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课件(共22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课件(共22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7 23:2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饮 酒》 (其五)
——陶渊明(东晋)
学习目标
1. 了解陶渊明及作品、古体诗体裁特点。
2. 结合背景理解内容,把握诗人情感。
3. 赏析诗中借景抒情,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因宅子旁边种有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他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因此被称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主要作品:《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本诗选自《陶渊明集》。《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借饮酒之名,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全诗共20篇《饮酒》其五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陶渊明喜爱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自由,厌恶官场的虚伪和奸诈。为了生计他几次做吏,但时间不长,最终解职归田,永不出仕。
古体诗
唐代以来指区别于近体诗的一种诗体,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形式,句数没有限制,字数也可以不齐,平仄和用韵都比较自由,也叫古诗或古风。
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朗读背诵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析: 开篇写诗人弃官归隐后的生活状况和归隐之所。“车马”指达官贵人的高车骏马,代表了官场追名逐利、繁琐应酬、功利交往,是世人为荣华富贵而奔走的形象写照。
建造房舍
喧嚣扰攘的尘世
译:住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听不到车马喧嚣。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析:设问(一问一答)解释了诗人超然世外的原因。表明只要内心远离那些追名逐利的官场,即使身处闹市,也不会被尘世的喧嚣所打扰。
如此,这样。
译: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心里远离尘世,
所居之处自然就变得僻静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析: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穆淡远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闲适淡泊的样子
译: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
闲适淡雅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间的云气
傍晚
译:傍晚山间的云气更加美好,
成群的鸟儿结伴飞回山林。
析:写傍晚山间的美妙景象,描绘了一幅悠 远恬淡、自然和谐的画卷。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分辨
译:在这中间蕴含着生命的真谛,
想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析:诗人领悟到自然之趣和生命的真谛,体现了诗人安贫乐道、不流于世俗的高尚品德。
品析答题1
1、请从炼字角度品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中,“悠然”和“见”妙在何处?
①“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尘世后自得、闲适、恬淡的生活状态。
②“见”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南山时的欣喜之情,符合诗人悠然的情趣。
品析答题2
①借景抒情。借飞鸟结伴飞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的黄昏美景,抒发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回归自然、悠然自得的心情。
②动静结合。一动一静写出了日近黄昏、鸟入山林的景象,表达诗人弃官归隐后的自在心境。
2、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主题归纳
这首古体诗,借景抒情,通过写田园之景,抒发隐居之情。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抒发了诗人厌倦官场、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