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国庆节作业(十二)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导语是新闻的核心,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主要内容。
B.传记是记述人物平生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述。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首一般是八句,两句一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D.在文学界,“三曹”一般是指曹操、曹丕、曹植;“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大李杜”指李白、杜甫。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B.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到现代,人类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胶片行业面临被新技术颠覆的时期,富士胶卷经历了最艰难的裁人,传统业务收缩,进而开始了新业务的探索。
B.北京大学写给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让无数人感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
C.不可否认,武侠小说、功夫影片为推广、宣传武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把传统武术推到了神乎其神的境地。
D.临沂市政府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2017年初,双岭高架路建成通车,大大减轻了东西方向的交通问题。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④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⑤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A.①②⑤④③ B.③②①④⑤ C.①⑤③④② D.③⑤①④②
5.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二、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以下语段,完成2—5题。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漂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 ),屏声敛息的一( )。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甲】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乙】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慢条斯理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丙】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 )中( )过来,【丁】“哧”地插进碧波之中,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拥抱了几串白色的气泡,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6.依次填入文段括号内的词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翘首而望(qiáo) 刹那(chà) 眼花缭乱 反应
B.翘首而望(qiào) 刹那(shà) 眼花缭乱 反映
C.翘首而望(qiáo) 刹那(chà) 眼花瞭乱 反应
D.翘首而望(qiào) 刹那(shà) 眼花瞭乱 反映
7.文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屏声敛息 B.疾如流星 C.慢条斯理 D.悄然不惊
8.将“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一句放入文中,衔接最恰当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9.文段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横线上。
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拥抱了几串白色的气泡。
三、综合性学习
10.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解读《意见》时表示,学校体育的发展要转变观念,从过去仅仅注重增强体质,向学会、勤练、常赛转变,每一名学生都要学会至少一项体育技能。王登峰认为,如果《意见》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国民教育体系将成为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重要通道。
材料二:赛事体系的改革成为重点之一。义务教育、高中和大学阶段学生体育赛事由教育、体育部门共同组织,统一注册资格。整合学校比赛和系列比赛,建立分学段、跨区域的四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合并全国青年运动会和全国学生运动会。
材料三:体育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是文件中很重要的一项政策。通过体育进中考、进高考,让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成为对孩子全面发展综合评价的一部分,而且对升学和成长有实实在在的帮助,切实让家长和社会转变思想观念,真正重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这个观念的转变也会带动体育、教育工作进一步的改革发展。
(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我们得出了哪些结论?
(2)小刚以初三学习任务重为由,经常不参加课间操、体育课,你作为他的好朋友将如何劝说他呢?
(3)为了吸引更多同学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你能提出哪些好的建议呢?
四、对比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欲居九夷①。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
【注释】①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
(3)谈笑有鸿儒
(4)无案牍之劳形
(5)子欲居九夷
12.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或曰:“陋,如之何?”
13.【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
1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五、现代文阅读
非文学作品阅读
(甲)
本报海西讯(记者马振东)4月1日,脱胎于首届冷湖科幻文学奖获奖小说的超感电影《灵魂游舞者》在北京中国盲文图书馆举行盛大首映礼,让国内影迷有途径近距离了解冷湖科幻文学创作基地及“冷湖火星小镇”旅游文化品牌魅力。
《灵魂游舞者》的故事发生在荒芜的类火星地貌上,讲述了主人公为寻找父亲死亡之谜,回到家乡冷湖镇,通过一系列奇幻之旅发现了宇宙生命的巨大秘密。
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影视精品创作工程,加快从“高原”向“高峰”迈进,更好地讴歌新时代,讲好青海故事,传播青海声音,弘扬新青海精神。此次首映活动由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主办,中国盲文图书馆、冷湖火星小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目的是在中国科幻产业得到空前关注的语境下,通过超感电影《灵魂游舞者》在科幻IP的开发上跨界尝试,把茫崖在地形地貌、盐湖风光、石油开发遗址、暗夜星空和天文科研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展现给大家,借此提升茫崖城市品位,进一步扩大茫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背景链接:
“冷湖科幻文学奖”简称“冷湖奖”,是茫崖市冷湖镇结合地域特色和文化旅游资源实际,通过科幻作品的创作、评选和发售,加大力度推进冷湖文化品牌提炼,挖掘冷湖人文地理、突出艰苦奋斗的石油精神,是加快推进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
(选自2019年4月2日《青海日报》 )
(乙)
北京4月1日电(实习记者代小佩)超感电影《灵魂游舞者》1日在中国盲文图书馆举行首映礼活动,近百名盲人来到活动现场。记者从活动主办方获悉,这是国内首部盲人科幻电影。
通常,科幻电影会以3D、4D等方式呈现,而超感电影则完全用声音给盲人讲述有关火星的科幻故事。对此,北京市盲协主席何川说,科幻最大的魅力来自想象力,让观众调用不同感官去体验这种想象力,是所有科幻电影想要做到的。“除了视觉冲击,让观众调动自己的想象去和故事本身连接,这或许是一种新的体验科幻的方式。”
何川表示:“希望将超感电影《灵魂游舞者》和《流浪地球》的公映版及口述影像版一起,带到全国各地做线下的公益放映,通过科幻影片提升盲人群体对宇宙星空的感知。”
(选自2019年4月2日《科技日报》 )
(丙)
本报讯(记者苏丹丹)4月1日,根据首届冷湖科幻文学类的获奖小说改编的同名科幻电影《灵魂游舞者》在北京中国盲文图书馆首映。不同于传统意义的科幻电影,《灵魂游舞者》没有画面,全部以声音叙事。上百名盲人参加了当天的首映礼并欣赏了该作品。
电影《灵槐游舞者》由张栋导演,姚海军监制,独立音乐人陈鸿宇担任音乐总监,电影故事发生在荒芜的类火星星球上,讲述了主人公为揭开父亲死亡之谜,回到家乡冷湖,遇见一对丧子的老年夫妻,于是和他们一起踏上旅途。在神秘外星文明的指引下,主人公发现了关于宇宙生命的巨大秘密。业内人士认为,该片为盲人开启了科幻之门,打破了传统电影必须依赖视觉效果的限制,让盲人也能感受到科幻的魅力所在。张栋说:“希望通过这类科幻影片的创作,提升盲人观众对于宇宙星空的感知。”
(选自2019年4月4日《中国文化报》 )
下面是小东,小文和小乐对这三则消息的讨论,请根据你的理解,补全对话。
15.【消息·标题】
小东:我把这三则消息内容复制到电子文档的时候,不小心把标题搞混了。三个标题是这样的:A、电影《灵魂游舞者》为盲人开启科幻之门;B、超感电影《灵魂游舞者》在北京首映;C、国内首部盲人科幻电影上映。它们分别对应哪则消息呢?
小文:这个不难分辨。消息标题是对主要内容的准确概括,我们可以根据“导语”找到主要信息。
小乐:是的,据此可以推断消息(甲)的标题是(1)( ),消息(乙)的标题是(2)( ),消息(丙)的标题是(3)( )。(填字母序号)
16.【消息·结构】
小东: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我记得叫“倒金字塔结构”。
小文:那这种结构在上面三则消息中有体现吗?
小乐:有的。比如在消息_________中,__________________
17.【消息·受众】
小文:“超感电影“可以说是盲人的福音啊!盲人朋友听到这个消息应该会很开心。
小乐:如果要向盲人朋友介绍“超感电影",你觉得这三则消息中的哪一则最合适?为什么?
小东: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课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8.本文被公认为新闻写作的典范作品,首先体现在标题上。请简要分析本文标题的作用。
19.文章的主体部分为什么先写中路军的渡江情况?
20.文中第⑧、⑨句运用的是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21.这则消息全面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三路大军横渡长江的战况,在写法它们上有什么异同点,请简要比较一下。
22.下面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做简要分析。
不料正是汤思伯到芜湖的那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六、作文
23.请以《 老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填写在横线处,补全作文题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B
4.B
5.C
6.A 7.C 8.D 9.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
10.(1)①学校体育的发展要转变观念,每一名学生都要学会至少一项体育技能;②赛事体系的改革成为体育改革的重点之一;③体育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2)【示例】小刚,初三学习任务重,更需要有好的身体作为保障,课间操、体育课正是我们锻炼身体的好机会,而且多运动可以放松心情愉悦精神,这样更有利于学习,你说对吗?让我们一起参加课间操、体育课吧!
(3)【示例】①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如跳绳、篮球、足球训练等;②中小学校可以成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多开展竞赛活动;③各学校在广泛开展校内竞赛活动的基础上建设学校代表队,评选优秀个人等,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11.(1)出名;(2)这;(3)博学的人;(4)官府文书;(5)想,想要. 12.(1)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2)有人说:“那个地方非常简陋,怎么能住呢?” 13. 惟吾德馨 君子居之 14.清雅脱俗,安贫乐道,高洁傲岸,淡泊宁静。
15. (1)B (2)C (3) A 16. 示例一:甲, 正文部分将超感电影名称、首映时间及地点等放在最前面,这是读者最关心的事实;首段还交代电影与冷湖科幻文学奖相关,这是消息想让读者知道的重要事实。接着依次写电影的主要情节、电影对于茫崖市的意义、冷湖科幻文学奖的情况,使读者逐步了解到这部超感电影与青海当地的关系。示例二:乙,正文部分先写了超感电影名称、首映时间及地点,这是读者最关心的事实;并指出这是国内首部盲人科幻电影,把“首部”的信息凸显出来,接着依次介绍超感电影的主要特点、超感电影对盲人的意义等,使读者逐步获取到盲人科幻电影的相关信息。示例三:丙,正文部分先交代科幻电影《灵魂游舞者》“首映”的信息。并指出这部电影与传统科幻电影的区别,将盲人欣赏电影的事实凸显出来。第二段简述了电影的制作班底、故事内容和对盲人的意义,使读者对盲人科幻电影有进一步的了解,这是次要的事实。 17.示例一:我觉得消息[乙]最合适,因为这则消息介绍了超感电影“用声音讲述故事”的特点,让盲人朋友对超感电影产生期待。这则消息凸显的是“国内首部盲人科幻电影”,对盲人朋友来说,“首部”就很有吸引力。消息还采访了北京市盲协主席何川,能使盲人朋友更感亲切。示例二:我觉得消息[丙]最合适。这则消息通过与传统科幻电影比较,让盲人朋友知道超感电影的特点。这则消息介绍了《灵魂游舞者》的故事内容,能激发盲人朋友对超感电影的兴趣。这则消息还通过导演张栋的言论,表达了对盲人科幻电影的希望,让盲人朋友对此产生期待。
18.标题中“百万大军”强调渡江人数之多,气势之大;“横渡长江”写出了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所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个标题,高度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明确醒目,“百万”“横渡”二词气势磅礴,极富感染力。(意思对即可) 19.中路军发动进攻时间最早,首先突破敌军防线,二十四小时内全部渡过长江。 20.议论。阐释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的原因,证明我军发动渡江战役的正确性,增强了消息的思想深度。(意思对即可) 21.相同点:无论是写哪路大军,都交代了时间、地点、战况。不同点:中路军写得简略,因为之前已做过报道;西路军写得较详细,除叙述战况外,还分析了我军胜利的原因;东路军写得更详细,除叙述战况外,还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要战果和这次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 22.过渡(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对汤恩伯到芜湖督战的叙写,又开启下文对我东路军渡江作战情况的叙写。(意思对即可)
23.父亲老了
人们常说,父亲是一座山,一座永远不会老,也永远都不会倒下的山,然而,我的父亲并不是这样一座山。
我记得,小时候我和父亲经常去广场上看演出,那时父亲总会用两条强而有力的胳膊将我高高地举起,而那时的我却没有顾及到父亲的胳膊酸不酸,只是大声的叫着:“再高点儿,再高点儿……”。
我记得,小时候我总爱拉着父亲那温暖的手东跑西走,总爱跟在那高大的身影后面……而现在,学习的压力让我们父女两人的心渐渐拉远了。父亲回到家,要么就是用手机处理事情、浏览新闻,要么就是待在房间里静静的看着电视,我则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学习。我与父亲的交流也仅剩下了饭桌上的短暂时光。
我一直以为只要我努力学习,父亲就会以我为傲,就会永远陪伴在我身边,用那高大的躯体为我遮挡一切风雨,铸成我温暖的港湾。然而……
那天,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父亲要到屋顶上查看一番。于是父亲就从邻居家借来了一架木梯,搭着梯子爬了上去。可在下来的时候意外发生了----木梯突然断了,父亲从梯子上摔了下来。幸运的是,父亲抓住了梯子,并没有完全摔下来,只是那抓着木梯的手被一根尖锐的木棒深深的扎了,血不住地往外流,父亲咬着牙,强忍着剧痛,额头上布满了汗珠。在邻居的帮助下,我们把父亲送进了医院缝合伤口。
站在父亲的身边,低头看着父亲,不禁心里一颤,这还是曾经那个意气风发,将我高高举起的父亲吗?他是如此的苍老,花白的头发像杂草一样在头顶竖着,额头上布满道道皱纹,手也变得无比粗糙,岁月竟在父亲身上留下了这样深的印记。我无法相信曾经将我高高举起的父亲此时竟变得如此苍老、无力。我转过身,哽咽了。
父亲似乎发现了,他轻轻地对我说:“小帆,吓着你了吧?没事了,爸爸没事!” 那么深的伤口,怎么可能没事?父亲都这样了,竟然还想着安慰我!我哽咽着说:“爸爸,别人都说父亲是一座山,一座永远不会老的山,可是您却……”
父亲回答道:“不老的山也终有一天会老的!”
此刻,我再也无法抑制住自己的情绪,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住的往下落,父亲仍像以前一样用手轻轻地拭去我的泪水。只不过,如今这双手已多了些皱纹。
是的,如父亲所说,不老的山终有一天将会老去。只不过,在我心中的那座山,永远不会老去。因为父爱永远不会变,那座用父爱铸成的高山又怎会变老,怎会倒下呢?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