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复习课之
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巩固酸、碱、盐的组成,常见物质的俗名和物质的简单分类。
2.归纳出酸的化学性质,学习构建知识网络。
3.进一步了解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特征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律。
4、学会运用酸碱盐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任务的设置,驱动学生进行有关知识的复习,并利用掌握的理论去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酸的性质的归纳培养学生的求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任务的设置与完成,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激发学习热情与探究欲望,增强合作意识。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课 型】 探究复习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引入课题 【引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酸碱盐的有关知识,同时完成三个探究任务。 拿出事先分发的任务单 通过任务驱动,切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酸 的化 学 性 质 任 务 一: 盐酸迷宫 【PPT】展示任务一:盐酸走迷宫。 【引导】引导学生利用酸碱盐知识,帮盐酸安全避开迷宫中的“食人兽”,顺利走出迷宫。 【问题】1.用化学式表示迷宫中用表示俗名的物质; 2.找出迷宫中“食人兽”, 并写出它们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书写的化学反应涉及哪些基本反应类型?它们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4.将找到的“食人兽”进行简单分类; 5.找出迷宫中与“食人兽”同类的其它物质。为什么HCl不用避开这些物质 6.用物质前的序号连出走出迷宫的安全路线。 7.如果是硫酸,能否也能按这条路线安全走出迷宫? 【总结】总结酸的化学性质。 回忆、思考、交流、展示、比较、分析、总结 通过趣味迷宫,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主动回忆并复习酸碱盐的相关知识: (1)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 (2)酸碱盐的组成特征; (3)物质的简单分类;(4)复分解反应与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 通过分析、总结酸的通性,巩固酸的组成和化学性质。
应 用 与 探 究 任 务 二: 物质鉴别 【PPT】展示任务二:鉴别三瓶无标签的溶液:HCl、NaOH、CuSO4。 【引导】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自主选择一种方法动手合作探究。 【总结】物质鉴别的一般方法 1、观察法:颜色、气味等 2、实验法:取样-----加试剂----现象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设计、实验探究、交流讨论 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和科学分析能力。
任 务 三 【PPT】展示任务三:酸碱中和反应溶液可能存在哪些成分? 【引导】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原因,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总结】碳酸盐的检验 1. 回忆、猜想: (1)_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_ 2.设计方案 3.实验探究 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分析、合作探究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课堂小结 酸的化学性质 2、物质的鉴别 思考、倾听 强调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核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