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一、文学常识与默写
1.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三峡》选自 (朝代)地理学家 的《 》,该作品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2.默写
(1)自非亭午夜分, 。
(2)春冬之时, , ,绝巘多生怪柏。
(3) ,林寒涧肃, ,属引凄异, ,
哀转久绝。
(4)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夏季三峡之水奔流向前,迅疾快速的句子是: , 。
(5)走在华山山腰处,只能看见四周的悬崖和峭壁,一丝阳光也不曾照射进来,就好像《三峡》中: , 。
二、重点词语
1.通假字
略无阙处:
2.词类活用
(1)动词做名词
虽乘奔御风:
(2)名词作动词
每至晴初霜旦:
(3)形容词作名词
回清倒影:
3.一词多义
(1)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
②自非亭午夜分:
(2)绝:①沿溯阻绝:
②绝巘多生怪柏:
③哀转久绝:
4.重点实词
(1)略无阙处:
(2)自非 亭午 夜分: 、 、
(3)不见曦月:
(4)至于夏水襄陵:
(5)沿 溯阻绝: 、
(6)则素湍绿潭:
(7)绝巘多生怪柏:
(8)飞漱其间:
(9)清荣峻茂:
三、核心命题点针对训练
1.三峡之景雄奇险拔、清幽秀丽。文章第1段写三峡之山 的特点,第2、3段写三峡之水 的特点。
2.本文描写三峡山水时,从正侧面分别进行了描写,请将下面的句子与对应的手法进行连线,并谈谈正侧面结合的作用。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正面描写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侧面描写 (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为了突出景物特征,文中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试举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4分)
【甲】《三峡》全文。
【乙】又东过夷陵县南,江水自建平至东界峡,盛弘之①谓之空泠峡。峡甚高峻,即宜都、建平二郡界也。其间远望,势交岭表,有五六峰,参差互出。上有奇石,如二人像,攘袂相对,俗传两郡督邮②争界于此,宜都督邮,厥势小东倾,议者以为不如也。江水历峡东,径宜昌县之插灶下,江之左岸,绝岸壁立数百丈,飞鸟所不能栖。有一火烬,插在崖间,望见可长数尺。父老传言,昔洪水之时,人薄舟崖侧,以余烬插之岩侧,至今犹存,故先后相承谓之插灶也。江水又东径流头滩,其水并峻激奔暴,鱼鳖所不能游。
(节选自《水经注·卷三十四》,有删改)
【注】①盛弘之:人名。②督邮:古代官职名。指督促传送文书的人。
1.解释下列划横线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回清倒影:
(2)林寒涧肃:
(3)江水自建平至东界峡:
(4)议者以为不如也: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江之左岸,绝岸壁立数百丈,飞鸟所不能栖。
3.【甲】【乙】两文都描写了山水,山的共同特征为: ,水的共同特征为: ,都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3分)
4.【甲】【乙】两文都有引用,各自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案
一、文学常识与默写
1.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
2.(1)不见曦月。
(2)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每至晴初霜旦 常有高猿长啸 空谷传响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二、重点词语
1.同“缺”,空隙、缺口。
2.(1)飞奔的马
(2)下霜
(3)清波
3.(1)①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②如果。
(2)①阻断。 ②极,非常。 ③停止,消失。
4.(1)完全没有
(2)如果不是 正午 半夜
(3)日月
(4)水漫上山陵
(5)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6)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7)极高的山峰
(8)飞速的往下冲荡
(9)茂盛
三、核心命题点针对训练
1.连绵高峻 水流湍急
2.正面描写—(1)(3)(5) 侧面描写—(2)(4)
作用:突出了三峡景物的特点,即水清、水快、山高、景瑟,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特点。
3.示例:“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运用夸张地修辞手法,突出了三峡之山的雄伟峻拔。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1.(1)回旋的清波
(2)肃杀,凄寒
(3)从
(4)比得上
2.(1)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2)江的左岸壁,陡峭如墙的悬崖高达几百丈,连飞鸟也不能栖息。
3.山势陡峭,峭壁多险 水流湍急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4.【甲】文中引用渔歌,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表现三峡秋天的凄婉美,与上文形成呼应;【乙】文中两处引用传说,凸显了空泠峡地势险要的特点,增添了空泠峡景色的神秘感和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