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二单元测试卷
班别: 姓名: 学号: 评分:
一、基础(40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20分)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钱塘湖春行》
(2)《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雄奇壮美景象的是:□□□□□,□□□□□。
(3)□□□□□,□□□□□。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4)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看拼音写词语。(4分)
(1)他的对于我热心的希望,不倦的jiào huì( ),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
(2)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yǎo wú xiāo xī( )了
(3)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bù chuò( )劳作。
(4)每逢zhòu yǔ( )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她有一头瀑布般的长发,白皙的皮肤,无论在什么场所,都会鹤立鸡群,引人注目。
B.小李一进门,就对主人小张说:“我刚接到请柬,成了不速之客,让你久等了。”
C.臣受此殊誉,诚惶诚恐,感激不尽。
D.他见到多年前的恩师,一直是颔首低眉。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影响,导致未来几天我市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大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可达38℃。(缺少主语,应删掉“受”或“导致”)
B.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词语搭配不当,应把“加强”改为“提高”)
C.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把“如果”放在“一个人”的前面)
D.在中国,因有益身心健康而深受白领欢迎的室内健身运动正在方兴未艾。(删去“正在”)
5.下列选项中,括号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B.那扇门嘎嘎地响着。(“嘎嘎”是拟声词)
C.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的震天。(应把“响”字后面的“的”字改为“得”字)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此句中的“奔”字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6.用一句话概括以下消息的主要内容。 (4分)
本报海口3月28日讯(记者刘操) 白衣执甲,英雄凯旋。3月28日下午,在圆满完成支援湖北各项任务后,海南支援湖北抗疫前方指挥部和第六、第七批医疗队共368人从武汉乘包机抵达海口,省委书记刘赐贵到机场迎接医疗队凯旋。(节选自《海南日报》)
二、阅读(60分)
(一)与朱元思书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
(1)从流飘荡 ( ) (2)窥谷忘反 ( )
(3)互相轩邈 ( ) (4)横柯上蔽 ( )
8.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9.下面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6分)
A.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
B.第③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显示出山中热闹的景象。
C.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也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总体特点。
D.第②段主要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富春江水清澈、湍急的特点。
(二)与施从事书(作者:吴均) (18分)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①;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②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③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④。
【注释】①汉:银河。②企水:口渴求饮。企:祈求,盼望得到。③春罗:即女萝,一种爬蔓植物。④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意思是,在对美好景物的欣赏中,内心确实会有所感悟。信足,的确,确实。荡累,消除烦恼。颐物,留连物态以怡情养性。悟衷,启发性情。散赏,随便欣赏。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6分)
A. 绝壁干天/绝巘多生怪柏 B. 清川万转/蝉则千转不穷
C. 千翼竞来/负势竞上 D. 孤峰入汉/高峰入云
11.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6分)
故 鄣 县 东 三 十 五 里 有 青 山 绝 壁 干 天 孤 峰 入 汉
12.从写作目的看,本文与《与朱元思书》都抒发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之情,《与施从事书》中能证明这一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6分)
(三)太阳和霓虹灯
①这是我们来到北京的第三天,这一天的任务是采访三位文化艺术界名人。
②早晨,我们先来到一位著名女演员家里。用北京人的土话说,这位“大腕”现在正“火”。从见面到讲述完自己的奋斗经历,她的眼神一直是冷漠孤傲的。讲述完毕,“大腕”严肃地说:“你们的文章写好以后一定要让我过目。”快出门的时候,她又叮嘱我们:“如果没有把握写好的话,我可以为你们推荐作者。”我们谢绝了她的好意。
③第二个采访对象是某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见面地点定在京广大厦,这是主持人要求的。从顶层临窗的位置往下看,大街上的人如蚂蚁一样渺小,马上使人产生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主持人也的确给这种环境争气,不时打着标准的领袖手势,言语间也常常引经据典。他偶尔也有卡壳的时候,说出文章中的一句甚至半句话后愣怔片刻,然后一挥手说:“你们回去再查吧,这么简单的东西还用从头到尾说完吗?”这使我们对他的“敬仰”又增加了一分。
④来到季羡林老人家里已是傍晚了。秘书出来挡驾,为难地说,老人今天已接待过几个外国代表团了,最好明天再来吧。我们的日程安排得很紧,明明知道老人很累,依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甲)秘书进去请示,老人竟答应了
⑤老人的相貌、衣着和我们想象的竟非常吻合,这可能因为那个真实的故事:几年前一个新生入学,看见路边一个淳朴得像农民一样的老者,以为是工友,便让老人帮他看管一大堆行李。这位老人欣然同意,并尽职看管达半个小时之久。几天以后,北京大学举行新生入学典礼,这个学生惊讶地发现,坐在主席台正中的,被介绍为北京大学副校长的,正是那天为自己看管行李的老者。
⑥来之前就听说老人有两套房子,我们展开俗人的想象,非常羡慕。但看了才知道,室内空间大部分被书占据着,而供老人活动的空间极小。老式家具,陈设简单、朴素。
⑦虽然某些问题问得幼稚,但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们每提出一个问题,老人都要思考片刻,(乙)有两次竟手抚额头陷入长时间的思考。老人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便是认真思考,这可能已经成为老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由此可以看出老人的两种美德:一、尊重知识,用老人的话说就是“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说半句空”。二、尊重别人,用老人的话说就是“我的自知之明有些过了头”。
⑧一个多小时眨眼之间就过去了。采访结束,老人一直把我们送到门口,一一握手告别。
⑨紫禁城的傍晚很美。太阳悬挂在地平线上,光线柔和。它是至高无上的,但在某些时候却情愿寻求平等,因为它知道这种姿态更有利于交流。都市的霓虹灯也亮了起来,五彩缤纷并且极富动感,竭力招揽着人们的目光。太阳和霓虹灯同时出现,看上去竟不觉得有什么不和谐,也许因为它们都发光吧。
13.文中加点的两个“竟”字都是什么意思?分别暗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14.文章第①-⑧段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从不同角度举出两例,并分析其作用。(6分)
15.文章第⑨段有何作用?(6分)
16.结合文本,谈谈你从季羡林先生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6分)
三、附加题(10分)
据李长林说,直到一九二七年南昌的“八一起义”时,A__________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这以前,他还效忠于汪精卫的武汉(国民党)政府。唐生智、何键等镇压打倒地主的运动,开始“农民大屠杀”,国民党的军阀们不仅杀戮中国共产党人,并且杀戮无数的农会领袖、工人和学生,A__________才毅然转变为中国共产党。他出身于农家,完全对穷人表示同情,大屠杀激起他的愤怒。
……
A__________在哥老会中的声望,是全国皆知的。据红军说,他可以赤手空拳到随便哪一个乡村去,通知哥老会,组成一支军队。他精通门槛中的礼节和术语,他擅长口才,据李长林说,“他讲话时能够把’死人变成活人’”。
1.这段话出自《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_____(人名)写的,以上文段中的A是________ (人名)。(2分)
2.结合选文或原著,分析A的形象特点。(4分)
3.请结合选文及原著,谈谈本书的艺术特色。(两点即可)(4分)
八年级第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1.(1)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2)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3)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4)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
2. 教诲 杳无消息 不辍 骤雨
3.B【解析】不速之客,泛指意想不到的客人或者不请自来的人。
4.C
5.D【解析】“奔”:动词活用为名词
6.示例:省委书记刘赐贵迎接海南省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平安凯旋。
示例:海南省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平安凯旋。
【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7.(1)跟、随。 (2)同“返”,返回。 (3)远。(4) 横斜的树枝。
8.(1)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2)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9.B项错误。“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有误,应为“以动写静,反衬出山林之寂静”。
10.B
11.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12.热爱自然,娱情山水 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参考译文】
故彰县往东三十五里,有座青山,绝壁千尺,直入云霄;绿色的屏障千重百叠,清清的河水千回万转。归来的鸟,比翼竞飞;喝水的猿猴,手臂相接,探头水面。秋露变为霜,春草覆盖着小路。“风雨突来时有如夜晚,鸡叫声连续不断。”我深信这些景物可使人消除疲劳,颐养性情,使人心胸开阔,得到慰藉。
13.两个“竟”字是出人意料的意思,甲句中的“竟”暗含着作者的惊喜之情,乙句中的“竟”暗含着作者的敬佩或赞美之情。
14. ①将女演员、主持人和季羡林先生的言行思想进行对比,突出季羡林先生的人物形象。②将作者对女演员,主持人与对季羡林的感情进行对比,体现作者对前两者的不满和对季羡林的赞美和敬仰。
15.内容上:太阳指季羡林,霓虹灯指女演员和主持人,作者借太阳和霓虹灯委婉含蓄地表达作者对季羡林和女演员、主持人的情感和评价。
结构上:照应题目,深化了对季羡林地位崇高,人却平易近人的精神的赞美这一主旨。
16.①平易近人。替青年学子看管行李,明明很累,也接待采访。②生活简朴。室内空间被书占据,老式家具,陈设简单朴素。③尊重知识。认真思考,“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④尊重他人。即使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认真思考,认真回答。
17.(1)埃德加·斯诺 贺龙
(2)从“他出身于农家,完全对穷人表示同情”可以看出他同情穷人。从“他讲话时能够把‘死人变成活人’”可以看出他口才很好。贺龙仇视有钱人,“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书中有片段 “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有一次他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这匹马给敌军俘获了。贺龙又去打仗夺回来。结果真的夺了回来!”可以看出他不计较个人财物,喜欢马。从“他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他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可以看出贺龙谦虚,善于听取他人意见。“贺龙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苏区”可以看出他英勇善战,有卓越军事才能。
(3)高度纪实性,深刻洞察力;人物个性鲜明,真实可感;语言朴素生动、风趣幽默。(分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