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10 三峡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10 三峡说课稿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9 12:0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 三 峡
一、说教材
  《三峡》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课文为我们描绘自然山水之美。《三峡》是郦道元抒写三峡风光的游记散文,是古诗文背诵篇目。全文仅150余字,然而作者却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在这极短的篇幅之内,用音乐美感的语言,浓缩了万千气象,展现了壮丽风光。写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写水,婉约豪放、清荣峻茂。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文特点,我确定这堂课的三维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深入领会画龙点睛的词语。对文章的`感知有整体到局部,深入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难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说学情
  《三峡》写景精练优美,与学生热爱自然的心理形成共鸣。本班学生爱读古典文学,引导其背诵可逐步提高鉴赏能力。但八年级学生阅历浅,少有真切体会,在语言的领悟、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老师应加以引导。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品析语言。
  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法要为学法服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习是从未知到知,从不会到会,它有一定的被动性,我们应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培养其探索和创新精神。在本课教学中,强调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以学生诵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五、教学过程
  本课设计两课时,我这里是第一课时,只学习三峡的山和水。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浪漫三峡》短片。(多媒体播放视频)
  2.三峡的确魅力魅力无穷,我们就跟随郦道元一起去走进壮丽的三峡,一起去领略那无限的风光。此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注意画面和音乐配合,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二)泛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美。
  2.学生朗读。注意读音、节奏和语句的通顺,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
  3.学生试译短文。
  4.多媒体展示重难点的字、词、句。
  5.学生试着背诵。此环节设计: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调动学生积极性。
  (三)读课文,品析领略
1.品读课文:三峡美在哪儿?
(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及时鼓励。
2.郦道元如何写山的?特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幻灯板书)注意激励。
3.他又是如何写水的?特点是什么?
(小组讨论回答)回答的同时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三峡的水随季节变化而呈现的不同景象。
4.让学生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三峡的美。
(学生独立归纳回答)
  5.从语言、文章的结构、描写手法来品析这篇文章。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小组合作探究完成)这一题教师可以出示一个说话的句式,来降低学生的回答的难度。
  此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抓住精彩的段落,领会优美的词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会表达,突破重难点。
  (四)拓展延伸,比较欣赏
  1.师生齐背《早发白帝城》。
  2.一首是诗,一篇是游记,二者有哪些内容对应、写景相同的句子?
  此环节设计: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五)背诵课文,丰富积累
  (六)走出课文,激发情感
  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是一千五百多年前的美好画卷,今天的三峡正迸射出耀眼的光芒。三峡电站正造就着一个世界奇观。三峡,我们唯一的三峡!三峡,我们永远的三峡!
  (七)学生谈收获
  (八)作业布置
  1.小结三峡的壮丽。
  2.收集有关三峡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