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知识点优化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知识点优化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8 16:09:5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好书好品设计 考试一路绿灯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知识点优化学案原卷版
课文梳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文 译文 阅读技巧点拨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任用,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任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被任用,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场所被选拔为大夫。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于肌肤消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不具备的才能。 【举例论证】此处使用排比手法,举例论证,一连列出六个取 得突出成就的人。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这六个人虽境遇不同,却都出身卑微,都经过艰苦生活的磨 炼,且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依据。事 例典型,语气畅达,气势磅礴,有力地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 中造就的道理。【过渡句】这句话在论据和论点之间起连接作用。 一个“故” 字紧承上文,分析取得大成就应具备的条件。 “大任”指治理 天下的任务,“是人”既指上述六人,也涵盖了其他能够担当大 任的人。【道理论证】由上文列举的六个特殊事例,推断归纳出带有普 遍性的结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这是经受磨炼的方式。这种磨炼的结果,就是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 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 的磨炼。【重点句】此句是说错误、挫折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起来。【重点句】此句是说改正错误、战胜挫折必须经过一番苦心焦 虑,这样人才能奋起,才能有所作为。
内容概括:本部分列举历史名人事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实词意义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畎亩:( )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 ) ③管夷吾举于士 士:( ) ④孙叔敖举于海。海: ( )⑤百里奚举于市。市:( )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降: ( ) 大任: ( )⑦必先苦其心志 。苦: ( )心志: ( )⑧劳其筋骨 劳:( ) ⑨饿其体肤 饿:( ) ⑩空乏其身 空乏:( )(11)行拂乱其所为 行: ( )拂: ( ) 乱: ( )(12)所以动心忍 性 动: ( )忍: ( )(13)曾益其所不能。曾: ( )不能( )
问题探究
(1)文中所举的六个人的事迹的共同点是什么 请根据本段内容加以概括
答:
文中列举了六位名人有什么作用 .
答:
原文 译文 阅读技巧点拨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以后才能(注意)改正;内心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起,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国家)常常要灭亡。这样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灭亡。 【正面论证】以上几句承接上文由古贤人引申至一般人,从正 面论证忧困、挫折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反面论证】由个人的作为推论到治理国家,从反面说明安乐 无忧的弊害。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中心论点已隐含在其中。
内容概括:本部分论述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无忧惧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并点明中心论点。
实词意义
①人恒过 过:( ) ②困于心 困:( ) ③衡于虑 衡: ( )虑:( ) ④而后作 作: ( )⑤征于色 征: ( )色:( ) ⑥发 于声 发: ( )⑦而后喻 喻: ( )⑧入则无法 家拂士 入: ( )法家: ( )拂士: ( )⑨出 则无敌国外患 者 出:( ) 敌国: ( )外患:( ) ⑩国恒亡 亡: ( )(1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 ( ) 死:( )
问题探究
一个国家要想避免灭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请根据本段内容加以概括
答:
2.本部分是怎样运用对比论证法的 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 译文 阅读技巧点拨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 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只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中心论点】此处用顶真的修辞手法,用“天时”“地利”“人和” 三者形成比较,中间用两个“不如”相连,表示三者是递进关 系,一个比一个重要,突出了 “人和”的重要性。这样提出中 心论点,更显得观点鲜明。至此为第一层:开宗明义,提出中心论点,指出“人和”是 夺取战争胜利的最重要的条件。【重点词】“三里”“七里”说明城小而易攻。【关键词】“环而攻之”说明攻势猛烈,占有作战的主动权,理 应胜利。“不胜”指出结果,引出下文的议论。【举例论证】结论简洁有力,从攻的一方,举例论证“天时不如 地利”。为什么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告终呢?攻方之所 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凭借 “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这样 就令人信服地证明了 “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极力强调地理位置优越,理应守住。语句气势磅礴,具 有极强的说服力。【举例论证】以上从守的一方,举例论证“地利不如人和”。“委而去之”的结果在于内部“不和”,有好的条件也发挥不了 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这就有力地 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至此中心论点完全确立。 至此为第二层:从攻、守两方面援引战例具体论证论点,说 明“人和”的重要性。【排比】紧承上文,展开论说,用一组形式相同的排比否定句, 说明“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靠“天时”与“地利”的条 件,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人和”的重要性。【点明主旨】水到渠成,推出新的结论,点明主旨这里所说 的“道”,就是“仁政”。这个论断指出了“人和”的实质。【对比论证】此处将“失道者”与“得道者”进行对比,再次强调 “人和”的重要性。一反一正,对比鲜明。【结论】不战则已,战则必胜。以“得道”“失道”对战争的决定 意义,进一步论证“人和"的重要性。至此为第三层:进一步论证“人和”的重要性,提出“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著名论断。
内容概括:运用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论述了“人和”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意义。
实词意义
① 环而攻之而不胜 ( ) ② 夫环而攻之 ( )
③ 兵革非不坚利也 ( ) ④ 委而去之 ( )
⑤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⑥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
⑦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⑧ 七里之郭 ( )
问题探究
1.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
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3、“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论述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答: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连用双重否定排比,起到什么什么作用?强调了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答:
5、本文体现出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6、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
7.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
8.为了引证自己的观点正确性,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提出的?
答:
9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理由是什么?
答: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都是作者的观点,哪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
11.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答:
课文总结
通假字
字 例 句 释 义
畔 亲戚畔之 通“叛”,背叛
曾 胃益其所不能 通“增,增加
衡 困于心衝于虑而后作 通“横”,梗塞,不顺
拂 入则无法家拂士 通“弼”,辅佐
词类活用
词 例句 释义
域 壊民不以封疆之界 名词作动词,限制
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形容词作动词,巩固
威 感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形容词作动词,威慑
苦 必先苦其心志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痛苦
劳 劳其筋骨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劳累
饿 供其体肤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 饥饿(之苦)
空乏 空乏其身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 贫困(之苦)
动忍 所以动心忍性 动词使动用法,使……惊动;形 容词使动用法,使……坚强
入 入则无法家拂士 动词作状语,在国内
出 屮则无敌国外患者 动词作状语,在国外
过 人恒过 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一词多义
词 例句 释义
而 环而攻之而不胜 连词,表承接,可不译; 连词,表转折,可是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之 七里之郭 助词,的
夫环而攻之 代词,它
亲戚畔之 代词,他
寡助之至 动词,到
拂 行拂乱其所为 、士与匕 违冃
入则无法家拂士 通“弼”,辅佐
发 舜发于吠亩之中 起,指被任用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动词,发出
于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介词,由于
舜发于吠亩之中 介词,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介词,给
古今异义
词 例句 古义 今义
委 委而去之 放弃 委托
去 委而去之 离开 到
池 池非不深也 护城河 池塘
亲戚 亲戚畔之 内外亲属,包括 父系亲属和母系 亲属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 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 或其成员
发 舜发于吠 亩之中 起,指被任用 送出,发生等
举 傅说举于 版筑之,间 被选拔 举起
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这 判断动词
所以 所以动心 忍性 用这些办法 表因果关系的关 联词
征 征于色发于 声而后喻 表现 出征
喻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了解 比喻
文言句式
句式 例句 判断标准
判断句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 如地利也 “ , 也"表判断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 人和也 “ , 也"表判断
倒装句 舜发于吠亩之中 状语后置,“于吠亩之中” 是“发”的状语,正常语序 为“舜于吠亩之中发”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状语后置,“于版筑之间” 是“举”的状语,正常语序 为“傅说于版筑之间举”
主题归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 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 “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 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先由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 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归纳出自己的观点: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 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并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进而得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写作特色
1.多样的论证方式
两篇短文的论证方式有所不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开篇即点出中心论点,先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接着从理论上进行了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则“战必胜”作结,突出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最重要的条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将中心论点置于篇末,作者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 “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 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 明。论证“死于安乐”,只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者,国恒亡”的论述,这是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2.句式整齐,骈散结合,富有说服力。
两篇短文多处运用排比,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而且增 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例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城非不高 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四个双重 否定句构成的排比句,意在说明防御者占有何等充分的地利, 结果他们仍不得不“委而去之”,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 人和”。再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开头一连列举了六位 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运用排比句式,说明担负重任,并做出 成绩的人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了一番艰苦的磨炼,才有所 成就,从而间接地证明了“生于忧患”这个论点。两篇文章中都 运用了一些骈句,例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 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文章句式整齐,音韵 和谐,极好地表达了中心思想。
难点突破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开头至“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部 分中已经论证了中心论点,为什么还要写后面的部分?后面的 部分是否是多余之笔?
中心论点得到论证后,文章进一步阐发,首先,将论点的范 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 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 “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所背, 不攻自溃。因而文章后面的部分绝非多余的闲笔。
2.应该怎样看待孟子“人和”的主张?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民贵君轻”思想体系的 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应民心。这一观 点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 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同时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 情也有借鉴意义。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 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 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 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困境出人才”。担当“大任”者,必先经 历一番“苦,,“劳,,“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事业。另一 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 起,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考点精练
【2022年★四川成都】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5~8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以调素琴 素:不加装饰的
  B.无案牍之劳形 形:形体、躯体
  C.百里奚举于市 市:集市
  D.衡于虑 衡:平衡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
A.有仙则名 思而不学则殆
B.何陋之有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舜发于畎亩之中 所恶有甚于死者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 (通过这些)来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曾增加他的才干。
B.因此,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增加他的才干。
  C.因此,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曾增加他的才干。
  D.(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晨撼,使(他的)性格坚忍,增加他的才干。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两文均明确表达中心。甲文明确提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乙文结尾点明中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两文均涉及人生处境。甲文写作者虽然身居陋室,但是不甘贫贱;乙文谈到了将担大任者须经受艰难处境的磨炼。
  C.两文均有举例。甲文举“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乙文用六个历史人物的事例证明人才造就于艰苦环境。
D.两文语言特色鲜明。甲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乙文使用不少排比句,气势充沛,雄辩有力。
(2021·新疆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甲文)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池非不深也 护城河 B.委而去之 委托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险阻 D.亲戚畔之 背叛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3.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旨明确,高度强调“人和”的核心思想。通过讨论战争来论述推行仁政、赢得民心的重要性。
B.文章层次分明,开篇明确提出论点,然后展开论证,最后得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精辟论断。
C.文章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使用了对比论证、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等方法,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D.文章语言晓畅明白,精炼准确。论证时擅长蓄势。使用了对举、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气势磅礴。
(2021·辽宁锦州中考真题)(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12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黾①之阻,当秦、陇之襟喉②,而赵、魏之走集③,盖四方之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④之候⑤也。”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⑥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蹴⑦,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无余处矣。予故尝曰:“园囿⑧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囿之兴废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已之私,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唐之末路是已!
(宋 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
[注]①淆(xiáo):山名。黾(miǎn):古隘道名。②襟喉:喻要害之地。③走集:出入必经的要地。④治乱:即太平和动乱。后文的“治忽”同“治乱”。⑤候:征兆。⑥五季:指五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⑦蹂蹴:蹂躏。⑧囿(yòu):饲养动物的园地。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人恒过 ②衡于虑
③予故尝曰 ④化而为灰烬
1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国恒亡/去国怀乡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皆以美于徐公
C.欲退享此/欲报之于陛下也
D.盖四方之必争之地也/何陋之有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
13、乙文第二段“园囿之兴废”的事例印证了甲文中 。(2分)
14、谈谈乙文给你的启示。(2分)
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好书好品设计 考试一路绿灯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知识点优化学案解析版
课文梳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文 译文 阅读技巧点拨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任用,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任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被任用,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场所被选拔为大夫。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于肌肤消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不具备的才能。 【举例论证】此处使用排比手法,举例论证,一连列出六个取 得突出成就的人。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这六个人虽境遇不同,却都出身卑微,都经过艰苦生活的磨 炼,且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依据。事 例典型,语气畅达,气势磅礴,有力地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 中造就的道理。【过渡句】这句话在论据和论点之间起连接作用。 一个“故” 字紧承上文,分析取得大成就应具备的条件。 “大任”指治理 天下的任务,“是人”既指上述六人,也涵盖了其他能够担当大 任的人。【道理论证】由上文列举的六个特殊事例,推断归纳出带有普 遍性的结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这是经受磨炼的方式。这种磨炼的结果,就是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 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 的磨炼。【重点句】此句是说错误、挫折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起来。【重点句】此句是说改正错误、战胜挫折必须经过一番苦心焦 虑,这样人才能奋起,才能有所作为。
内容概括:本部分列举历史名人事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实词意义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畎亩:( )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 ) ③管夷吾举于士 士:( ) ④孙叔敖举于海。海: ( )⑤百里奚举于市。市:( )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降: ( ) 大任: ( )⑦必先苦其心志 。苦: ( )心志: ( )⑧劳其筋骨 劳:( ) ⑨饿其体肤 饿:( ) ⑩空乏其身 空乏:( )(11)行拂乱其所为 行: ( )拂: ( ) 乱: ( )(12)所以动心忍 性 动: ( )忍: ( )(13)曾益其所不能。曾: ( )不能( )
【答案】①发:兴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 ②举:选拔、任用。 ③士:狱官。 ④海:海滨。 ⑤市:集市。 ⑥降: 降临。下达,大任:重大责任。 ⑦苦:使痛苦。心志:精神意志。 ⑧劳:使劳累。 ⑨饿:使饥饿 ⑩空乏:财资缺乏。(11)行:指每一行为。拂:违背,乱:扰乱。 (12)动:使震撼。忍:使坚忍。(13)曾:同 “增”,增加。不能:缺少的才能。
问题探究
(1)文中所举的六个人的事迹的共同点是什么 请根据本段内容加以概括
答:
答:出身卑微,经历艰苦磨难后,最终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文中列举了六位名人有什么作用 .
答:
答::①内容上:列举经历艰苦磨炼成就大事业的六个人的事迹,引出下文论述。 ②论证上:作为论据, 论证了“磨难出人才”的观点。 ③作用上:句式相同,形成一种雄辩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原文 译文 阅读技巧点拨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以后才能(注意)改正;内心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起,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国家)常常要灭亡。这样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灭亡。 【正面论证】以上几句承接上文由古贤人引申至一般人,从正 面论证忧困、挫折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反面论证】由个人的作为推论到治理国家,从反面说明安乐 无忧的弊害。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中心论点已隐含在其中。
内容概括:本部分论述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无忧惧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并点明中心论点。
实词意义
①人恒过 过:( ) ②困于心 困:( ) ③衡于虑 衡: ( )虑:( ) ④而后作 作: ( )⑤征于色 征: ( )色:( ) ⑥发 于声 发: ( )⑦而后喻 喻: ( )⑧入则无法 家拂士 入: ( )法家: ( )拂士: ( )⑨出 则无敌国外患 者 出:( ) 敌国: ( )外患:( ) ⑩国恒亡 亡: ( )(1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 ( ) 死:( )
【答案】①过:犯错误 ②困:忧困,受到困惑。 ③衡:同“横”,梗塞。不顺。虑:思虑、 ④作:奋起。这里指有所 作为。 ⑤征:征验、表现。色:脸色。 ⑥发:显露、流露。 ⑦喻:了解。明白。 ⑧入:指在国内。法家:守法度的 大臣。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⑨出:指在国外。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外患:外 来忧患。 ⑩亡:灭亡。 (11)生:使生存,死:使死亡。
问题探究
一个国家要想避免灭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请根据本段内容加以概括
答:
答:内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
2.本部分是怎样运用对比论证法的 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答:
答: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观点。先从个人角度举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人恒过然后能改”。从 正面进行论证。然后从国家角度论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从反面进一 步论证观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 译文 阅读技巧点拨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 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只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中心论点】此处用顶真的修辞手法,用“天时”“地利”“人和” 三者形成比较,中间用两个“不如”相连,表示三者是递进关 系,一个比一个重要,突出了 “人和”的重要性。这样提出中 心论点,更显得观点鲜明。至此为第一层:开宗明义,提出中心论点,指出“人和”是 夺取战争胜利的最重要的条件。【重点词】“三里”“七里”说明城小而易攻。【关键词】“环而攻之”说明攻势猛烈,占有作战的主动权,理 应胜利。“不胜”指出结果,引出下文的议论。【举例论证】结论简洁有力,从攻的一方,举例论证“天时不如 地利”。为什么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告终呢?攻方之所 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凭借 “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这样 就令人信服地证明了 “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极力强调地理位置优越,理应守住。语句气势磅礴,具 有极强的说服力。【举例论证】以上从守的一方,举例论证“地利不如人和”。“委而去之”的结果在于内部“不和”,有好的条件也发挥不了 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这就有力地 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至此中心论点完全确立。 至此为第二层:从攻、守两方面援引战例具体论证论点,说 明“人和”的重要性。【排比】紧承上文,展开论说,用一组形式相同的排比否定句, 说明“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靠“天时”与“地利”的条 件,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人和”的重要性。【点明主旨】水到渠成,推出新的结论,点明主旨这里所说 的“道”,就是“仁政”。这个论断指出了“人和”的实质。【对比论证】此处将“失道者”与“得道者”进行对比,再次强调 “人和”的重要性。一反一正,对比鲜明。【结论】不战则已,战则必胜。以“得道”“失道”对战争的决定 意义,进一步论证“人和"的重要性。至此为第三层:进一步论证“人和”的重要性,提出“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著名论断。
内容概括:运用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论述了“人和”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意义。
实词意义
① 环而攻之而不胜 ( ) ② 夫环而攻之 ( )
③ 兵革非不坚利也 ( ) ④ 委而去之 ( )
⑤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⑥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
⑦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⑧ 七里之郭 ( )
【答案】(1)围攻 (2)发语词 (3)范指武器装备 (4)放弃 (5 )限制,凭借 (6)震慑 (7)同“叛”背叛 (8)外城
问题探究
1.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
天时、地利、人和。
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论述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答:
①论述天时不如地利。②论述地利不如人和。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连用双重否定排比,起到什么什么作用?强调了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答:
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语势,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强调地利不足恃,只有“人和”才可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三句是按照治国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必须将前一个事情做好,才可能做好后面的事。
5、本文体现出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君主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取得民心,巩固天下。
6、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
举例论证——列举战争中“攻城”、“守城”的事例作为例证。
类比论证——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
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7.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是人和。
8.为了引证自己的观点正确性,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提出的?
答:
例一:城环而攻之不胜——突出地利的重要性(从进攻一方而言);
例二:城高兵利粮足不守——突出人和的重要性(从防守一方而言)。
9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理由是什么?
答:
不是,作者论述的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他继承孔子的思想,极力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曾经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虽不见效,而他的“仁政”思想已昭明天下。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非常厌恶、极力反对战争的孟子大抵不会去研究怎样夺取战争的胜利,他考虑的只能是怎样行“仁政”。本文确实用了不少笔墨去论证军事问题,但这只是表象,只是凭借,本文的最终目的是论证政治问题。本文的意图是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告诉人们通过行“仁政”来统一天下,而决不是告诉人们怎样去夺取战争的胜利。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都是作者的观点,哪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由这个中心论点得出的推论。
11.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答: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推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结论。
课文总结
通假字
字 例 句 释 义
畔 亲戚畔之 通“叛”,背叛
曾 胃益其所不能 通“增,增加
衡 困于心衝于虑而后作 通“横”,梗塞,不顺
拂 入则无法家拂士 通“弼”,辅佐
词类活用
词 例句 释义
域 壊民不以封疆之界 名词作动词,限制
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形容词作动词,巩固
威 感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形容词作动词,威慑
苦 必先苦其心志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痛苦
劳 劳其筋骨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劳累
饿 供其体肤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 饥饿(之苦)
空乏 空乏其身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 贫困(之苦)
动忍 所以动心忍性 动词使动用法,使……惊动;形 容词使动用法,使……坚强
入 入则无法家拂士 动词作状语,在国内
出 屮则无敌国外患者 动词作状语,在国外
过 人恒过 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一词多义
词 例句 释义
而 环而攻之而不胜 连词,表承接,可不译; 连词,表转折,可是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之 七里之郭 助词,的
夫环而攻之 代词,它
亲戚畔之 代词,他
寡助之至 动词,到
拂 行拂乱其所为 、士与匕 违冃
入则无法家拂士 通“弼”,辅佐
发 舜发于吠亩之中 起,指被任用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动词,发出
于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介词,由于
舜发于吠亩之中 介词,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介词,给
古今异义
词 例句 古义 今义
委 委而去之 放弃 委托
去 委而去之 离开 到
池 池非不深也 护城河 池塘
亲戚 亲戚畔之 内外亲属,包括 父系亲属和母系 亲属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 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 或其成员
发 舜发于吠 亩之中 起,指被任用 送出,发生等
举 傅说举于 版筑之,间 被选拔 举起
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这 判断动词
所以 所以动心 忍性 用这些办法 表因果关系的关 联词
征 征于色发于 声而后喻 表现 出征
喻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了解 比喻
文言句式
句式 例句 判断标准
判断句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 如地利也 “ , 也"表判断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 人和也 “ , 也"表判断
倒装句 舜发于吠亩之中 状语后置,“于吠亩之中” 是“发”的状语,正常语序 为“舜于吠亩之中发”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状语后置,“于版筑之间” 是“举”的状语,正常语序 为“傅说于版筑之间举”
主题归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 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 “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 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先由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 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归纳出自己的观点: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 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并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进而得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写作特色
1.多样的论证方式
两篇短文的论证方式有所不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开篇即点出中心论点,先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接着从理论上进行了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则“战必胜”作结,突出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最重要的条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将中心论点置于篇末,作者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 “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 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 明。论证“死于安乐”,只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者,国恒亡”的论述,这是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2.句式整齐,骈散结合,富有说服力。
两篇短文多处运用排比,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而且增 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例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城非不高 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四个双重 否定句构成的排比句,意在说明防御者占有何等充分的地利, 结果他们仍不得不“委而去之”,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 人和”。再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开头一连列举了六位 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运用排比句式,说明担负重任,并做出 成绩的人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了一番艰苦的磨炼,才有所 成就,从而间接地证明了“生于忧患”这个论点。两篇文章中都 运用了一些骈句,例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 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文章句式整齐,音韵 和谐,极好地表达了中心思想。
难点突破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开头至“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部 分中已经论证了中心论点,为什么还要写后面的部分?后面的 部分是否是多余之笔?
中心论点得到论证后,文章进一步阐发,首先,将论点的范 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 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 “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所背, 不攻自溃。因而文章后面的部分绝非多余的闲笔。
2.应该怎样看待孟子“人和”的主张?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民贵君轻”思想体系的 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应民心。这一观 点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 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同时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 情也有借鉴意义。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 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 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 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困境出人才”。担当“大任”者,必先经 历一番“苦,,“劳,,“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事业。另一 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 起,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考点精练
【2022年★四川成都】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5~8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以调素琴 素:不加装饰的
  B.无案牍之劳形 形:形体、躯体
  C.百里奚举于市 市:集市
  D.衡于虑 衡:平衡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
A.有仙则名 思而不学则殆
B.何陋之有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舜发于畎亩之中 所恶有甚于死者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 (通过这些)来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曾增加他的才干。
B.因此,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增加他的才干。
  C.因此,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曾增加他的才干。
  D.(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晨撼,使(他的)性格坚忍,增加他的才干。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两文均明确表达中心。甲文明确提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乙文结尾点明中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两文均涉及人生处境。甲文写作者虽然身居陋室,但是不甘贫贱;乙文谈到了将担大任者须经受艰难处境的磨炼。
  C.两文均有举例。甲文举“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乙文用六个历史人物的事例证明人才造就于艰苦环境。
D.两文语言特色鲜明。甲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乙文使用不少排比句,气势充沛,雄辩有力。
【答案】5.D 6.A 7.D 8.B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D.“衡:平衡”解释错误,句子意思是:思虑阻塞。“衡”是通假字,同“横”,意思是“梗塞,指不顺”。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
A.副词,都是“就,便”之意;
B.助词,提宾标志,不译/结构助词,的;
C.介词,从/介词,比;
D.连词,表并列,无意义/连词,表转折,却;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动心忍性”在此处应为“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据此排除AB;“曾益”是一个词,“曾”通“增”,增加。据此排除C。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甲文写作者虽然身居陋室,但是不甘贫贱”说法错误,甲文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的是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故选B。
【点睛】参考译文:
[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乙]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2021·新疆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甲文)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池非不深也 护城河 B.委而去之 委托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险阻 D.亲戚畔之 背叛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B.委:弃。故选B。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答案】(1)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
(2)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得分点:威:震慑,树立威望;以:凭借;利:锐利;兵革之利:定语后置句,锐利的兵器。
第二句得分点:以:凭借;顺:归顺,服从;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畔:通“叛”,背叛。
3.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旨明确,高度强调“人和”的核心思想。通过讨论战争来论述推行仁政、赢得民心的重要性。
B.文章层次分明,开篇明确提出论点,然后展开论证,最后得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精辟论断。
C.文章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使用了对比论证、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等方法,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D.文章语言晓畅明白,精炼准确。论证时擅长蓄势。使用了对举、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气势磅礴。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最后得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精辟论断”分析错误。应该是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
故选B。
参考译文:
孟子说:“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一个三里内城墙、七里外城墙的小城,四面围攻都不能够攻破。既然四面围攻,总有遇到好时机或好天气的时候,但还是攻不破,这说明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另一种情况是,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不是极利和坚固,粮草也不是不充足,但还是弃城而逃了,这就说明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人下的人都会顺从。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必然是不战则已,战无不胜的了。”
(2021·辽宁锦州中考真题)(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12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黾①之阻,当秦、陇之襟喉②,而赵、魏之走集③,盖四方之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④之候⑤也。”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⑥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蹴⑦,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无余处矣。予故尝曰:“园囿⑧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囿之兴废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已之私,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唐之末路是已!
(宋 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
[注]①淆(xiáo):山名。黾(miǎn):古隘道名。②襟喉:喻要害之地。③走集:出入必经的要地。④治乱:即太平和动乱。后文的“治忽”同“治乱”。⑤候:征兆。⑥五季:指五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⑦蹂蹴:蹂躏。⑧囿(yòu):饲养动物的园地。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人恒过 ②衡于虑
③予故尝曰 ④化而为灰烬
1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国恒亡/去国怀乡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皆以美于徐公
C.欲退享此/欲报之于陛下也
D.盖四方之必争之地也/何陋之有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
13、乙文第二段“园囿之兴废”的事例印证了甲文中 。(2分)
14、谈谈乙文给你的启示。(2分)
答:
答案:
10、①犯错误;②同“横”,梗塞,不顺;③曾经;④成为。
11C
12、①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②天下如果经常太平无事也就罢了,一旦有战事,那么洛阳总是首先遭遇战事。
1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4、乙文启示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不要贪图享乐。只有心怀一定的危机感和忧虑感才能使我们在当今社会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寻求立足之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