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前四单元复习试题(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前四单元复习试题(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6 22:2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前四单元复习试题(七)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品质—为理想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B.《傅雷家书》可谓是苦心孤诣的教子书,傅雷反复告诫儿子傅聪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他甚至对如何正确理财都提出了建议。
C.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生动叙述了朱德同志与彝族同胞歃血为盟,占领泸定桥,胜利渡过大渡河的故事。
D.《昆虫记》一书除了真实的记录昆虫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3.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被喻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
B.作者先在百家坪见到了毛泽东,之后在毛泽东的安排下,作者在苏区临时首都保安采访到了周恩来并搜集到相关资料。
C.书中对毛泽东的描述最为详尽,文中写到,他在生活上是一个很随意很幽默的人,他甚至当着作者的面抓虱子,让人实在为他的不拘小节而感到惊叹。
D.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4.下列各句中分析不正确的一句是( )
A.“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这是一个祈使句。
B.“2019年1月1日,迟子建《伪满洲国》读书讨论会在南京先锋书店举办。”句中“在南京先锋书店”是状语。
C.“2019年3月22日在全国上映的《老师·好》以富有真实感的细节打动了无数观众。”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细节打动观众”。
D.一篇消息可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其中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解剖 (pāo) 联袂(mèi) 剔透(tì) 谆谆教诲(zhūn)
B.寒噤(jīn) 细菌(jūn) 祈祷(qí) 得陇望蜀(lónɡ)
C.氛围(fēn) 折本 (shé) 恣睢(zì) 鲜为人知(xiǎn)
D.胚胎(péi) 脊梁(jǐ) 污秽 (suì) 扣人心弦(xián)
二、基础知识综合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yǒu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脸庞( ) 胡髭( ) yǒu( )黑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颇有”的“颇”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里有以下解释,在本文中的意思是( )
A.偏;不正。 B.很;相当地。
(4)本段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生活是一场搏斗,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我认为他说得不错。”
“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
“这激流永远动荡着,并不曾有一个时候停止过,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途中,它也曾发射出种种的水花,这里面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这一切造成了奔腾的一般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
……
(巴金先生《激流三部曲》总序节选)
作为中国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王亚平和同伴在《朗读者》节目中,深情朗读了以上内容。她曾说过,“文学和朗读很好地陪伴了我的太空生活”。
7.请你代表同学们与这位伟大的女性航天员互动,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子,围绕“如何面对生活的激流”这一话题进行交流。(要求得体连贯,不少于80字)
8.爱好美术的同学为航天员们设计了书签,请你书写两句话作为书签内容,表达对载人航天精神的赞美。(要求至少使用两个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9.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素湍绿潭(duān) B.飞漱其间(sù)
C.饮少辄醉(zhè) D.觥筹交错(gōng)
10.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
(1)①沿溯阻绝( ) ②绝 多生怪柏( )
绝:A.隔断 B.独一无二 C.极(高) D.气息中止
(2)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②临溪而渔( )
临:A.到 B.居高面下 C.将要 D.照着字画模仿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2.【甲】【乙】两文同属山水散文,都有动静结合的写法,请各举一例。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最后一堂语文课
①对于我们这些家电专业的学生,语文课颇有点像火锅筵席上的瓜子,可有可无。但黄老师并不这么看,他说:“即使你们今后是一个修电视机收音机的,多知道一点祖先传下来的文字之美,也是没有坏处的!”
②这句话与其说是开导学生,倒不如说是在开导自己——作为一位老语文教师,他像一个上错了船的游客,明明是要到上海,却被拉到了湖北,那种不安与不适可想而知。
③黄老师上课,可以用一个酷字来形容。他通常是左手捻一本语文书,右手揣在裤兜里,上半身最常穿的,是一件蓝底却洗得灰白,看着旧却很齐整的中山装,头发散着灰白的光泽。老师年轻时,应该是帅气的,这种帅气,穿透岁月,留在他的眉眼、言词和举手投足之间。
④黄老师上课,通常是不怎么看课本的。他手里轻捻的那本语文书,也许纯是用来对付教导主任的。他要讲的课文以及知识点,早已烂熟于心,张口即吟,抬手就写,举手投足间,有一种不容阻断的气韵,即使平常最不喜欢学习的同学,在那抑扬顿挫的诵读和讲解中,也体会到了知识的美感与魅力。
⑤然而,走得最急的总是最美的时光。当我们度过漫长的暑假升到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喜爱的语文课,已离开了课程表。
⑥关于语文课的取消,有多种传说。有说是因为新近要开电工基础等专业课程;有说是因为黄老师的语文课有喧宾夺主之嫌,还有阴谋论说学校教导主任原也是教语文的,想来接手过把瘾。不管哪一种原因,都指向了我们并不情愿的结果。我们于是展开了一场有声的反抗,开学第一堂课,不知是谁发起,整个教室里哼起了国际歌的旋律,就像某电视剧里苏联战俘们在德国军官视察时的场景,不动嘴,只是让声音在喉头中低沉地哼。这种声音整齐地汇聚在一起,其震撼和共鸣的感觉可想而知,无怪乎电视里那位不可一世的德国将军,感到了无比的恐惧。
⑦我们那位无辜的不知就里的电工基础老师,神经当然没有将军那么粗,被墙一样厚重的歌声一挡,仿佛头撞在岩壁上的小鹿,负痛仓皇逃去。不一会儿,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闻风而来,救火车一般匆忙而焦急。
⑧从校领导到班主任,一个个轮番上阵,从学校办学宗旨,到专业课程设置的紧迫性,再到黄老师健康等,都做了苦口婆心的解释。为了增加可信度,还特意安排黄老师回学校来一趟。
⑨那天,黄老师依旧穿着那件我们熟悉的旧衣服,头发和脸上的皱纹似乎更白更深了些。九月的阳光,在他身后,把他镀成了一个披满金光的雕塑模样。他几乎是以背诵的样式,重述了学校希望我们的一二三四。同样的内容,被他一说,我们毫无排斥感地完全接受了。
⑩接下来,他又说:“同学们,听到你们为挽留语文课……所做的,我感到……万分……荣幸。我很荣幸,你们通过我,看到了文字之美文化之美。但我的学养有限,只给你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窗,你们通过这个窗,看到一点一滴的星空与苍穹,那是一个你完全想象不到的广阔世界。一辈子很长,有很多东西需要坚持!即使你是一个修收音机的师傅……
那是黄老师最后一次在讲台上说话,也是我的最后一堂语文课。
但那又是一个开始,是让我把语文和写作,不再当成一门课程,而是将它当成望向世界的小窗的开始。从那天起,三十多年时间,没有一天止息。
(作者:曾颖,选自小说《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3.小说分两个部分写黄老师的课,请分别概括其特点。
平时的课:
最后一课:
14.下面两个句子特别有趣味,请选择一句简要赏析。
(1)对于我们这些家电专业的学生,语文课颇有点儿像火锅边放的瓜子,可有可无。
(2)不一会儿,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闻风而来,消防车一般勿忙而焦急。
15.如果对第⑨段作如下批注,请摘录出与之对应的句子。
(1)写出了黄老师的不安:
(2)看得出黄老师的不甘:
16.读完全文,你觉得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17.下面是小说结尾删减的一段,请结合对小说的理解,接着写几句。
我的同学里,多年以后,他们有人成了央视主持,有的成了书法家或画家,还有的成了公务员、商人或工人,不管当下在做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候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特别关注》,有改动)
18.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根据文章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另外两件事。
①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19.结合语境,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此句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20.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
2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形象。
六、作文
22.作文。
题目:我心中的宝藏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个人身份的信息;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B
4.C
5.C
6. páng zī 黝 茂蜜 茂密 B 外貌描写
7.示例:王阿姨,您好!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生活的激流,只有勇敢地面对,才能感受它的激情澎湃,只有不断地拼搏,才能抵达它的终极目标。就像《红星照耀中国》红军爬雪山,饥寒交迫,唯信念不倒;过草地,危机四伏,唯坚韧不拔;飞夺泸定桥,枪林弹雨,唯意志不屈;四渡赤水河,艰险重重,唯理想不弃。红军终以超凡的智慧,坚定的信念和拼搏的勇气,创造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奇迹,让激流奔涌不息,让红星照耀中国。 8.示例:致敬航天员!致敬你们为国争光、勇于攀登的精神!
9.D 10. ①A ②C ①B ②A 11.(1)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2)醉翁的心意(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12.【甲】示例: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乙】示例: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13.平时的课:气定神闲,娓娓道来。最后一课:奉命疏导,语重心长。 14.(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家电专业语文课的可有可无,很有画面感,让人易于理解接受。(2)使用比喻修辞,幽默、风趣,又形象生动的把各级领导的心急火燎,焦急“灭火”的心态描摹的栩栩如生,淋漓尽致。 15.(1)那天,黄老师依旧穿着那件熟悉的旧衣服,头发和脸上的皱纹似乎更白更深了些。(2)他几乎是以背诵的样式,重述了学校希望我们的一二三四。 16.黄老师是一个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热爱语文的普通老师。他希望自己的学生不论干什么,都能感受语文的魅力,却又不得不接受无法改变现实的残酷。 17.示例一:说起文化与美,都有一种心向往之并身体力行的景仰和坚持。示例二:语文都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只要你不忘却她,时不时和她有个亲密接触,她就会和你分享快乐,排解忧伤;陪伴你成长,帮助你翱翔!
18. ②去年秋天,母亲在医院病房的窗口望着我在雨中离开。 ③这个周末,母亲跟我来到路口,站着看我远去。 19.(1)示例一:“才”字细致表明母亲是在一直目送“我”走下楼梯,直到看不见“我”的身影才返家关门,如果把它删除,则不够具体细致,没有了“一字传情”的表达效果。示例二:“才”准确传达出“我”对母亲的关注,、期待,“我”告别母亲是,一面下楼倾听母亲的动静,期待他赶快回家,听到关 门声才放下心来,如果删去,则少了细节上的强调,不能表达出母女间微妙真切的感情。(2)示例一:这是用特殊的说法来表达特别的感情,心被“淋湿”,看似不合常理,却能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母亲对儿女的关怀和怜惜,表明她对“我”的被淋感同身受,心疼不已。示例二:这句话虽不合理,但是不合理的表达却有 很好的表达效果,真实地表现了母亲看到“我”被雨淋湿时的心情。示例三:此句运用了拈连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又巧妙自然地写出了母亲看到“我”被雨淋湿的疼爱和牵挂之情。
20.示例:这些泪水中蕴含着“我”复杂多样的思想感情,既有知晓母亲的殷切凝视之后,为母亲的孤独失落而心酸难过的心情,也有感受到爱的目光在身后追随,为母爱的细致深沉而感怀激动的心情。
21.①这是一位关注儿女、爱意深沉的母亲,她依恋与儿女在一起的时光,连儿女离去的背影也不想错过,还要多看一眼。②这是一位通情达理含蓄深沉的母亲,她虽然因儿女成家立业,缺少陪伴而孤单失落,但并不提出特别要求,只是在儿女离别时默默关注他们的背影。
22.我心中的宝藏
有位名人曾说过:“生活是多么广阔,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在我心中宝藏是如黄金般珍贵的友谊;宝藏是如钻石般闪亮的笑脸;宝藏是如糖果般甜蜜的赞赏。
友谊
爸妈又吵架了,妈又再一次一声不吭地离开了我。坐在教室里,泪水如雨地滑落,同学跑来安慰。可心中的苦涩却不曾减少。她们仍不放弃,还在不停地安慰我,可我的泪就如那春雨,一经开始就很难结束,直到后来有人说了一句:“不用担心,你妈妈一定会回来的。况且,你还有我们这此朋友啊。我们也是你的亲人啊!”听到这,就如乌云遇到狂风,天空一下就明朗了。我抬起头来,看见她们那甜美的笑脸时,心中如青果般的苦涩才一点点退去。那时开始,友谊便成了我心中的宝藏,如黄金般珍贵。
笑脸
那一天,我发烧了。
爸妈到了学校把我带去医院。医生说是高烧要留在医院里打吊针。于是接连一个星期我都呆在医院和家里。
病终于好了,当我走进校园时,心中有一股抑制不住的兴奋。看见熟悉的树木,听着熟悉的欢叫声,闻着熟悉的饭菜香。我走到了教室边,还没有进门,便听到有人大喊:“同志们,咱因病请假的同志来啦,让我们掌声欢迎。”听到这个,我忍不住笑了。走进教室,我看到了同学们那欣慰的笑脸。那时开始,笑脸便成了我心中的宝藏,如钻石般闪亮。
赞赏
一直以来,作文就是我文科的弱点。我不断地努力让自己把作文写好,却总写不好,所以不免有些灰心,失望。
那一天,我的作文又被留下了。无奈,只好去找老师,听评析。刚进办公室,老师就说:“为什么你那么怕写作文?”一时语塞,所以便选择沉默。见我不说话,老师就说:“这一次作文你写得不错,只是写作文时不要专注于一种描写,那太单调。其实你这学期的作文水平进步很大,相信只要继续努力一定可以写出更好的文章。一起加油,好吗?”那一刻,不知为何,我充满了力量,大声地说;“好!”只知道心中很甜,很甜。那时开始,赞赏便成为了我心中的宝藏,如棒棒糖般甜蜜。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