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前五单元复习试题(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C.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
D.谁能否认李时珍没有对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呢?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解剖 (pāo) 联袂(mèi) 剔透(tì) 谆谆教诲(zhūn)
B.寒噤(jīn) 细菌(jūn) 祈祷(qí) 得陇望蜀(lónɡ)
C.氛围(fēn) 折本 (shé) 恣睢(zì) 鲜为人知(xiǎn)
D.胚胎(péi) 脊梁(jǐ) 污秽 (suì) 扣人心弦(xián)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武术《武林雄风》中舞美的变换与动作招式的变化相得益彰,真实展现少林武术的精气神。
B.提灯会的灯具制作人自出心裁,灯具式样多种,多数是以花草虫鱼、飞禽走兽为本,形态千姿,彩绘逼真。
C.万绿湖中的岛屿各具神态,各显风姿,惟妙惟肖。
D.凌晨2点,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依旧灯火通明,车辆络绎不绝,几百名工人戴着口罩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张告诉小王,睡前看电视时间太长或玩手机时间太长,都会导致他难以入睡。
B.文明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市民的一举一动往往可以显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
C.学校组织防震逃生演练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师生熟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
D.5月3日至4日,中美就经贸问题举行了磋商,达成了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
①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
②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
③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
④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
⑤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
A.⑤④②①③ B.⑤②④③① C.④①③⑤② D.④③①②⑤
二、基础知识综合
6.阅读《背影》中节选的文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______(a.走 b.跑 c.跳 d.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_____(a.抓 b.揪 c.攀 d.握)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______(a.斜 b.倾 c.侧 d.歪),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甲]我赶紧拭干了泪。[乙]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丙]
(1)在文中三个空缺处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2)“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根据上下文意,这句话应插在[甲]、[乙]、[丙]中的______处(只填序号)。
(3)“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这句话从______、______两方面描绘父亲的形象。
三、综合性学习
7.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葭;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
材料二 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穿越时空,国学将千年积淀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国学要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活学活用,把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智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
(1)[整合材料探国学]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2)[陶冶情操用国学]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这样的典范不胜枚举。请你分别举出一例。
(3)[孔孟之道亮国学]孔子作为“至圣”,孟子作为“亚圣”,他们对后世影响深远。请你根据已有的知识,写出与他们有关的成语或故事各一个
(4)[合作共赢悟国学]古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今有“龟兔双赢理论”;远有“丝绸之路”,近有“一带一路”。请你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合作共赢”的感悟。
四、对比阅读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城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向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注释]①迳:取道,经过。②纡曲:迁回曲折。③形容:形态。④《宜都记》作者,袁山 松。⑤践跻:登临。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略无阙处
(2)江水又东
9.下面加点词语意思及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哀转久绝 泠泠不绝
B.不以疾也 常闻峡中水疾
C.自非亭午夜分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
D.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至峡口百许里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曾无称有山水之美
11.两文结尾处都有引用,【甲】文引用“渔者歌”是为了表达①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引用袁山松的话是为了表达②___________。如果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或俗语,概括乙文中“耳闻之不如亲见矣”一句的含义,可以是③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回答问题。
12.这则消息的导语是哪一句?
13.文中一一列举了获奖者的资料及其主要成就,体现了新闻的什么特点?
大城小树
连亭
①树本来长在乡野,由于人的关系,进了大城。虽然有些树由于水土不服而总有些营养不良,但毕竟大城算是有了树。
②霓虹闪耀、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若是没有树作为衬托,也只是没有生气的热闹而已。堆满楼车的大城是死的,而树的加入,激活了城市。树静止时,如大城恪尽职守的卫兵;树摇动时,荡漾出轻微的波浪般的乐声。在树的一静一动中,大城获得了庄重和灵动。而这庄重与灵动的布景里,常常少不了鸟的身影。在大自然中,鸟是跟随树生活的,人们把树搬到大城,就把鸟引到了大城。唧唧啾啾的鸟声,给大城增添一抹轻灵的亮色。
③与大城相比,树很单薄,没有楼高,树间的鸟鸣也容易被汽车的噪声淹没。在大城,似乎人与树各有各的存在,各有各的活法,互不相干。但不管是否在意,大城越来越离不开树了。
④或许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瞬间,比如树变换了风的走向,比如树接住了窗前的一缕目光,比如树读懂了匆匆行人的疲累,一切就有了不同。树不经意间的每一次摇动,每一次呼吸,对大城来说都是恩惠:休息时,人们用树的那抹绿色放松疲劳的眼睛;在车站候车时,人们需要行道树遮阳挡雨;大城有了树,仿佛装了无数净化器,人们在一呼一吸中感受光合作用的律动……
⑤走在人头攒动的繁华大街上,人有时会与一棵棵树对望。人们看着树,树也同样注视人,它们温和、宽容的目光,消融了人的紧张疲惫。有时经过一棵树,听到鸟鸣周匝,耳朵会突然醒来,头会不自觉地抬起来,对鸟投以欣喜的目光,对树发出由衷的赞叹,混沌的兴致一下子活过来,突然哼出一些遥远的曲调,仿佛自己又变回那个新鲜的血肉丰满的人。
⑥前阵子我的一个朋友在大城添新居,费尽心力地将老家的一棵月桂搬进新家的花圃,我去看了这棵月桂,它已经有胳膊那么粗了。朋友说,这棵树是断不能割舍的,倘若不能将它带来,宁可回老家也不进城。我想起作家苏童也曾为没有属于自己的树而耿耿于怀。有一天他突然在城里拥有了两棵树。他在文章里写到,这两棵树弥合了他与整个世界的裂痕,这是父母和朋友都不曾做到的。我的朋友,并不像苏童那样是个名作家,但他与树的感情,和苏童是一样的。
⑦我曾在医院听了将近一个月的树声。我生的不是什么大病,却得住院,得手术,手术后又得住在白惨惨的病房里,怎么受得了呢!况且又不能看书,不能见很多的人,一天到晚或躺着,或靠着,无聊得很。我多么希望能跟外界多一些交流啊,只要能够冲破这狭小的病房,什么都是好的!
⑧有一天,我仿佛听到了一棵树的声音,沙沙沙,沙沙沙……我还听到了鸟儿的声音,唧唧啾啾,唧唧啾啾……我睁开眼睛向窗子看去,见不到树,偶尔能看到鸟儿掠过窗玻璃的身影。我想,那窗子底下必定是站着一棵树的,不然哪来的沙沙声与鸟儿的歌声呢?我问从外面回来的母亲,母亲说:“是呢,是一棵碗口粗的杉树。”等我能从病床上起来走动,我就时常趴在窗口看院子里的那棵杉树。它挺拔,秀丽,枝叶间竟还隐藏着一个鸟窝,我猜想那窝里一定有正在孵化的鸟蛋。呵,医院里的一棵树上,生命正在悄悄地孕育萌发!一个清晨,我在病房里醒来,听到沙沙沙的声音中夹杂着雏鸟的欢叫声,急忙奔到窗口,只见鸟妈妈正给小东西喂食呢!
⑨医生说,我心态好,手术后恢复得特别快,可以提前出院了。我竟很舍不得那树,我的康复是它赐予的。出院前,我专门去看望它,我忍不住对树投以惊叹的目光:它脚下的泥土那么少,但枝叶依然繁茂,始终朝着天空和阳光的方向用力延伸。从此这棵树便在我心里扎下了根,潜滋暗长,成为我生命中的参天大树。
⑩从医院出来,我终于又能走在大街上,走在一棵棵树之间。大城依然繁闹着,那一棵棵挺立在大城的树依然生长着。我想,我们身边一些或远或近的人,像极了这些离我们或远或近的树,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是不可或缺。
(节选自连亭《以一棵树为起点》,有删改)
14.文中的“树”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
15.“然而在大城,树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这句话是从文章中提取的,应放在文中第几段开头最合适?请结合上下文分析。
16.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句子。
树静止时,如大城恪尽职守的卫兵;树摇动时,荡漾出轻微的波浪般的乐声。
17.如何理解第⑨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从此这棵树便在我心里扎下了根,潜滋暗长,成为我生命中的参天大树。
18.文末说,“我们身边一些或远或近的人,像极了这些离我们或远或近的树,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是不可或缺”。文中的“树”让你联想到了谁?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
六、作文
19.电影《长津湖》在今年国庆假期上映,它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寒严酷环境下,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奋勇杀敌的故事。根据你对电影的了解以及下面的两则资料拟写一则消息,要求:把握好消息的特点,信息准确、语言简洁。字数在200字以内。
资料一:
#长津湖最好的彩蛋#(微博话题阅读1.3亿,讨论4.8万)(2021年10月3日)《长津湖》电影结束后等了十几分钟没有彩蛋。走出电影院,看到外面灯火阑珊、高楼林立、热闹非凡,想来便是最好的彩蛋。 山河无恙,国富民强,就是最好的彩蛋。 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和平安详,没有战争就是最好的彩蛋。
资料二:
微博热搜榜(2021年10月3日)第6名 长津湖最好的彩蛋电影484084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A
6.(1)d c b
(2)丙
(3) 外貌(穿着) 动作(行动)
7. (1)示例:①中华文化灿烂辉煌;②国学智慧可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 (2)示例:孝敬父母: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等;尊师重道:程门立雪、颜回尊师等。 (3)示例:孔子:韦编三绝;孟子:舍生取义。 (4)略。
8.(1)阙:通“缺”,缺口(2)东:向东(流) 9.C 10.(1)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2)没有人曾谈到(称赞)这里山水之美。 11. 三峡秋天的凄凉冷落带给人的伤感(哀伤、悲伤) 对看到三峡山水之美的欣喜(惊喜、喜爱、赞美)之情。 百闻不如一见(或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12.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13.体现了新闻的准确性、真实性的特点。
14.①“树”给城市增添生机和轻灵的亮色;②“树”抚慰、恩惠了疲惫与需要帮助的人们;③“树”是人们情感的寄托,弥合了人与世界的裂痕;④“树”带给人们生命的力量,坚强与希望。 15.放在第③段的开头。第②段写了树能够给大城增添一抹轻灵的亮色;第③段写“在大城,似乎人与树各有各的存在,各有各的活法,互不相干。”两段间有转折关系,“然而在大城,树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这一句可以连接两段,使得段意的衔接更加自然流畅,符合逻辑,因此应该放在第③段的开头。 16.修辞角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树比作卫兵,生动形象地写出树对城市坚定的守护;将树摇动时发出的声音比作波浪般的乐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随风摇动时声音的灵动美好,使城市更有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树的喜爱和对乡野的热爱。 17.这棵树所蕴含的向上生长的力量让我心态变好,得以提前出院。从此以后,这棵树曾带给我的这种生命的力量就转化为我自身的力量,这棵树扎根在我的心中,我的成长便伴随着树的成长,所以这棵树成了我生命中的参天大树。 18.示例:我联想到了环卫工人,环卫工人默默地付出,为我们创造了更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常会忽略他们,但他们为我们的城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话题“长津湖最好的彩蛋”冲上微博热搜
2021年10月3日,微博话题“长津湖最好的彩蛋”冲上微博热搜榜。《长津湖》为战争类题材电影,讲述了志愿军战士在长津湖战役中可歌可泣的故事。有网友在看完电影后,表示盛世中华、美好生活正是电影最好的彩蛋。这一话题引来了网友们热烈的留言、讨论,直接将此话题送上了单日微博热搜榜第6名。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