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课件(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课件(共5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5 19:3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语文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司马迁
第六单元
第25课 周亚夫军细柳
新课导入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观猎》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地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的细柳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人公——周亚夫驻军的地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学习目标
1.熟练朗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了解司马迁及《史记》,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重点)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体会本文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难点)
3.学习周亚夫表现出来的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品格,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国精神。(素养)
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谈之子, 38岁继承父职任太史令,后因替兵败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下狱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司马迁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作品简介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0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年表(大事年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8篇,共 526 500余字。《史记》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史记》在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
纪传体
文体知识
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综合性史书体裁,因以纪、传为主体而得名。创始于司马迁的《史记》。它用“本纪”叙述帝王,排比大事;用“世家”记述王侯封国和特殊人物;用“表”以统系年代、世系及人物等;用“书”或“志”记载天文、地理、律历、灾异以及典章制度的原委;用“列传”记人物、周边部族及外国。历代所修“正史”均采用这种体例。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题目是编者加的。汉文帝即位之后,跟匈奴贵族继续采取“和亲”的政策,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后来匈奴的单于听信了汉朝奸细的挑拨,跟汉朝绝了交。公元前158年,匈奴单于起兵六万,袭扰上郡和云中,杀了不少老百姓,抢掠了不少财物。为了加强防卫,汉文帝委派刘礼、徐厉、周亚夫三位将军分别驻扎在霸上、棘门、细柳。这三处地方离长安较近,为了鼓舞士气,汉文帝亲自入营慰劳将士。本文讲的就是这次劳军的事情。
知识链接
周亚夫(前199年—前143年),西汉时期军事家、丞相, 沛郡沛县(今江苏丰县)人。他是名将绛候周勃的次子,历仕汉文帝、汉景帝两朝,以善于治军领兵,直言持证著称。
纵观周亚夫的一生,他干了两件辉煌的大事:一是驻军细柳,严于治军,位保卫国都长安免遭匈奴铁骑的践踏而做出了贡献。二是指挥平定七国之乱,粉碎了诸侯王企图分裂和割据的阴谋。维护了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拯救了汉室江山。后被冤下狱,闭食自尽。
周亚夫简介:
预习检查
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祝兹侯( )  棘门( )  彀( ) 
弓 弩 ( )  诏 ( ) 按辔( )
揖 ( ) 胄 ( ) 曩( )
嗟乎 ( ) 都( )尉 军士吏被( )甲


gòu

zhào
pèi

zhòu
nǎng
jiē


整体感知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zī)侯徐厉/为将军,军/棘(jí)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jiàng)以下/骑(qí)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pī)甲,锐/兵刃,彀(gòu)/弓弩(nǔ),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zhào)’。”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pèi)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yī)曰:“介胄(zhòu)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jiē)呼,此/真将军矣!曩(nǎng)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听读课文,把握字音、重音、停顿。
点我放课文朗读
整体感知
朗读指导
读音准确
富有节奏
读出情感
停连恰当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疏通文意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任命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
侵入边境。
掌管皇族事务的官员。
驻军。
封号。
郡守,是汉代郡一级的行政长官。
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任命河内郡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在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大规模
担任。
驻军。
用来
防备
疏通文意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pī)甲,锐兵刃,彀(gòu)弓弩(nǔ),持满。
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驰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慰劳
不久
军营。
这里指刀出鞘。
同“披”,穿着。
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军中官兵都穿着盔甲,刀出鞘,张开弓弩,把弓拉满。
到,往。
张开。
用机械发箭的弓。
把弓拉开。
军队
直接


将军
疏通文意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zhào)’。”
文帝的先行引导的人员到了营门前,不能进入。
先行引导的人员。
皇帝发布的命令。
先行引导的人员说:“皇上将要驾到!”守卫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命令说‘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皇帝发布的命令’。”
将要
听从
进入
军营
疏通文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经过。
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不久。
过了不久,文帝驾到,也无法进入军营。于是文帝就派使者手持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入营慰劳军队。”
营垒。
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垒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着文帝的车马随从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
于是,就
派遣
使者
规定
驱马奔驰

慰问
随从
疏通文意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yī)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控制
于是文帝就控制住车马,缓缓前行。到了主帅所在的营帐,将军周亚夫手执兵器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陛下)。”
拱手行礼。
将领。

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
文帝被他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并派人向周亚夫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仪式完成后离去。
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慢慢地
离开
兵器


感动
敬重
疏通文意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
曩(nǎng)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后,群臣都感到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
先前。
必,一定。
先前霸上、棘门的驻军,简直就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军是一定可以偷袭并俘虏的。
至于周亚夫,哪里是能够侵犯的呢?”称赞了周亚夫很久。
已经
唉,表感叹

表顺接
音节助词

将士
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军士吏被甲
同“披”,穿着。
同“轼”,车前横木。
2.改容式车
文言知识归纳
二、一词多义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人称谢
名词,使者,使臣
动词,派遣
军细柳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
名词,军队
名词,军营
动词,驻军,驻扎
使

文言知识归纳
二、一词多义
不闻天子之诏( )
诏将军( )
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
动词,发布命令

天子为动( )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
介词,被
动词,作为

文言知识归纳
二、一词多义
已而之细柳军( )
文帝之后六年( )
称善者久之( )
动词,到,往
结构助词,的
句末音节助词,不译

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
以备胡( )
以军礼见( )
动词,任命
连词,用来
介词,用

文言知识归纳
三、古今异义
(1)上自劳军( )
(2)锐兵刃( )
(3)军中闻将军令( )
(4)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
(5)使人称谢( )
古义:特指皇帝。 今义:方位名词,上面。
古义:兵器,武器。 今义:士兵。
古义:听从。 今义:用鼻子嗅
古义:营垒。今义:墙,像墙那样直立的山石。
古义:问候。 今义:感谢。
文言知识归纳
三、古今异义
(6)请以军礼见( )
(7)持节诏将军( )
(8)天子先驱至( )
(9)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
(10)成礼而去( )
古义:请允许我。今义:请求,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
古义:符节。今义:物体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量词;节日等。
古义:先行的卫队。今义:走在前面引导(多虚用);先驱者。
古义:传达命令。 今义:辗转流传的话。
古义:离开。 今义: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文言知识归纳
四、词类活用
军霸上( )
改容式车( )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介胄之士( )
名词用作动词,披甲戴盔
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名词用作动词,发布命令
名词用作动词,扶轼
五、特殊句式
文言知识归纳
判断句:
此真将军矣(“此……矣”表判断。)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也”表判断。)
被动句:天子为动(“为”表被动。)
省略句:
曩者霸上、棘门军(省略谓语,应为“曩者见霸上、棘门军”)
已而之细柳军(省略主语,应为“皇上的车队已而之细柳军”)
合作探究
第一部分(1):交代事件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周亚夫等将军奉命备战戍边。
第二部分(2):写文帝劳军的情况。用对比、衬托的手法,集中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第三部分(3):事件的尾声,写劳军结束后皇帝和群臣的反应,衬托出周亚夫的“真将军”形象。
1、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合作探究
2、阅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1)细柳营中“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军队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军容严整。可见军队训练有素,周亚夫治军有方。
(2)文帝到细柳营“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直至文帝正式派使臣持节下诏。“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在细柳营中,文帝也要遵循军令,按辔徐行。
令行禁止-------军纪严明
(3)面对天子: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恪守军礼---刚正不阿,军礼严谨
3、“既出军门,群臣皆惊”中的“惊”字有什么深刻含义?
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
惊讶
冒犯天子之威
惊恐
文帝的深明大义
惊喜
“惊”
含义丰富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4、本文着重刻画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的描写并不多,而是运用了对比烘托的手法来凸显其形象,请找出文中的三处对比,并说说这些对比说明了什么。
霸上军及棘门军
军规松散,守备松懈
军容严整,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军纪严明
“直驰入”
对比
细柳军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不得入”“又不得入”“乃传言”
对比一:细柳军与霸上军及棘门军
合作探究
4、本文着重刻画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的描写并不多,而是运用了对比烘托的手法来凸显其形象,请找出文中的三处对比,并说说这些对比说明了什么。
对比二:文帝及随从入营的对比
霸上军及棘门军
细柳军
对比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天子乃按辔徐行”
治军有方,令行禁止,军纪严明
军纪松弛
“直驰入”
合作探究
4、本文着重刻画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的描写并不多,而是运用了对比烘托的手法来凸显其形象,请找出文中的三处对比,并说说这些对比说明了什么。
对比三:三营将领对比
霸上军及棘门军
细柳军
对比
“持兵揖”“以军礼见”
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事
“将以下骑送迎”
对比作用: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周亚夫治军有方、恪尽职守、刚正不阿。而霸上军和棘门军军纪松弛,军容涣散
合作探究
5、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文章用相当的笔墨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目的是将他们驻军的松弛情况与周亚夫的细柳军进行对比,以反衬细柳军的军纪严明,这样就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熠熠生辉、跃然纸上。
合作探究
6、课文除了运用对比的写法,还使用了什么写法?对刻画人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写细柳军士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士吏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的形象。
侧面衬托的写法避免了单一从正面来写的直露,提供了更多观察人物的视角,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侧面描写
作用
合作探究
7、用自己的话概括周亚夫的性格特点。
治军严整
军纪严明
刚正不阿
恪尽职守
不阿谀奉承
不趋炎附势
周亚夫的性格
合作探究
8、汉文帝在细柳军营并未得到“至尊”的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但他并不认为这损害了自己作为皇帝的威严,反而对周亚夫大加称赞。这一点应该如何理解?
汉文帝在霸上军营和棘门军营,“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作者没有写汉文帝对此的态度,但从下文推断,汉文帝起初并未将之放在心上,甚至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在细柳军营,情形完全不同,军中官兵均严格遵守将军之令,而将军则严格遵守军礼,即使面对天子也不例外。
对比之下,汉文帝才意识到霸上军营和棘门军营是何等儿戏,细柳军营是何等不可侵犯,而只有细柳军这样训练有素、军纪严明的军队才是维护自己的 统治(保家卫国)最需要的,特别是在“匈奴大入边”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在“皆惊”的群臣面前贬斥玩忽职守的霸上军和棘门军的统帅,称赞周亚夫,也是向群臣宣示国家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文帝的开明、识大体。
合作探究
9、从文中你可以看出汉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大敌当前,汉文帝亲自劳军;在细柳营被挡驾,周亚夫以军礼见,汉文帝不以 为怒,反而大为感动,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胸怀宽广、以天下为重、体恤下情、宽宏大度、能明辨是非、爱才、识才的君主。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描写汉文帝巡视、慰问细柳营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风采。
拓展延伸
1、结合现实,谈谈你对周亚夫精神的理解。
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必然是一支军纪严明的军队。只有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才能使所有战士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形成合力。只有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当今时代,每一个人的工作都是一道“防线”,只有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我们的事业才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学校纪律就是我们的军纪,是我们能够正常学习的保障。我们应该自觉遵守学校纪律,严格要求自我,做一个自律的人。
2、周亚夫忠于职守的精神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当今时代,每一位国家公务员工程设计师、一线工人等,他们的工作岗位就是一道道“防线”,只有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我们的社会才会安定繁荣。
新时期也不乏周亚夫式的人物无论是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还是与时间赛跑的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以及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周亚夫”,他们忧国忧民,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正由于“周亚夫”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甘于奉献,心系党和人民的事业,牢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万事民为先”“百姓无小事”的宗旨,将自己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拴在一起,才有了国家如今的繁荣昌盛。这种敬业精神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境界,是时代所迫切需要的,必须大力提倡。
拓展延伸
课堂检测
1、 解释下列加色的词。
(1)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 )
(2)军中闻将军令          ( )
(3)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 )
(4)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 )
驻守
听从
规定

课堂检测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A
课堂检测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色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已而之细柳军 称善者久之
B.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人称谢
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天子为动
D. 吾欲入劳军 军细柳
B
课堂检测
(1)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2)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3)嗟乎,此真将军矣!

(4)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4.翻译句子
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
旋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锐利,开弓搭箭,弓拉满月。
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
至于周亚夫,岂能被侵犯!
课堂检测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明周亚夫从严治军的一组是( )
①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 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③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④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⑤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⑥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A. ①③⑤ B. ① ② ⑥ C. ③④⑥ D. ②④⑤
A
课堂检测
6、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课文通过描写文帝劳军这一场面,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
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B、课文开头先写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的情况,为下文写文帝在细柳营遭遇到的情况作铺垫。
C、文帝到霸上和棘门两处军营时均可长驱直入,而到细柳营却是两次不得入,直至天子下诏书“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可见细柳营军纪严明,将士目中无人。
D、课文末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军与周亚夫再作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解析】: C(并没有体现将士们目中无人)
C
课堂检测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文帝六年,为防备匈奴大举入侵,朝廷任命刘礼、徐厉、周亚夫等人为将军,分别在霸上、棘门和细柳等地驻守。
B.汉文帝亲自到各地军营慰劳军队,在霸上、棘门非常顺利,但在周亚夫的驻地却遇到阻碍,迟迟不能进入细柳军营。
C.汉文帝深明大义,严守军纪,拉着马缰绳缓缓步行,手扶车前横木,神色庄重,对军容严整的将士表达诚挚的敬意。
D.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和典型的细节描写,不仅表现了周亚夫从严治军的优秀品质,还表现了汉文帝圣明大度的天子风范。
【解析】:C不是“拉着马缰绳缓缓步行”,而是站在车上拉着马缰绳缓缓行进。
C
课堂检测
8.句子“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正面表现了将士们的 ,侧面表现了周亚夫将军的 。
严阵以待(士气高昂;戒备森严)
治军严明(带兵有方)
板书设计
周亚夫军细柳
点明背景
上自劳军
文帝之赞——周亚夫乃“真将军”
匈奴入侵
边关吃紧
奉命备战
霸上、棘门军——长驱直入
细柳军
先驱不得入
天子不得入
天子按辔徐行
治军有方
刚正不阿
恪尽职守
对比
亚夫持兵揖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