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5-- 7.陈情表 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5-- 7.陈情表 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0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2 15:2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陈 情 表
(晋)李密
一、文化常识
1、李密(224-287),字令伯,又名虔,晋初散文家。祖父李光曾为蜀国朱提太守。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年轻时师事名儒谯周。曾任蜀汉尚书郎,多次出使东吴,甚有才辩。蜀亡后,屏居乡里,以孝闻,累举不应。
2、至情之文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3、关于“表”这种文体
二、关于陈情:
1、“陈”的原因
除臣洗马,辞不就职(或:不想到晋朝为官)。
2、 “陈”的内容
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或:陈述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3、 “陈”的方法
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或以情动人)。
三、字词
1、夙遭闵凶 2、慈父见背
3 、舅夺母志。 4、躬亲抚养
5、零丁孤苦 6、终鲜兄弟
7、晚有儿息。 8、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9、逮奉圣朝 10、寻蒙国恩,
11、具以表闻 12、责臣逋慢
13、则以刘病日笃 14、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5、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16、不矜名节 17、有所希冀
18、但以刘日薄西山
19、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20、愿陛下矜臣愚诚
21、听臣微志 22、庶刘侥幸
2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四、语言特点:
保留了赋的语言特点,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本文虽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俪之工,但语言却绝不雕琢,而是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从肺腑中流出,丝毫不见斧凿痕迹。
语言特点包括以下方面:
字词运用的精准及效果
句式方面的特点和效果
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效果
表达方式的运用及效果
语言风格:不同文体
      不同作家或诗人
鉴赏要点:
1、明确角度
2、引用原文
3、结合角度分析
4、表达效果
示例一:
1、本文的句式运用上很有特点,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俪之工,但语言却绝不雕琢,而是十分自然真切,有不少是为了通过相互对立和相辅相成的内容,来强化情意的表现。
2、例:“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循私情,则告诉不许。”
3、通过内容的对立,将尽忠与尽孝的矛盾强化,突出进退两难的处境。
4、更加突出的表达了作者知恩图报的孝情,这也是打动晋武帝的一个重要原因。
示例二:
1、本文的句式运用上很有特点,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俪之工,但语言却绝不雕琢,而是十分自然真切,有不少是为了通过相互对立和相辅相成的内容,来强化情意的表现。
2、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外无期功强劲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3、通过上下、左右、内外的相辅相成,突出了李密孤苦零丁、无依无靠的情景。
4、侧面写出了刘氏抚育作者的恩情,同时也更加突出作者知恩图报的孝情。
示例三:
1、在本文的句式运用上,大量练达而概括的四字句连用,对制造情势、渲染气氛起了很大的作用。
2、 例:“诏书切峻,责臣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如星火”
3、一连 六个四字句,三层排比,短语迫促,一气呵成,造成一个上责下催,透不过气来的紧急气氛
4、更加突出了作者忠孝两难之境。全文骈散句式结合,使音韵更和谐
示例四:
1、本文的修辞手法运用非常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2、例: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3、一连四个四字句,借比喻,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祖母刘危在旦夕的情势。
4、更加突出了作者供养祖母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为表现作者的孝情蓄势。
《陈情表》和《项脊轩志》的在抒情上有何不同
一、 传情艺术的不同: 《陈情表》在叙事中通过说理来传情。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祖母与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祖母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帝同情。再则打出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项脊轩志》在叙事中以状物来传情。罗列物事,睹物思人。归有光写本篇的目的是追忆亲人,表达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绵绵深情。文以项脊轩及其周围环境的变迁为经,以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为纬。善于运用细节场面,以景忖情。
二、 传情方式的不同。 《陈情表》以无声传情(文字)暗忖有声(对话)传情。通观全文,无一句对话语言,但真情就在这无声的叙述之中,奔涌而出。无声胜似有声。但《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惧怕……;你还可听少年无助的叹息,老人痛苦的呻吟,孙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 《项脊轩志》以有声传情彰显无声传情。如: 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母慈儿孝,跃然纸上。又如写祖母,“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轻轻的关门动作,几句喃喃自语,更细致入微地表露了祖母的激动、喜悦和对孙儿的殷切期望。
三、角度的不同
四、语言的不同
五、人物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