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1 12:3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1.借助网络资源,展示苏州园林景物卡片,运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说明景物特征。
2.通过细读文本,品味本文语言兼具科学性与文艺性的特点,理解文艺性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3.借助读写结合,学习运用文艺性说明文文体,撰写介绍说明家乡园林景物的美文。
4.结合拓展资料,体会文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增强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文化的自信。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借助景物卡片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园林进入园林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法:围绕多个学习任务,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
3.文本细读法:通过细致赏析美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本篇说明文语言科学文艺之美。
4.比较教学法:对比多篇说明文章,理解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特色,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5.合作探究法:围绕撰写家乡园林美景的文章讨论交流,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小贴士及写作评价量表,完善学生的说明性文章。
1



【任务一:介绍美景】
(导入)借助网络资源,介绍你最喜欢的一处园林景物。
【亭台轩榭图】
我喜欢苏州园林
绝不讲究对称的样子
真真是一幅含有
自然之趣的美术画
——美园
【假山池沼图】
听一曲游园惊梦
梦一回诗意江南
喜欢深处山间之感
喜欢看“鱼戏莲叶间”
我喜欢苏州园林的假山池沼
——诗园
【花草树木图】
着眼于画意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
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盘区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我喜欢相互映衬的花草树木
——诗园
——画园
【花墙廊子图】
一花一世界
一窗一风景
我喜欢苏州园林的花墙廊子
小贴士:
说明事物要抓住具体特征。
——花园
江南·苏州
·苏州是一座具有2500余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地处长江下游的太湖之滨,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十分优越,从而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体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你想更了解苏州这座城市吗?
请读余秋雨的《白发苏州》
·文人和画家参与造园,或构思、或设计、或亲手构筑,使苏州园林饱含着典型的文人气息,诞生了一种别开生面的园林文化体系,并最终使苏州私家第宅园林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
苏州园林
陈从周先生称苏州园林为“文人园”,它是饶有书卷气的园林艺术,这些园林原是文人兴之所至,诗文兴情以造园,园中必然有读书的书斋,有吟诗品文之吟馆,有挥毫涂墨之画轩,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处处皆有景,无处不入画。
你想了解更多的园林知识吗?
请读陈从周的《园日涉以成趣》
小贴士:
说明事物需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内涵。
2
品美句
【任务二:品鉴语言】
细读文本,鉴赏《苏州园林》的语言之美。
·一品语言科学严谨之美
说明方法 《中国石拱桥》 《苏州园林》
举出古代宫殿到近代住房的例子。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举例子
打比方
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举出中国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作诠释
摹状貌
引用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永定河发水…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每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所以这种桥叫作拱石桥。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我国的建筑..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小贴士:
说明文中需要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事物特征,
让读者印象更加深刻。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一品语言科学严谨之美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小贴士:说明文中需要语言准确,用词严谨。
·二品语言文学诗意之美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树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小贴士:说明文的语言可以带有诗意美。
读美句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枯藤,盘区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人。
朗读小贴士:要读得富有感情,读出文章的韵味。
·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密的隧道底下。
·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候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法布尔《蝉》
·《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
——毛宁《梦回繁华》
小贴士:说明文中语言也可以典雅、富有韵味,或是带有趣味性。
文体特点
文艺性说明文,也称科学小品文,是散文小品与科普说明文杂交而生的新体裁,兼具科学性、文学性与趣味性。
——程民
3
【任务三:妙笔生花】
结合文本,借鉴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作一篇家乡园林景物的美文。
作美文
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他把这些所见所感写出来,不作抽象的分析,而作具体的描写,不作刻板的记载,而作想象的安排。他准备写的不是普通的论说文、记叙文;他准备写的是文艺。他动手写,不但选择那些最适当的文字,让它们集合起来,还要审查那些写了下来的文字,看有没有应当修改或是增减的。总之,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驱遣我们的想象》叶圣陶
小贴士:文字要传达自己的所见所感。
本文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是叶圣陶于1979年为一本苏州园林的摄影集所写的序文。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1894年出生于江苏苏州,1988年在北京逝世。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写作背景
寄托作者深深的眷恋之情
小贴士:文章要写出真挚情感。
书写瞻园
书写家乡园林美景
瞻园|元末明初
瞻园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风光带核心区,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瞻园素以假山著称,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明代被称为“南都第一园”。
如何书写家乡园林美景呢?
小贴士:
说明文中需要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事物特征,让读者印象更加深刻。
小贴士:说明文中需要语言准确,用词严谨。
小贴士:说明文的语言可以带有诗意美。
小贴士:说明文中语言也可以典雅、富有韵味,或是带有趣味性。
小贴士:
说明事物要抓住具体特征。
小贴士:
说明事物需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内涵。
小贴士:文章要写出所见所感,要有真情实感。
文艺性说明文写作评价量表
评分指标
优秀
中等
待改进
说明对象及特点
说明对象明确,重点突出,能抓住说明对象的具体特征。
说明对象比较明确,能说明其基本特点。
有说明的对象,说明对象的特点不够突出。
说明方法的使用
灵活地使用多种说明方法,恰当地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
使用一些较为合理的说明方法,但不够丰富。
使用的说明方法不够合理,方法单一,不能突出说明对象特点。
说明的语言
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合理使用语言,兼具科学性与文艺性。
能够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的语言比较单调。
语言不能够突出对象的特点,语言枯燥,有部分语病。
说明的结构顺序
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使用的说明顺序合理恰当。
结构完整,层次不太清楚,能够使用较为恰当的说明顺序。
结构层次混乱,说明顺序不恰当,不符合说明对象的要求。
说明的情感
体现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带有真情实感。
带有一些情感要素,但表达得不太清楚。
并未带有个人真情实感,只是在说明事物。
整体书写
书写工整,字体秀丽。
字体工整,有个别错别字。
字体潦草,错别字较多。
自评
互评
课堂小结
·说美景
·品美句
·主客结合
·动静结合
·文白相生
·旨趣相谐
·作美文






1.日积月累:将本文美词美句写在积累本上,并旁批美在何处。
2.妙笔生花:结合文艺性说明文的写作评价量表及积累的美词美句,继续完善描写家乡园林景物的美文,用文学性的语言说明事物,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期待大家的美文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