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习题(济南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1.5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习题(济南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27 21:47:5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上2.1.5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在一个地区植树,选择法国梧桐作为树种的原因可能是(  )
A.树冠硕大,遮阳效果好
B.抗二氧化硫能力强
C.抗氯气能力强
D.ABC三项都正确
2.小明同学实测了同一地区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湿度,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时间 裸地 草坪 灌木丛
早晨 57.5 72.5 90.6
中午 40.0 61.1 73.1
晚上 46.1 67.4 85.3
A.从上表来看,植物的种类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有差异
B.表中数据显示,在同一地区一天早、中、晚不同时间段,早上空气湿度最大
C.和草本植物相比,灌木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更大
D.测量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时,干湿计应该放在地上
3.以下关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量使用燃料打破了碳—氧平衡
B.植树造林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
C.生物呼吸作用与碳—氧平衡无关
D.碳—氧平衡失调加剧了温室效应
4.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中不起作用
B.绿色植物能调节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C.绿色植物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等方面起意要作用
5.“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吞云,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对环境具有的作用是(  )
A.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 B.过滤尘土和净化空气
C.防风固沙和调节气候 D.涵养水源和调节气候
6.为了给学生营造了清洁、优美的学习环境,很多校园都种植有丰富多彩的植物,这是因为绿色植物具有哪些作用(  )
①吸尘 ②净化空气 ③消灭害虫 ④消声 ⑤调节空气湿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7.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许多“退耕还林”的鼓励性政策,提高了国土绿化面积。关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维持大气中的氮平衡
B.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营养
C.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D.涵养水源、减少风沙
8.关于水循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
B.保卫细胞控制水分的散失
C.导管是运输水分的管道
D.叶的气孔很小且散失的水分很少
9.马云推出的支付宝“蚂蚁森林”环保项目,当用户在蚂蚁森林种植一棵树,蚂蚁金服也会相应在沙漠种下一颗真树,从生物学角度看,植物如此受重视是因为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是(  )
A.吸收灰尘,降低噪音
B.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C.制造氧气,吸收有毒气体
D.以上三项都是
10.倡导低碳生活,建立低碳消费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绿色植物在低碳生活中功不可没,下列关于碳一氧平衡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
B.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C.绿色植物中减少二氧化碳含量最多的植物是苔藓植物
D.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二、实验探究题
11.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如下,请分析回答:
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
②将叶片B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如图所示),塑料袋内放入适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③将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2小时后摘取叶片A和叶片B;
④把叶片A、B分别进行水浴加热后漂洗;
⑤漂洗后分别对叶片A、B滴加碘液.
(1)步骤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   运走耗尽.
(2)叶片A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为   色,非绿色部分变为棕黄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物是   ,该实验的变量是   .
(3)叶片B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   .
(4)步骤④水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   .
三、综合题
12.在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小明选用一棵银边天竺葵做探究实验,实验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自己不明白的问题,遇到了一些困难,你能为他解答并帮助他顺利完成实验吗?
(1)实验过程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
a、向叶片上滴加碘液 b、将叶片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
c、用清水漂洗 d、观察颜色变化 e、用酒精脱色
f、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g、阳光下照射3﹣4小时
(2)经实验向叶片上滴加碘液后图中A遮光处是黄白色,B处颜色是   ,原因是   .图中C(银边)的颜色没有变蓝,说明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
(3)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植物、动物和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和   ,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13.“碳中和”与绿色植物: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讲话指出,中国将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主要依赖绿色植物。如图中A、B分别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两种重要生理过程。据图及相关知识回答:
(1)绿色植物在夜晚也能向空气中排出“碳”,是因为其通过图中所示过程B   释放二氧化碳。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中的线粒体里,在动物细胞中也能进行,其对生物的意义是   。
(2)大力植树造林有助于实现“碳中和”,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如图所示的A   过程,这种过程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从而维持碳一氧平衡。
(3)要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除大力植树造林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外,更要重视“减排”。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做法例如   等(答出两种即可)。
14.如图所示,图甲中A、B、C表示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是安装在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仪器。请据图回答。
(1)植物吸收的水分,从根部运输到植物体叶肉细胞的动力来自于图甲中的   (填字母)过程。
(2)温室大棚内安装图乙这种仪器是为了使图甲中[   ](填字母)光合作用增强。(3)一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   作用(选填“光合”或“蒸腾”或“呼吸”)。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4)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响应“低碳”的生活方式?    (写出一例即可)
15.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更充分认识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请回答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绿色植物能进行   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
(2)绿色植物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   。
(3)绿色植物通过   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所以大面积绿化有利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符合习主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上2.1.5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在一个地区植树,选择法国梧桐作为树种的原因可能是(  )
A.树冠硕大,遮阳效果好 B.抗二氧化硫能力强
C.抗氯气能力强 D.ABC三项都正确
【答案】D
【解析】法国梧桐本种树干高大,枝叶茂盛,生长迅速,易成活,耐修剪,所以广泛栽植作行道绿化树种,也为速生材用树种;对二氧化琉、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这是在一个地区植树叶,选择法国梧桐作为树种的原因,可见D符合题意。
2.小明同学实测了同一地区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湿度,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时间 裸地 草坪 灌木丛
早晨 57.5 72.5 90.6
中午 40.0 61.1 73.1
晚上 46.1 67.4 85.3
A.从上表来看,植物的种类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有差异
B.表中数据显示,在同一地区一天早、中、晚不同时间段,早上空气湿度最大
C.和草本植物相比,灌木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更大
D.测量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时,干湿计应该放在地上
【答案】D
【解析】A.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90.6)的地点是灌丛,而湿度最小(40.0)的是裸地,植物的种类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有差异,A正确。
B.早、中、晚不同时间里,早晨温度低,夜间蒸腾作用释放的水多,空气含水量大,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早晨,B正确。
C.表中数据表明,和草本植物相比,灌木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更大,C正确。
D.将干湿计放在离地面1米左右的位置,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而不是放在地上,D错误。
3.以下关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量使用燃料打破了碳—氧平衡
B.植树造林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
C.生物呼吸作用与碳—氧平衡无关
D.碳—氧平衡失调加剧了温室效应
【答案】C
【解析】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而大量使用燃料打破了碳﹣氧平衡,A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植树造林,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氧气的相对平衡,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同时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也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C符合题意。
D.人类的生产活动已打破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导致了温室效应,D不符合题意。
4.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中不起作用
B.绿色植物能调节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C.绿色植物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等方面起意要作用
【答案】A
【解析】A.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A错误。
B.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促进水循环,B正确。
C.有些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可见植物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C正确。
D.绿色植物的根能够抓住土壤,起到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作用,D正确。
5.“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吞云,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对环境具有的作用是(  )
A.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 B.过滤尘土和净化空气
C.防风固沙和调节气候 D.涵养水源和调节气候
【答案】D
【解析】森林是大自然的保护神。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在下雨时节,森林可以通过林冠和地面的残枝落叶等物截住雨滴,减轻雨滴对地面的冲击,增加雨水渗入土地的速度和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减小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林木盘根错节的根系又能保护土壤,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如果土壤没有了森林的保护,便失去了涵养水分的能力,大雨一来,浊流滚滚,人们花几千年时间开垦的一层薄薄的土壤,被雨水冲刷殆尽。这些泥沙流入江河,进而淤塞水库,使其失去蓄水能力。森林涵养水源,降雨量的70%要渗流到地下,由于森林蒸腾作用巨大,散失的水分特多,森林地区空气湿度大,降水多,体现了无雨它能“吐”。故“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体现了森林能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作用。
6.为了给学生营造了清洁、优美的学习环境,很多校园都种植有丰富多彩的植物,这是因为绿色植物具有哪些作用(  )
①吸尘 ②净化空气 ③消灭害虫 ④消声 ⑤调节空气湿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答案】B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光,合成的有机物是许多动物的食物来源,给整个生物界提供能量;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维持着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即在生物圈中为‘碳---氧’平衡起到很大的作用;另外通过蒸腾作用和渗透作用吸收和排出水分,保持自然界水分的平衡,对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也非常重要。还能净化环境减小污染,有的植物(如大豆)能够进行生物固氮,为生物提供N元素。所以绿色植物的作用是①吸尘、②净化空气、④消声、⑤调节空气湿度。
7.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许多“退耕还林”的鼓励性政策,提高了国土绿化面积。关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维持大气中的氮平衡 B.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营养
C.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D.涵养水源、减少风沙
【答案】A
【解析】因为植物能够吸收灰尘 ,降低噪音,制造氧气,吸收有毒气体,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所以要多植树造林,退耕护还林。故答案为:A
8.关于水循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
B.保卫细胞控制水分的散失
C.导管是运输水分的管道
D.叶的气孔很小且散失的水分很少
【答案】D
【解析】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体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到大气中,可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A不符合题意。
B.植物可以通过控制保卫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来控制气体和水分的进出,B不符合题意。
C.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C不符合题意。
D.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气孔是植物体散失水的门户。植物的气孔虽很小,但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多,D符合题意。
9.马云推出的支付宝“蚂蚁森林”环保项目,当用户在蚂蚁森林种植一棵树,蚂蚁金服也会相应在沙漠种下一颗真树,从生物学角度看,植物如此受重视是因为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是(  )
A.吸收灰尘,降低噪音 B.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C.制造氧气,吸收有毒气体 D.以上三项都是
【答案】D
【解析】森林吸附粉尘的能力比裸露的大地大75倍。一公顷的山毛榉树林,一年之内吸附的粉尘就有68吨之多。树叶使声波发生漫反射,能减少噪声的传播,树干还能使声波向地面传播,减弱噪声,实验证明,1.5公斤TNT炸药的爆炸声,在空气中能传播4公里,而在森林中只能传播40米。实验结果表明,10米宽的林带可降低30%噪音。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还能吸收有害气体,如每公顷柳杉林每月约可吸收60公斤的二氧化硫,柑橘林的吸收量比柳杉还要高一倍;每公顷刺槐林和银桦林每年可吸收42公斤氯气和12公斤的氟化物。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改善气候;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森林的根系可以牢牢的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10.倡导低碳生活,建立低碳消费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绿色植物在低碳生活中功不可没,下列关于碳一氧平衡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
B.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C.绿色植物中减少二氧化碳含量最多的植物是苔藓植物
D.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A、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A符合题意。
B、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但蒸腾作用不能维持碳-氧平衡,B不符合题意。
C、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自然界中百分之九十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产生的,因此绿色植物中减少二氧化碳含量最多的植物是藻类植物,C 不符合题意。
D、呼吸作用是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D不符合题意。
二、实验探究题
11.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如下,请分析回答:
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
②将叶片B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如图所示),塑料袋内放入适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③将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2小时后摘取叶片A和叶片B;
④把叶片A、B分别进行水浴加热后漂洗;
⑤漂洗后分别对叶片A、B滴加碘液.
(1)步骤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   运走耗尽.
(2)叶片A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为   色,非绿色部分变为棕黄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物是   ,该实验的变量是   .
(3)叶片B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   .
(4)步骤④水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   .
【答案】(1)淀粉
(2)蓝;淀粉;叶绿体
(3)二氧化碳
(4)叶绿素
【解析】(1)为了排除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实验前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暗处48小时,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2)将叶片进行暗处理、光照、脱色、滴加碘液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变为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叶片A的非蓝色部分没有变蓝色,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比较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实验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3)叶片B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比较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B的绿色部分的实验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4)叶片中含有的叶绿素会使实验现象不明显,因此在滴加碘液前要脱去叶绿素,方法是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让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里.
三、综合题
12.在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小明选用一棵银边天竺葵做探究实验,实验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自己不明白的问题,遇到了一些困难,你能为他解答并帮助他顺利完成实验吗?
(1)实验过程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
a、向叶片上滴加碘液 b、将叶片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
c、用清水漂洗 d、观察颜色变化 e、用酒精脱色
f、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g、阳光下照射3﹣4小时
(2)经实验向叶片上滴加碘液后图中A遮光处是黄白色,B处颜色是   ,原因是   .图中C(银边)的颜色没有变蓝,说明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
(3)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植物、动物和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和   ,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答案】(1)fbgecacd
(2)蓝色;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叶绿体
(3)二氧化碳;水
【解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步骤:f、放在黑暗处一昼夜;b、将叶片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g、阳光下照射3﹣4小时、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e、用酒精脱色;c、用清水漂洗;a、向叶片上滴加碘液;c、用清水漂洗;d、观察颜色变化.实验过程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是fbgecacd.(2)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制造淀粉,A处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叶片不遮光部分B处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图中C(银边)部分细胞内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所以经上述实验向叶片上滴加碘液后图中A处遮光部分的颜色是黄白色,原因是缺乏光照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图中B处颜色是蓝色,原因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图中C(银边)的颜色没有变蓝,说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3)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即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13.“碳中和”与绿色植物: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讲话指出,中国将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主要依赖绿色植物。如图中A、B分别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两种重要生理过程。据图及相关知识回答:
(1)绿色植物在夜晚也能向空气中排出“碳”,是因为其通过图中所示过程B   释放二氧化碳。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中的线粒体里,在动物细胞中也能进行,其对生物的意义是   。
(2)大力植树造林有助于实现“碳中和”,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如图所示的A   过程,这种过程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从而维持碳一氧平衡。
(3)要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除大力植树造林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外,更要重视“减排”。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做法例如   等(答出两种即可)。
【答案】(1)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光合作用
(3)减少车辆的使用,减少尾气排放;用电动车替代燃油车等。
【解析】(1)B过程为呼吸作用过程,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过程。所以,其对生物的意义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绿色植物通过A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3)工厂废气排放前先经过净化处理;不过度开采地下石油和煤炭;禁止随意焚烧秸秆和垃圾;减少车辆的使用,减少尾气排放(或出行尽可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用电动车替代燃油车;做饭、照明尽可能使用电能或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燃气的使用等。
14.如图所示,图甲中A、B、C表示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是安装在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仪器。请据图回答。
(1)植物吸收的水分,从根部运输到植物体叶肉细胞的动力来自于图甲中的   (填字母)过程。
(2)温室大棚内安装图乙这种仪器是为了使图甲中[   ](填字母)光合作用增强。(3)一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   作用(选填“光合”或“蒸腾”或“呼吸”)。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4)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响应“低碳”的生活方式?    (写出一例即可)
【答案】(1)B
(2)C
(3)光合;碳——氧
(4)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解析】(1)在植物体中“水往高处流”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图甲中的B过程中的水蒸气指向植物体外面,所以B表示蒸腾作用。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图甲中的C过程,二氧化碳指向植物体,氧气指向外面,说明植物体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属于光合作用。
(3)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属于光合作用;自然界的生物以及人类生活产生的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且释放出氧气,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这叫碳——氧平衡。
(4)响应“低碳”生活,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吸收二氧化碳两方面入手,具体方法有: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私家车;植树造林等。
15.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更充分认识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请回答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绿色植物能进行   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
(2)绿色植物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   。
(3)绿色植物通过   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所以大面积绿化有利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符合习主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答案】(1)光合作用
(2)碳-氧平衡
(3)蒸腾作用
【解析】(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3)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又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去,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所以大面积绿化有利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符合习主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