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2 15:5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练习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两小题。
(1) 《红星照耀中国》是 (国籍)记者 (作者姓名)所著的通讯集。题目中的“红星”象征着 。
(2) 《红星照耀中国》叙写了毛泽东同志回忆在湖南师范学校读书的经历,毛泽东同志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 ,他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后来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请根据提示写出《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对应的人名。
(1) 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虽已年过半百,但是仍分健康,不知疲倦;性格急躁,但是很谦虚;曾是一个土匪头子,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国。他就是 。
(2) 他具有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一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他就是 。
读了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在括号中写出对应的人物名称。
(1) 他是一位瘦削如同林肯般的人物,身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弯曲,披着一头很长的浓厚的乌发,睁着一双巨大而敏锐的眼睛,还有高鼻梁和突岀的颧骨。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研究,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2) 他是瘦个子,中等身材,细小而坚韧的骨骼,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尽管有长而黑的胡子,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那一种吸引力是羞怯、个性的魅力和领导的坚决彻底奇妙地混合而成的。他英文讲得虽不流利,却相当准确。
(3) 他沉着、谦恭、说话温和,有一双非常柔和的大眼睛,身材矮胖,但有着铁一般的臂膀和腿,他对弟兄的忠诚人尽皆知,自从当红军总司令以来,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与士兵们同甘共苦,万事采用民主方式,永远忠于自己信仰的主义 。
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岀。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本语段选自《 》。在这之前,作者斯诺见到了一位“鼎鼎大名”革命领导人 。
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人名。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 A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购买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们一同散步呢。”
文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 。文中“A”处的人名是 。介绍作者来到古城保安的是另一位“鼎鼎大名”的革命领导人 ,他曾经是南开大学的高材生。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我读到了 (填人名),他先后就读于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在法国、英国、德国留学过。回国后,担任 军校政治部主任,后来组织了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起义,是党和军队的创建者。
请你阅读下面《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摘录,按要求完成题目。
“我原以为他是个疲惫的、板着脸的狂热领袖,身体也许已垮了。结果我却发现他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只是肚子不好,这是在长征途上有一个星期硬着头皮吃没有煮过的麦粒和野草,又吃带有毒性的食物和几天颗粒未进的结果。
我住在他设在预旺堡的司令部的院子里,因此我在前线常常看到他。附带说一句,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毯子的炕。
我必须承认他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
请问,摘录中的他指的是 (填人名)。文中说“我原以为他是个疲惫的、板着脸的狂热领袖,身体也许已垮了。结果我却发现他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联系整本书中对他的描述,结合具体两个事例谈谈你对“愉快”的理解。
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
这是斯诺对红军哪次行动的评价?在这次行动中,红军都经受了哪些困难?请举出一例。
【关于《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作为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不仅客观地反映了事实,还艺术地表达了真实。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回答问题。
一九三六年三月,当他率兵进攻敌方的碉堡时,他受了致命的重伤,但那碉堡的占领,却使其余的红军能够安然渡过黄河。他被载回陕西,凝视着他儿时爱好并漫游过的山丘,并在那些被他领到他所坚信的道路——革命斗争的道路上去的山居者中间,他从此与世长辞了。他葬在瓦窑堡,苏维埃又把苏区内的某一县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以此纪念他。
(1) 文段中的“他”是谁?你从作者诗意的语言里,读出了“他”怎样的情感与精神?
(2) 斯诺在序言中说:“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而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请结合著作的内容,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了解纪实文学。
在以“纪实文学”为主题的读书沙龙上,同学们围绕《红星照耀中国》的“真实性”和“文学性”展开了讨论,请你一起参与。
(1) 纪实文学的创作建立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如埃德加·斯诺在去红都的路上采访了红军领袖之一 (填人名),这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面容英俊、头脑冷静、态度温和,曾被任命为黄埔军校的秘书,组织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等大量艰苦的革命斗争。如斯诺虽然并没有采访到 (填人名),但是从他的自传中得知一些真实情况,他天性极端温和,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两个孪生天才”之一,他难能可贵的个性几乎能立刻博得众人的爱戴,但是敌人却认为他是凶神的化身。如斯诺通过采访 (填人名)的二三事,了解到他英勇无畏,小的时候别人在桌下开枪他也面不改色;他口才很好,在哥老会中名望极高,有人说他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如斯诺用大量的篇幅报道了 (填人名)的故事,他看上去很像林肯,熟读世界历史,对于欧洲社会和政治的情形也有实际的了解,有人用世界上最高的赏格缉拿他的首级。
(2) 作者运用多种文学和艺术手法,使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学性,请从下列文学和艺术手法中选择一项,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红星照耀中国》的文学性。
A.象征 B.典型环境创设 C.对比和衬托 D.议论和抒情
我选 。
八年级学生开展了名著阅读专题探究活动。
(1) 【专题一 揭秘红色中国的人物】
《红星照耀中国》中埃德加·斯诺运用形象化的描述,同时在叙事中穿插评论,以下关于红军将领的评论摘抄中匹配不当的是哪一项?请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写出正确的评价对象。
A.毛泽东“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B.周恩来“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C.彭德怀“鼓舞部下具有为一个事业英勇牺牲的忠贞不贰精神的罕见人品。”
(2) 【专题二 发现红色中国的风景】
由于不抢就没有吃的,红军就不得不为了几头牛打仗。毛泽东告诉我,他们当时流行一句话叫“一条人命买头羊”。他门在藏族群众地里收割青稞,挖掘甜菜和萝卜等蔬菜,据毛泽东说,萝卜大得可以一个“够十五个人吃”。他们靠的就是这种微不足道的给养。毛泽东幽默地对我说:“这是我们唯一的外债,有一天我们必须向藏族群众偿还我们不得不从他们那里拿走的给养。” 本段文字描写的是红军①的 片段。 ②加点的词语凸显了这支队伍 精神。
就纪实作品如何做到“用事实说话”这一点,参考目录,结合你的阅读体会,谈谈你从斯诺写作过程中得到的启示?
目录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通过红色大门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遭白匪追逐 造反者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在长沙的日子 苏维埃运用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同红色农民谈话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真正的”红军 彭德怀印象 为什么当红军 游记战术 红军战士的生活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第二天早晨护送我到周恩来的司令部去的,就是列宁儿童团的一个团员。司令部原来是一个不怕轰炸的小屋,四面围着许多同样的小屋,农民都若无其事地住在那里,尽管他们是处在战区中间,而且他们中间还有个东路红军司令。我心里不由得想,红军能够这样不惹人注目地开进一个地方,是不是红军受到农民欢迎的原因?附近驻扎一些军队似乎一点也没有破坏农村的宁静。
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周恩来的首级,可是在周恩来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我到了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土炕上挂的一顶蚊帐,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炕头放着两只铁制的文件箱,一张木制的小炕桌当作办公桌。哨兵向他报告我的到来的时候,周恩来正伏案在看电报。
“我接到报告,说你是一个可靠的新闻记者,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并且说可以信任你会如实报道,”周恩来说,“我们知道这一些就够了。你不是共产主义者,这对于我们是没有关系的。任何一个新闻记者要来苏区访问,我们都欢迎。不许新闻记者到苏区来的,不是我们,是国民党。你见到什么,都可以报道,我们要给你一切帮助来考察苏区。”这让我有一点惊奇和怀疑的。我原来以为即使允许我到苏区去旅行,对于拍照、搜集材料或访问谈话等总会对我加以一定的限制的。他的话听起来太理想了;总归有什么地方会出毛病的。
……
周恩来盘腿坐在小炕桌前,把无线电报推开一边﹣﹣据他说,其中大多数是对面山西省黄河沿岸红军东线各地驻军的报告。他动手替我起草一个旅程。写完以后,他交给我一张纸,开列着为时共需九十二天的旅程中的各个项目。
“这是我个人的建议,”他说,“但是你是否愿意遵照,那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我认为,你会觉得这次旅行时非常有趣的。”
但需要九十二天!而且几乎一半的日子要花在路上。那里究竟有什么可以看呢?难道红区有这样辽阔吗?我嘴里没有作声,但是心里对这旅程是有保留的。可是,实际结果是,我花的时间比他所建议的还长得多,随后我还舍不得离开,因为我看到的太少了。
(1) 我对周恩来的话为何会产生“一点惊奇和怀疑”?
(2) 请结合选段,概括周恩来的形象特点。
1.
(1) 美国;埃德加·斯诺(斯诺);共产党和红军(或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2) 杨昌济
2.
(1) 贺龙
(2) 彭德怀
3.
(1) 毛泽东
(2) 周恩来
(3) 朱德
4. 《红星照耀中国》;周恩来
5. 斯诺(埃德加·斯诺);毛泽东;周恩来
6. 周恩来;黄埔;八一(或:南昌;八一南昌)
7. 他是彭德怀;对“愉快”的理解;乐观、开朗、豁达,有生活情趣。
事例如:①为自己有一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而得意。②爬山和骑马时,常向部下提出挑战。③仅设一个哨兵在司令部门外,不带警卫街上走。④下令保存悬赏缉拿自己的传单。⑤看演出的时候带头要求唱一首喜欢听的歌。
8. 两万五千里长征;
困难示例:爬雪山、过草地、破围剿,没有吃的、没有穿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
9.
(1) 刘子丹(或:刘志丹);对故土的眷恋,对革命斗争有着忠诚的信念(或:勇于献身、不怕牺牲)。
(2) 作品的素材来源于中国革命者的斗争与生活经历(或:很多内容是口述实录,例如,作品中写毛泽东,就引用了他大量的口述内容),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大部分不是作者写的;但素材的整理与艺术加工是需要作者完成的,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又是作者写的。
10.
(1) 周恩来;朱德;贺龙;毛泽东
(2) [示例一]A;红星在书中指中国红军及其领导人,也象征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正如一颗闪耀的红星,帮助农民走出剥削与压迫的生活,使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它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示例二]B;如写周恩来,斯诺写道:“当他和我沿着安静的小路,经过芝麻田和小麦田,走回百家坪的时候,任何关于“红色土匪”的那些形容词,都不适合用到他的身上。恰恰相反,他似乎真正是充满了愉快和生命的爱恋,像神气活现地跟在他旁边的‘红小鬼’一样,他的手臂正靠着‘红小鬼’的肩膀。他在南开读书的时候,生得很俊秀,身材苗条,如今他似乎还有那种风度。”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创设了典型环境来塑造典型人物,周恩来不同于很多革命者,他出身书香世家,温文儒雅,他所表现出来的儒雅平和和对生活的热爱都尽在那宁静的田野之中,这样的描写使得人物的形象更丰满、更亲切、更生活化。
11.
(1) C;朱德。
(2) 过草地;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12. 斯诺通过采访红军将领、深入红军生活、对话农民等方式,搜集掌握了许多关于红色中国的真实材料,融入自己真切的感受,客观地撰写了《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纪实作品。(意对即可)
13.
(1) 周恩来让我可以在苏区自由访问自由活动的诚意,让我意外,对于拍照。
(2) ①细心热情,善于计划;②大胆无畏。面对蒋介石八万元的首级悬赏,而住屋陈设非常简单,温和文雅,特别是他为我规划采访行程的建议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