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评价等级: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字词书写(共4分)
1.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高原坦荡如底,奇峰重峦叠障。
二、选择题(共28分)
2.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解剖(pō) 不逊(xùn) 系住(xì) 杳无消息(yǎo)
B.胡髭(cì) 瞥见(piē) 尧舜(yáo) 意趣盎然(àng)
C.捕获(pǔ) 芋梗(ɡěnɡ) 发髻(jì) 深恶痛疾(wù)
D.匿名(nì) 畸形(qí) 诘责(jié) 屏息敛声(bǐng)
3.下面各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骤雨 触目 筋疲力尽 东挪西借
B.领域 炽热 小心意意 不缀劳作
C.躁热 猝至 和颜悦色 任劳任怨
D.祖藉 劳碌 嘎嘎地响 广茂无垠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藤野先生》中,鲁迅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的怀念。
B.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用朴实的文字表达出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C.茨威格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在《美丽的颜色》中,“美丽的颜色”指的是放射性元素钋发出的。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长津湖》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B.那些寄往杂志社的稿件如泥牛入海,一直杳无消息。
C.张口闭口“为人民服务”,这位正人君子台上一套、背后一套,实在令人讨厌。
D.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型专题片《不忘初心》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B.在这次抗洪抢险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冲锋在前,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C.我们的邻国印度,近段时间每日确诊人数达到了七八万之多,这引起了广泛的国际社会关注。
D.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和座谈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7.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的祖先也曾得到过科学的秘密,率先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
②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
③而是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节日里享受欢乐
④同西方人不同,我们发明火药,不是用它来侵占别国领土
⑤而是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的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
⑥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A.①④③②⑤⑥ B.⑥①④⑤②③ C.①④⑤②③⑥ D.⑥①④③②⑤
8.下面作为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北京晨报讯(记者 王歧丰)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市已启动抗战文物险情排查工作.北京市文物局日前通报,今年6月底前,将完成68处抗战文物的保养维护及环境整治.
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抗战类文物共162处,近年来,对焦庄户抗战遗址等一批抗战文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缮.此次文物修缮,主要是对地堡类文物周边进行降土,将原入口加以整修,重做地面和排水,增设自渗井,安装文物保护标志牌、说明牌.
记者了解到,目前抗战文物保护工作并不平衡.各级抗战文物的保护情况不乐观,大部分存在局部残损的情况,小部分损坏严重.
A.北京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B.抗战文物保护工作并不平衡
C.北京启动抗战文物险情排查工作
D.北京开始保养68处抗战文物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现代文阅读(38分)
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9.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闲看者怎样的精神状态?
10.“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试简要说说“我”觉得“刺耳”的原因。
1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一句?
12.阅读选文,请你试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加以概述与评论。
①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②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③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④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13.选文前两段中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14.文中的“无法补救的”和“能做到的”各指什么?
15.画线句子“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中“创造了”和“创造着”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16.选文第④段在课文中独句成末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在内容上的作用是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医者心 孙道荣
①每次去浙医二院看病,都会被大厅里的一张放大的老照片吸引。
②老照片上一老一少,两个人面对面地鞠躬致礼。孩子四五岁的样子,穿着厚厚的老式对襟棉袄,头戴瓜皮帽,双手交叉在前,弯腰鞠躬,憨态可掬。站在孩子对面,与孩子相互鞠躬的,是穿着皮鞋和西服,也戴着礼帽的一位长者,他的身子几乎弯成九十度角,让人担心,头上的帽子会掉下来。
③鞠躬是旧时国人间的大礼,孩子向大人、长辈、尊者鞠躬致意,是很正常的,可是,却很少看见大人、长辈、尊者,向孩子鞠躬的。细辨,老者还是一位外国人。这就更奇怪了。
④老照片背后,有感人的故事。这张老照片,拍于100多年前,照片上的老者,是这家医院的前身广济医院的院长,苏格兰医生梅藤更,而孩子是梅医生的一名小患者。一天,梅医生清早查房时,一位小患者彬彬有礼地在病房门口向梅医生鞠躬,深谙中国礼数的梅医生也深深鞠躬回礼,这一温馨场景恰好被一名摄影师记录下来,遂成经典瞬间。
⑤梅滕更,1856年出生于苏格兰西南部艾尔郡。1881年,25岁的梅滕更完成医学培训课程后,和结婚才两个月的新婚妻子一起来到杭州。在教会的资助下,梅滕更和他的助手建起“广济医院”,取“广济救世”之意,它就是浙医二院的前身。梅医生在这里整整工作了45年,直到退休回国。1881年他到杭州时,医院简陋之极: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没有药房,没有手术室,而他离任时,广济医院已经拥有了500张病床、3个手术室、住院病人4000例左右,成为全国最大的西医医院之一。
⑥在浙医二院,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梅医生和病人的温馨故事。一个广为人道的小故事,也是梅医生和一名小患者之间的。当年有个四五岁的小病人,从来不笑。冬天,他穿着厚棉袄,像个矮脚鸡,梅医生就模仿大公鸡,把腰弯下来,慢慢直起,身子尽量往后仰,学着公鸡的样子,“咯咯咯”打鸣,小病人被逗得忍不住哈哈大笑。
⑦逗病童开心,与小患者鞠躬行大礼,这都不是一个医生所必须做的,也与医术无关,但是,我相信,对这两名小患者来说,外国人梅滕更,不仅是个医生,还是个慈祥的长者,在为他们解除病痛的同时,也带给他们快乐,还有平等和尊严。
(摘自《读者》2014年23期)
17.请简要概述一下“老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
18.从文章④-⑥段可以看出梅藤更是个怎样的医生?
19.作者为什么说“梅滕更,不仅是个医生,还是个慈祥的长者”?
20.从文中最后一段你读出了什么启示?
四、作文(50分)
21.文题:请以:“遇见你,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2
)
(
1
)
参考答案:
1.高原坦荡如砥,奇峰重峦叠嶂2.A3.A4.D5.A6.D7.D8.D9.【示例】运用反问修辞,表现了闲看者麻木的精神状态。 10.【示例】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幸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 11.【示例】“弱国”与“低能儿”之间本无因果关系,作者却在“中国人”前加上“所以”,并用“当然”来强调,揭露这种荒谬逻辑,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愤慨和抨击。后面的“也无怪他们疑惑”,貌似“表示理解”,实则写出了作者在遭受凌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心情。 12.【示例】在课堂上看电影时,看到中国人那种麻木、不觉醒的精神状态,他认为学医只能医其身体上的痛苦,而不能医其心灵上的疾病,只有拿起笔写文章,才能唤醒国人的不觉醒的意识。
13.①母亲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②母亲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③母亲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14.“无法补救的”指母亲去世,“我”永不能再见母亲一面;“能做到的”指“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15.不能。“创造了”是已经创造,“创造着”是正在创造,两者有时间先后的顺序问题,不可调换位置。 16. 首尾呼应(或:照应文章开头) 抒发了作者对母亲沉痛悼念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与热爱之情。
17.示例:这张老照片讲述了苏格兰医生梅藤更给一个中国小患者鞠躬还礼的故事。 18.示例:①有礼数,平等对待患者;②把一生的主要时间奉献给了中国医疗事业;③壮大了中国当时的西医力量;④善于处理医患关系。 19.示例:因为梅滕更医生不仅为病患解除了病痛,也带给他们快乐,还有平等和尊严。 20.示例一:优秀的医生不仅在于他的医术有多高明,还在于他的医德要高尚。
示例二:无论从事哪行职业的人,不仅要“术业有专攻”,而且还要品德高尚。
21.范文:
遇见你,真好
如果是蝴蝶为花儿传粉,那么我便是花儿,你便是蝴蝶吧!如果风筝乘着清风在空中飞翔,那么我便是风筝,你便是清风吧!如果阳光才能让小树生长,那么我便是小树,你便是阳光吧!
清风拂过,阳光洒下,鸟儿欢唱,花儿开放……可是,在我的世界中却狂风大作,鸟儿四散飞去,百花凋败,就连最后一缕阳光也被乌云吞没。有水滴滴落在我的掌心:这是什么?雨水吗?几声响雷轰隆,几阵狂风呼呼,几滴雨水啪嗒,嗯,是雨水……但是舌尖微触,咸的,是泪么?
“这语文考的不太好呀!”“你这答的什么呀?”“还想要零花钱,门儿都没有!”不是不在乎,只不过昨天晚上我就已受尽呵斥,流干了泪泉,双眼红肿之余,又何必在乎这几滴泪水呢?“呵。”这是在自嘲吗,还是在感伤呢?
平日语文老师都是面上带着笑来给我们上课的。这次全班都考的不错,她的笑容果然更加灿烂些。“都不错吗?”我偷偷的说着。同学们个个脸上也都是带笑的,他们的名字后面都跟着美好的数字呢。终于到我了,不过我的名字后面跟着的数字是“七十一”。不等我记起那个数字,语文老师便抢先脱口而出。我取卷子时,低头站着等待被骂的狗血淋头,而语文老师却只是温柔的看着我,让我下去。“好温柔啊,像阳光一样。”我想着。
每位成绩好的同学与成绩差的同学都有奖励,那奖励是鼓励,也是希望,而我也在其中。老师亲切地对我说:“每一朵花都会开花的,只不过有的花花期早,有的花花期晚罢了。这一次没有考好的同学,下一次定要努力,不要辜负老师对你们的期望哦。”我站在讲台边上,双手紧紧攒着卷子,眼中热泪盈眶。“嗯!”我暗自答应着。
如果我是花儿,我要结出硕大的果实;如果我是风筝,我要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如果我是小树苗,我要一个枝繁叶茂的未来!只有这样才能不负与老师的遇见!
遇见你,真好!我亲爱的语文老师。
(
1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