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测试卷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测试卷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8 20:0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学期八年级第六单元测试卷
班别: 姓名: 学号: 评分:
一、基础(40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20分)
(1)□□□□□,□□□□□。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风休住,□□□□□□□!(李清照《渔家傲》)
(4)对于战乱之中身处异地的亲人而言,一封家书的珍贵程度不言而喻,正如《春望》一诗中所说的:□□□□□,□□□□□。
(5)□□□□□□□,□□□□□□□□,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他chóu chú(     )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2)它没有pó suō(     )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3)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cháng tú bá shè(       )的行旅。
(4)或者是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师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美国采用极限施压的方式打贸易战,对中国来说注定是徒劳的,我们坚决奉陪到底。
B.我们阅读经典,就是要学会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领悟其中蕴藏的深刻哲理。
C.经过充分地讨论,大家认为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地表示赞成。
D.璀璨的亚洲文明是世界文明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丽多姿。
4.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提高读书的好习惯。(将“提高”改为“增强” )
B.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句末加上“努力奋斗”)
C.开学第一天推出“安全教育第一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保护自我”的意识。(将“目的”去掉)
D.我们只有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就能把新时代的长征之路走得坚定,走得稳健,走得昂首阔步。(将“只有……就……”改为“只有……才……”)
5. 下列句子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 “读书是一生的修行。”(这个句子中“读书”是主语)
B.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该句句子主干是:战斗执行命令)
C.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如何正确洗手?如何在聚餐时正确使用公筷……(句中“?”应改为“,')
D. 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该句中加点词都是形容词)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4分)
传说,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1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对联常识及对冬至节气的了解,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关于“冬至”的对联。
一阳 大造 且喜 本无私 方知 今始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60分)
(一)《周亚夫军细柳》(18分)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候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辖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最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6分)
(1)上自劳军( ) (2)已而之细柳军( )
(3)军士吏被甲( ) (4)居无何( )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9.文中把文帝在细柳营和霸上、棘门军遇到的不同情况加以对比,刻画了周亚夫的形象。请写出其中两处对比,并作分析。(6分)
(二)陈晋之读书法(18分)
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陈晋之①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②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③,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
【注释】①陈晋之:人名。 ②诵:背诵,这里是读的意思。 ③癖:毛病。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6分)
A.则日见进益(增加)
B.日将诵数千言(将要)
C.岁计有余(年龄)
D.至今每念腹中空虚(到)
11.请用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6分)
初 若 可 喜 然 旋 读 旋 忘 虽 一 岁 未 尝 得 百 二 十 字 也 况 一 日 乎
12.选文告诉我们关于读书的一个什么道理?请谈谈自己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美丽如初(24分)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 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③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④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 ”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 “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⑤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⑥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13.横线句属于什么描写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6分)
14.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 (6分)
15.第④段中 “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 (6分)
16.纵观全文,①写出在文中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相呼应的一句话。②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6分)


三、附加题(10分)
昆虫记(10分)
(A)事实上,萤无论如何也不是蠕虫,即使是从它的外表上来看,它也不能算作是蠕虫。它生长着六只短短的腿,而且,它能知道如何去利用这些短足……不过现在,萤却是有衣服的。可以说,外皮就是它的衣服,它用自己的外皮来保护自己。而且,它的外皮还具有很丰富的颜色呢。它全身是黑棕色的,但胸部有一些微红。在它的身体的每一节的边沿部位,还装饰着一些粉红色的斑点。像这样色彩丰富的衣服,蠕虫是不会穿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继续把它叫做发光的蠕虫。因为,它的这个名字是全世界的人早就已熟知的了。
(B)萤发出来的光,是白色而且平静的。另外,它的光对于人的眼睛一点儿也不刺激,很柔和。这种光看过以后,便会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它们简直就像那种从月亮里面掉落下来的一朵朵可爱的洁白的小花朵,充满诗情画意的温馨。虽然这种光亮十分灿烂,但是同时它又是很微弱的。假使在黑暗之中,我们捉住一只细小的萤,然后把萤的光向一行油印的字上照过去,于是我们便会很容易地出辨别出一个一个的字母,甚至也可分辨出不是很长的词来。不过,超过了这份光亮所涉及的比较狭小的范围以外,那就什么都看不清楚了。不过,这样的灯,这样吝啬的光亮,不久就会令读书人厌倦的……从生到死,萤总是放着亮光的。甚至连它的卵也是要发光的。幼虫也是如此。当寒冷的气候马上就要降临的时候,幼虫就会立刻钻到地面下边去,但是并不钻得很深。假如我从地面下,把它轻轻地掘起来,它的小灯仍然还是亮着的。就是在土壤的下面,它的小灯还是点着的,永远为自己留一盏希望的灯!
1.“这样吝啬的光亮,不久就会令读书人厌倦的。”作者为什么说萤的光亮是吝啬的光亮?(3分)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萤”具有怎样的特征?(3分)



3.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昆虫记》的语言特色。(4分)


第一学期八年级第六单元参考答案
1.(1)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2)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3)九万里风鹏正举 蓬舟吹取三山去(4)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5)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1)踌躇(2)婆娑(3)长途跋涉(4)重峦叠嶂
3.C解析:“随声附和”指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A解析:搭配不当。应将“提高”改为“培养”。
5.B解析:该句句子主干是:解放军执行命令
6.(1)示例:冬至吃饺子习俗的来历。
(2)示例:且喜一阳今始复 方知大造本无私(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大造:指大自然。)
7.(1)慰劳 (2)到,往(3)同“披”,穿着 (4)经过
8.(1)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着文帝的车马随从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
(2)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
9.①文帝到前两处军营时畅通无阻,而在细柳营却两次不得人,这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②文帝在前两个军营“直驰入”,而在细柳营却“不得驱驰”,只能“按辔徐行”这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③天子到前两处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而周亚夫却“介胄之士不拜”“以军礼见”,这突出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
10.C解析:年。
11.初 若 可 喜 然 /旋 读 旋 忘 /虽 一 岁 未 尝 得 百 二 十 字 也 / 况 一 日 乎
12.示例:读书只有熟读牢记,日积月累,才能有所收益。(结合文章的中心句“读书惟在记牢,则日渐进益”来谈读本文的感受,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一个人)读书就在于要牢记,这样每天就会有长进。陈晋之一天只读一百二十个字,长年累月地这样就没有不读的书了;这就是所谓按日计算似乎不足,一年算下来就很多了。现在的人谁不读书呢,有些人每天要读上好几千字,开始时好像挺高兴(很有收获),然而随读随忘;这样下去,虽然是一年,也记不住一百二十个字,何况一天呢?我年轻时读书实在也有贪多的毛病,到现在总觉得自己腹中空空(没有记住什么),这才明白陈贤良的读书方法真是对的呢。
13.环境描写。(2分)展示人物活动环境宁静平和的特点;衬托母爱的美丽和深沉。(4分)
14. 因为母亲能“把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而我还未能。(大意对即可)
15. (因为已经长大而独立,)失去了倚在母亲怀里感受母爱的机会,失去了享受母亲等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的机会。(本题答案应是开放性的,大意对或言之成理即可。若答“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则只给2分。)
16. (1)(我的心怦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3分)
(2)因为那些夜晚月色美、情感美,凝聚着母亲深沉美好的爱。 (3分)
【附加题】1.因为这种光亮虽然十分灿烂,但是它又是很微弱的,超过了这份光亮所涉及的比较狭小的范围以外,那就什么都看不清楚了。(3分)
2.①从外表来看,不能算作是蠕虫;②它生长着六只短短的腿;③外皮具有丰富的颜色,全身黑棕色,胸部有一些微红;④身体的每一节的边沿部位装饰着一些粉红色的斑点;⑤萤发出来的光,是白色、平静、柔和的;⑥从生到死,萤总是放着亮光。(3分)
3.示例:“这种光看过以后,便会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它们简直就像那种从月亮里面掉落下来的一朵朵可爱的洁白的小花朵,充满诗情画意的温馨。”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萤发出来的光具有洁白、平静、柔和的特点,体现了《昆虫记》生动活泼、诙谐,充满情趣的语言特色。(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