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孟子》三章(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任务一
分享资料,了解孟子和他所处的时代。
姓名
时代 国别
思想主张
孟子,
名轲,
字子舆
学生资料一
评价
作品
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国人
思想家、
教育家、
“亚圣”
“仁政”
“王道”
“民贵君轻”
“性善论”
《孟子》
学生资料二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上》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
——《孟子·梁惠王上》
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孟子·梁惠王上》
“
四
书
”
:
《
孟
子
》
《
论
语
》
《
大
学
》
《
中
庸
》
补充资料
任务二 梳理文意,释疑解难
1.
动词,往、到……去;
代词,指人或物;
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这”;
放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三
里
之
城
”
“
寡
助
之
至
”
“
亲
戚
畔
之
”
三
个
句
子
中
都
有
“
之
”
,
它
们
的
意
思
相
同
吗
?
之
用在偏正结构中,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任务二 梳理文意,释疑解难
1.
助词,的;
动词,往、到……去;
代词,指人或物;
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这”;
放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三
里
之
城
”
“
寡
助
之
至
”
“
亲
戚
畔
之
”
三
个
句
子
中
都
有
“
之
”
,
它
们
的
意
思
相
同
吗
?
之
用在偏正结构中,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放弃、舍弃,不振作……
2.
理解:弃城而逃。
离
开
,
除
去
,
放
弃
、
失
掉
,
距
离
,
往
…
…
“
委
而
去
之
”
的
“
委
”
和
“
去
”
是
什
么
意
思
?
这
句
话
应
该
怎
么
理
解
?
畔,同“叛”,背叛。
3.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畔”是个通假字,怎么更快地识别和掌握通假字?
利用语音语义掌握通假字。
利用字形掌握通假字。
4.
如何理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域:给……划定界限。
固:巩固。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以:凭,靠。
威:威慑。
锐:锐利。
理解: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任务三 诵读课文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之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宋)朱熹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读法一:
以 天下之所顺,攻 亲戚之所畔,故 君子有不战,战 必胜矣。
读法二:
以天下 之所顺,攻亲戚 之所畔,故君子有 不战,战必 胜矣。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读法一:
读法二:
以
天
下
之
所
顺
,
攻
亲
戚
之
所
畔
,
故
君
子
有
不
战
,
战
必
胜
矣
。
以
天
下
之
所
顺
,
攻
亲
戚
之
所
畔
,
故
君
子
有
不
战
,
战
必
胜
矣
。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读法一:
以 天下之所顺,攻 亲戚之所畔,故 君子有不战,战 必胜矣。
读法二:
以天下 之所顺,攻亲戚 之所畔,故君子有 不战,战必 胜矣。
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两句话中,有多个“而”,到底应该在“而”前停顿还是“而”后停顿呢?
“而”用在句首,在“而”后停顿;用在句中,则在“而”前停顿。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任务四:梳理思路
学生作品一
第一句:
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
第二三句:
分析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
第四句:
分析守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第五句:
提出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依靠封疆、山溪、兵革。
第七句:
分析得道和失道的后果。
第八句:
提出得道的君子能战胜失道之人的结论。
第六句:
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观点。
议论文
论点
论证
论据
结构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分析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生作品二
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例子——天时不如地利
论据
防御例子——地利不如人和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不能依靠……也需要人和
结论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人和最重要
总
分
总
结合以上分析,再次理解文意,试着修改你自己所画的内容结构图,并依据结构图讲述全文的论证思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生作品三
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例子——天时不如地利
论据
防御例子——地利不如人和
域民 不……
结论
得道者多助——天下顺之——胜
战争中需人和
(正面)
明确观点,梳理思路
威天下 不……
失道者寡助——天下畔之——败
治国中也需要人和
(反面)
类推
(分)
分析问题
总——解决问题
总——提出问题
固国 不……
任务五 拓展提升
对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是如何理解的?请从历史或现实中另举一两个例子来证明你的观点。请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进行有理有据的阐述。
学生作品一
“
天
时
”
指
的
是
适
宜
做
某
事
的
气
候
条
件
,
“
地
利
”
指
的
是
地
理
优
势
,
“
人
和
”
指
的
是
人
事
协
和
、
民
心
和
乐
。
这
句
话
告
诉
我
们
,
赢
得
民
心
、
内
部
团
结
非
常
的
重
要
。
在
《
人
民
解
放
军
百
万
大
军
横
渡
长
江
》
一
文
中
提
到
“
西
路
军
当
面
之
敌
纷
纷
溃
退
,
毫
无
斗
志
”
这
是
因
为
“
国
民
党
的
广
大
官
兵
一
致
希
望
和
平
,
不
想
再
打
了
”
。
当
时
解
放
战
争
进
入
到
了
最
后
阶
段
,
全
国
人
民
和
广
大
爱
好
和
平
的
国
民
党
官
兵
都
强
烈
反
对
蒋
介
石
的
独
裁
统
治
,
希
望
结
束
内
战
。
蒋
介
石
政
府
虽
然
占
据
长
江
天
险
,
也
就
是
地
利
的
优
势
,
但
是
他
们
尽
失
民
心
、
内
部
离
散
,
导
致
“
寡
助
之
至
”
,
失
败
是
必
然
的
。
而
我
人
民
解
放
军
却
拥
有
民
众
的
支
持
,
内
部
也
是
紧
密
团
结
的
,
赢
得
胜
利
也
是
必
然
的
。
学生作品二
“
得
道
者
多
助
,
失
道
者
寡
助
”
的
意
思
是
说
施
行
仁
政
的
君
主
会
得
到
广
泛
的
拥
护
,
不
行
仁
政
的
君
主
则
会
失
去
民
心
。
周
文
王
和
商
纣
王
的
故
事
能
够
证
明
这
一
点
。
文
王
姬
昌
为
西
伯
侯
的
时
候
,
礼
贤
下
士
,
爱
护
百
姓
,
百
姓
生
活
安
定
,
所
以
人
民
拥
护
,
贤
士
归
心
,
为
后
来
武
王
伐
纣
,
西
周
灭
商
奠
定
了
基
础
。
商
纣
王
虽
然
天
资
敏
捷
,
却
不
行
仁
政
,
他
滥
用
民
力
、
横
征
暴
敛
,
以
酷
刑
残
害
大
臣
和
百
姓
,
最
终
众
叛
亲
离
,
葬
送
了
商
朝
的
天
下
。
学生作品二
“
得
道
者
多
助
,
失
道
者
寡
助
”
的
意
思
是
说
施
行
仁
政
的
君
主
会
得
到
广
泛
的
拥
护
,
不
行
仁
政
的
君
主
则
会
失
去
民
心
。
周
文
王
和
商
纣
王
的
故
事
能
够
证
明
这
一
点
。
文
王
姬
昌
为
西
伯
侯
的
时
候
,
礼
贤
下
士
,
爱
护
百
姓
,
百
姓
生
活
安
定
,
所
以
人
民
拥
护
,
贤
士
归
心
,
为
后
来
武
王
伐
纣
,
西
周
灭
商
奠
定
了
基
础
。
商
纣
王
虽
然
天
资
敏
捷
,
却
不
行
仁
政
,
他
滥
用
民
力
、
横
征
暴
敛
,
以
酷
刑
残
害
大
臣
和
百
姓
,
最
终
众
叛
亲
离
,
葬
送
了
商
朝
的
天
下
。
课后作业
1
诵读文章。
2
结合历史或现实中的例子谈谈对孟子观点的理解。
再 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