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国庆节作业(十九)(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国庆节作业(十九)(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7 21:3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国庆节作业(十九)
一、选择题
1.下面各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骤雨 触目 筋疲力尽 东挪西借
B.领域 炽热 小心意意 不缀劳作
C.躁热 猝至 和颜悦色 任劳任怨
D.祖藉 劳碌 嘎嘎地响 广茂无垠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导语是新闻的核心,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主要内容。
B.传记是记述人物平生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述。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首一般是八句,两句一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D.在文学界,“三曹”一般是指曹操、曹丕、曹植;“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大李杜”指李白、杜甫。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共享单车价格低廉,用途便捷,低碳环保,大大方便了市民与游客的出行与出游。
B.路旁增设阅报栏,不但可以方便市民阅读,而且能够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C.蔚蓝的天空下,迎着清新的风,徜徉地漫步在乡间小路上,你会感觉非常惬意。
D.许多超市将个头大的西瓜切成小块出售,一块西瓜不超过5块钱左右,非常划算。
4.下面选项中对文学常识的阐述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消息的结构必须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这五个部分组成,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概括性)是它的基本特征。
B.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C.新闻六要素指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它与记叙文的六要素完全相同,因此,新闻属于记叙文的一种。
D.《一着惊海天》这篇消息报道了我国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新闻事件。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今天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B.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C.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除公益放鱼环节外,本届太白湖放鱼节,还有超模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活动。
二、基础知识综合
6.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yǒu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蜜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脸庞(________) 胡髭(________) yǒu(________)黑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本段刻画人物的主要描写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7.综合性学习。
今年“十一黄金周”,台儿庄古城招聘“景区解说员”志愿者,作为应聘者,需要阅读下面文段,勇闯两关。
“十一黄金周”期间,涌进山东台儿庄古城的游客数量约46万人次,超过2019年同期人数的八成。古城内一面弹痕累累的墙壁前,众多游客驻足凝神,抚今追昔,感溉颇深。
“义丰恒”杂货铺,是战后台儿庄古城内留存的为数不多的建筑之一,房屋墙面上的累累弹孔至今仍清晰可见。幼时居住在此的李敬善,已将近90岁。战争留给他的童年记忆是古城的惨景,“仗打完后,树也被烧了、房也被毁了,全城一片废墟。老人们都说城里‘无墙不饮弹,无土____________’”。
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当年在台儿庄战场上拍摄了近百张照片,部分发表在美国《生活》杂志上。他写道:“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小城镇的名字很多,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台儿庄。”
(1)【第一关:文字关】根据语境和语言特点,在文段画横线处补写三个字,使语意衔接得当,结构对称,表述完整。
(2)【第二关:故事关】结合文段和自己对台儿庄古城的了解,对驻足在“弹痕累累的墙壁”前的一群游客,讲述台儿庄古城的“弹壁”故事,不少于60字。
四、对比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欲居九夷①。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
【注释】①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
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
(3)谈笑有鸿儒
(4)无案牍之劳形
(5)子欲居九夷
9.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或曰:“陋,如之何?”
10.【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
11.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五、现代文阅读
湿暖的脚印
①想起来,那是十六年前的事了。
②一场雨不合时宜地从清展开始飘落,院子里不久就成了湿滑一片。(甲〉芦花鸡似乎想从屋檐下冲到对面的瓦棚去,但没跑几步就被雨点逼了回来,身上的羽毛打了绺儿,木呆呆却心有不甘地看着远处。 某一刻,我感觉它的神情和我惊人地相似。
③分配通知书是昨天送来的。几行龙飞凤舞的字迹,把我打发到了一所乡下初中,要求第二天报到。 也就在那天,我得知一起毕业的七个女生中,有六个被分到了新建的中心学校。新校条件好,熟人多,不会孤单,而我即将报到的那所中学呢,更像一个被世人忘记的老者,在乡野深处顽强地存在着。房子低矮,破旧,大门洞开,风和沙尘在春季会肆无忌惮地涌进来。通知书被我折起,又展开;展开,又折起。没人告诉我,我究竟被谁玩弄于股掌。成绩优异如何?实习表现优秀又如何?无须比试,我已败北,睁着一双迷茫的眼,却不知道自己怎么输的。
④父亲一直坐在椅子上抽烟,缭绕的烟雾模糊了他的表情。很多年了,他习惯用沉默作为和这个世界对话的方式。但昨夜,很晚了,还听见他和母亲在说着什么,如同风吹树响,偶尔夹杂着一两声叹息,轻轻传来,落叶一样,轻得让人心疼。眼泪就是在那一刻蓄满眼眶的,不为命运,不为自己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的女儿,只为白日里他紧绷的面孔,以及看我时躲闪的目光。
⑤将近九点,雨停了。父亲把烟头掐灭,走出去探路。不一会儿他折回,眼神依旧躲着我,说:“能走了。”又说,“第一天上班,耽误了不好。”我把通知书揉成一团,扔在了桌子上。纸团滚动了几下,好像落到了地上,我也懒得去理会。从杂物间推出自行车,刚要走,父亲从后面赶过来,把车子接了过去。
⑥门前的路,向东约五百米才是柏油路。父亲扛起自行车,一步一滑地出了家门。我跟在他身后,躲闪着泥水,可鞋子上还是沾上了泥巴。我一皱眉,他好像背后长了眼睛似的:“踩着我的脚印走!”果然,他的脚踩过的地方,泥巴被带走很多,我再踩,就不大沾脚了。只是这样一来,他需要把步幅缩小,来迁就我。 他却也不焦躁,一步一探地谨慎地落着步子。由于用力,一侧膀子歪着,黑色的自行车座子牢牢地倚着他的头,衬出头上星星点点的白。(乙)脖子上青筋暴起,最粗的一条突突地跳着,仿佛那里活跃着一轮即将嗜薄而出的太阳。
⑦太阳终于跳出云层了。浅草窝里,一朵蒲公英黄艳艳地向着天空挺起了身子。叶底还沾着泥,花茎的顶端却托举起一圏干净的花瓣。那么美,那么自在,那么快乐地绽放自己啊,在这风雨之后!眼睛碰到它的刹那,心中某根弦忽然放松了许多。
⑧到公路上,父亲放下车子,跺了跺脚,柏了拍手。只是短短的几百米,他的脸上却见汗了。到底岁月不饶人。我让他回去歇歇,他转身要走,又回过头看看我,把手伸进上衣口袋里,我以为他要掏手绢擦汗,摸出来的却是一张纸。交到我的手上,还带着父亲的体温。定睛一看,是那张被我揉皱的通知书,已经被叠得四角分明。他下了很大决心似的吐出一句话:“闺女,啥事没有一辈子定性的……好好教,咱要对得起那些娃娃!”这一次,他的目光没有躲闪,似乎有光亮在他的眼底闪动。我低头答应着,不敢去看他的眼睛,也无暇分辨那闪动着的是期待的神采还是一言难尽的眼泪。车子拐弯时,发现他还站在那里朝这边张望。巨大的天空背景下,他成了矮矮的一个。什么时候,他开始老了呢?鼻子一酸,眼泪终于掉下来。小时候,我多么喜欢跟着他去田间劳作。他人高,步子也大。每件事,都做得有板有眼,手里的活就像文人笔下的文章一样讲究。人前谦虚,不吹牛,人后要强、努力,也是他教给我的。
⑨就这样,踩着他的脚印,我一步步走出了乡村。
12.阅读全文,分析用“温暖的脚印”做题目的好处。
13.结合语境,从修辞的角度分别赏析第①段和第⑥段中的画线句。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⑦段画线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15.结合全文,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16.读了本文,你的内心有何感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封迟到五十年的信
金建军
①那是1943年冬,天真是寒冷,对正在斯大林格勒城下作战的德军来说,更是苦不堪言。
②士兵米涅刚一动,腰部被地弹炸伤的伤口就剧烈地疼病起来。“帮帮我吧,我要回国,!我要去见米丽亚。”米涅向正忙着搬退的连长求敏,连长轻蔑地看他一眼,冷冷地走了。来涅躺在雪地上,绝望和希望一同飞向那片明霾的天空,只有米丽亚美丽的容颜在他眼前闪动。
③他和米丽亚同是柏林大学的学生。他深深地暗恋着米丽亚,可是米丽亚却钟情于另一位帅哥德克。
④一阵枪响,"扑通”一声,一个人倒在身边。米涅仔细一看,原来是德克,他的胳膊断了,流了很多血。德克也看到身边的米涅,他苍白的脸上现出一丝苦笑:“伙计,这下咱们谁也走不了了。”
⑤米涅看着德克的样子,心里一阵紧缩:不能让德克死,米丽亚不能没有他。想到这,他忙对德克说“你的包扎带呢 我给你包扎。你还可以走路,一定要回到德国,回到米丽亚的身边。”德克失塑地摇摇头,说:“早就给班长包扎用了,算了吧,让我和你一起到天堂。”米涅摸了摸腰上的包扎带,一狠心解了下来。顿时,他的伤口露出来,血如泉涌。德克大吃一惊,上前按住,“你疯了,你这样很快就会死的。”
⑥米涅淡然一笑:“我不是在帮你,我是在帮米丽亚,因为她爱的是你,你能回到她的身边,就是她最大的幸福。”他边说边移到德克身旁,包扎起来。米涅又把干粮分一大半递给德克:“你快走吧,苏军快来了。”德克接过干粮袋,满含热泪地看了一眼米涅,转身向北撤去。
⑦看着德克渐渐消失的身影,米涅掏出钢笔,找到一张还没烧尽的文件纸,在背面写起来。
⑧亲爱的米丽亚:
⑨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死亡随时都会向我走来。可是如果我现在不说,到了天堂,我更没机会对你说。现在,我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最想见到的就是你。可是,我不可能再看到你那美丽的眼睛和金黄色的头发,不能听你优美的呤诗和动人的歌唱。我后悔为什么不向你表白,即使遭到你的拒绝,我也无悔。
⑩我再也不相信希特勒的鬼话,我最想要的就是你的爱情。我不想死,真的不想死,我曾经想过打完仗一定向你求婚,可是等不到这一天了。
⑾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你,想像你会和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婚,怎样度过你美好的青春。只要你过得好,我到了天堂也会开心的。
⑿一切的一切都没有了,他们已经看到我,上帝呀,能再给我五分钟吗 让我把心里话向我的爱人说完吧,让我安心地到天堂吧。到了天堂,我会等着你的,无论等多少年,我都会等,一直等到你去的时候,我再向你求婚。
⒀来不及了,我已经看到黑乎乎的枪口正在瞄准我。永别了,我会永远爱你的。
⒁一个苏联红军战士发现米涅。他对班长说:“看,一个德国鬼子,我打死他。”说着,抬手对准米涅就是一枪。米涅回头看了看,手臂把信举得高高的,身体突然倒下。
⒂战士上前把米湿手里的信取下,交给班长。班长看了一遍,很感动地对战士说:“这确实是一份很重要的文件,你去交到司令部。”
⒃很快,这封信转递到朱可夫元帅手上,朱可夫元帅看完后,动情地对随从说:“战争毁掉多少俄国人和德国人的生命,毀掉多少年轻人的幸福,我们应该永远记住战争带来的教训。”他命令道:“把它包好,交到档案局。”
⒄1993年,苏联解体,这个档案得以解密。米丽亚看到这封信时,已经七十多岁,苍老的她犹如一只伤心的天鹅,泣不成声。
(选文有改动)
17.把小说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①为了回国见米丽亚,米涅受伤求救。→②________③米涅给米丽亚写信,表达想念之情和求婚的愿望。→④______→⑤战士等人受感动,信件辗转交给米丽亚。
18.第③段运用了______叙述方式,其作用是______
19.小说中的米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何作用?
六、作文
21.无论是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还是朱德司令的《回忆我的母亲》,都是用文字表达着自己的情感。
请你以“____________引起的回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要恰当地穿插进议论和抒情;③要有真情实感;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B
4.B
5.D
6.(1)páng zī 黝
(2)茂蜜 茂密
(3)外貌描写
7.(1)不沃血
(2)1938年3月,中日台儿庄大战异常激烈,火力凶猛,台儿庄硝烟弥漫,流弹纷飞,“义丰恒”杂货铺高约2米的墙壁是火力聚焦点,墙壁弹痕累累,弹孔密集。
8.(1)出名;(2)这;(3)博学的人;(4)官府文书;(5)想,想要. 9.(1)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2)有人说:“那个地方非常简陋,怎么能住呢?” 10. 惟吾德馨 君子居之 11.清雅脱俗,安贫乐道,高洁傲岸,淡泊宁静。
12.①用“温暖”修饰“脚印”,新颖、独特,吸引读者;②点明文章主旨。 13. 甲: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逼”“木呆呆”“心有不甘”等词语分别把雨点和芦花鸡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点的急促,暗示了“我”内心的委屈、失落和不甘。 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跳着的青筋比作“即将喷薄而出的太阳”,生动形象,说明父亲扛自行车时非常吃力,表现出父亲对“我”的爱。 14.环境描写。写出“我”就像这朵蒲公英,在父亲的托举下,绽放出自己的自在、快乐和美丽,说明“我”经历了迷茫、失落、不甘后,心情变得明朗起来。 15.父亲是一个纯朴、善良、老实巴交、疼爱孩子、努力、要强、认真、勤劳的人。 16.示例:①被文中的父亲感动,感受到父亲对孩子无私的爱;②不管父母身份、地位如何,他们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③要理解父母、体谅父母,趁着父母还健在,孝敬父母。
17. ②德克受伤倒下,米涅解下自己的包扎带为他包扎; ④苏军发现米涅并开枪,米涅手拿信件倒下 18. 插叙; 补充交代了三人的关系,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或“引出下文包扎、写信的情节”)。 19.①渴望和平,热爱生活。表现在米涅临死前不相信希特勒的鬼话,最想要的就是爱情,他渴望能活着回去向米丽亚求婚。②善良大度,为人无私。他看到米丽亚钟情的德克受伤,宁可牺牲自己而救助德克。他不管米丽亚会嫁给谁,他都觉得开心。 20.神态与动作描写,表现连长为人的冷漠无情,普通战士的生死与他没有丝毫的关系,以此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21.枫叶引起的回忆
今天,我在清理书籍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几片枫叶,上面写着“坚强、努力、拼 搏”这几个大字,望着这几片枫叶,我陷入了沉思……
这几片枫叶是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送给我的。那一幕,我至今还历历在目。四年级的时候,由于那时还小,不懂事,不会珍惜光阴,白白浪费了不少时间,因此,我的成绩落下了不少。一次,我考试考砸了,我的同桌(班里第一的嚣张的家伙)便嘲笑我,说:“你怎么这么蠢,连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还有什么用呀?”我听了,伤心极了,一到放学,我便飞快地跑到离家不远处的一个小枫叶林里,(我每次受到委屈都会来这里的)不知班主任如何找到了我,她平静地对我说:“如果你不甘这样被人瞧不起的话,那你就得通过自身的努力网 ,奋发向上,用自己的硕果向他人证明你的价值吧!”说完,她随手从地上拿起一块枫叶,在上面写上“坚强”两个字,递给了我。
我接过了枫叶,老师便对我说:“孩子,你还小,努力吧,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吧!”我听了,暗暗的下定决心:一定要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自己的价值,一定不能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就这样,我和老师在枫叶林里分手。回到家里,我不再想着如何玩了,我开始争分夺秒的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会找老师,每一次,老师都耐心的解答我的问题,我更加对学习充满了兴趣。不知不觉中,迎来了期中考试,考试中,我充满信心,满意的交了卷。
几天过去了,成绩下来了,我在班里的排名一下子就上升到第一名,大家都对我刮目相看了。这时,我又接二连三的收到了老师的第二、第三份礼物,一片写着“努力”两字,另一片写着“拼搏”的枫叶。经过了这次的努力,我这才真正发觉学习的乐趣。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