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6.2 传染病及其预防 课件 (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6.2 传染病及其预防 课件 (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0-09 22:4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第二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近年来流感肆虐,造成多人死亡,传染病是怎样发生的呢?如何进行预防呢?
1.能够说出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2.能够说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3.知道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及预防措施。
急性结膜炎是由外来的致病病菌引起的,是能传染的。
近视眼是由患者自身的眼球结构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是不会传染的。
近视眼与急性结膜炎都是发生在眼部的疾病,二者有什么不同呢?
常见传染病
疾病名称 是否可传染 疾病名称 是否可传染
流 感 结膜炎
麻 疹 贫 血
水 痘 龋 齿
肺结核 蛔虫病
近视眼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下述疾病中,哪些是传染病?哪些是非传染病?
传染病
非传染病
非传染病
非传染病
传染病
传染病
传染病
传染病
传染病
传染病
一、传染病
疾病
传染病:
非传染病:
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其特点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不是由病原体引起,不具有传染性。
病原体是指造成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1、传染病概念
初期最强
SARS病毒
结核杆菌
蛔虫
传染病可分为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病原体不同,传染病的种类也不同
2、传染病分类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都是一样的吗?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你能将传染病分为几类?
分析讨论
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侵入呼吸道粘膜,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例如流行性感冒、腮腺炎、麻疹
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体侵入消化道粘膜,主要通过饮水、食物传播,例如蛔虫病、甲肝。
血液传染病:通过吸食血液的动物进行传播,例如流行性乙型脑炎
体表传染病:病原体通过皮肤侵入人体,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例如红眼病、狂犬病
传染病类型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
飞沫、空气
饮水、食物
血液
接触
根据传播途径不同,传染病也不同
传染病的传播要经过哪些途径呢?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1.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
⑴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①感冒患者
②麻疹患者
二、传染病的传播
③患狂犬病的狗
④患疯牛病的牛
⑵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①空气传播
②饮食传播
③接触传播
④生物媒介传播
⑤静脉注射传播
⑥采血传播
⑶易感人群:对传染病缺乏抵抗能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
①免疫力弱的婴幼儿和老人
②对某种病缺乏免疫力的人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分析应用:流行性感冒的传播
小丽
小华
空气、飞沫
如果缺少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一环节,传染病是否还会传播
流感病毒
假如我们班有三名同学患了流感,为了防止流感扩散,现在该怎么办呢?
◆让感冒患者吃药、住院、戴口罩等
◆教室内煮醋、病人用过的东西消毒等
◆没得病的人打疫苗、避免接触患病者、锻炼身体等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控制
切断
保护
预防措施
出谋划策出谋划策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控制
切断
易感人群
保护
三、传染病的预防
快速判断
控 制
传染源
切断传
播途径
保护易
感人群
快速判断
切断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对进出疫区的所有人和车进行消毒等一系列防控措施
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脱下防护衣,清理、消毒
四、艾滋病
ttitude获得性
nfluences免疫
isease缺陷
eriously综合症
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D
I
A
S
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什么?
HIV如何发挥作用?患者主要症状是什么?
HIV侵入人体,对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进行攻击和破坏,致使体内免疫功能受损。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母婴传播
性传播
血液传播
如何预防艾滋病?
假设你身边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了艾滋病,你应该如何与他相处呢?


预防艾滋病任重道远,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要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常识;
2、不接受被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3、不使用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禁止吸毒等;
4、要做到遵纪守法、严肃道德行为;
5、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习近平主席与艾滋病患者亲切握手交谈
温总理与艾滋病人在一起:孩子,别哭!
防治艾滋病形象大使姚明、濮存昕和患病小朋友在一起!
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对于中学生而言,要能做到:
1、不歧视和不孤立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携带者,与他们和谐相处。
2、给他们以精神和心理的支持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
传染病及其预防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流行性、传染性(初期最强)
定义
特点
种类
流行3环节
预防3措施
体表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单元知识梳理
1.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 )
A.病原体      
B.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C.病人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D.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
B
2.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A.疟疾 B.龋齿 C.高血压 D.心肌炎
3.下列属于病原体的是( )
A.蚊 B.蝇 C.鼠 D.蛔虫
A
D
4.健康人、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
①传染源 ②病原体 ③传播途径 ④传染病
⑤易感人群
A.⑤④③①② B.⑤②③④①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①③②
D
5.到了春季,手足口病又迎来高发期。手足口病是一种严重的肠道传染病,它大多在婴幼儿中流行。勤洗手、多通风、玩具消毒主要是为了(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
6.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关闭活禽市场一个月“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