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综合复习 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综合复习 课件(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29 16:4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小学科学期末复习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
教科版科学 三年级上册
知识点复习
复习目标
1.根据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将两种混合在一起的物体分离开来,如分离沙和糖、铁屑和木屑等
2.知道有些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了变化,如被切成小块、被挤压、被拉伸,纸被撕成小片等,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
3.知道冰、水、水蒸气在形状和体积等方面的区别。
4.知道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5.知道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6.通过观察,描述热空气上升的现象。
7.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8.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9.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天气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10.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等。
复习重点:
复习难点:
1.知道冰、水、水蒸气在形状和体积等方面的区别。
2.知道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3.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等。
1.描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
2.描述热空气上升的现象。
3.天气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复习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作业本等。
复习课时
第一课时
《水》单元知识梳理

结冰和融化
溶解
沸腾
蒸发
水有哪些特点?
水沸腾时的温度?
水结冰、融化的温度?
加快溶解的方法?
分离物质的方法?
混合与分离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蒸发: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水的特点:液体、看得见、摸得着、有固定体积
水蒸气的特点: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无固定体积
水蒸发现象:湿头发变干、水洼里的水变干、湿衣服变干。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水的沸点是100℃。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外焰温度最高,加热要用外焰。
酒精灯使用:(不能)用燃着点燃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不能用手触摸。
水沸腾:水中水泡冒出,水面产生水蒸气,水面之上产生白雾。
冰点:液体结冰时的温度,水的冰点是0℃。
加盐:碎冰里加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冰的特点:固体,有形状和体积、不会流动、体积变大
冰水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时温度保持在0℃。
融化:当环境温度高于0℃、或者冰的温度升至0℃时,冰开始融化。
融化过程:冰融化过程中会从周围吸收热量。
加快冰块融化的方法:高温融化、敲碎融化、搅拌融化、加盐融化。
水蒸气的特点:气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会流动、存在与空气之中。
溶解:像食盐和红糖,在水中变成极小的颗粒,均匀地分散到水中的过程。
溶解物质: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溶解少量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溶解度: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溶解能力: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在两杯一样多的水中,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水温: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水温越高,食盐溶解越快。
颗粒大小: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颗粒大小有关,颗粒越溶解的越快。
搅拌: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是否搅拌有关,搅拌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
溶解最快:可溶性固体物质在高温度水中加小颗粒再加搅拌溶解最快。
过滤:食盐和沙混合后,可以先用溶解进行分离,然后用滤纸过滤,把沙分离出来。
筛子:我们把沙和豆子混合,然后用筛子将其分离,沙和豆子没有发生变化。
蒸发: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水和食盐。
磁铁:用磁铁的方法可以分离出铁屑和木屑混合物中的铁屑。
橡皮泥:用橡皮泥做各种东西,橡皮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它们还是橡皮泥。
纸:通过手撕、手折方法来制作出各种纸作品,它们的大小、形状发生变化,它们还是纸。
水:水加热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冷却凝固变成冰。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它们还是水。
热胀冷缩:乒乓球内部的气体受热膨胀,所以瘪下去的地方又鼓起来了,我们把这样的现象。
《空气》单元知识梳理
空气
压缩
质量
占据
感受
空气有哪些特点?
纸团会湿吗?
空气会压缩吗?
空气有质量吗?
热气球上升的原理?
形成风的条件是什么?
热气球

空气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看不见、摸不着、会流动、很轻、无固定形状等。
物体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
空气的作用:给玩具充气、人类呼吸、植物生长等。
三态特点:水是液体,无固定形状,会流动,石头等都是固体,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空气是气体,无固定形状,会流动。
占据空间:空气(气体)、水(液体)、石头(固体)都能占据一定的空间。
水占据空间:杯子底部扎一个小孔,杯子内的空气跑掉(会流动),水占据了杯子内的空间。
“纸不湿”实验:杯子内没有水进入,纸团没有湿掉,说明空气占据了杯子内的空间。
乌鸦喝水:石头使瓶子中的水位上升,空气占据的空间变少,水占据的空间变多。
压缩空气:空气容易被压缩,水不容易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压缩空气应用:利用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这一性质,制造了空气压缩枪、充气轮胎、充气坐垫等。
空气扩张:空气容易被扩张,水不容易被扩张。被扩张的空气有恢复到原本状态的本领。
压缩空气形状:
空气质量:橡皮有质量、水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空气的质量很小。
失去平衡原因:皮球充气后,天平失去平衡,这是因为空气有质量。
测空气质量:给皮球打入10筒空气,天平失去平衡。皮球一端下沉,绿豆一端上翘。
空气压缩特点:皮球里面可以打入10筒、20筒甚至更多空气,这主要利用了空气可以压缩的特点。
衡量空气质量物体:有绿豆、回形针、乒乓球等物体可以来衡量空气质量。
空气总质量:我们周围有很多的空气,所有空气的总质量很大。
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有天平、电子秤等。
20筒空气质量:20筒空气质量相当于72粒绿豆,1个回形针,1个乒乓球
热空气特点: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浮在冷空气上方。
热空气体积:加热会使气体体积变大(塑料袋变鼓)。
热气球模拟实验:蜡烛加热塑料袋内的空气,使袋内空气变轻,塑料袋上升;升到空中后塑料袋内的空气变冷,袋内空气变重,塑料袋下降。
孔明灯: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的原理制成的;孔明灯有火灾隐患。
风:空气流动形成了风;我们可以用嘴吹、电风扇、快速跑等方式让空气快速流动。
风模拟实验:点燃蜡烛让周围温度升高,离蜡烛远的空气温度相对低,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大自然的风:是由于不同地方的空气温度不同,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造成空气流动形成的。
风的流向图:
大气层: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称它为大气层。
空气好处:①空气有弹性,起缓冲作用;②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有重要意义;③空气可以帮助燃烧;
空气存在:空中、地下、水中都有空气存在。
空气坏处:风被沙子吹起来,形成沙尘暴等。
《天气》单元知识梳理
天气
气温
降水量
气温计
天气
什么是天气?
怎样使用气温计?
如何测量气温?
如何测量降水量?
什么是风向、风速?
天气预报制作步骤怎样?

天气预报
天气: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大气圈: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天气特点: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天气变化:天气状况总在不停地变化着,有时变化非常迅速,有时候变化比较缓慢。
气温计:由液泡、液柱、刻度和单位符号四部分组成。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温度计种类:有常用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
测量工具:有温度计、气温计,又叫寒暑表、体温计、水温计。都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温度计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使用时要将液泡与被测物体接触,读数时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气温: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处的空气温度。气温可以用气温计进行测量。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测量地点:要将气温计悬挂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空气中。
气象站:气温的测量是在百叶箱里进行的。百叶箱的垂直距地高度为3米,分别在凌晨2点、早8点、午后14点、晚20点各测量1次,并取这4次的平均值。
降水量:从天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 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测量工具:我们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的多少。以“毫米”为单位。
降水形式: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降水等级::降雨量等级分为6级,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确定降雨量的等级:0.1--9.9毫米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为大雨,50.0--99.9毫米为暴雨,100.0--249.9毫米为大暴雨,≧250.0毫米为特大暴雨。
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风旗、风向袋等测量风的大小和方向。
测量工具:风向用风向标测量,风速用风速仪测量。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风八个方位来描述: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风力:简化的风速等级分三级:0级,无风,风旗不动;1级,微风,风旗微动;2级,大风,风旗展开飘动。
云: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可以浮在空气中,这就形成了云。
云量:根据天上云量的多少分为晴天(阳光明娟、只有少量的云)、多云(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看见太阳)、阴天(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
云形状:有三种形态:大团、堆积的云(积云),预示下雨;均匀成层像雾的云(层云);纤维或羽毛状的云(卷云)是晴天。
天气符号:
观测天气:我们观测天气,主要从云量、降水量、温度、风(风速、风向)几个方面。
天气: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气候: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
天气日历:制作天气日历是我们长时间坚持观察记录天气的好方式。
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天气变化:了解天气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利用感官和一些工具进行观测、了解并记录天气变化的信息。
制作天气预报: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律,告诉我们天气可能发生什样的变化,做出天气预报,告诉我们天气可能发生什么样的
变化。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