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3章 体液调节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第二课时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预习
机体水的平衡,对维持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水
摄入
排出
饮水
食物
代谢
尿液(肾)
思考:一般情况下,冬天人的尿比较多,夏天人的尿比较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汗液(皮肤)
呼吸(肺)
粪便(大肠)
机体水的平衡,对维持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水
摄入
排出
饮水
食物
代谢
尿液(肾)
汗液(皮肤)
呼吸(肺)
粪便(大肠)
1200ML
1000ML
300ML
1500ML
500ML
400ML
100ML
尿液的形成
3.2 尿液的形成
肾
输尿管
膀胱
肾小管
肾小囊
肾小球
集合管
重吸收作用
尿液
(排出体外)
尿液
(排出体外)
肾单位
滤过作用
原尿
150 L
1.5 L
总结
(1)过程图示
(2)成分变化
水平衡的调节
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下丘脑
刺激
水平衡调节中枢
垂体后叶
释放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
尿量减少
抗利尿激素
化学本质:多肽
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方式:主要是协助扩散(水通道蛋白)
水平衡的调节
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下丘脑
刺激
垂体后叶
释放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
尿量减少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
大脑皮层
产生渴觉
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
影响
水平衡的调节
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
下丘脑
刺激
垂体
释放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
尿量
饮水过多,盐分丢失过多时
下降
减少
___
___
减少
___
增加
细胞外液渗透压
(-)
上升
总结
(1)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 调节中枢——下丘脑;
渴觉中枢——大脑皮层; 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
①神经调节(反射弧)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传出神经→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②体液调节
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
水平衡调节过程
(2)血浆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的关系
①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二者呈正相关;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二者呈负相关。
②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储存在垂体中,由垂体后叶释放到内环境。
盐平衡的调节
人体内无机盐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例如:Na+可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神经系统兴奋性
血钠
摄入
排出
食物等物质中的食盐
尿液
盐平衡的调节
细胞外液量减少,血钠降低
(+)
肾上管,集合管重吸收Na+
血钠浓度上升
(-)
肾上腺皮质
刺激
醛固酮
释放
其他无机盐:K+对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维持心肌细胞正常兴奋性有重要作用
醛固酮: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Na+
,分泌K+
同时排出K+
尿量改变
血钠改变
细胞外液渗透压改变
负反馈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
Na+的浓度对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机体对于水和无机盐的调节,是基于保持细胞外液Na+的浓度,即保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因此,水平衡和盐平衡的调节过程密切相关,通常称为渗透压调节,主要是通过肾完成的
回归教材
盐平衡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与健康
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
保证饮水,及时排尿
一个人一天内不吃饭,不喝水,但只要没有大小便,就可以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吗?
有人喜欢吃清淡的食物,炒菜时放盐极少。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他的健康可能会有什么影响?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联系
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的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