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习题(济南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1.4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习题(济南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27 21:47:2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上2.1.4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措施有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 (  )
A.水果蔬菜,冰箱冷藏 B.储存粮食,低温干燥
C.中耕松土,及时排涝 D.粮仓密闭,充入氮气
2.“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是新疆气温变化的形象写照,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 (  )
A.白天光合作用强,蒸腾作用旺盛
B.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弱
C.昼夜温差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强
D.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
3.下列各项活动中,有利于增强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A.收获的粮食晒干后储藏
B.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
C.农业生产中及时疏松土壤
D.向储存水果的仓库中充加二氧化碳
4.下列现象与呼吸作用无关的是(  )
A.种子在播种前要疏松土壤
B.刚收获的谷物经晾晒后储存
C.小麦在籽粒形成期间遇阴雨天会减产
D.萝卜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空心现象
5.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B.呼吸作用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
C.所有的生物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
D.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6.我们从市场上购买的柑橘,有的表面打了“蜡”,这主要是抑制了植物细胞的(  )
A.光合作用 B.根的吸收作用
C.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
7.庆阳红富士苹果因其味道甜美而闻名,但是苹果储存时间过久,会失去它原有的味道,原因是(  )
A.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
B.呼吸作用消耗了较多的有机物
C.苹果内的有机物被细菌、真菌分解
D.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停止
8.储藏甘薯、白菜的窖必须留有通风孔,这是为了(  )
A.降低温度 B.促进光合作用
C.提高温度 D.加速呼吸作用
9.温室大棚栽培蔬菜时,夜间常常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A.降低温度可以减病虫害的发生
B.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减少
C.温度降低,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的散失
D.温度降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量多
10.呼吸作用在植物体内进行的部位是(  )
A.根和茎 B.花和果实 C.叶和种子 D.全部活细胞
二、实验探究题
11.为探究绿色植物的某些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关闭阀门Ⅰ、Ⅱ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②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
③打开阀门Ⅰ,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甲试管,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
④打开阀门Ⅱ,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
⑤取下叶片A、B,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   ;
(2)步骤③木条能复燃,则该气体是   ;
(3)步骤④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来自植物的   (填生理活动),植物进行该生理活动的场所是细胞中的   ;
(4)步骤⑤中,观察到A叶片变蓝色,则得出的结论是   ;
(5)此实验应重复多做几次的原因是   .
三、综合题
12.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在盛有干种子的瓶中加适量水,一段时间后,种子的   作用会加强,致使玻璃瓶内   气体浓度增大,从而使玻璃罩内幼苗的   作用增强。
(2)请写出呼吸作用的表达式:   。
(3)取玻罩内的植物叶片,使用   隔水加热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光合作用可以合成   。
(4)该装置在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罩内壁会出现许多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作用。
(5)1公顷树林的叶片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说明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起重要作用。
13.下面式子表示的是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请回答:
(1)植物呼吸作用主要在细胞内的   中进行,一般情况下,幼嫩的叶比衰老的叶呼吸作用更   (强或弱)。
(2)式子中的有机物(储存玢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制造的,此作用在植物细胞内的   进行的。
(3)农田适时松土,遇到涝灾时排水,主要目的是保证植物   部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冰箱内贮藏水果,主要目的是   (增强或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
14.如图表示在某晴天的上午,将一盆植物的部分枝叶用于干燥的透明塑料袋罩住,扎紧袋口并置于
阳光下.请回答:
(1)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植物   作用的结果.
(2)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带有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袋内,观察到卫生香复燃,说明袋内含有较多的   (气体),该气体是通过   作用产生的.
(3)傍晚换上黑色不透光的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第二天打开,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棒,结果火柴棒迅速熄灭.若将该袋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此时袋内含有较多的   (气体),该气体是通过   作用产生的.
(4)上面实验都提出要求“迅速”,简单解释原因:   .
(5)粮食存放时间太长,营养会大量减少,原因是   .
15.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大棚蔬菜的生理活动,将A装置(内装籽粒饱满的辣椒种子)和B装置(辣椒幼苗)用透明玻璃管连接,请据图回答:
(1)向A装置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幼苗的光合作用将   ,其原因是   .
(2)如果瓶子中种子的呼吸作用过于旺盛,致使玻璃罩内氧浓度过低,抑制了幼苗的   ,使幼苗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的能量减少,导致光合作用   .
(3)如果要证明幼苗的呼吸作用,必须对B装置进行   处理
(4)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上出现了大量水珠,请分析水珠主要来自幼苗的   作用.
(5)到了晚上,农民常把塑料大棚掀开一小角,使冷空气进入以降低室温,这样做的原理是抑制   ,减少   的消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上2.1.4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措施有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 (  )
A.水果蔬菜,冰箱冷藏 B.储存粮食,低温干燥
C.中耕松土,及时排涝 D.粮仓密闭,充入氮气
【答案】C
【解析】A.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适当降低温度,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因此冰箱贮存蔬菜保鲜属于抑制了蔬菜的呼吸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刚收获的种子含水量多,呼吸作用旺盛,释放了大量的能量,堆在一起会出现发热现象,甚至腐烂,因此种子应尽快晒干。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种子的储存时间,因此晒干后储存,是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B不符合题意
C.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中耕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水涝,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根烂掉,因此及时排涝,可以促进根的呼吸,防止烂根,B符合题意。
D.向仓库中充入氮气以营造一个低氧甚至无氧环境,抑制本身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不符合题意
2.“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是新疆气温变化的形象写照,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 (  )
A.白天光合作用强,蒸腾作用旺盛
B.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弱
C.昼夜温差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强
D.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
【答案】D
【解析】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就积累起来,有机物中的淀粉转变为可溶性糖。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与温度有关,我国新疆地区,白天温度高,光照强,光合作用旺盛,制造有机物多。晚上,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由于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微弱,分解有机物少,因此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就多。故答案为:D。
3.下列各项活动中,有利于增强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A.收获的粮食晒干后储藏
B.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
C.农业生产中及时疏松土壤
D.向储存水果的仓库中充加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A错误;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适当降低温度,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B错误;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土壤板结,土壤中的氧气减少,不利于根的呼吸;中耕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C正确;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这可以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得到解释。据此原理,在贮藏水果时,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降低水果的呼吸作用,延长储存时间,D错误。
4.下列现象与呼吸作用无关的是(  )
A.种子在播种前要疏松土壤
B.刚收获的谷物经晾晒后储存
C.小麦在籽粒形成期间遇阴雨天会减产
D.萝卜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空心现象
【答案】C
【解析】A.播种前要疏松土壤,有利于空气进入土里,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不符合题意。
B.刚收获的谷物经晾晒后储存,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晒干后,水分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了储存时间,与呼吸作用有关,不符合题意。
C.小麦在籽粒形成期间遇到阴雨天会因为无法完成授粉而减产,所以与呼吸作用无关,符合题意。
D.萝卜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空心现象,原因是萝卜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被分解,与呼吸作用有关,不符合题意。
5.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B.呼吸作用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
C.所有的生物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
D.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答案】B
【解析】ACD.在生物体内,有机物分解、提供能量的方式是基本相似的,都是通过细胞的呼吸作用,也就是说,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的进行呼吸作用。一旦呼吸作用停止,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ACD不符合题意。
B.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的过程,所以呼吸作用的产物除了二氧化碳还有水,B符合题意。
6.我们从市场上购买的柑橘,有的表面打了“蜡”,这主要是抑制了植物细胞的(  )
A.光合作用 B.根的吸收作用
C.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
【答案】D
【解析】在柑橘的表皮打蜡,隔绝了氧气,抑制了呼吸作用,减少了有机物的分解,延长了水果的存放时间。
7.庆阳红富士苹果因其味道甜美而闻名,但是苹果储存时间过久,会失去它原有的味道,原因是(  )
A.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
B.呼吸作用消耗了较多的有机物
C.苹果内的有机物被细菌、真菌分解
D.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停止
【答案】B
【解析】A.蒸腾作用会使苹果散失了较多的水分,但不会导致其失去原有的味道,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苹果储藏一段时间后由于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体内的糖类等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得比较多,从而失去原有的味道,B符合题意。
C.若苹果内的有机物被细菌、真菌分解,会出现腐烂现象,但不影响原有的味道,C不符合题意。
D.苹果成熟后,高度分化的细胞会停止生长和分裂,D不符合题意。
8.储藏甘薯、白菜的窖必须留有通风孔,这是为了(  )
A.降低温度 B.促进光合作用
C.提高温度 D.加速呼吸作用
【答案】A
【解析】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还有一些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所以甘薯、白菜堆放久了,会发热;一般情况下,温度高呼吸作用强,温度低呼吸作用弱;储藏甘薯、白菜的窖,必须留有通风孔,这是为了降低温度,减弱呼吸作用,并且可以将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甘薯、白菜腐烂。
9.温室大棚栽培蔬菜时,夜间常常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A.降低温度可以减病虫害的发生
B.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减少
C.温度降低,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的散失
D.温度降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量多
【答案】B
【解析】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夜间,蔬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则菜农常会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使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提高蔬菜的产量,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10.呼吸作用在植物体内进行的部位是(  )
A.根和茎 B.花和果实 C.叶和种子 D.全部活细胞
【答案】D
【解析】呼吸作用进行的条件是有光和无光都在进行,只要是活细胞都在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呼吸作用在植物体内进行的部位是全部活细胞。
二、实验探究题
11.为探究绿色植物的某些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关闭阀门Ⅰ、Ⅱ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②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
③打开阀门Ⅰ,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甲试管,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
④打开阀门Ⅱ,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
⑤取下叶片A、B,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   ;
(2)步骤③木条能复燃,则该气体是   ;
(3)步骤④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来自植物的   (填生理活动),植物进行该生理活动的场所是细胞中的   ;
(4)步骤⑤中,观察到A叶片变蓝色,则得出的结论是   ;
(5)此实验应重复多做几次的原因是   .
【答案】(1)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氧气
(3)呼吸作用;线粒体
(4)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5)避免偶然因素,减少实验误差
【解析】(1)为了去除实验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要把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24小时,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通过其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尽;
(2)氧气有助然的作用,步骤③木条能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
(3)二氧化碳的特点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步骤④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来自植物的呼吸作用;
(4)步骤⑤中,叶片A见光,叶片处理后滴加碘液变蓝,说明产生了淀粉,B叶片不见光,处理后不变蓝,没有产生淀粉,若只有A叶片变蓝色,则结论是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5)为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可靠,此实验应重复多做。
三、综合题
12.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在盛有干种子的瓶中加适量水,一段时间后,种子的   作用会加强,致使玻璃瓶内   气体浓度增大,从而使玻璃罩内幼苗的   作用增强。
(2)请写出呼吸作用的表达式:   。
(3)取玻罩内的植物叶片,使用   隔水加热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光合作用可以合成   。
(4)该装置在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罩内壁会出现许多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作用。
(5)1公顷树林的叶片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说明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起重要作用。
【答案】(1)呼吸;二氧化碳;光合
(2)有机物+氧气→水+二氧化碳+能量
(3)酒精;变蓝;淀粉
(4)蒸腾
(5)碳-氧平衡
【解析】(1)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光合作用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造以淀粉为主的有机物,贮存能量,释放氧气的过程。因此,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能够为种子的呼吸作用提供氧气。因此,在盛有干种子的瓶中加适量水,一段时间后,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加强,致使玻璃瓶内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增大,从而使玻璃罩内幼苗的光合作用增强。
(2)由(1)中呼吸作用的概念可得呼吸作用的公式是: 。(3)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一大特性,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因此,取玻罩内的植物叶片,使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蓝色,植物的叶片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淀粉,淀粉遇碘溶液变成蓝色,说明光合作用可以合成淀粉。
(4)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气孔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该装置在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罩内壁会出现许多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5)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因此,1公顷树林的叶片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说明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
13.下面式子表示的是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请回答:
(1)植物呼吸作用主要在细胞内的   中进行,一般情况下,幼嫩的叶比衰老的叶呼吸作用更   (强或弱)。
(2)式子中的有机物(储存玢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制造的,此作用在植物细胞内的   进行的。
(3)农田适时松土,遇到涝灾时排水,主要目的是保证植物   部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冰箱内贮藏水果,主要目的是   (增强或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
【答案】(1)线粒体;强
(2)光合;叶绿体
(3)根;降低
【解析】(1)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种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活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的。幼嫩的叶新陈代谢快,需要的能量多,故比衰老的叶呼吸作用强。(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光合作用反应式为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所以式子中的有机物(储存玢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此作用在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进行的。(3)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农田内栽种植物后要及时松土,遇到涝害时排水,保证土壤中有较多的氧气,从而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促进根的生长。冰冰箱中温度低,能降低水果和蔬菜本身的呼吸作用,达到保鲜的目的。
14.如图表示在某晴天的上午,将一盆植物的部分枝叶用于干燥的透明塑料袋罩住,扎紧袋口并置于
阳光下.请回答:
(1)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植物   作用的结果.
(2)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带有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袋内,观察到卫生香复燃,说明袋内含有较多的   (气体),该气体是通过   作用产生的.
(3)傍晚换上黑色不透光的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第二天打开,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棒,结果火柴棒迅速熄灭.若将该袋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此时袋内含有较多的   (气体),该气体是通过   作用产生的.
(4)上面实验都提出要求“迅速”,简单解释原因:   .
(5)粮食存放时间太长,营养会大量减少,原因是   .
【答案】(1)蒸腾
(2)氧气;光合
(3)二氧化碳;呼吸
(4)袋内的气体打开后很容易与空气混合,会使实验现象不明显
(5)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解析】(1)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被干燥的透明塑料袋罩住的植物枝叶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会凝结在塑料袋的内壁上形成小水珠.(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下午,植物进行了一定时间的光合作用,在塑料袋内积聚了大量的氧气;此时,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带有火星的卫生香伸人袋内,卫生香会复燃,说明袋内含有较多的氧气,这些氧气是植物在光下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3)植物的叶片在不见光的情况下只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第二天打开塑料袋,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棒,结果火柴棒迅速熄灭,这是因为塑料袋内的氧气被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若将该袋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4)上面实验都提出要求“迅速”,原因是袋内的气体打开后很容易与空气混合,会使实验现象不明显.(5)粮食存放时间太长,由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营养会大量减少.
15.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大棚蔬菜的生理活动,将A装置(内装籽粒饱满的辣椒种子)和B装置(辣椒幼苗)用透明玻璃管连接,请据图回答:
(1)向A装置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幼苗的光合作用将   ,其原因是   .
(2)如果瓶子中种子的呼吸作用过于旺盛,致使玻璃罩内氧浓度过低,抑制了幼苗的   ,使幼苗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的能量减少,导致光合作用   .
(3)如果要证明幼苗的呼吸作用,必须对B装置进行   处理
(4)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上出现了大量水珠,请分析水珠主要来自幼苗的   作用.
(5)到了晚上,农民常把塑料大棚掀开一小角,使冷空气进入以降低室温,这样做的原理是抑制   ,减少   的消耗.
【答案】(1)增强;种子的呼吸作用为幼苗的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
(2)呼吸作用;减弱(下降)
(3)暗(遮光)
(4)蒸腾
(5)呼吸作用;有机物
【解析】(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向A装置中加适量的水后,辣椒种子开始萌发,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旺盛,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通过玻璃管进入B装置,为幼苗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因此B装置幼苗的光合作用会增强.(2)如果把漏斗和玻璃管都堵塞,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减弱,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或者缺氧导致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弱(下降).(3)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进行,为避免在光下幼苗的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影响,要证明幼苗的呼吸作用,必须对B装置进行遮光处理,以使幼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4)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实验过程中,幼苗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蒸气会凝结在玻璃罩的内壁上形成小水珠.(5)温度降低,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就会减弱.到了晚上,农民常把塑料大棚掀开一小角,使冷空气进入以降低室温,低温能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利于增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