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国庆节作业(十)(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国庆节作业(十)(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7 21:4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国庆节作业(十)
一、选择题
1.下面句子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主要表现了地主富人家的为富不仁和作者对他们奢华生活的蔑视。】
B.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比喻、夸张: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的文章语言犀利,具有很强的剖析能力。】
C.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 ,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这些爱国青年指热爱日本的青年学生,他们认为托尔斯泰的信其语言没有对皇帝的应有礼貌。】
D.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不含”指不包括九江在内,消息准确地反映当时九江尚未攻占的实际情况,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________,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________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________,投入大自然的________。
A.光芒 一碧万顷 心曲 怀抱 B.辉煌 一泻千里 心扉 怀抱
C.光芒 一往无前 心扉 情怀 D.辉煌 一望无际 心曲 情怀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
B.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
C.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D.大赛前夕,教练员喋喋不休地嘱咐参赛选手赛场上的注意事项。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今天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B.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C.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除公益放鱼环节外,本届太白湖放鱼节,还有超模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活动。
5.下列各句中分析不正确的一句是( )
A.“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这是一个祈使句。
B.“2019年1月1日,迟子建《伪满洲国》读书讨论会在南京先锋书店举办。”句中“在南京先锋书店”是状语。
C.“2019年3月22日在全国上映的《老师·好》以富有真实感的细节打动了无数观众。”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细节打动观众”。
D.一篇消息可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其中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二、基础知识综合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领略了战士们冲破敌人重重阻遏,歼灭和击溃一切顽抗敌人的气势,那气势只能用“锐不可挡”来形容;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了解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遗愿)设立的,是为了(奖励/鼓励)那些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9届亚运会中夺得10米高台跳水冠军的(雄姿/英姿),仿佛又听到了观众那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朗读《一着惊海天》,我们心潮彭湃,豪情万丈,①②③,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
(1)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阻遏(è)锐不可挡 B.歼灭(qiān)心潮彭湃
C.击溃(kuì)豪情万丈 D.冠军(guān)震耳欲聋
(2)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遗嘱 鼓励 英姿 B.遗愿 奖励 雄姿
C.遗愿 奖励 英姿 D.遗嘱 奖励 英姿
(3)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追思与缅怀 ②光荣与梦想 ③决心与信念
B.①光荣与梦想 ②决心与信念 ③追思与缅怀
C.①追思与缅怀 ②决心与信念 ③光荣与梦想
D.①光荣与梦想 ②追思与缅怀 ③决心与信念
三、综合性学习
7.综合性学习。
在我国,“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你参加“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信”为会意字,从“人”从“言”,与人开口说话有关。“定身以行事谓之信”中的“信”便是用其本义:______________;“夫轻诺必寡信”中的“信”则引申为: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信”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
①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②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
③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王安石《商鞅》)
(3)小燕的同桌华华打算在考试中作弊,请你根据对“信”的理解对他进行劝说。
四、对比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欲居九夷①。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
【注释】①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
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
(3)谈笑有鸿儒
(4)无案牍之劳形
(5)子欲居九夷
9.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或曰:“陋,如之何?”
10.【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
11.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五、现代文阅读
胡 记 面 馆
马苏玥
(1)①胡记面馆,是小城东头最有名的面馆,胡家世代经营着小城老街偏东头的面馆子,靠着祖上流传下来的古法做面发家,子孙代代相传。用古法精心配制出来的面细润筋道、清新爽口,吃过的人没有不夸赞的。
(2)老街人看到这代胡记的掌勺兼老板老胡都笑嘻嘻地打招呼:“老胡,多做一碗吧,馋面喽。”老胡也笑:“三六九,年年有,祖宗的老规矩俺可不敢改了!饿饿吧,明天再来。”
(3)胡记面做起来可不容易!﹣年里下麦子的时候,挑熟好的麦捆回家,人推着石磨细细地磨,这样面粉老到细腻。面是在头天晚上和的,先把面用水一裹,搓成块块,再加碱醒面,碱要讲纯度,不能太杂。面要醒到苦里发甜,味不对就弃面重醒,醒好的面用湿布包着放一晚,第二天拉的时候,面就筋道,任人拉扭。这一步步说着简单,做起来复杂麻烦,可胡家人从来不嫌麻烦,因为,少或改了步骤,面就不如之前鲜嫩了。
(4)老胡有个独子﹣﹣胡良,娃娃脑子灵光,什么东西都一学即会,老胡很早就让儿子学手艺。
(5)胡良学着老爹磨面、和面、拉面。揪起一拳头大的面,搓成匀粗的长条,再压
平扁,用快力划上几条长口,一手抓起一头面,用大臂的匀力扯面,双臂翼张于胸,“啪”的一声合起面上下一抖,再拉。统共拉八次。完后用手托着面条,快速削去面头,左右一甩,把身子一仰,手里的面顺着就到了灶上的沸水里。然后伸双长筷,搅几下捞到一边盛高汤的瓷碗里。做好的面乍一瞧,就像是条条羊脂玉浸在汤里。胡良的手艺比他爹还要强一分。
(6)胡家面做起来又费时又费力,祖上说,烹小鲜如治大国,一日卖两顿,一顿36碗上等面,就保得胡记不衰。胡家祖宗规定的数量不光是为了讨个吉利,也是经过实践得来的,一个人不急不忙,一天顶好才能做出72碗上等面来。胡记面全在磨、和、拉三字里,一步也少不得,缺不得,减不得啊!
(7)祖宗的规矩,老胡从没坏过。一天72碗上等面,不多不少。
(8)这天晚上,胡良正和面,皱眉跟老胡说:“爸,咱家一天多做几碗,用厂里出的面粉,雇个人和面,改改老法子,就快了。我试过,那面模样一点儿不差,味道也不差太多。”
(9)“什么混话,那样的面还叫胡记吗?”老胡一听,气得拍了下桌子,“胡记面贵在每根都包含着厨子的心血,是花过心思的,这些可全藏在一步步流程规矩中,老祖宗的法子不能改啊!”
(10)“什么年代了,有胡氏这块招牌,老法子稍变有什么嘛!”胡良不服气。
(11)“这哪是变法子,这是砸牌子,招牌砸了,往后拿什么做生意?”
(12)胡良没听,在城中央偏东的地方开了家分店。
(13)往后老街人从城里回来,看着老胡:“小胡开了家分店哩,生意红红火火,一天卖几百碗,儿子赶上老子喽。”
(14)老胡不再笑了,只是愤愤抚手,频频叹气。
(15)有个城里谋生计的老街人有回点了碗胡记分店面,才吃了一口,就搁筷了,咂咂嘴:“不比老街的胡记呦,少了点儿筋道味儿。”周围正大快朵颐的食客皆惊奇。
(16)有好面的食客闻讯赶往老街。
(17)老街这边,胡良一走,店就留了老胡一人,老胡依然按规矩,一天72碗上等精面,不多不少。食客大呼:“极妙!”陶然于老街胡记。渐渐消息传开,胡良的生意淡了。大凡吃了城中胡记的,都来了老街,而吃了老街的,却再没回到城中胡记。胡良开始入不敷出了。
(18)胡良回了老街。
(19)老胡看见儿子,也不说话,只管做面。胡良吃了口老胡的面,想了想城中面馆的面,矮了头。
(20)胡良又开始做面了,一天72碗,跟他爹一样。胡记名声越传越远,一碗面是别家三四倍价钱,但小面馆生意仍然红火,有本地、外地,甚至还有别国的人。老街东头,胡记门外经常排长龙队。
(21)那年老胡病了,胡良在跟前,老胡说:“别说爸迂腐,不懂变通,爸咋不知道赚钱?爸守的不是老规矩,不是这胡记招牌,而是这面的品质味道。做生意不用好货,待时间久了,谁买你的账?要想做好生意,就得本本分分,不搞噱头。做面和做人、做事一样,得守好底线,脚踏实地,才能摘到星星揽到月亮。”胡良泪汪汪地听。
(22)“再去给老子做碗面吧!”
(23)胡良端着面回来,老胡捧在手里,对着光瞧了瞧,面条细若发丝,色泽细亮,挑起一筷子,吸上一口,面质轻柔,鲜香可口。老胡眯着眼,长嘘口气,“就是这个样。”随即倒在了一边,手中那碗却端端正正,滴汤不洒。
(选自《齐鲁晚报》2017-03-02.有删改)
12.文章第②段有何作用?
13.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4.小说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分析。
15.分析下面句子的含义。
老胡眯着眼,长嘘口气,“就是这个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 ①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②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发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③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④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⑤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但始终未能达到目的。……
16.“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是这则新闻的__________,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相比,两个标题都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还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两个标题都体现的语言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则新闻的电头交代了哪些内容?电头的价值是什么?
18.文中导语部分是第几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19.文中属于插叙的内容是第几句?其作用是什么?
六、作文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玩,是人的天性。玩,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钥匙;玩,是塑造性格、丰富情感的向导。玩中有学问,玩中有智慧……
请以“会玩,才好!”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D
4.D
5.C
6. C D A
7.(1) 真实信用
守信用
(2)做人要守信用,实践诺言;治理国家需要人民的信任;统治百姓必须说到做到,取信于民。(意思对即可)
(3)示例:华华,作弊是不对的!“人无信不立”,讲诚信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考试作弊是违反考场纪律、缺乏诚信的表现。当今社会,失信者寸步难行,我们不能丢失诚信!(态度诚恳,意思合题意即可)
8.(1)出名;(2)这;(3)博学的人;(4)官府文书;(5)想,想要. 9.(1)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2)有人说:“那个地方非常简陋,怎么能住呢?” 10. 惟吾德馨 君子居之 11.清雅脱俗,安贫乐道,高洁傲岸,淡泊宁静。
12.承接上文表现胡记面馆口碑好,引出下文对胡记面馆工艺精细的描写;突出了老胡坚守规矩的形象特点;为后文写老胡反对破坏规矩做铺垫。 13.示例:(1)运用一系列动词,详写拉面过程,表现了胡良手艺高超,做面工艺精细。(2)多用短句,简洁明快,表现了胡良动作干净利落,手艺精湛。 14.示例:(1)胡良开分店前期生意红火,后来入不敷出,回归传统后生意仍然红火,前后对比,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也凸显了主题。(2)胡良破坏规矩经营失败,老胡坚守优良传统生意兴隆,两个人物形成对比,暗示了主题。 15.老胡对儿子的手艺感到欣慰;希望儿子守好底线做人,脚踏实地做事。
16. 示例:标题 人物 地点 事件 数量 气势 准确、简洁 17.示例:电头交代了发电单位(通讯社)、发电时间、地点。电头的价值是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18.示例:第①句,简明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19.示例:②③句,说明南阳重要的地理位置,是兵家必争之地。
20.会玩,才好
小昆虫,小动物是我的最爱,平时没事的时候,我喜欢和他们玩,这不我又要和蚱蜢玩了。可别小看了这玩,这玩可以增长知识呢!
你知道蚱蜢长的怎么样吗?你知道蚱蜢吃些什么吗?你知道怎样捕捉蚱蜢吗?哈哈,我知道!而且是我在“玩”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蚱蜢。
平时,我对昆虫很感兴趣,也喜欢收集介绍这方面的书。
去年的国庆节,我们一家人来到了位于太仓市的艳阳山庄度假。那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深深地吸引了我,“花、草、虫”生活得多么和谐、自在呀!
“我们捉蚱蜢去吧!这里一定有许多欢蹦乱跳的蚱蜢!”刚到目的地,哥哥就指着一片杂草丛生的草地对我说。我一听,有自己喜欢的蚱蜢,立刻放好行李,跟着哥哥扑向那片郁郁葱葱的野草地。
哥哥说得果真没错﹣﹣我们刚走进去,一些受到惊吓的蚱蜢立刻连蹦带跳地飞开了,吓得我抱头鼠窜。哥哥连忙拉住我说:“别怕,有我在!”在哥哥的保护下,我又兴致勃勃地钻进了草丛。但我一时却看不清蚱蜢。原来,蚱蜢为了保护自己,身上的颜色和青草很接近,长得宛如一片对折的小树叶。刚开始,我怎么也捉不住这些机灵的蚱蜢,我向哥哥求助,哥哥一边做着示范一边对我说:“弟弟,你看,像我一样﹣﹣看准了以后,把两个手并起来,像一个倒扣的碗,一下子罩下去。动作一定要快!”我按照哥哥的方法去做果然有效,不一会儿就逮到了好几只。我自己也“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当蚱蜢落在树叶上休息时,你悄悄的走过去,看准了,快速捏住它的翅膀,可谓是手到擒来。
回家了,可我的“玩”兴未尽。就把几只蚱蜢放在瓶中带回了家。我又对其进行了仔细观察,并通过上网知道蚱蜢是益虫,专吃蚊子,一只蚱蜢每天最多可以消灭掉10多只蚊子。它就是靠着两支修长的翅膀和三对有力的大腿捕捉蚊子的。于是,我赶紧把这几只蚱蜢﹣﹣人类的朋友,放进了小区院子的花草中…
这样,我们既玩得开心,又获得了知识,我只想说:会玩,才好!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