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前四单元复习试题(六)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子夜》《林家铺子》等。
B.《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书中多处精彩的情节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林冲风雪山神庙,杨志景阳冈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宋江智取生辰纲等。
C.曾被毛泽东赞扬为“宁可饿死,拒不领取美国的‘救济粮’”的现代作家是朱自清。
D.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中,除了生活琐事,傅雷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B.《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性文本,又名《西行漫记》,是埃德加·斯诺根据他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的。
C.《儒林外史》以范进中举开篇,极力讽刺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D.《昆虫记》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科普作品,被称作“昆虫的史诗”。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溃退(kuì) 遗嘱(shǔ) 颁发(bān) 仲裁(cái)
B.刹那(shà) 翘首(qiáo) 悄然(qiǎo) 屏息(bǐng)
C.凛冽(liè) 着舰(zhuó) 娴熟(xián) 镌刻(juān)
D.巨额(é) 咆哮(páo) 轨迹(guǐ) 舰艉(wēi)
5.下列对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2)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3)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4)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A.拟人 比喻 比喻 设问 B.比喻 拟人 比喻 反问
C.比喻 拟人 拟人 设问 D.比喻 排比 拟人 反问
二、基础知识综合
6.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那不是发疯了吗?但是红军就是这样做的。机不可失。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 yá上。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碉( )堡 飞迸( ) 悬 yá( )
(2)提取文段中画线句子的主干,应为∶
(3)文段描写的是一次战斗场面,下面不是战争别称的一项是( )
A.干戈 B.烽火 C.戎机 D.角声
(4)文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那不是发疯了吗”中“发疯”指的事件是____。文段中表现出了红军战士_______ 的精神。
三、综合性学习
7.学习了本课后,同学们也对我国军事实力不断加强感到很自豪,随即开展了“厉害了,我的国”的探究活动。
(1)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图片和资料,准备编辑在一个栏目里,请给这个栏目起个名字。(不得使用“厉害了,我的国”)
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施工难度
最大的港珠澳大桥全线贯通
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
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
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网购
“新四大发明”塑中国创新形象
(2)以“厉害了,我的国”为开头写一段话,赞美日益强盛的祖国。(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四、对比阅读
寺名同“承天”,文意各不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承天寺
泉州承天寺,异迹甚多。寺中有九十九井,相传一僧畜①异志,欲掘百井以为兆,后功亏其一而止。井上筑石塔数处,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山门口有梅花石,石光而平,中隐梅影一枝。每年梅树开花时,影上亦有花;生叶时,影上有叶;遇结子时,影上有子;若花叶与子俱落之时,则影上惟存枯枝而已。寺中又有魁星石,近视无物,远望如一幅淡墨魁星图。至天将雨时,石上绽出水珠,亦俨然结一魁星形也。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节选)
【乙】
记承天寺②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①畜:同“蓄”。②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
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后功亏其一而止 止:__________
(2)若花叶与子俱落之时 俱:__________
(3)月色入户 户:__________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__________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
B.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
C.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
D.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近视无物,远望如一幅淡墨魁星图。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1.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小明从标题看出了两文写作内容的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不同之处。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各题。
草根募捐晚会
胡玲
①老李突患重病的消息在老街炸开了。
②老李的病情牵动着老街人的心。
③老街,城之一隅,多是出租房,租住者皆为外来务工者,平素大家多有交集。老李五十来岁,在老街的外来工子弟校教体育,他热心善良,喜爱游泳,水性尤佳。老街边上是东江河。在老李的召集下,组建了水上义务救援队。平日里,救援队轮流在江边巡逻,劝导玩水者,救援了数十名溺水者,深受老街人敬佩。
④老李家境普通,不堪承受巨额手术费,加上病痛难忍,他决定放弃治疗。老街人自发组织捐款,无奈大多数人收入不高,只筹得五万多元,仍旧是杯水车薪。
⑤晚上,老街古榕树下,一群人围坐着,又说起了老李。翻看手机新闻的出租车司机小陈突然抬头,说:“要不,咱们也像新闻里一样,搞个募捐晚会,为老李筹集医药钱。”
⑥“主意倒是好,可搞晚会要有舞台、音响设备,还要排练文艺节目,我们这些土包子,怎么弄得了 ”卖豆腐的老王一声叹息。“无论怎样,咱们一定要想办法救老李。”清洁工陈老太说。
⑦三天后,老街人又在榕树下聚集。我昨天去文化馆收破烂,把老李的情况跟他们说了说,他们愿意无偿借给我们音响设备,收破烂的老陈说;舞台设计可以交给我孙子,他学设计的,设计舞台背景应该没多大问题,卖菜的丁妈奶说;我表演一个街舞,念书时我可是校街舞团成员,酒店服务生小胡说……
⑧大家都热切地建言献策,只有卖包子的方姨沉默着不插嘴,半晌,她深吸一口气,有点犹豫地说:“我唱首歌吧!”
⑨方姨,你会唱歌 平时没见你出过声儿啊 ”大家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方姨凝神想了片刻,小声说:“我……我还是唱吧,我也要为晚会出份力,草根晚会嘛,观众不会在意我唱得好坏的。我最后唱,估计那会儿观众走得差不多了,影响不了晚会的。”
⑩一周后,“救助好人,传递爱心”草根募捐晚会在文化广场拉开了帷幕。老街人把老李也搀扶到了晚会现场。老李虚弱地坐在观众席中,被病魔折磨得只剩下一把骨架,看着就让人心疼。舞台简陋,节目也不是很专业,但依然引来观众无数,人们通过晚会了解到老李的爱心事迹,纷纷慷慨解囊。
晚会临近尾声,观众渐渐散去,这时只见方姨身穿洁白演出礼服,神采奕奕地走上舞台。音乐响起,方姨亮嗓,蓦地,观众们呆了。她的声音清亮高亢,饱含深情,宛如天籁。正散去的观众,触电一般,纷纷返回来,人们沉醉在方姨的歌声里。
“天啊,这完全是专业歌手的水平,方姨真是深藏不露啊!”老街人连连惊叹。
哎,这声音听着好耳熟啊!很像当年文工团的歌手安妮。对,她是安妮,我想起来了。20年前,安妮可是小有名气,后来不知怎么销声匿迹了……台下有不少人高声议论着。
方姨唱毕,台下掌声雷动,她眼神闪光,娓娓道来:“大家说得没错,我就是曾经的歌手安妮,当年文工团改制后,我下岗了,我去酒吧唱歌,去农村跑商演,做婚庆歌手。后来,有人说我老了,唱法过时了,生活一落千丈,那时,我又生了一场大病,身材变形。为了生存,我只能改行,隐姓埋名,来到老街,开了间包子铺。老街人不知道我是谁,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尤其是老李,救起了我落水的儿子,他是个好人,希望好人有好报。”
方姨接着说:“其实,我已经20多年没唱歌了,为了这次登台,我偷偷练声……我说这些,只想告诉台下的老李,我都能重新站上舞台,重新唱歌,你也可以从病床上站起来。”好!好!台下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
草根募捐晚会结束了,余热未了,引发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引起全城人的关注。
(选自《羊城晚报》2019年4月8日,有删改)
12.根据小说内容,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老李患病,牵动人心→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媒体报道,引起关注
13.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方姨的形象。
14.结合全文按要求赏析。
(1)老李突患重病的消息在老街炸开了。(品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正散去的观众,触电一般,纷纷返回来,人们沉醉在方姨的歌声里,(从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15.本文在情节安排上极为巧妙,试结合⑧— 段进行分析。
16.有人给文章添加了一个结尾:“半月后,老李的手术在中心医院进行……”。与选文相比你认为哪个结尾更好 说出你的理由。
拓展阅读训练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①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唯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 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17.文章②③④段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一中心论点,试概括②④段的分论点。
第②段:
第③段: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第④段:
18.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19.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为本文的中心论点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备选人物:海伦·凯勒 邓稼先 吴王夫差 刘禅 司马迁
20.请结合选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责任”的看法。
六、作文
21.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沟坎,畏惧不前;明知犯错,不敢正视;心中有疑,害怕问询;面对丑恶,选择沉默……其实,只要鼓起勇气,向前再迈一步,就可以突破自我,成为生活的强者。
请以“别怕,向前再迈一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C
4.C
5.B
6.(1) )diāo bèng 崖
(2)狙击手射击
(3)D
(4) 强渡大渡河不怕牺牲 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
7.(1)(示例)有一种成就叫中国。
(2)(示例)厉害了,我的国。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这是中国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填补的世界空白;可燃冰南海试采成功,中国创造了世界产气时长和总量的全新纪录;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它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8. 停止 全,都 门 只是 9.A 10.(1)在近处看,没见什么东西,从远处望去,就像一幅用淡淡的墨水画成的魁星图。(2)张怀民也还没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11.甲文标题点明写作对象,文章内容围绕写作对象介绍其中景物的来历、数量、特点等。乙文标题交代文体和时间、地点、事件,文章内容侧重叙写作者和友人夜游承天寺的所见所感。
12. ①草根献策,等划晚会; ②举行晚会,方姨演唱(或:方姨演唱,激励老李) 13.①知恩图报:登台唱歌,感谢并鼓励老李,也感谢老街人对她的帮助;②性格坚强:勇敢面对下岗失业、病痛等打击,改行开包子铺;③唱功专业:歌声清亮高亢,宛如天籁。 14.(1)形象生动地写出老李患病的消息带给老街人的震撼之大、影响之广。(2)侧面描写,通过人们的反应,侧面烘托出方姨歌声动听,演唱精彩。 15.可从悬念、铺垫和反转中任进一方面作答。悬念:前文写方姨的犹豫和艰难抉择,给读者留下疑惑,后文写方姨自述经历,揭示谜底,吸引读者,引人入胜。铺垫:前文写老街人对方姨唱歌的怀疑,以及对方姨上台前晚会情形的叙述,都是为方姨出场作铺垫,这样能更好地塑造方姨的形象。反转(或突转):前文写老街人对方姨唱歌的疑惑,后文写观众沉醉于方的精彩演唱中,与前文形成强烈的反转,使情节跌宕起伏。 16.选文结尾更好。理由: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余味无穷。或:加后的结尾更好。理由:结构上,首尾期应,结构完整;内容上,结果圆满,符合读者的心理期待。
17.第②段:自己的人生责任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第④段:明确自己的人生责任,才能弄清自己的社会责任。或:不明确自己的人生责任,就不能弄清自己的社会责任。 18.对比论证;文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进而证明了中心沦点。 19.示例一:海伦·凯勒尽管身体残疾,但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了作家、教育家,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示例二:吴王夫差,作为一国之君,忘记了自己的责任,置天下苍生于不顾,骄奢淫逸,误己误国。 20.示例:责任是一种职责和任务。身处社会的个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条文,带有强制性。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在社会的舞台上,每种角色往往意味着一种责任。如我们中学生,要好好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21.别怕,向前再迈一步
我们家门前有条河,绕着村边走,我们村是一个小山村,村里小伙伴每天放学后,就在山上打闹或下河游水。小山村的人烧水煮饭都是烧柴草。
于是一 有空,我们就上山砍柴草。那正是暴雨肆虐的季节,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晴出雨归,我们灿烂出门,秃丧回家。当我们担着柴草走在的山路时,暴雨要么从后面追来;要么在前面拦着,想躲也躲不掉。此时,我们的心就像四合幕色,刹时黯谈。肩上的柴草这么重,离家的路又这么远。山路凹凸不平,雨水又加重了肩上的负担,阻碍着归家的步伐。雨幕中,我们越看家越显得家很遥远。
那年夏天,我独自担着柴草,走在黄昏的山路上,暴雨哇哇而来,如一张阴霾的网,一下子将找罩住,那棵孤寂而伤感的心,进而便更加绝望,豆大的雨点打湿了我头发,雨水和汗水浸透我的衣裤,暴雨就像黑寡妇,死活赖在我的柴草里,享受着她坐滑杆子的快乐,而我却痛苦不堪,柴草重若千斤,我把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又从右肩换到左肩。我稚嫩的肩膀在重担的折腾下变得红肿变得火辣。我的双脚走在山路上不敢停,一停就颤抖得更厉害,终于一个趔趄,我被绊倒了,两捆柴草从担杆的两头先后滑落,担杆也被弹得老远。我瘫在湿滑泥泞的山路上放声大哭,暴雨哇哇无边冷漠至极,没有半点儿怜悯之情,我哭得越伤心,暴雨声就越像鬼叫声。我的哭声被暴雨声湮灭,我的哭声在群山里没有半点回音。群山座座,在暴雨里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我觉得小小的我完全被大大的世界抛弃了。凹凸不平的山路上,我找不出丝毫解决的办法,仅剩下的一点力气也都耗尽。
父亲﹣﹣我的好父亲,此时从山峰的拐弯处背着猎枪,扛着一只大野猪从我身后狂奔而来,他的出现,一下子让我在恐惧与绝望的世界里看到了希望,我无法表达此刻心中的感受。那一刻,他神勇的壮举和温暖的笑容让我珍藏一辈子,感动一辈子;他神勇的壮举和温暖的笑容,给了我在这个世界上继续前行的勇气。
记得当时父亲见到我,立即放下肩上的野猪,像扶起一棵被暴雨淋趴的庄稼一样把我扶起,然后把我的担杆捡起来,把两捆柴草串在中间,一头架在我的肩上,另一头他用左手提着,接着蹲下,弯下腰用右肩扛起野猪,然后站起大声地对我说:“孩子别怕,勇敢往前走!”
这件事情,我 至今记忆犹新,它告诉我:只要勇敢的朝前走,离成功就会更进一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