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新课导入
莫
言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将幻觉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由此成为首个斩获此奖的中国人。
新课导入
屠
呦
呦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勇攀科学高峰。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荣誉奖。这位伟人就是诺贝尔。
1
文学常识
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
简介
诺贝尔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100多种发明,但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被誉为“炸药大王”。
诺贝尔奖和诺贝尔
新课导入
诺贝尔奖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挑战性,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的奖项。它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向,有理想,愿为人类进步做贡献的工作者们向着人类陌生的领域大胆探索研究,开拓创新。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取得了在许多国家生产黄色炸药的专利。以后又发明了更安全可靠、威力更大的胶质炸药,接着又研制无烟火药。因毕生从事科研和火药的研制,终身未娶,无儿无女,晚年立下遗嘱,将全部不动产进行投资,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金。
2
背景介绍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2406.53万元)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六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1901年首次颁发。1901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整体感知
背景资料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挪威 颁发 遗嘱 霍夫 颇有建树
仲 裁 巨额
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写对字形。
nuó
bān
zhǔ
huò
pō
cái
é
zhòng
【遗嘱】
【颁发】
【建树】
【卓有成就】
4
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建立的功绩。
有突出的成绩、成就。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要素。
1901年12月10日;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导语(1):交代了消息的时间(1901年12月10日)、主要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和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主体(2-3):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明确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
背景与结语(4):交代新闻背景——诺贝尔奖设置的缘由及颁奖奖金的来源等,交代评议权归属。
整体感知
这则消息的结构的各组成部分是什么?请找出来。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结构探究
你觉得读者对于一篇报道颁奖的消息,最想知道的信息是什么?
获奖的是谁?他们获得了哪些奖项?
课文将读者最关心的内容放在第二段,然后介绍和此
次颁奖直接相关的颁发机构、时间和地点,最后介绍相关
背景,主体部分内容的重要性依次减弱,这种消息结构叫
倒金字塔结构。
是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即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新鲜程度,以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等,依次将新闻事实写出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于这种结构格局前边重、后边轻,上头大、下头小,所以称之为“倒金字塔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
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导语:
找出导语部分。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思考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颁奖的时间
颁发者
颁奖机构
诺贝尔奖设立的奖项
1
2
3
4
2.速读主体部分,从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04
资金管理权和评议权是分离的
01
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所获奖项
02
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
03
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
2.课文的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
详写
颁奖机构
因为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些情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点,能更好地突出中心,所以要一一列举,进行详写;而其他方面,如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和资金来源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交代清楚而无需详写,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略写
时间和地点
资金来源和两权分离
这一段是消息的背景与结语部分。
交代新闻背景——诺贝尔奖设置的缘由及颁奖奖金的来源,有利于了解新闻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深化新闻的主题,结束全文。并有介绍知识、丰富内容的作用。
局部探究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中,最后一段具有怎样的作用?
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议权的分离。你觉得作者有什么用意?
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我们读者更清楚明白地了解诺贝尔奖的巨额资金来源于诺贝尔发明的多种炸药所获得的巨额收入,消除了读者心中的疑问;
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表明诺贝尔奖的公正、公平性。
合作探究
揣摩下列画线字词的含义。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或找到的事物或规律。
而X线波长是介于紫外线和Y射线之间的一种电磁辐射, 它是本来就存在的。
2.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指贝林在血清疗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突出
用在这里表明对贝林在医学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和肯定
3.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在文中指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造诣很深,成果丰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理所应当的。
“颇”的意思是__________
“很,相当”
拓展延伸
在科学这个神奇的世界里,我遨游了一辈子,发现里面的奥秘太多了。研究它,掌握它,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恩惠,希望大家继续研究下去,区区200万英磅的利息,虽微不足道,但愿意为行走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之路上的你助上一臂之力。诺贝尔在九泉之下感谢你们。
1896年,诺贝尔在意大利与世长辞。让我们来听一听诺贝尔临终前的遗言吧:全世界爱好科学并愿意献身科学的朋友们:生命对于我来说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板书设计
具体介绍获奖者及其贡献
明确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
诺贝尔奖金的来源
资金管理权与评奖权分离
导语
主体
背景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语(1):交代时间、人物和事件
主体(2-3):列举奖项、获奖者及贡献,交待诺贝尔
奖颁奖机构、奖金来源、颁奖时间、地点
背景与结语(4):交代新闻背景及评议权归属,强调其独
立性
语言:准确 严密
板书设计
谢谢观看!