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八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质量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佃农(diàn) 妯娌(yóu) 辍学(chuò) 祖籍(jí)
B.衙门(yá) 溺死(nì) 血溅(jiàn) 哭泣(qì)
C.豪绅(shēn) 慰勉(wèi) 蛮横(héng) 庚子(gēng)
D.私塾(shú) 调料(diào) 仁慈(cí) 聊叙(liáo)
2.下面各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骤雨 触目 筋疲力尽 东挪西借
B.领域 炽热 小心意意 不缀劳作
C.躁热 猝至 和颜悦色 任劳任怨
D.祖藉 劳碌 嘎嘎地响 广茂无垠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烈士及其亲属的大忠大诚、大智大勇、大情大爱令在场听众潸然泪下、肃然起敬,观众们也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B.孩子们在摇头晃脑的诵读中,抛开传统枯燥的拼音识字,借助汉字音韵的抑扬顿挫,让汉字更加牢固地印在脑海中。
C.孩子的父母介绍,自从家里生了二胎后,10岁的儿子一直郁郁寡欢,常有一些离奇举动,医生怀疑儿子可能患了儿童抑郁症。
D.因政策调整而带来的动漫业大洗牌,也在安徽省上演,两年来,约一半动漫企业已杳无消息。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5.下列作品、作家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朝花夕拾》——鲁迅——藤野先生
B.《回忆我的母亲》——《朱德选集》——朱德——母亲
C.《列夫·托尔斯泰》——《名人传》—一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D.《美丽的颜色》——《居里夫人传》—一艾芙·居里——居里夫妇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功。
B.实施全面两孩后,整体人口结构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将延缓老龄化、劳动力人口下降的趋势。
C.在卢嘉锡多年的精心培育下,使我国化学领域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基础扎实、训练有素的科研队伍。
D.各级政府要加大水利投入,吸引农民和社会资本增加投入,形成多渠道、多主体、多形式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 B.④①⑤②③ C.③⑤④①② D.④①③②⑤
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B.《回延安》以“信天游”的形式,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表达了诗人无限兴奋和喜悦的心情。
C.“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社戏》),句中“老旦”是戏曲行当之一, 扮演老年女子。
D.《灯笼》以散文的笔法,抒写了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侧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二、句子默写
9.古诗默写。
(1)八方各异气,______________。剧哉边海民,_______________。妻子象禽兽,______________________。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2)在《野望》中营造了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默写崔颢《黄鹤楼》中的颔联和颈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文,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曾子烹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①。”妻适②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③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①彘[zhì],猪;②适,回来;③戏,戏言、开玩笑。
10.曾子是_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老师是________;对于曾子说过的话,我们并不陌生,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简短的语言归纳短文的主题。
1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曾子之妻之市( )
②其子随之而泣( )
③特与婴儿戏耳( )
④遂烹彘也( )
13.翻译句子。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折杨柳①
[唐]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②,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①“折杨柳”,乐府歌曲名。②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4.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15.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任选一个做简要赏析。
五、综合性学习
16.综合性学习。
“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八年级1班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书写“诚信”名言
将你所知道的与“诚信”有关的一句名言、诗句或俗语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字数限定为10字以上(含10字),15字以内。
(2)征集活动建议
请你给班级的这次活动项目提出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不包含在本题中已经列出的活动项目)。
建议一:
建议二:
(3)观察诚信事例
仔细观察下图,然后回答:从图中,你获知了哪些信息,写出两条你的感悟。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①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②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③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17.从选文前两段中,可以看出母亲从三个方面给了作者深远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是什么?
18.选文第③段“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9.选文第③段加点的词语分别指什么?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思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大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
①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③段画线的句子中“创造了”和“创造着”能否颠倒?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田家炳传(节选)
①田家炳1919年出生于广东梅州,16岁辍学经商,不到20岁便只身闯荡南洋,不到25岁,便经历丧父、失兄、两次财产被日本侵略者剥夺,但他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仍兢兢业业努力创业,秉承父亲玉瑚公的“勤、俭、诚、朴”的“家训”,以《治家格言》为修身立命之本,最终成就大业。
②田家炳牢记父亲的教导,更从乡亲们对父母亲的态度上,看到了父母的人格魅力,并不止源于言传。父亲教育他要珍惜身体,不挑食,不浪费,父亲自己也吃带皮的红薯,捐钱修路,母亲亲自挑土背砖,一点都不比男人干的少;父亲为调节乡亲的矛盾,自己出钱设和好酒,这些,比父亲说几倍的话的都有用,这烙在田家炳心中。为人父以后,田家炳除了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外,他的一言一行,都非常严谨检点。
③田家炳从小在父亲的亲自照料下成长,父亲所教导他,尽“孝”,一是要孝敬父母之心,二是孝敬父亲之身,孝的前提是敬。自己有了孩子之后,他教育孩子首先要对父母要敬,即敬父母之心,然后才是敬父母之身,这才是孝顺。田家炳定居香港时,已有九个儿子,两房太太,还有老父母,这一家十几口,田家炳是家长,他深知要让孩子们孝敬,自己必须以身作则。他对母亲照顾是无微不至,亲自端汤盛饭,问寒问暖,孩子们都看在眼里,因此,对祖母也是孝敬有加。
④祖宗虽远,敬穆之心不可不存……
⑤田家炳有香港的“橡胶大王”之称,家财万贯。可是,他四十多年来,吃的早餐就是两片全麦面包夹果酱,他教育孩子们从小爱惜粮食,不准浪费,尊重别人的劳动。田家炳作为一个住在香港最好地段的有着700平米有花园有泳池的大洋房的亿万富翁,可是,田家孩子口袋里零用钱较少,田家炳出门坐公交、地铁,一生只有四套西服,田家这样富有的大家庭,许多粗活,重活,都是自己家人亲自手做的,田家炳两位太太都是客家女子,以相夫教子为已任,总是把粗重之活往身上揽。
⑥可是,田家炳对教育可谓倾囊相助。专办公益事业的田家炳基金会1982年在香港成立20年来,在全国捐助了92所大学、166所中学、40所小学20所幼儿园和专业学校、1350间乡村学校图书室,其它惠及民生项目数百宗,田家炳的九个孩子,没有一个对田家炳捐资、卖房子有疑义,没有一个抱怨田家炳没有留财产给他们,2001年,当八十三岁的田家炳毅然卖屋助学,田太太也理解支持他。就是这样,田家炳坚信“留财予子孙,不如积德予后人”的古人遗训。认为留给子女的财产太多,反而削弱子女吃苦的能力及向上的奋斗心。他相信留给子女的应该是“知识”(接受高等教育,田家炳的五个儿子和四个女儿,都是在香港读完中学才到外国读大学)和“志气”(不倚赖父母,要他们创立自己的事业,懂得做人处世,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信赖)。
⑦田家炳毅然放弃当年在印尼蒸蒸日上的事业,全家移居人地两生的香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接受中华文化的教育。他教育孩子从小就要学讲“客家话”,常常用“宁卖祖宗田,莫卖祖宗言”勉励子女。
⑧田家炳深知健康是人生重大的财富,关系到个人的生活丰盛和事业发展。在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中,注意健康饮食和做适量运动,非常自律,风雨不改。田家炳90多岁了,身体依然那么健康,他认为养身,首先是要是养心,养生,首先要做到心安理得,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心安了,不管吃什么,都会转化成营养被身体吸收利用,如果心不安,总做坏事,不管吃什么山珍海味,都不会化成对身体有利的营养的,这就是田家炳独特的养生之道!
⑨田家炳不仅是物质上的亿万富翁,更是精神上的亿万富翁,他的这笔财富,不仅给现世人带来福祉,更会泽被后世,使他成为一代贤圣。
21.“家训”一词的意思是什么?解释田家“家训”内容的具体含义。
22.本文主要是写田家炳的事迹,为什么却在前面写他的父亲玉瑚公?父亲玉瑚公教育子女具有怎样的特点?
23.写出文中两点玉瑚公教导田家炳的具体内容。
24.为什么说田家炳更是精神上的亿万富翁?
25.田家炳没有自己的私家车,常常乘坐地铁,走路上下班;他的鞋一穿就是10年,袜子补了又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每月的生活开支仅3000元。对此,有人认为,挣那么多钱,既舍不得多留一些给后人,又不愿享受舒适的生活,挣那么多的钱又有何用?你同意上面的观点吗?为什么?
七、作文
26.从另一个视角来看这个世界,你会有不同的见解,新的认知。请你以“不一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补全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B
2.A
3.D
4.C
5.C
6.B
7.B
8.A
9. 千里殊风雨 寄身于草野 行止依林阻 狐兔翔我宇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10. 儒家; 孔子;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1.为人必须讲诚信,即使是对还仍然无知的小孩。 12. ①动词,去; ②代词,代“母亲”; ③连词,不过; ④于是。 13.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14.写了杨柳、春风等意象。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15.拟人:作者将“春风”当做人来写,使得本是无情的春风,看上去也变得有情了,更好地表达了情感。或:比喻: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更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地表达了情感。
16.(1)示例:①信用是成功的伙伴,失信乃自绝于未来。②诚信乃为人之本,人无信不立。③承诺重于泰山,信誉高于生命。④你憎恨被别人欺骗吗?那就不要去欺骗别人。⑤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⑥诚信三冬暖,失信三伏寒。
(2)①诚信人物图片展;②演讲诚信故事;③寻找身边的诚信之人;④探寻“诚信”的含义;⑤失信的代价;⑥我所遇到的失信。
(3)示例:①两元钱虽然是小事,但可以看出店主高尚的人品。②诚信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③讲诚信要不分老少、童叟无欺。④便民店老板(娘)讲诚信,她的行为对得起“便民”二字,相信人们以后会放心到这家店购物。
17.第一方面: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第二方面: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第三方面: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18.结构上有过渡作用,从上句对母亲的高度评价过渡到下句对母亲的报答。内容上,它与下句构成一个设问句,表达了“我”报答母亲深恩的方式和决心,同时用问句引起作者感情的升华:从报答母亲到尽忠于党和人民。 19. ①中国共产党。 ②“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20.不能。因为“创造了”表示已经创造,是总结过去;“创造着”指正在创造,是强调今天。二者如果颠倒,则既不符合逻辑,又失去了强调的作用。
21.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勤劳、节俭、诚信(真诚)、朴素。 22.原因:写他的父亲玉瑚公是为了说明田家炳身上所具有的美德和品质的来源父亲的“家训”。
特点:既重视言传,更重视身教。 23.①要珍惜身体,不挑食,不浪费。
②要尽“孝”,一是要孝敬父母之心,二是孝敬父亲之身,孝的前提是敬。 24.①田家炳的作为一个亿万富翁,但他并不是追求个人和家庭的享受,而是回报社会,奉献他人;
②坚信“留财予子孙,不如积德予后人”的古人遗训。认为留给子女的财产太多,反而削弱子女吃苦的能力及向上的奋斗心。 25.不同意;①因为人生的最高价值是奉献而不是享受;②留给子女的财产太多,反而削弱子女吃苦的能力及向上的奋斗心。
26.不一样的风景
炎炎夏日,热浪拂不平那躁动火爆的心。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地面,路上已经没有几个行人,只有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冲着对方大声鸣笛。
刚上完培训班的我,百无聊赖地趴在车后座刷着手机,车里的冷空调呼呼地吐着冷气。看着车窗外的烈日,心中莫名地升起一股无名火。车在一个红绿灯前停了下来,开车的老爸不耐烦的拍了两下喇叭,倒在座位上,这样的天气谁不这样!好不容易过了这里,到了下一个十字路口时,又是红灯!老爸猛地拍打着喇叭,对着红绿灯骂了几句。我被正走在斑马线上的一个小姑娘吸引了注意――她应该是一名志愿者,看样子和我差不多大,她穿着红色的马甲,戴着一顶红色的小帽子,很瘦,宽大的马甲越发显出她的渺小。
她的身边是一个两鬓斑白的老人,老人的背已经驼了,手上拿着一根拐杖,慢悠悠地往前走着。女孩一手扶着老人,一手打着伞,手上的伞全倒在老人那边,自己全部暴露在毒辣的太阳下,接受阳光的“洗礼”。女孩不急不躁,扶着老人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移动。她走到了我们的车前,我看见汗水早已顺着她的额头流到耳根,红色的马甲全湿了,她全然不顾这些,目光坚定地向前走着。
前面的绿灯开始闪烁了,女孩腾出一只手来,伸向对面的车辆,那纤细的手指仿佛有魔力,所有的车都停了下来,温柔地注视着这一幕。那一刻,我认为女孩就像一个巨人!
知道他们俩过完马路上了人行道,所有的车辆才启动缓缓地往前开,我回头看了看女孩,她的马尾辫是如此有活力。
那个女孩被汗水浸透的身影,是夏日的一缕清风,更是人生路上最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