有谦虚的美好品质。
【详解】
(1)《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斯诺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观察和描述,把枯燥的红区党组织、各种文件、会议等内容转变为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的文字。故可知,《红星照耀中国》的体裁是纪实文学,或报告文学。
纪实文学是一种迅速反映客观真实的现实生活的新兴文学样式,亦称“报告小说”,是报告文学化的小说,也是小说化的报告文学。它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可以有一定的虚构性,但对虚构还有一定的限制。
(2)答题思路:在《红星照耀中国》中选择一个人物,解释其是自己心中那颗照耀中国的闪亮红星的原因。
示例:我认为周恩来是我心中那颗照耀中国的闪亮红星,因为他出身大官僚家庭,但是他却为贫苦百姓而参加革命,一生忠于革命、忠于民族、忠于党,吃苦耐劳、平易近人,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学识丰富,温文尔雅。
31.(1)因为这颗红星引领了中国的道路,从诞生到反围则的失败与胜利,到抗战统一战线的建立,红星成了“宣传队”、“播种机”,把革命的种子撒向全中国。
(2)因为这颗红星召集了众多的伟人、革命者,有毛泽东、
解析:(1)因为这颗红星引领了中国的道路,从诞生到反围则的失败与胜利,到抗战统一战线的建立,红星成了“宣传队”、“播种机”,把革命的种子撒向全中国。
(2)因为这颗红星召集了众多的伟人、革命者,有毛泽东、朱德、无数的不知名的先辈,他们的奉献牺牲精神,永照史册。
(3)因为这颗红星得到了工农大众的拥护,衣民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参加红军,为天下穷苦人打天下。
(4)因为这颗红星诠释了革命的精神,如周恩来坚定的信仰,贺龙死都不怕的乐观精神,毛泽东一心为民的大爱精神。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故事情节。埃德加·斯诺的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于1937年一经问世,便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1)因为这颗红星指引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红军四次击败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在第五次反围失败后,红军又完成了被毛泽东喻为“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伟大迁移;“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赴西安促成事变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开始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并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因为这颗红星召集了许多伟大的共产党领袖和红军领袖:有爱唱《红辣椒》的毛泽东,有在田埂走过时把胳膊爱护地搭在“红小鬼”身上的周恩来,有四处寻找并最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朱德,有下令保存国民党悬赏缉拿传单来印红军宣传品的彭德怀……
3)他们身上无一不具有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4)因为这颗红星还得到了中国工农大众的拥护,他们把红军看做穷人的部队,把中国用共产党看作为亲人。
32.(1)A.朱德:沉默谦虚,爱惜部下,天性极端温和,说话朴实,喜欢运动和读书。
B.周恩来:平易近人,温和文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细心热情,善于计划等。
(2)①聪明,如:把住宅建
解析:(1)A.朱德:沉默谦虚,爱惜部下,天性极端温和,说话朴实,喜欢运动和读书。
B.周恩来:平易近人,温和文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细心热情,善于计划等。
(2)①聪明,如:把住宅建在隐秘的地方。②勤劳,如:钻在下面一呆就是两个小时。③能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如:它的洞随天气的变冷和身体的长大而加大加深。④善于管理家务,如:改良和装饰的工作,总是经常地不停歇地在做着。
【详解】
(1)A.“东方和西方的军事权威机构公认的现代最有才华的军事战略家之一”这句话是作者斯诺对朱德的评价。结合原文“但是大家都告诉我,朱德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朱德对弟兄们说话非常朴实,他们都能听得懂”“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象毛泽东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等可概括出朱德的性格特点。
B.“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是作者斯诺对周恩来的评价。结合原文“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诬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把胳膊爱护地搭在‘红小鬼’的肩上,与他同行”等可概括出周恩来的性格特点。
(2)法布尔的《昆虫记》,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姻、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万物的赞美之情。仔细回顾《昆虫记》中关于“蟋蟀”的内容,将蟋蟀似人化,从蟋蟀身上得到启示,理解人的精神品质。
示例:①结合原文“蟋蟀则要比它们中的任何一位更聪明得多。在选择住所时,它常常轻视那些偶然碰到的以天然的隐避场所为家的种类。它总是非常慎重地为自己选择一个最佳的家庭住址。它们很愿意挑选那些排水条件优良,并且有充足而温暖的阳光照射的地方。凡是这样的地方。都被视为佳地,要优先考虑选取”可知蟋蟀很聪明;结合原文②“蟋蟀要求自己的别墅每一点都必须是自己亲手挖掘而成的,从它的大厅一直到卧室,无一例外”可知蟋蟀很勤劳;③结合原文“寒气开始袭人时,蟋蟀才开始动手建造自己的巢穴”“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蟋蟀身体的长大而加大加深。如果冬天的天气比较暖和,太阳照射到住宅的门口,仍然还可以看见蟋蟀从洞穴里面抛散出泥土来。在春天尽情享乐的天气里,这住宅的修理工作仍然继续不已。改良和装饰的工作,总是经常地不停歇地在做着,直到主人死去”可知蟋蟀有建筑才能,也善于管理家务。
33.(1)A.平易近人;温和文雅 B.朱德 C.①传说用一柄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 ②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地主士绅闻风都要逃跑。
【详解】
A.根据“把胳膊爱护地搭在‘红小鬼’
解析:(1)A.平易近人;温和文雅 B.朱德 C.①传说用一柄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 ②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地主士绅闻风都要逃跑。
【详解】
A.根据“把胳膊爱护地搭在‘红小鬼’的肩膀上”可知他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根据他第一次与斯诺见面,就用英语和她打招呼,并且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可知他是一个学识渊博、温和文雅的人。
B.根据这两个相关事迹,可知这个人物是朱德。曾和周恩来、贺龙等人发动南昌起义,一直担任红军总司令。从朱德远道跋涉,到上海、北京、柏林找寻共产党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日后成为三次革命的领袖所具备的自发精神和坚定目标。他的生活和穿着都和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
C.贺龙的“英勇无畏、善于用兵”表现在:在一次酒宴上,有一位客人想试一试贺龙是否真得如同他的父亲说的那样勇敢,于是在桌子下面开了一枪,贺龙面不改色,连眼都没眨一下;他可以手无寸铁的到任何一个村子去,向哥老会说出自己的身份后,就可以组织起一只队伍来;他的部下宁可与他一同死去,也不愿离开。
34.示例一:①真实性:作者亲自冒险进入红色区域,“探寻红色中国”,与书写对象生活在一起,通过拍摄照片收集具体丰富的资料,或从老百姓评价等侧面客观收集资料,以亲身经历的见闻,或直接引用人物的语言,甚至相关
解析:示例一:①真实性:作者亲自冒险进入红色区域,“探寻红色中国”,与书写对象生活在一起,通过拍摄照片收集具体丰富的资料,或从老百姓评价等侧面客观收集资料,以亲身经历的见闻,或直接引用人物的语言,甚至相关人物亲笔文稿入文,实事求是地报道了红色中国的真相。
②文学性:作者善于捕捉细节,巧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对人物、战斗场面等进行生动细腻描写,体现了纪实性报告文学文学性的一面。
示例二:①真实性,是纪实作品,真实的记录事实的真相。作者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核对,以求获得新闻第一手资料。
②文学性,故事情节十分的突出,注重对人物的刻画,以及关注事件背后的个人魅力。
【详解】
考查名著的写作特点。这需要对这本名著有大概的了解。《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地记录了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本书的写作手法是记录式写作,作者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做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因此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性。斯诺是记者,又是天赋的作家,他的报道“很文学”,可读性很强,在他的笔下有精力过人、一丝不苟的毛泽东,也有头脑冷静、不屈不挠的周恩来,有让地主乡绅闻风丧胆的贺龙,也有吃苦耐劳、真诚坦率的彭德怀,有沉默谦虚、与士兵同甘共苦的朱德,也有尽职尽责、认真传授知识的徐特立等等。这些人物有理想有情怀有非凡的魅力,但又有人间的味道。
35.(1)①法布尔 ②昆虫的史诗 ③斯诺 (2)示例1: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就像从显微镜中看微观世界。因为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呈现出一个有趣的昆虫世界。例如,作者在记述蝉幼虫脱壳的过程时
解析:(1)①法布尔 ②昆虫的史诗 ③斯诺 (2)示例1: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就像从显微镜中看微观世界。因为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呈现出一个有趣的昆虫世界。例如,作者在记述蝉幼虫脱壳的过程时,细致地描写了蝉的动作,让读者看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昆虫世界。
示例2:读《红星照耀中国》,就像从平面镜中看客观世界。因为作者用纪实手法忠实地描绘了中国红色区域的真实情况。例如,作者深入根据地,经过大量访谈,客观记录了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经历,让人们了解了他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详解】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在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这是著名新闻记者白修德对《红星照耀中国》以及作者斯诺的评价。这是用形象的比喻说明《红星照耀中国》可以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媲美。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1)读《红星照耀中国》,就像从平面镜中看客观世界。《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斯诺。埃德加·斯诺作为第一个到中国红色区域完成长达7年采访的西方记者,以亲身经历,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揭开了无数当时令人无法理解甚至在外界看来扑朔迷离的红色中国的神秘面纱。斯诺通过访谈与对话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军事壮举”。书中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红星照耀中国》第一次让全世界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
2)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就像从显微镜中看微观世界。《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法布尔在书中真实地记录了各种各样的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繁殖死亡等过程,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精神。同时,《昆虫记》笔调优美,语言精致。法布尔以人性观照虫性,全书都渗透着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和敬畏之情,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精神。在书中,作者用文学家的文采,用科学家的探究精神去研究。例如描写螳螂:如果不提它那致人死地的工具,螳螂其实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担惊受怕的。它甚至不乏其典雅优美,因为它体形矫健,上衣雅致,体色淡绿,薄翼修长。它没张开如剪刀般的凶残大鄂,相反却小嘴尖尖,好像生就是用来啄食的借助从前胸伸出的柔软脖颈,它的头可以转动,左右旋转,俯仰自如……可见观察之仔细,描写之细致。
36.“我”是彭德怀。发生这件事后,“我”又得逃命,这次已够年岁可以当兵。“我”的军人生涯由此开始。不久之后就成了一个革命家。
【详解】
根据选段中提到的“带领农民攻打他的家”这一细节可知,其中的“我”是
解析:“我”是彭德怀。发生这件事后,“我”又得逃命,这次已够年岁可以当兵。“我”的军人生涯由此开始。不久之后就成了一个革命家。
【详解】
根据选段中提到的“带领农民攻打他的家”这一细节可知,其中的“我”是彭德怀。湖南发生大饥荒,彭德怀因愤怒于大地主的为富不仁,带领农民攻打了那个大地主的家,把地主的存粮都运走了。为此,他只得又开始逃命,这时他已够参军年龄,他的军人生涯由此开始。在军旅生涯中,他逐渐认识到自己在给军阀当炮灰,要想富国强兵,依靠这种本身就黑暗腐败的队伍是根本没有希望的在攻打武昌的战斗中,彭德怀代理团长指挥一团作战,有机会结识一师政治部秘书长、共产党员段德昌。段德昌在深入各团生活时,发现彭德怀与湘军其他军官完全不同,对他特别注意。彭德怀向段德昌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救国救民的愿望。彭德怀在失望中看到了希望,很快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产生了向往。不久之后他就成了一个革命家。
37.毛泽东; 生活简朴、喜欢辣食、吃苦耐劳。(任意一点即可)
【详解】
考查对名著内容的了解。根据“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可知,文段中的“他”是毛泽东。根据“主要奢侈品是一-顶蚊
解析:毛泽东; 生活简朴、喜欢辣食、吃苦耐劳。(任意一点即可)
【详解】
考查对名著内容的了解。根据“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可知,文段中的“他”是毛泽东。根据“主要奢侈品是一-顶蚊帐”“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包括两套布制服”可知,毛泽东生活简朴、吃苦耐劳;根据“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他甚至用辣椒夹着馒头吃”可知,毛泽东喜欢辣食。
38.示例:(人物,性格特点,具体分析)
毛泽东
生活简朴:他的财物只是一条毛毯、几件个人的用品,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
平易近人、关心部下:他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一位在前线受伤的弟兄穿。
博览群书、涉猎广
解析:示例:(人物,性格特点,具体分析)
毛泽东
生活简朴:他的财物只是一条毛毯、几件个人的用品,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
平易近人、关心部下:他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一位在前线受伤的弟兄穿。
博览群书、涉猎广泛:他博览群书,阅读的范围很广,哲学历史政治都有涉猎。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需要结合具体情节来作答。
如:周恩来
细心热情,善于计划:周恩来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开列为时共需九十二天的旅程中的各个项目。
大胆无畏,生活简朴:面对蒋介石八万元的首级悬赏,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而住屋陈设非常简单。
认真细致,极端负责:周恩来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每做一件事,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甚至是一个很微小的细节他都考虑得很周到、很周全。
39.(1)长腹蜂 小麻雀 杨柳天牛
(2)朱德曾以同盟会会员的身份加入了国民党,任云南省警察厅长,而他毅然谢绝高官的诱惑,选择远道跋涉,自发找寻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最老的党员之一。朱德的选择,正是
解析:(1)长腹蜂 小麻雀 杨柳天牛
(2)朱德曾以同盟会会员的身份加入了国民党,任云南省警察厅长,而他毅然谢绝高官的诱惑,选择远道跋涉,自发找寻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最老的党员之一。朱德的选择,正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最好证明,他为忠于民族的自由解放而丢弃了个人享受、财富和地位。
【详解】
(1)第一空:根据“四足高高跷起,黑黑的肚子”“黄色的足”“大颚”等细节可知介绍的是长腹蜂。
第二空:根据“愉快的进食”“像婴儿般哭闹”可知介绍的是小麻雀,两天以后,它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第三空:此处介绍的是杨柳天牛。这种昆虫除了吃橡树以外什么都不吃了。
(2)考查名著人物。朱德曾参加反动军阀武装,四川军阀刘湘要给他一个师长的位置,他谢绝了。他曾以同盟会会员的身份加入了国民党,任云南省警察厅长,也拒绝了。因为他己决定要寻找共产党,为自己寻找新的革命道路。为此他远涉重洋,去德国研究军事学。在柏林,他碰到周恩来,终于找到了中国共产党,一找到共产党,当场立刻加入。成了中国共产党最老的党员之一。他的选择,既是出于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情,也是出于自身坚定的革命意志,更是出于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
40.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西行漫记 周恩来 长征 强渡大渡河 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识书名:《红星照耀中国》,曾
解析: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西行漫记 周恩来 长征 强渡大渡河 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识书名:《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论英雄:在书中,我们看到斯诺这样的真实表述:毛泽东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苏区人民拥护他,他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周恩来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朱德是“三军”统帅,是红军稳定的象征。而大批的年轻的红军战士,刚毅坚忍、勇敢顽强、忠贞不贰、坚定如一,充满革命信仰和牺牲精神,为家庭、土地和国家而战斗……
忆历史:从第五篇的内容题目“第一节第五次“围剿”,第二节整个国家的迁移,第三节大渡河上的英雄,第四节通过大草地”可知,第五篇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过程,重点记叙了“第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中强渡大渡河、通过大草地等艰难英勇的事迹。
选方法:跳读,就是在略读过程中,跳过那些与主题关系不密切或与课后题无关的细节,自已不感兴趣的章节,或者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以最快的速度,从一篇文章中披沙拣金阅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