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歌,见风骨——建安诗歌赏读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品诗歌,见风骨——建安诗歌赏读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3 21:2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吟诗歌,见风骨
——建安诗歌赏读
建安诗歌
建安(196年-220年),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
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干
阮瑀 [yǔ]
应玚[chàng]
刘桢
三祖陈王:
建安七子:
魏武帝曹操
魏文帝曹丕
魏明帝曹叡 [ruì]
陈思王曹植
品诗歌,见古人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当益壮
自强不息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苏轼《赤壁赋》
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
“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三国演绎》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英雄的志意
诗人的才情
霸主的野心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建功立业的豪情
统一天下的壮志
开阔博大的胸襟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英雄的志意
诗人的才情
霸主的野心
174
20岁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
23岁被排挤出洛阳,任顿丘令,一年后任议郎,多年
35岁,讨伐董卓,镇压黄巾军,成立青州兵扩充自己的实力,任兖州牧
42岁,迎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任司空
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多次征战肃清袁氏势力,统一北方
53岁,北征乌桓,肃清袁绍儿子袁尚袁熙的势力,大败袁军。回邺城途中,写《步出夏门行》组诗 。
封丞相,54岁,南征刘表,赤壁之战失利
57岁,西征击败以马超为首的关中诸军,构建整个魏国基础
61岁,击败、降伏汉中张鲁
62岁,
封魏王
177
196
200-207
207
208
211
215
216
189-192
220
66岁,病逝洛阳,谥号武皇帝
论英雄,舍我其谁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咏物诗
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含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咏物
刚劲难摧
端直傲寒
坚贞自守
言志
“其情真,其味长,其气胜”
少以才学知名,年八、九岁能诵《论语》、《诗》、赋数万言,警悟辩捷,所问应声而答,当其辞气锋烈,莫有折者。
——《文士传》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曹植(192年—232年)
字子建,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
曹植(192年—232年)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谢灵运
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钟嵘
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王士祯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七哀诗
王粲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品诗歌,见时代
但这也是乱离悲苦,给人无限哀痛的时代。
这是一个 人 觉醒的时代,
也是一个 文学觉醒的时代,
这是一个魅力无限的时代,
品诗歌,见风骨
风骨
《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索莫乏气,则无风之验也。
——刘勰《文心雕龙 风骨》
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
——《文心雕龙·时序》
建安风骨
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爽朗刚健、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