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愚公移山》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愚公移山》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8 16:2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列子》
愚 公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作者作品简介
太行 万仞 惩 塞 汝
曾 诸 箕畚 荷 孀
龀 叟 匮 厝 雍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háng
rèn
chéng


céng
zhū
jīběn

shuāng
chèn
sǒu
kuì
cuò
yōng
预学任务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愚公移山时要克服哪些困难呢?他怎样做的?结果如何?
3、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何作用?
4、智叟与愚公谁智谁愚呢?为什么?作者这样命名有什么好处?
5、作者塑造愚公这一形象有何寓意?(主旨)愚公精神是什么?
字词解释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
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古代七尺或
八尺为一仞。
古代谓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面积
高度
字词解释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将近
表修饰
苦于

曲折,绕远
商量
“吾与汝毕力 平 险,
指 通 豫南,达于汉 阴,
可乎 ’杂然 相 许。


挖平,铲平
同“直”,一直
险峻的大山
通向
到达
汉水的南岸
纷纷
指代性副词,代愚公
竭尽
赞同
其 妻献疑曰: “以 君之
力,曾 不能 损 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 焉 置土
石?”
代词,指愚公
提出疑问

连……也
连……都
削减

把……怎么样
况且

疑问代词,哪里
放置
杂曰:“投 诸 渤海之 尾,隐土之
北。”遂 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 垦 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末端,这里指旁边
于是

成年男子
敲,凿
挖掘

兼词,之于,

邻人 京城氏 之 孀妻有 遗男,
始 龀, 跳 往助之。
寒暑 易 节, 始一反 焉。
复姓
寡妇
刚刚
换牙
代词,他们
交换
季节

冬夏
遗孤,孤儿
同“返”,返回
语气助词
河曲智叟笑 而 止 之 曰:
“甚矣,汝 之 不 惠。 以
残年 余 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表修饰


他,代
指愚公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同“慧”,聪明

余年,暮年
剩下
草木
加强反问语气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  心  之
固,固不可 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虽
我之死, 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长叹
思想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顽固
年少
比得上
即使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存在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 无穷匮
也,而山不 加 增,何苦而不平?”河
曲智叟亡以应。
表转折


高加大
何患,何愁
同“无”,没有
穷尽
操蛇之 神闻 之, 惧其不已
也,告之 于 帝。帝感(于)
其 诚,
诚心
指愚公移山这件事
停止
指愚公移山这件事
感动


命 夸娥氏 二子负二山,一 厝 
 (于)朔 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
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放置
即垄断,山冈高地
命令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一、通假字
“反”通“返” (往返)
“惠”通“慧” (聪明)
字词句小结
1.“之”字的用法
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 以君之力 / 渤海之尾
隐土之北 / 京城氏之孀妻 / 不能毁山之一毛
/ 操蛇之神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汝之不惠 / 虽
我之死 / 汝心之固
1)结构助词,“的”: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二、一词多义
3)指示代词:
4)人称代词:
“这”: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这件事”: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他们”:跳往助之
“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连词,表修饰:
2) 表顺承:
3)表转折:
面山而居 笑而止之
聚室而谋 何苦而不平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2.“而的用法
1)代词,“他的”:
“他”:
2)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其妻献疑曰 帝感其诚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3.“其”的用法
1)副词,“将”:
2)连词,“况且”:
年且 九十
且焉置土石?
4.“且”的用法
5.“于”的用法
1)介词,“到”:
2) “向”:
达于汉阴
告之于帝
三、词类活用
1)形容词活用作为名词:
2)名词作介宾短语:
毕力平险:险峻的大山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
1)被动句
2)倒装句
3)省略句
四、特殊句式
帝感其诚
①甚矣, 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①(愚公)聚室而谋曰
②(室人)杂然相许
③一厝(于)朔东,一厝(于)
雍南
讨论问题
愚公移山时要克服哪些困难呢?
二山
——方七百里,高万仞
(大、高)
年龄
——年且九十
(高)
人员
——愚公 遗男 荷担者三夫
工具
——箕畚(简陋)
路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远)
(少)
面对这样大的困难,愚公是怎样做的?
聚——谋
——率
——叩
——垦
——运
结果怎样呢?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何作用?
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
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
下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方式,它反映了古代
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封建迷信思想有本
质上的不同。
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
语言描写。
家里人与周围人对此事的反映怎样?
家里人:子孙“杂然相许”
妻子“献疑曰:……且焉置土石”
周围人:京城孀妻遗男:“跳往助之”
在移山过程中,有谁持反对意见?
智 叟
——“笑而止之”
阻止移山
理由
智叟
愚公
阻止移山
理由
智叟
愚公
残年余力 不能毁山之一毛
愚公的妻子在“聚室而谋”时对移山提出异议,这与智叟对移山的态度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
是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和担心,她并不反对移山。
愚公之妻
智叟
则是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他反对移山。
比较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言行,其态度是否相同?(注意读法)
其妻献疑曰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以君之力
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如太行王屋何
其如土石何
献:提出,不反对
而笑:讥笑
君:是尊称
残年:极端鄙视
损:减少山之土
“毁”“一毛”:毁坏一根草木的力量也没有
“其”字加强了反问语气
妻子的态度:关心
智叟的态度:轻视嘲讽
智叟与愚公谁智谁愚呢?
愚 公
智 叟
发展观点
不愚
静止观点
不智
从课文可看出,“愚公”不愚,“智
叟”不智,作者这样命名有何用意?
为了形成鲜明的对比。
“智叟”之不智在于他目光短浅,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愚公”之不愚在于他目光长远,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因此我们说,愚公实智,智叟实愚。
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的形象。
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
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有何寓意?
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无惧困难,意
志坚强,毅力顽强,敢于斗争的人物形象。
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
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
说明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
奋斗的道理。
什么是愚公精神?
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
《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
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