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整理与归纳 教案(表格型)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整理与归纳 教案(表格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27 06:5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溶液 整理与归纳
教材分析:
本章节的基本内容分三个课题。
第一课题介绍了溶液的一些初步知识,其中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物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主要是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
第二课题重点研究了溶液的组成,围绕溶液的命名、溶液的饱和、溶液的浓、稀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初步学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第三课题是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主要从定量的角度介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限度。学生通过活动与探究,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加深对溶解现象的理解。
三个课题密切相关,逐步深入,这样的编排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本单元三个课题的学习,对溶质、溶剂、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能从宏观上和微观上认识溶液的本质特征;对溶液的形成,物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掌握了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及有关计算,初步学会了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教学目的:
(1)对本单元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2)加深对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会利用溶液的相关知识进行相应的问题解决,如根据水溶液的性质区分水和溶液,能利用溶解时的变化区分不同的固体等;
(4)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分类、对比、概括等能力。
教学理念:
通过引导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分析、归纳、分类,将各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分类、概括能力;利用生活实际和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思维,提高复习效率;通过课堂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溶液的组成特征、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和、分类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视频《咖啡拉花》 同学们都知道,老师很喜欢和咖啡,也喜欢自己在家中做一些花式咖啡。提出问题:这样一杯花式咖啡属于溶液吗?(用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复习溶液的概念,学习根据溶液概念判断:是否属于溶液。
到底什么是溶液呢?下列物质能够溶解形成溶液吗? 判断是否溶解,回忆概念 溶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利用概念进行相应的判断。 进一步复习概念。找出溶液,并找出溶质和溶剂。
归纳板书: 溶液的概念 —均一、稳定、混合物(溶质+溶剂) 笔记整理
概念辨析。 厘清概念
提问:你有哪些方法能将水和水溶液进行区分吗? 对同学们整理归纳的方式方法进行再次加工,哪些方法可以用,哪些方法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能用。 复习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小组讨论。 整理方式方法: 1. 测其凝固点或沸点 2. 测其密度 3. 蒸发,看是否有固体剩余 4. 测导电性 整理笔记 溶液的性质
演示实验—利用导电性,区分纯水和食盐水。同时激发学生思考,在导电过程中,氯离子和钠离子如何移动? 回顾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进一步辨析。 厘清概念
提问:你会利用溶液的性质,区分不同的物质吗? 实验设计,并进行相应的实验,区分三种溶液。 ①与②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钠溶液; ②蓝色—硫酸铜溶液; ③与②不反应—氯化钠溶液;
加深印象。 厘清概念 学习运用概念解决问题。
提问: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区分这三种白色固体呢? 用水区分三种固体 A溶于水使温度降低—硝酸铵; B溶于水使温度升高—氢氧化钠; C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氯化钠;
归纳板书: 溶液的性质 —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 导电性(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颜色:Cu2+蓝色;Fe2+浅绿;Fe3+黄色 溶解吸热:硝酸铵 笔记整理
提问:刚刚的细口瓶中盛放的是氯化钠溶液。如何配制溶液呢? 回忆知识: 计算、称量、溶解、转移
提问: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怎样计算? 称量过程的注意事项? 复习计算方法 称量过程的注意事项 进行学生实验—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提问:在同学操作过程中还以有一些细小问题。这些问题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呢?
提问: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怎样变为10%? 注意学生易忽视的知识点:还可以加入相应的浓溶液。 回答问题:加入相应的溶质;蒸发溶剂。
播放视频:审死官片段 生活趣味,复习饱和溶液概念,认识到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有限。
能不能无限制的增大某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如何计算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时,能够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变为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氯化钠溶液吗? 复习饱和溶液的相关计算方法,能够根据相应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信息: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提高思维: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复习溶解度曲线 重点: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与蒸发结晶之间的关系。
归纳板书: 溶液的配制 —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转移 溶质质量分数 饱和溶液 笔记整理
巩固练习:辨析判断 进行相关练习
整理归纳 整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