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______
第四单元 (A卷·知识通关练)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差使/参差 奔丧/丧失 藤蔓/火势蔓延
B.狼藉/慰藉 焦躁/干燥 胰腺/夷为平地
C.晕倒/红晕 悲惘/闽语 瞭望/眼花缭乱
D.暮年/幕布 交卸/防御 驻扎/垂死挣扎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A.chāi/cī,sāng/sàng,wàn/màn;
B.jí/jiè,zào/zào,yí/yí;
C.yūn/yùn,mǐn/mǐn,liào/liáo;
D.mù/mù,xiè/yù,zhá/zhá。
故选:A。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琐屑 飓风 一副画 祸不单行
B.赋闲 悬空 花骨朵 乱七八糟
C.惦记 苔痕 火碳梅 素未谋面
D.牛犊 石埠 标志牌 蹬堂入室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A.有误,“一副画”的“副”应为“幅”;B.正确;C.有误,“火碳梅”的“碳”应为“炭”;D.有误,“蹬堂入室”的“蹬”应为“登”。故选:B。
3. 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这里的瀑布变幻多姿,有时像一阵风, ;有时如漫天大雨, ;有时又如三两个隐者, ……
①尽情地沐浴山峦草木
②在岩壑间自由流转呼唤
③在深密的丛林里浅吟轻蹈
A.③①②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语境,及形式表达的需要辨析作答。风之飘洒与②句的“流转”相对应,第一空中可填②;①中“淋浴”一词可与“漫天大雨”相对应;③“浅吟轻蹈”是隐者的特点。故选:C。
4. 下面文段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4分)
①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固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1)第②句修改意见: 。
(2)第③句修改意见: 。
【答案】(1)②句把“搭建”改为“提供”(把“搭建”改为“提供”,在“一个平台”前加“搭建了”。)
(2)③把“运用语文”和“学习语文”互换位置。
【解析】本题考查文段修改,既有病句修改又有标点修改,还有根据文段中心选材。解答时要从等方面考虑,既要熟知病句类型,又要明确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还要平时养成修改的还习惯。
(1)②句中“搭建”和“资源”搭配不当。
(2)③句中语序不当,应该是“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5. 请仿照画横线的例句,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符合语境,内容相近,句式相同。(3分)
我敬畏自然中浩瀚的事物,也敬畏自然中浩渺的事物。我敬畏长江之气势如虹,敬畏珠峰之插云天, 。我敬畏霜雪中的松柏,坚毅挺拔;敬畏风雨中的小草,柔韧顽强; ,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敬畏。
【答案】示例1:敬畏黄河之波涛汹涌,敬畏荒漠中的胡杨,坚韧刚强。
示例2:敬畏五岳之壮观神奇,敬畏雷电中的海燕,自信乐观。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它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句子仿写要注意以下几点: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2、句式要统一。3、修辞要相同。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阅读题干可知第一个空,应该保留的句式是“敬畏……之……”,第二个空应该保留的句式为“敬畏……中的……”,最后一个空四个字来形容前面所写事物的特点。
二、综合性学习(7分)
6. (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后面问题。(7分)
【材料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更新换代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废旧手机被淘汰,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手机社会保有量达到18.56亿部,废旧手机产生量和闲置量也逐年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累计将达到60亿部。
【材料二】
废旧手机可以称得上是宝贵的资源,其中很多元器件的金、银等贵金属成分含量丰富。品位远高于同质量的金、银矿石,再利用潜力巨大。
废旧手机若处置不当,不仅会产生巨大的资源浪费,还会埋下环境污染隐患。铅、镉等重金属可能会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选自2022年4月2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阅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答: 。
【答案】废旧手机产生量和闲置量巨大且逐年增长。废旧手机再利用潜力巨大,如处置不当,会产生资源浪费并埋下环境污染隐患。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探究。
根据材料一中的“废旧手机产生量和闲置量也逐年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累计将达到60亿部”可知,废旧手机产生量和闲置量巨大且逐年增长。
根据材料二中的“废旧手机可以称得上是宝贵的资源”“再利用潜力巨大”可知,废旧手机再利用潜力巨大。根据“废旧手机若处置不当,不仅会产生巨大的资源浪费,还会埋下环境污染隐患”可知,如处置不当,会产生资源浪费并埋下环境污染隐患。
综合表述即可。
(2)假如你是红星中学八年级一班的李明同学,请你把上述探究结果口头陈述给环保局王局长。(4分)
答: 。
【答案】王局长您好,我是红星中学八年级一班的李明。近年来,我国废旧手机产生量和闲置量巨大且逐年增长。合理回收利用废旧手机,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得益。如果处置不当,不仅会产生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结合自己的探究结果,言之成理即可。拟写时,首先是称呼和问候语,“王局长您好”,然后是自我介绍“我是红星中学八年级一班的李明”。然后根据上一题中的探究结果表述即可。注意要尽量采用口语化语言。
三、名著阅读(8分)
7. (2022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名著阅读。
【片段一】有螳螂以这种奇特姿态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悄悄转动。……蝗虫本是个长腿的蹦跳者,善于高跳,轻而易举地就能跳出对方利爪的范围,可它却偏偏傻乎乎地待在原地,甚至还慢慢地向对方靠近。
【片段二】我放眼四周,只见一片废墟,唯有一堵断壁残垣危立其间。它就是我对科学真理的热爱与执着追求的真实写照。啊,我心灵手巧的膜翅目昆虫们,我的这份热爱能否让我有资格给你们的故事追加一些描述呀?我既然心存这份担忧,为何又把你们抛弃了这么长时间呢?有一些朋友已经因此而责备我了。啊,请你们去告诉他们,告诉那些既是你们的也是我的朋友:告诉他们我并不是因为懒惰和健忘才抛弃了你们的,告诉他们我一直惦记着你们,告诉他们我始终深信节腹泥蜂的秘密洞穴中还有许多尚待我们去探索的有趣的秘密,告诉他们飞蝗泥蜂的猎食活动还会向我们提供许多有趣的故事。
(1)以上文段选自《 》,作者是法国的昆虫学家 (人名)。(2分)
【答案】昆虫记 法布尔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能力。从片段一“蝗虫本是个长腿的蹦跳者,善于高跳,轻而易举地就能跳出对方利爪的范围,可它却偏偏傻乎乎地待在原地,甚至还慢慢地向对方靠近”,片段二“它就是我对科学真理的热爱与执着追求的真实写照。啊,我心灵手巧的膜翅目昆虫们,我的这份热爱能否让我有资格给你们的故事追加一些描述呀?”可知,以上文段选自《昆虫记》,作者是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
(2)阅读科普作品要关注艺术趣味,体会科学精神。鲁迅先生认为它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请任选一个片段,谈谈对“有趣”或“有益”的理解。(6分)
答: 。
【答案】示例1:片段一中螳螂“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悄悄转动”,作者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记录螳螂捕食蝗虫的过程,为读者展现了微小的昆虫世界中的一幕,富有画面感,十分有趣。
示例2:从片段二“我心灵手巧的膜翅目昆虫们”“为何又把你们抛弃了这么长时间呢”可知,法布尔把昆虫当作自己的朋友,关注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体现着敬畏生命的情怀,这对我们如何看待生命会有有益的启迪。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抓住关键句分析理解,简洁准确表述。示例1:片段一中螳螂“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悄悄转动”,作者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记录螳螂捕食蝗虫的过程,为读者展现了微小的昆虫世界中的一幕,富有画面感,十分有趣。示例2:从片段二“我心灵手巧的膜翅目昆虫们”“为何又把你们抛弃了这么长时间呢”可知,法布尔把昆虫当作自己的朋友,关注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体现着敬畏生命的情怀,这对我们如何看待生命会有有益的启迪。
四、阅读鉴赏(4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9分)
最大的事情
刘亮程
①一年中我们在地里忙上一个月(一辈子在村里也就住几十年),把麦子打掉,麦草扔在地边,便走了。不管活儿干没干完,都不是我们的事情了。
②老鼠会在仓满洞盈之后,重选一个地方打新洞。也许就选在草棚旁边,或者草垛下面。草棚这儿地势高、干爽,适合人筑屋、鼠打洞。麦草垛下面隐蔽、安全,麦秆中少不了有一些剩余的麦穗麦粒足够几代老鼠吃。鸟会把巢筑在我们搭起的草棚上,在长出来的那截木头上,涂满白色鸟粪。野鸡会从门缝钻进来,在我们曾经睡觉的草铺上,生几枚蛋,留一地零乱羽毛。
③这些都是给下一年来到的人们留下的麻烦事情。下一年,一切会重新开始。剩下的事将被搁在一边。
④如果下一年我们不来。下下一年还不来。
⑤如果我们永远地走了,从野地上的草棚,从村庄,从远远近近的城市。如果人的事情结束了,或者人还有万般未竟的事业但人没有了。再也没有了。
⑥那么,我们干完的事,将是留给自然最大的事情。
⑦别说一座钢铁空城、一个砖瓦村落。仅仅是我们弃在大地上的一间平常的土房子,就够它们多少年收拾。
⑧草大概用五年时间,长满被人铲平踩瓷实的院子。草根蛰伏在土里,它没有死掉,一直在土中窥听地面上的动静。一年又一年,人的脚步在院子里来来去去,时缓时快,时轻时沉。终于有一天,再听不见了。草根试探性地拱破地面,发一个芽,生两片叶,迎风探望一季,确信再没锨来铲它,脚来踩它。草便一棵一棵从土里钻出。这片曾经是它们的土地已面目全非,且怪模怪样地耸着一间土房子。
⑨草开始从墙缝往外长,往房顶上长。
⑩而房顶的大木梁中,几只蛀虫正悄悄干着一件大事情。它们打算用七八十年,把这棵木梁蛀空。然后房顶塌下来。
与此同时,风四十年吹旧一扇门上的红油漆。雨八十年冲掉墙上的一块泥皮。
厚实的墙基里,一群蝼蚁正一小粒一小粒往外搬土。它们把巢筑在墙基里,大蝼蚁在墙里死去,小蝼蚁又在墙里出生。这个过程没有谁能全部经历,它太漫长,大概要一千八百年,墙根就彻底毁了。曾经从土里站起来,高出大地的这些土,终归又倒塌到泥土里。
但要完全抹平这片土房子的痕迹,几乎是不可能。
不管多大的风,刮平一道田埂也得一百年工夫;一只随意弃在塘边的碎瓷碗,三百年后依旧会硌疼一只野鸭的蹼掌;一个从空中飘过的白色塑料袋,也许会造成千年后野地里一只兔子的死亡;一根扎入土地的钢筋,带给土地的将是永久的刺痛;几乎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消磨掉它。
除了时间。
时间本身也不是无限的。
所谓永恒,就是消磨一件事物的时间完了,但这件事物还在。
时间再没有时间。
(选自《刘亮程文集》,略有删改)
【分析】这是乡村散文作家刘亮程的一篇散文,他的心里永远装着的是他的家乡,农村的风情,家乡的一草一木,家乡的风、云朵、鸟鸣都刻进他的心灵深处,从他的笔端流淌出来就是一种人性的乡土风情,甚至渗透着他对那片土地执著爱的某种宗教气息。
8. 请分析文章第②段的作用。(4分)
答: 。
【答案】内容上:通过描写动物们重新回归自然地场景,表现了动物们自由鲜活的生存状态。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不是我们的事情”,同时为下文写“我们干留给自然最大的事情”做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需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在内容上,第二段了人类消失后动物的生存状态,表现了他们的自由与鲜活。在结构上,这一段紧承上一段所说“不是我们的事情”,同时又引出下文“我们干留给自然最大的事情”。所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点评】文章段落作用的分析:结构方面的作用:①总结上文。②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③照应题目、照应开头、前文。内容方面的作用:①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②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什么感悟或者情感;③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精神或性格;④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⑤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
9. 文章第③段“下一年,一切会重新开始”中的“一切”指的是什么?(2分)
答: 。
【答案】一切:①人类的活动,人们料理麦地,收割麦子;②动物的活动,老鼠、鸟儿、野鸡回到野地草棚、地边草垛。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词语的含义。作答时,需正确理解词语本义,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句中含义即可。一切的本义不难理解。结合语境可知,这里的一切既包括人类的活动,也包括动物的活动,结合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描述可提炼作答。
10. 从描写和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⑧段画线的句子。(3分)
答: 。
【答案】运用细节(动作)描写和拟人手法,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将小草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小草复苏的场景,表现了小草对人类的谨慎,对重回地面的欣喜以及顽强的生命力。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作答时,需先明确所用手法,然后结合手法自身的特点和具体的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这句话是对小草钻出地面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小草钻出地面的谨慎,重回地面的欣喜和它顽强的生命力。
11. 请说说“时间再没有时间”这句话蕴含的复杂情感。(5分)
答: 。
【答案】①拯救自然地急迫心情;②对自然被人类破坏的无奈;③对自然的悲悯与同情;④对自然被伤害而无法弥补的痛惜;⑤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盼。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章主旨。这句话为最后一段,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揭示了主旨,分析时,需结合全文内容来作答。本文详细的刻画了人类消失后动物和植物是如何一点点占领地球的,这些都是由于人类肆无忌惮的对地球进行破坏造成的,本文最后一句话“时间再没有时间“是说再出没有属于人类的时间了,这里面既有作者拯救地坏的急切心情,也有对人类破坏自然的无奈,还有对地球现状的痛惜,所以对人与自然和谐丰处的期盼。
12. 阅读全文,请探究题目“最大的事情”的内涵。(5分)
答: 。
【答案】①消除人类破坏的痕迹,是自然最大的事情;②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最大的事情;③人类破坏自然太久,尽快拯救自然,是人类最大的事情;④人类留给自然界什么样的痕迹,是人类最大的事情;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最大的事情。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题目含义。作答时,需正确理解题目的本义,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内在含义即可。题目的本义不难理解,结合文本理解其含义时,可从动植物和人类两个方面来分析,对于动植物来说,消除人类痕迹,占领地球是最大的事情,对于人类来说,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保护自然,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最大的事情。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7分)
我在第三棵树下等你
①记得中考那年,学校要求上晚自习,爸爸每天9点就到学校门口来接我。我到家他会给我加餐,有次他问我吃什么,我说要吃手擀面,我去洗漱的时候,他已经把一碗面条摆在我面前。我接过汤碗时,没想到那么热,手一抖,碗落地上了,他有点生气。我手正疼得难过,气恼地喊:“我又不是故意的!”然后一下把筷子拍在桌上,气呼呼地回了房间。
②第二天我放学,看见他在校门口等着我,我趁着夜色,混在同学中走过去。虽然走进胡同时,黑暗和恐惧使我的心怦怦乱跳,可我还是想让他着急,让他知道我多么重要。果然,我到家没多久,他急匆匆跑回来,我隔着房门听见他上气不接下气地问妈妈:“女儿回来没?”妈妈说:“回来一会儿了,你怎么还没接着?”他如释重负地说:“人太多了,没看清。”
③后来,顺着门缝飘进一张字条:“爸爸今晚在第三棵树下等你。”连个道歉也没有,倒像是约会,我把字条扔在桌子上。放学了,我缩在人群中,看见爸爸果然站在校门口的第三棵小杨树旁边,正死死地盯着校门口看,我一低头,又走了过去。快到路口的时候,我回头望望,他还在那儿身躯前探,我想他一定是在努力辨认自己的女儿。
④人流在减少,他依然一动不动地往前看。终于学生都走完了,只剩几个老师稀稀拉拉地走出来。爸爸赶上前去,跟他们说着什么,然后又迅速地往这边跑来,他在昏暗的路灯下追上了我,喘着粗气,隔着夜色我也能感觉到他眼中冒出火焰。他跟在我身后,一边走一边说:“你一个女孩子,自己走夜路,出了事儿可怎么办?”我自顾自地走,心里却不以为然。
⑤再大一点,我的所谓懂事就是学会小心翼翼地与爸爸保持和谐的距离,看人家父女拉着手走在路上,其乐融融,无话不谈,我与他却从没有过。直到上高中,我和爸爸都拧着,我要学文科,他要我学理科。我们就这样同在一个屋檐下小心翼翼又疙疙瘩瘩。
⑥毕业了,果然如爸爸所言,我的专业遇冷。妈妈打电话让我回家,说爸爸给我联系好了工作。他为了我的工作甚至坐了两夜火车!
⑦爸爸的爱伤害了我的自尊,可我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因为他挑落我内心的遮羞布,让我那么自卑地蜷在角落里忧伤地感受他高大的父爱。
⑧好在他有妈妈陪伴,我可以堂而皇之继续躲藏。有一天妈妈给我打电话,说爸爸一天没回来。我急忙到他常去的地方找,给亲戚打电话,从我哆嗦的语音、颤抖的双腿,我终于明白我多么害怕失去他。
⑨一夜未睡,第二天要报警时,他回来了,我问他去了哪里。他却有些懵懂,想了想说迷路了,在公共汽车站待了一晚。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悄悄告诉我们这是帕金森综合症的早期反应。
⑩他变得时而明白时而糊涂。面对他的病,我觉得自己的倔强和自尊一文不值。其实我和爸爸之间既没有隔着一堵墙,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一缕风,在彼此的爱中无足轻重的风。我难过但也感到幸运,相对那些失去后痛哭流涕的人,毕竟我还有机会挽回。就像一幅画,从那第三棵树开始涂回去,涂上更缤纷的颜色。
【分析】这篇文章讲述了“我”成长阶段中的几件事,主要讲述“我”和父亲之间的事,从开始的不理解父亲,后来在父爱的感召下,终于理解了父亲的事。作者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学会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
1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旨。(3分)
答: 。
【答案】本文通过叙述“我”成长阶段中的几件事,表现了“我”在父爱的感召下,终于理解了父亲,彻底告别隔膜的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注意表述的简洁通顺。本文内容可概括为:本文通过叙述“我”成长阶段中的几件事,表现了“我”在父爱的感召下,终于理解了父亲,彻底告别隔膜的过程。
【点评】概括文章内容的答题方法: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1、理清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恰当连接,语义通顺。
2、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般陈述格式为:何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何事+结果如何。公式中的“何人”,如果是第一人称的文章,可以用“我”,也可用主人公;如果是第三人称的文章,必须用主人公。
14. 第④段中画线语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3分)
答: 。
【答案】动作描写。“赶”“跑”“追”“喘”等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父亲为找到女儿的急切不安和对女儿故意躲避的愤怒,突显出父爱的真挚。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描写方法以及作用,先找出来是动作描写,准确地找到动词,然后结合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第四段划线句中“赶”“跑”“追”“喘”等动词是对父亲动作的描写。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父亲为找到女儿的急切不安和对女儿故意躲避的愤怒,突显出父爱的真挚。
15. 阅读全文,品析下面的语句。(4分)
(1)分析第②段句子“他如释重负地说……”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2)从“其实我和爸爸之间既没有隔着一堵墙,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一缕风,在彼此的爱中无足轻重的风。”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2分)
答: 。
【答案】(1)“如释重负”意思: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父亲由接不到女儿的心情紧张,到知道女儿回到家后的放心和轻松。体现了父亲没接到女儿的愧疚、自责心理。
(2)示例:每个人与父母之间不应该有感情的隔膜,我们要学会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要学会主动地去关心父母,去爱父母。
【解析】该题考查句子的品析。
(1)考查的是词语在句子里的表达效果,先写出词语的意思,再把意思结合当时父亲的心情去理解。
(2)先要弄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再结合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去写。
16. 揣摩最后一句,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答: 。
【答案】内容上: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我”对父爱有了正确的认识,个人情感发生了质的变化。(2分)结构上:点明中心,照应题目。(1分)
【解析】本题考查结尾句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末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篇末点题,点明主旨,深化主旨,升华主题等。结合本文内容来看,末句话在内容上: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我”对父爱有了正确的认 识,对父亲的情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结构上看,起到篇末点题,并点明中心的作用。
17. 阅读本文之后,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在你成长的历程里,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请联系实际,谈谈你所理解的父母(亲人)的爱。(4分)
答: 。
【答案】我也曾经不理解我的父亲,小时候总觉得他整天沉默不语,每每看到别人的父亲高兴地带着自己的孩子出去玩耍,我都很羡慕,我一直以为他不够爱我,直到后来母亲告诉我,父亲为了让我生活得更好,一直不停地工作,他很愧疚没有时间陪陪我,突然间我似乎就明白了父亲。这或许就是深沉的父爱吧!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的表达。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无唯一的答案,能结合生活实际和本文的主旨,谈出自己的感悟,语言通顺即可。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6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8.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星河欲转千帆舞”中“转”“舞”二字,逼真地写出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
B.经过海上航行,词人的梦魂仿佛回到天国,听到天帝殷勤地垂问自己要回到何处。
C.词人希望自己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远走,她疾呼:风把我的小船吹到海外仙山吧。
D.该词通过记梦,抒发词人对现实的眷恋,表达了自己不被苦难磨灭的追求和向往。
【答案】D
【解析】D.有误,这首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并无“对现实的眷恋”之意。故选D。
19. 本词别具一格,风格豪放。请简析这首词是如何体现这一风格的?(4分)
答: 。
【答案】这首词带有气魄雄壮的豪放词风,在她的作品中别具一格。①大胆而又丰富的想象,壮阔意境:词首的海天相接图,词尾的大鹏展翅图。②阔大而豪迈的气度。尽管自己孤苦无依、志不得伸,但仍未放弃理想,执着追求。③它所描绘的梦幻境界丰富多姿,使人神往,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词风格。
一、根据“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天空连接着那像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和晨雾连在一起,显得曙色朦胧。而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银河中波涛汹涌,像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河中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扑,风帆摆动得像在银河中起舞一样。“九万里风鹏正举”,长风直送九万里,大鹏展翅逐风飞。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大胆而又丰富的想象,想象瑰丽,气魄雄壮。
二、“学诗谩有惊人句”,“谩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动乱,文章无用。“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从上文的意思来看,是由于她感到“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就是说,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才促使她这样想的。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她要回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现实。所以,她的那种思想活动,并非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体现了作者那种阔大而豪迈的气度。
三、“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是作者的梦境,她听着天帝在对她说话,殷勤地问她要回到哪里去?她在若干年来的逃难生活中,多少事,凭谁诉?这次竟然得到诉说的机会了。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困难和心愿。“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意思是说: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在作者的梦境里,竟然能与天帝直接对话,而且天帝还对她殷勤询问,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人神往。
【译文】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梦魂仿佛回天庭,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他热情而又有诚意地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却还未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五、写作(50分)
20.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记忆值得珍藏,总有一些情感值得珍惜,总有一些道理值得感悟,总有一些梦想值得追求……
请以“值得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半命题作文的写作。首先要补充完整题目。“值得”后面可以填很多词语,比如“珍惜”“怀念”“回忆”……只要与“值得”能搭配成短语成题,即可构思写作,如“值得珍惜”。“值得珍惜”,珍惜什么?可以是物,可以是情感,或一般生活。想一想,哪段生活什么物什么有什么情感的经历让自己久久不能忘怀,令你“珍惜”。这个不能随便选,选不好就写不出“珍惜”的情感,硬写便显生硬。可选一段生活,一些事或一件事,重点写哪段生活中发生的某些(件)事情;可选某些(个)人,这些人在某一段日子某件事情中是如何让我至今不忘的,从而我很“珍惜”那份情感。 这是一篇带有丰富情感的写人叙事的作文,要把事件过程或人物形象写清楚,表达“珍惜”的原因,还要描写自己如今“珍惜”的情状,叙述,描写,抒情,都要使用。
【答案】【例文】
值得珍惜
曾经在耳边转来转去的唠叨,曾经的一句句不厌其烦的问候,曾经嫌恶的感觉是多余的作为,曾经……当这些所有的“曾经”都在一瞬间消失成为了过去,你心中会不会有一份落寞?
很多东西都在失去后才倍感珍贵,才会后悔当初自己没有好好珍惜,包括爱。
就像台湾作家几米说的:“任何美好的事物都有有效期。爱也不例外。
那些我们厌倦的唠叨、问候,那些别人为我们修饰的细节,其实都是爱,都是一份份纯真质朴、最单纯、最直接的爱。它来不及经过修饰就迫不及待地被给予了我们。我们却因它的平凡而忽略了它,甚至遗忘它。
就像我的外公外婆,当他们还在世的时候对我的好是显而易见的。可不知道是因为年幼无知,还是年少轻狂,我总把他们为我的付出当成理所应当,有时甚至连闯下的祸都由两个老人为我分担。也曾经因为他们外貌的丑陋而将他们拒之门外,殊不知,老人们早已把爱掏空的心又被我伤得鲜血淋漓。
直至他们相继长眠于地下,我才渐渐懂事,才惊觉自己过去是多么不可理喻。
回想着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无一不渗透着他们深深的爱。小到衣裤鞋袜,吃饭用的勺子,他们都为我精心准备。那些被当作理所当然的行为,现在都不可能再出现在我的生活中。不见了过去的种种,回忆起来却变得弥足珍贵。
曾经厌烦了把人们给自己安排好了的一切,但现在却又突然变得很想有他们出现,为我再摆好一次碗筷,再亲手为我织一件毛衣……可是这些爱的举动都只能永远留在了记忆中。
我后悔、懊恼,为自己错失了这些珍贵的爱。但凡事不是低头认错了就能回来,每当失去了再来后悔,那已经来不及了。
其实身边不止只有外公外婆的爱,还有父母的爱,朋友的爱,同学的爱,甚至是陌生人的爱。它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悄然离开,或许会猝不及防来不及告别,或许只如流星般在我们的生命里划过一抹绚烂,或许它们只能算是我们人生长河中的一滴水。但它们确实存在过,给予了我们温暖,给予了我们依靠。
那些爱,平凡得再普通不过,有的如过客般短暂,有的将永驻在心底。
从现在开始,好好把握那值得珍惜的爱吧,不要等失去了才懊恼自己曾经没有珍惜。
【点评】本文开篇列举了一系列不懂得珍惜的曾经,说明很多东西都在失去后才倍感珍贵,才会后悔当初自己没有好好珍惜,包括爱,由此引出了文章的主题。接着叙述了外公外婆的例子,并由外公外婆的爱引申到身边所有的爱,最后呼吁大家 从现在开始,好好把握那值得珍惜的爱吧,不要等失去了才懊恼自己曾经没有珍惜。全文围绕珍惜展开,主题鲜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______
第四单元 (A卷·知识通关练)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差使/参差 奔丧/丧失 藤蔓/火势蔓延
B.狼藉/慰藉 焦躁/干燥 胰腺/夷为平地
C.晕倒/红晕 悲惘/闽语 瞭望/眼花缭乱
D.暮年/幕布 交卸/防御 驻扎/垂死挣扎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琐屑 飓风 一副画 祸不单行
B.赋闲 悬空 花骨朵 乱七八糟
C.惦记 苔痕 火碳梅 素未谋面
D.牛犊 石埠 标志牌 蹬堂入室
3. 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这里的瀑布变幻多姿,有时像一阵风, ;有时如漫天大雨, ;有时又如三两个隐者, ……
①尽情地沐浴山峦草木
②在岩壑间自由流转呼唤
③在深密的丛林里浅吟轻蹈
A.③①②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①②③
4. 下面文段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4分)
①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固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1)第②句修改意见: 。
(2)第③句修改意见: 。
5. 请仿照画横线的例句,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符合语境,内容相近,句式相同。(3分)
我敬畏自然中浩瀚的事物,也敬畏自然中浩渺的事物。我敬畏长江之气势如虹,敬畏珠峰之插云天, 。我敬畏霜雪中的松柏,坚毅挺拔;敬畏风雨中的小草,柔韧顽强; ,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敬畏。
二、综合性学习(7分)
6. (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后面问题。(7分)
【材料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更新换代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废旧手机被淘汰,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手机社会保有量达到18.56亿部,废旧手机产生量和闲置量也逐年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累计将达到60亿部。
【材料二】
废旧手机可以称得上是宝贵的资源,其中很多元器件的金、银等贵金属成分含量丰富。品位远高于同质量的金、银矿石,再利用潜力巨大。
废旧手机若处置不当,不仅会产生巨大的资源浪费,还会埋下环境污染隐患。铅、镉等重金属可能会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选自2022年4月2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阅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答: 。
(2)假如你是红星中学八年级一班的李明同学,请你把上述探究结果口头陈述给环保局王局长。(4分)
答: 。
三、名著阅读(8分)
7. (2022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名著阅读。
【片段一】有螳螂以这种奇特姿态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悄悄转动。……蝗虫本是个长腿的蹦跳者,善于高跳,轻而易举地就能跳出对方利爪的范围,可它却偏偏傻乎乎地待在原地,甚至还慢慢地向对方靠近。
【片段二】我放眼四周,只见一片废墟,唯有一堵断壁残垣危立其间。它就是我对科学真理的热爱与执着追求的真实写照。啊,我心灵手巧的膜翅目昆虫们,我的这份热爱能否让我有资格给你们的故事追加一些描述呀?我既然心存这份担忧,为何又把你们抛弃了这么长时间呢?有一些朋友已经因此而责备我了。啊,请你们去告诉他们,告诉那些既是你们的也是我的朋友:告诉他们我并不是因为懒惰和健忘才抛弃了你们的,告诉他们我一直惦记着你们,告诉他们我始终深信节腹泥蜂的秘密洞穴中还有许多尚待我们去探索的有趣的秘密,告诉他们飞蝗泥蜂的猎食活动还会向我们提供许多有趣的故事。
(1)以上文段选自《 》,作者是法国的昆虫学家 (人名)。(2分)
(2)阅读科普作品要关注艺术趣味,体会科学精神。鲁迅先生认为它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请任选一个片段,谈谈对“有趣”或“有益”的理解。(6分)
答: 。
四、阅读鉴赏(4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9分)
最大的事情
刘亮程
①一年中我们在地里忙上一个月(一辈子在村里也就住几十年),把麦子打掉,麦草扔在地边,便走了。不管活儿干没干完,都不是我们的事情了。
②老鼠会在仓满洞盈之后,重选一个地方打新洞。也许就选在草棚旁边,或者草垛下面。草棚这儿地势高、干爽,适合人筑屋、鼠打洞。麦草垛下面隐蔽、安全,麦秆中少不了有一些剩余的麦穗麦粒足够几代老鼠吃。鸟会把巢筑在我们搭起的草棚上,在长出来的那截木头上,涂满白色鸟粪。野鸡会从门缝钻进来,在我们曾经睡觉的草铺上,生几枚蛋,留一地零乱羽毛。
③这些都是给下一年来到的人们留下的麻烦事情。下一年,一切会重新开始。剩下的事将被搁在一边。
④如果下一年我们不来。下下一年还不来。
⑤如果我们永远地走了,从野地上的草棚,从村庄,从远远近近的城市。如果人的事情结束了,或者人还有万般未竟的事业但人没有了。再也没有了。
⑥那么,我们干完的事,将是留给自然最大的事情。
⑦别说一座钢铁空城、一个砖瓦村落。仅仅是我们弃在大地上的一间平常的土房子,就够它们多少年收拾。
⑧草大概用五年时间,长满被人铲平踩瓷实的院子。草根蛰伏在土里,它没有死掉,一直在土中窥听地面上的动静。一年又一年,人的脚步在院子里来来去去,时缓时快,时轻时沉。终于有一天,再听不见了。草根试探性地拱破地面,发一个芽,生两片叶,迎风探望一季,确信再没锨来铲它,脚来踩它。草便一棵一棵从土里钻出。这片曾经是它们的土地已面目全非,且怪模怪样地耸着一间土房子。
⑨草开始从墙缝往外长,往房顶上长。
⑩而房顶的大木梁中,几只蛀虫正悄悄干着一件大事情。它们打算用七八十年,把这棵木梁蛀空。然后房顶塌下来。
与此同时,风四十年吹旧一扇门上的红油漆。雨八十年冲掉墙上的一块泥皮。
厚实的墙基里,一群蝼蚁正一小粒一小粒往外搬土。它们把巢筑在墙基里,大蝼蚁在墙里死去,小蝼蚁又在墙里出生。这个过程没有谁能全部经历,它太漫长,大概要一千八百年,墙根就彻底毁了。曾经从土里站起来,高出大地的这些土,终归又倒塌到泥土里。
但要完全抹平这片土房子的痕迹,几乎是不可能。
不管多大的风,刮平一道田埂也得一百年工夫;一只随意弃在塘边的碎瓷碗,三百年后依旧会硌疼一只野鸭的蹼掌;一个从空中飘过的白色塑料袋,也许会造成千年后野地里一只兔子的死亡;一根扎入土地的钢筋,带给土地的将是永久的刺痛;几乎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消磨掉它。
除了时间。
时间本身也不是无限的。
所谓永恒,就是消磨一件事物的时间完了,但这件事物还在。
时间再没有时间。
(选自《刘亮程文集》,略有删改)
8. 请分析文章第②段的作用。(4分)
答: 。
9. 文章第③段“下一年,一切会重新开始”中的“一切”指的是什么?(2分)
答: 。
10. 从描写和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⑧段画线的句子。(3分)
答: 。
11. 请说说“时间再没有时间”这句话蕴含的复杂情感。(5分)
答: 。
12. 阅读全文,请探究题目“最大的事情”的内涵。(5分)
答: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7分)
我在第三棵树下等你
①记得中考那年,学校要求上晚自习,爸爸每天9点就到学校门口来接我。我到家他会给我加餐,有次他问我吃什么,我说要吃手擀面,我去洗漱的时候,他已经把一碗面条摆在我面前。我接过汤碗时,没想到那么热,手一抖,碗落地上了,他有点生气。我手正疼得难过,气恼地喊:“我又不是故意的!”然后一下把筷子拍在桌上,气呼呼地回了房间。
②第二天我放学,看见他在校门口等着我,我趁着夜色,混在同学中走过去。虽然走进胡同时,黑暗和恐惧使我的心怦怦乱跳,可我还是想让他着急,让他知道我多么重要。果然,我到家没多久,他急匆匆跑回来,我隔着房门听见他上气不接下气地问妈妈:“女儿回来没?”妈妈说:“回来一会儿了,你怎么还没接着?”他如释重负地说:“人太多了,没看清。”
③后来,顺着门缝飘进一张字条:“爸爸今晚在第三棵树下等你。”连个道歉也没有,倒像是约会,我把字条扔在桌子上。放学了,我缩在人群中,看见爸爸果然站在校门口的第三棵小杨树旁边,正死死地盯着校门口看,我一低头,又走了过去。快到路口的时候,我回头望望,他还在那儿身躯前探,我想他一定是在努力辨认自己的女儿。
④人流在减少,他依然一动不动地往前看。终于学生都走完了,只剩几个老师稀稀拉拉地走出来。爸爸赶上前去,跟他们说着什么,然后又迅速地往这边跑来,他在昏暗的路灯下追上了我,喘着粗气,隔着夜色我也能感觉到他眼中冒出火焰。他跟在我身后,一边走一边说:“你一个女孩子,自己走夜路,出了事儿可怎么办?”我自顾自地走,心里却不以为然。
⑤再大一点,我的所谓懂事就是学会小心翼翼地与爸爸保持和谐的距离,看人家父女拉着手走在路上,其乐融融,无话不谈,我与他却从没有过。直到上高中,我和爸爸都拧着,我要学文科,他要我学理科。我们就这样同在一个屋檐下小心翼翼又疙疙瘩瘩。
⑥毕业了,果然如爸爸所言,我的专业遇冷。妈妈打电话让我回家,说爸爸给我联系好了工作。他为了我的工作甚至坐了两夜火车!
⑦爸爸的爱伤害了我的自尊,可我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因为他挑落我内心的遮羞布,让我那么自卑地蜷在角落里忧伤地感受他高大的父爱。
⑧好在他有妈妈陪伴,我可以堂而皇之继续躲藏。有一天妈妈给我打电话,说爸爸一天没回来。我急忙到他常去的地方找,给亲戚打电话,从我哆嗦的语音、颤抖的双腿,我终于明白我多么害怕失去他。
⑨一夜未睡,第二天要报警时,他回来了,我问他去了哪里。他却有些懵懂,想了想说迷路了,在公共汽车站待了一晚。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悄悄告诉我们这是帕金森综合症的早期反应。
⑩他变得时而明白时而糊涂。面对他的病,我觉得自己的倔强和自尊一文不值。其实我和爸爸之间既没有隔着一堵墙,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一缕风,在彼此的爱中无足轻重的风。我难过但也感到幸运,相对那些失去后痛哭流涕的人,毕竟我还有机会挽回。就像一幅画,从那第三棵树开始涂回去,涂上更缤纷的颜色。
1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旨。(3分)
答: 。
14. 第④段中画线语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3分)
答: 。
15. 阅读全文,品析下面的语句。(4分)
(1)分析第②段句子“他如释重负地说……”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2)从“其实我和爸爸之间既没有隔着一堵墙,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一缕风,在彼此的爱中无足轻重的风。”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2分)
答: 。
16. 揣摩最后一句,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答: 。
17. 阅读本文之后,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在你成长的历程里,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请联系实际,谈谈你所理解的父母(亲人)的爱。(4分)
答: 。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6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8.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星河欲转千帆舞”中“转”“舞”二字,逼真地写出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
B.经过海上航行,词人的梦魂仿佛回到天国,听到天帝殷勤地垂问自己要回到何处。
C.词人希望自己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远走,她疾呼:风把我的小船吹到海外仙山吧。
D.该词通过记梦,抒发词人对现实的眷恋,表达了自己不被苦难磨灭的追求和向往。
19. 本词别具一格,风格豪放。请简析这首词是如何体现这一风格的?(4分)
答: 。
五、写作(50分)
20.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记忆值得珍藏,总有一些情感值得珍惜,总有一些道理值得感悟,总有一些梦想值得追求……
请以“值得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