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 学习景物描写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 学习景物描写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6 19:2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学习景物描写
学习目标展示
1.探讨景物描写的方法。
2.学会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
3.学会准确运用词语和修辞,对景物进行多角度的描写。
4.体会情景交融的感染力,尝试描写景物时恰当的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
教你几招:描写景物的方法
1、添加修饰语
2、巧用修辞手法
3、调动多种感官
4、多角度写景
5、融入作者的感受
抓住景物特征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二自然段
方法一:添加修饰语
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要善于使用修饰语(主要形容词、副词)。
3、 (这片厚重的)土地上,开满了(一望无际的)(金色的)油菜花,(远远望去,就像泛着金光的海洋,)(伴着清风,阵阵油菜花香掠鼻而过,沁入肺腑)。
( )地上开满了( )油菜花。
1、地上开满了(金色的)油菜花。
2、 地上开满了(一望无际的)(金色的)油菜花,(远远望去,就像泛着金光的海洋)。
3、(在路的尽头),(一片虽不大)却(苍翠欲滴的)小树林(猛地)出现在(身心俱疲的我们)眼前,(让我们的精神突然间为之一振)。
一片( )树林( )出现在眼前
1、一片(苍翠的)树林出现在眼前
2、一片(苍翠欲滴的)树林(猛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方法二、巧用修辞手法
巧用修辞手法(主要是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生动地描写景物的特点。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朱自清《春》
等到快要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老舍《济南的冬天》
五一长假期间,爸爸带我去京西百花山踏青。车开得很快,但我却觉得很慢,我恨不得一下子就飞到那里。一到那里,我就挣脱爸爸拉着我的手,兴奋地冲进山谷中,春天的百花山很迷人。树绿了,花开了,蝴蝶飞来飞去,小鸟不停的叫着。我被陶醉了。
树木披上了(绿色的新装),野花(对着我微笑),蝴蝶在(欢快地起舞),小鸟在(尽情地歌唱)。
变形后:
看我变变变:
方法三:调动感官
赏析例句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刘湛秋《雨的四季》)
视觉
听觉
嗅觉味觉
写景除了要用眼睛去看(视觉)、还要善于通过耳(听觉)、鼻(嗅觉)、舌(味觉)、手(触觉)等感觉器官去观察、体会。动用自己的五官,全面感知景物,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 。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风里带着些心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经典重温
视觉
味觉
听觉
嗅觉
触觉
“五觉法”
“五觉法”就是通过人的感官(眼、耳、鼻、舌、口、手等)充分接受外界的信息表达方式(视、声、嗅、味、触等)对物体的多重感知。写景状物时,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是主要的,如果视、听、嗅、味、触五觉并用,将会产生更加细腻、逼真的描写效果。
练一练:扩写“今天老师给我们带来……”
要求: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描写出你手中植物的特点。
方法四:多角度写景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郦道元《三峡》
为了使景物描写更加丰满、生动,对某一个景物,可以俯视、仰视,近观、远望,可以写静态、动态,还可以写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这段对三峡春冬季节景物的描写,俯仰结合,动静相衬,描写灵活生动,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多角度的观察,全方位的描述。观察点不同,视觉形象会不同。可以俯视、仰视、远观、近观,还可静态与动态结合,以动衬静,以静写动,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例如《答谢中书书》就采用了多角度的方法写景:
高峰入云(仰视)清流见底(俯视)
两岸石壁,青林翠竹(静景) 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动景)
例如《观潮》: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远观)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近观)
这样,观景的角度不同,景物形态、色彩、情状各不相同,写出了景物的不同特点。
经典重温
远观:
请同学们用不同的观察角度来写瀑布
如一条白练从半空中飞泻下来
近观:
如千万匹白马呼啸而下,震耳欲聋。
俯视:
急水奔腾直下,顷刻间溅起千万朵水花,一圈圈荡漾开去。
小试身手
方法五:融入作者的感受
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话说出了景和情的关系。“一枝一叶总关情”,写景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绘景,把自己的情感从字里行间渗透进去。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把读者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受到美的熏陶。任何景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但相同的景物,在不同人的心境下,会给人不同的感受。
春雨驱走冬天,改变世界的姿容;夏雨热烈而粗犷 ;秋雨端庄而又沉静,使人静谧、怀想、动情;冬雨自然、平静,给人特殊的温暖。
——刘湛秋《雨的四季》
作者用极富情感的描写,既展示了四季的雨的客观特征,又主观地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和内涵,使它们更有生命气息,更有感染力。
赏析例句
学生习作
微风早已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渲染了荒郊凄凉的气氛
小试牛刀:
一、在下列两个设定的情境中,按要求进行景物描写
我几乎不是坐在,而是瘫在了椅子上,整个下午都郁郁寡欢的。
放学后,我心情沉重的走出了校门。外
面的景象也让我感到压抑,(
)。 回到家,我趴在床上哭了。
1、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表现环境恶劣的景物描写,以烘托人物沮丧、凄楚的心情。
冬云压得很低,天阴阴的,却欲雪不雪,空气湿冷
2、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突出风雪肆虐的景物
描写,以此反衬伟大的母爱。
妈妈在屋里转了一会儿,就毅然地背起我,奔向医院,(
)匆忙中,妈妈滑倒了,和妈妈一起倒在地上的我不停地哼哼。这时妈妈脱下她的大衣,裹在我身上,又费力地将我背起,在刺骨的寒风中,她只穿着一件单薄的毛衣,背着我,艰难地跑向医院。
狂风卷着雪片,像一头发怒的雄狮,摇鬃甩尾,张牙舞爪地向妈妈扑来,不停地用它那尖利冷酷的利爪,撕扯着妈妈的头巾和衣服,抓挠妈妈的脸。
晶莹的露珠在绿得发亮的叶子上滚动,像一颗颗璀璨的钻石在叶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们有的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互相打量着;有的嬉笑着,追逐着,打闹着。
露珠在叶子上
1._______露珠在叶子上。
2.______露珠在______叶子上。
3._________露珠在______________叶子上_________________。
写作实践:
展开合理想象,通过加修饰语,运用修辞的方法,细致描绘例句中的景物。50字左右。
课后作业
围绕“校园一角”写一个片段,要求运用修辞手法,并从多种感觉角度来写作,字数300字以内。
文题展示
校园桂花
在飘飘忽忽的秋雨中,校园的那株桂花开了!(首句点题。)它亭亭玉立于花坛之上,宛若披着轻柔薄纱的新娘。(从远处写桂花树静止的形态。)走近一瞧,银灰色的树干托起一团绿云般的树冠,密密肥实的叶片中点缀着一簇簇星星点点的米黄色的小花,好像秋天田野沉甸甸的稻穗,又似节日之夜金灿灿的焰火,煞是好看!(从近处写树干、树冠、叶片、花朵的形状、色彩。)
范文展示
清风徐来,桂枝瑟瑟,芳香四溢,把整个校园都熏醉了!(从视觉、嗅觉、味觉写桂花的动态。)吸一口,甜津津的;掬一把,清爽爽的。(从味觉、肤觉写花的香味。)只要你从这儿经过,准会给你染上一身浓浓的馨香。古诗赞桂花:“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可见,桂花的芳香在花的王国里是出了名的。(在嗅觉基础上结合诗句写出总的感受。)
课堂小结
写景的方法有很多,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以及美丽的校园,只要对我们的自然心怀浓浓的向往,依恋之情,充分调动我们的感官,多角度进行描写方法,那么我们每个人心里的那一幅属于自己的自然美景就会呈现在你我的面前。
今天我们学习了几种最常见的,分别是:添加修饰语、巧用修辞、调动感官、多角度写景、融情入景。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我们使用那种写景的方法,一定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希望同学们能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学以致用,写出一篇优秀的写景文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