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孟子》三章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23《孟子》三章 说课稿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7 14:5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孟子》三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本文是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孟子〉三章》中的第三篇,是历代传统的议论文名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他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在由个人说到国家进而导出本文中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抓住论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的论证,观点鲜明突出,读后发人深思。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习文言文要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这篇文章逻辑严密,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气势充沛,语言精辟,读后发人深思,颇受启迪基于这两点,我设计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2)理解课文大意,进而理解课文阐述的道理——人才要经过艰苦磨炼,才能够造就。最后理解课文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2.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探疑、解疑,因此我设计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读出节奏、读中品味,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3.鉴于课文内容,我设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三)说教材的重、难点以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采用反复读——引导探究——知识拓展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意,把握作者是怎样用事实和事理论述观点的鼓励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教师适当点拨、分析。
二、说学生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年文言文的积累,具有了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能力,对于本文的学习应该说并不存在太大的困难,但还是要加强阅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勇敢的面对挫折和忧患意识。
三、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反复诵读、不断引导的方法使学生来理解重点字词、重点句子的意思。接着利用拓展探究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而进行德育教育,最后通过展示让学生来积累,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四、说过程
1.创设情境,用《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首先展示生字词,让学生共同识记:
舜(shùn) 孙叔敖(áo) 畎(quǎn)亩 傅说(yuè)
鬲(gé) 奚(xī) 法家拂(bì)士
接着,诵读课文,加深理解。
(1)一生读,师指出不足。(引导划分节奏)
(2)师范读,学生听读。
(3)生齐读。
然后,师介绍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明确:
留——保留原有的专有名词
删——删除一些语气词
换——将单音节实词替换为双音节词语
补——添加出容易省略的主语、介词或宾语
调——倒换原句颠倒的语序
最后,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字词、理解内容。(师逐字逐句逐字考察)
3.引导探究,总结方法。
教师提出三个问题,加深对课文理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文章是如何一步一步论证观点的?
教师引导分析:首先列举6位名人事例,接着说明人才必先经过一番磨炼,然后从正面论述个人身处逆境需努力奋发,从反面论述国家无忧患意识易灭亡。最后,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拓展探究,知识扩充。
把课堂交给学生,扩大学生知识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练。请根据查找的资料,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1)(生自由发言,师给与鼓励)
(2)点拨明确
①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②爱迪生:爱迪生小时候一边卖报一边作化学试验。有一次,不慎在火车上引起了火,被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
③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
④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音乐创作。
5.引导小结,德育教育。
教师提问:学习完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学生陈述观点,进行总结,教师引导鼓励。
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能沉溺于安逸舒适的环境当中,要有忧患意识,一旦遇到困难挫折,要善于思考,付诸行动,改变现状,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6.课外积累,打好基础。
(1)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没有雄才大略。 ——巴尔扎克
(2)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就越荣耀。 ——莫里哀
(3)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5)人无远虑,必在近忧。 ——《论语》
(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7)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唐 魏征)
7.布置作业,积累巩固。
对于不同类学生,布置了不同的作业,巩固所学。
A.练习册课外文言文。
B.课后题第1题、第4题。
C.文中重点实词及通假字。
五、说反思
优点:
(1)故事导入,学生兴趣浓厚。
(2)逐字逐句引导,便于学生理解。
(3)设置问题合理,逐层深入。
(4)德育教育到位。
(5)板书设计合理,精炼美观。
不足:
(1)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没有想象中的好。
(2)由于学生基础差,理解课文内容占用了大量时间,导致拓展部分不到位,课外积累部分未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